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泥行業(yè)的能耗和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余熱,若能充分利用,既可以滿足企業(yè)用電需求,又能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還可以減輕熱污染和環(huán)境污染,是世界水泥工業(yè)發(fā)展的趨勢。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水泥生產和消費國,充分利用水泥工業(yè)余熱勢在必行。在水泥余熱回收系統(tǒng)中,余熱鍋爐受熱面是熱能轉換的重要設備,高溫煙氣以外掠管束換熱的形式,加熱管內的水形成蒸汽進行發(fā)電。管束排列方式主要有兩種,即順排和叉排排列。順排管束排列整齊均勻,具有較小的
2、流動阻力,且易于清洗和吹灰,但其傳熱系數較小,換熱效率低;叉排管束交叉布置,煙氣通過管束間交替收縮和擴張的彎曲通道流動,湍流強度高,具有更高的傳熱系數,但流動阻力和飛灰沉積量較大。
針對水泥余熱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本課題組研發(fā)并制造了一臺新型順排錯流換熱器,應用于某水泥廠的工業(yè)余熱集成利用系統(tǒng),并構建了余熱鍋爐實驗平臺,依托于水泥工業(yè)生產而又相對獨立。本文以順排錯流換熱器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值模擬與實驗研究相結合,以及多目標優(yōu)化的
3、方法,分析了換熱器流動及傳熱特性。
構建了換熱器傳熱和流動、熵產及經濟性的理論模型,選取SSTκ-ω模型用于換熱器數值計算。利用商業(yè)軟件ANSYS Fluent15.0,采用數值模擬的方法對換熱器流動與傳熱特性進行研究,對順排錯流換熱器與傳統(tǒng)順排和叉排換熱器進行比較分析。數值模擬結果表明,順排錯流換熱器的傳熱性能明顯優(yōu)于順排和叉排換熱器。在相同入口速度條件下,表面?zhèn)鳠嵯禂当软樑鸥?7.5~78.8%,比叉排高32.7~66.7
4、%,但壓降和流動阻力也高于二者。對不同管間距的順排錯流換熱器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管間距對換熱器參數及流動傳熱特性的影響;當達到ST/do=2.0和SL/do=2.5以后,管間距的增大對傳熱和阻力影響很小。根據模擬結果擬合得到了傳熱與阻力性能關聯式,并通過對換熱器的綜合性能進行評價,得出管間距組合為ST/do=2.0、SL/do=2.0以及ST/do=2.0、SL/do=2.5的換熱器綜合性能最優(yōu)。
設計并搭建了換熱器實驗平臺,
5、依托水泥工業(yè)生產進行了換熱器傳熱與阻力性能的大型工業(yè)實驗研究,完成了不同熱風溫度、熱風流量、給水流量等工況的水泥余熱鍋爐實驗,分析不同工況特點對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的影響。與順排換熱器實驗進行對比,在相同質量流量下,順排錯流換熱器的表面?zhèn)鳠嵯禂蹈?7.9~65.6%,但每排管束的壓降也比順排高1.6~2.5倍,換熱器的有效度也優(yōu)于順排管束,具有高傳熱系數和高壓降的特征。相同Res下順排錯流換熱器的Nus比順排高3.2~9.9%,fs比
6、順排高7.8~36.1%。順排錯流換熱器具有更高的PEC*值,表明其殼側綜合性能更好。特殊結構使順排錯流換熱器具有了非常高的管間特征流速,雖然大幅提高了傳熱性能,但卻是以犧牲阻力性能為代價的。根據實驗數據擬合得到了順排錯流換熱器殼側Nus和fs隨Res變化的實驗關聯式,與數值模擬結果吻合較好,驗證了本文數值模擬方法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綜合考慮換熱器各項性能指標,基于換熱器實驗工況條件,以包括換熱管外徑、蛇形管管屏數、管程數、管
7、長、橫向管距、縱向管距以及進口風溫在內的共7個參數作為設計變量,分別采用傳熱量最大和壓降最小為目標函數以及采用Ns,△T最小和Ns,△P最小為目標函數,使用Matlab遺傳算法對工具箱換熱器進行了多目標優(yōu)化。在相同傳熱量前提下,以傳熱量和壓降為目標優(yōu)化后的換熱器傳熱面積、總壓降和總成本比原始設計分別降低25.1%、85.7%和32.8%。提出使用假設理想點的方法定位Pareto前沿上與假設理想點距離最近的點作為最優(yōu)點,并與Q/NP取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流動及傳熱過程的熵分析.pdf
- 第九章傳熱過程分析與換熱器熱計算
- 工業(yè)傳熱過程機理與傳熱安全分析
- 豎直埋管換熱器傳熱過程的數值模擬.pdf
- 板式換熱器傳熱與流動分析.pdf
- 一種新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內置床換熱器傳熱特性研究.pdf
- 流化床內流動傳熱過程數值模擬.pdf
- 一種新型流化床換熱器的理論與實驗研究.pdf
- 板式換熱器降膜蒸發(fā)傳熱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pdf
- 新型復合人字形板式換熱器傳熱與流動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pdf
- 熱管式導流板內流動和傳熱過程研究.pdf
- 水平管外海水降膜流動與蒸發(fā)傳熱過程研究.pdf
- 9、加熱及傳熱過程的安全分析
- 板式換熱器的流動與傳熱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pdf
- 磁流體流動與傳熱過程的三維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pdf
- 一種正交凹槽流道的流動與傳熱特性及應用研究.pdf
- 縱流式換熱器流動與傳熱特性的研究.pdf
- LNG沉浸式汽化器流動傳熱過程數值模擬.pdf
- 攪拌釜傳熱過程的研究.pdf
- 9、加熱及傳熱過程的安全分析-(23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