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風蝕沙化已成為北方旱區(qū)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突出的問題。通過多個大風日監(jiān)測表明:流動沙地和翻耕農田均是當?shù)厣硥m主要來源,而實行以壓砂覆蓋、天然草場封育、灌木林地營建則可有效增加地表覆蓋、提高下墊面的粗糙度和抗風蝕性能。
1.粗糙度研究表明:流動沙地粗糙度最小,為0.001cm,壓砂地為0.092cm,封育草場為7.235cm,灌木林地則達14.8cm,是流動沙地的14800倍,封育草場是流動沙地的7235倍,說明灌木林地、封
2、育草場抗風性明顯高于流動沙地。
2.天然植被對有效提高地表相對密度和相對蓋度作用明顯,其中灌木林地的沙蒿表現(xiàn)突出,地表相對密度和相對蓋度分別達到75.24%和66.79%;其次為封育草場的豬毛菜,分別達43.32%和60.59%;人工植被以沙柳最高,分別達10.38%和30.50%。
3.誘捕法集沙表明:流動沙地集沙量最多,為1635.700g,其次為翻耕農田262.931g,灌木林地1.315g,分別是灌木
3、林地的1243.88倍和199.95倍。集沙儀監(jiān)測結果表明:流動沙地和翻耕農田集沙量分別是灌木林地的211.27倍和107.26倍,是壓砂農田的179.75倍和91.26倍。沙粒粒徑除流動沙地以0.098mm左右為主外,其它均以0.055mm左右為主。
4.集沙與高度相關性分析表明,壓砂農田、翻耕農田、封育草場集沙量與觀測高度的最佳擬合函數(shù)均為乘冪函數(shù)關系,灌木林地為線性關系,流動沙地為多項式(三階)。其中翻耕農田擬合最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夏中部干旱帶碳平衡特征研究.pdf
- 基于多源數(shù)據的寧夏中部干旱帶干旱信息時空變化特征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谷子光合特性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綜合承載力研究.pdf
- 水蝕風蝕交錯帶典型植被蒸散特征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紫花苜蓿灌溉制度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設施蔬菜產業(yè)發(fā)展探討
- 寧夏中部干旱帶退化草地圍封效應的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作物生產潛力動態(tài)變化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土地利用生態(tài)安全格局研究
- 寧夏中部干旱帶土地利用生態(tài)安全格局研究.pdf
- 基于水足跡的寧夏中部干旱帶農業(yè)結構優(yōu)化.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同心圓棗栽培技術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油用向日葵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壓砂瓜節(jié)水補灌技術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制約的因素
- 寧夏中部干旱帶苜蓿與禾本科作物的混播效應及水分利用特征研究.pdf
- 氣候變化對寧夏中部干旱帶玉米生產影響的模擬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農村居民點空間布局優(yōu)化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帶薄皮甜瓜露地適應性栽培比較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