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辦公樓多層混凝土框架結構文獻綜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畢業(yè)設計(論文)文獻綜述</p><p> 院 系: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p><p> 年級專業(yè):土木工程</p><p> 姓 名:</p><p> 學 號:</p><p>  福州某辦公樓多層混凝土框架結構文獻綜述</p><p>  【內容摘要

2、】:本文介紹了房屋建筑的體系類別,以及其相對應的特點和使用條件。且詳細介紹了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特點、計算配筋時需注意的問題、設計計算方法和計算時的注意點。</p><p>  【關鍵詞】:混凝土框架結構 配筋 設計 計算</p><p><b>  導言</b></p><p>  通過對框架結構特點的分析和知識的積累,對混凝土框架結

3、構形成更好的理解??蚣芙Y構的最大特點是承重構件與圍護構件有明確分工,建筑的內外墻處理十分靈活,應用范圍很廣。因此,選擇框架結構作為辦公樓的主體結構是比較合理的。</p><p><b>  正文</b></p><p><b>  結構體系的介紹</b></p><p>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建筑的結構體系種類越來越多。多層

4、建筑的結構體系有混合結構體系、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筒體結構體系、桁架結構體系等。[1]</p><p>  混合結構體系適合6層以下,橫向剛度大,整體性好,但平面靈活性差??蚣芙Y構體系是利用梁柱組成的縱、橫向框架,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及水平荷載的結構,適合15層以下建筑。剪力墻結構體系是利用建筑物的縱、橫墻體承受豎向荷載及水平荷載的結構,同時縱、橫墻體也可兼作為維護墻或分隔房間墻,側向

5、剛度大,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小,但剪力墻間距小,建筑平面布置不靈活,不適合于要求大空間的公共建筑,剪力墻間距一般為3~8m,適用于小開間住宅、旅館等建筑,在30m范圍內都適用??蚣?剪力墻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設置適當剪力墻的結構,它具有框架結構平面布置靈活,有較大空間的優(yōu)點,又具有側向剛度大的優(yōu)點??蚣堋袅Y構中,剪力墻主要承受水平荷載,豎向荷載主要由框架承擔??蚣堋袅Y構一般用于l0~20層的建筑。筒體結構體系在超高層建筑水平荷

6、載起控制作用。筒體結構適合于30~50層的建筑。[2]</p><p>  本設計為福州某辦公樓建筑,地上5層,建筑的高寬比H/B小于5 ,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g,地震分組為二組,所以選用框架結構體系較為合理[3],[4]。</p><p><b>  二、混凝土框架結構</b></p><p>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

7、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結構的房屋墻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裝配而成。[5]</p><p>  三、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特點 </p><p>  混凝土框架結構的主要優(yōu)點有: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節(jié)省材料

8、;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yōu)點,利于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結構;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因為鋼筋混凝土具有這些優(yōu)點,所以在建筑結構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p><p>  但是,鋼筋混凝土也存在一些缺點,框架節(jié)點應力集中顯著;框

9、架結構的側向剛度小,屬柔性結構框架,在強烈地震作用下,結構所產生水平位移較大,易造成嚴重的非結構性破壞數(shù)量多;不適宜建造高層建筑, 框架是由梁柱構成的桿系結構,其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特別是水平方向的,它的受力特點類似于豎向懸臂剪切梁,其總體水平位移上大下小,層間變形上小下大,設計時如何提高框架的抗側剛度及控制好結構側移為重要因素,對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當高度大、層數(shù)相當多時,結構底部各層不但柱的軸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

10、整體的側移亦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對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就可能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故一般適用于建造不超過15層的房屋。[6] </p><p><b>  梁板柱的配筋</b></p><p><b>  4.1梁的配筋 </b></p><p> 

11、 梁內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HRB400級和HRB500級,當梁高大于等于300mm時,不應小于10mm,當梁高小于300mm時,不應小于8mm。為了便于澆筑混凝土以保證鋼筋周圍混凝土的密實性,梁上部的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于30mm和1.5d;下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于25mm和d,梁下部縱筋配置多于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中,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于25mm和

12、d,上下層鋼筋應對齊,不應錯列,以方便混凝土的澆搗。對于單矩形截面梁,當梁的跨度小于4m時,架立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8mm,當梁的跨度等于4~6m時,不應小于10mm,當梁的跨度大于6m時,不宜大于12m。</p><p><b>  4.2板的配筋</b></p><p>  為了防止施工時鋼筋被踩下,現(xiàn)澆板的板面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為了便于澆筑混凝土,保證鋼筋周

13、圍混凝土的密實性,板內鋼筋間距不宜太密;為了正常地分擔內力,與不宜過稀。鋼筋間距一般為70~200mm,當板厚 h小于等于150mm,不宜大于200mm,當板厚h大于150mm,不宜大于1.5h,且不應大于250mm。</p><p><b>  4.3柱的配筋</b></p><p>  柱中的縱向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全部縱向

14、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最小配筋率,且截面一側縱向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2%。軸心受壓柱的縱向鋼筋應沿截面四周放置,鋼筋根數(shù)不得少于4根。鋼筋直徑通常在16~32mm范圍內選用。為了減少鋼筋在施工時可能產生的縱向彎曲,宜采用較粗的鋼筋。偏心受壓柱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放置在偏心方向截面的兩邊。當截面高度h大于等于600mm時,在側面應設置直徑為不小于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并應相應的設置附加箍筋或拉筋。[3]</p><p>

15、;  混凝土框架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p><p>  5.1 周期折減系數(shù)</p><p>  進行框架結構的周期和剛度計算時。往往忽略框架填充墻的影響。但實際情況中填充墻在早期彈性工作階段參與工作的能力是較大的。使結構實際的剛度大于計算剛度,實際的周期小于計算周期,地震作用計算偏小。結構設計偏于不安全。為了避免較大誤差,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對計算周期應該進行折減。一般情況.周期折減系數(shù)的取

16、值: 當填充墻為砌體時,取0.6~0.7; 為輕質砌塊或砌體填充墻較少時, 取0.7~0.8; 當填充墻為輕質墻體板材時,取0.9;無填充墻的純框架取1.0??梢钥闯觯畛鋲Φ膭偠仍叫蚣艿闹芷谟绊懺叫?,吸收地震作用的能力也越弱[6]。</p><p>  5.2 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jié)點弱構件 </p><p>  “強柱弱梁,強剪弱彎”是一個

17、從結構抗震設計角度提出的一個結構概念。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壞,因為梁破壞屬于構件破壞,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壞將危及整個結構的安全,可能會整體倒塌,后果嚴重。</p><p>  當框架點不在樓層內時,說明澆若干層的框架梁相對較弱,為避免在豎向荷載和地震共同作用下變形集中,壓屈失穩(wěn),柱端截面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彎矩增大系數(shù)。對于軸壓比小于0.15的柱,包括頂層柱在內,因其具有與梁相近的變形能力,可不考慮“強柱

18、弱梁”要求。 </p><p>  讓梁端的塑性鉸先出、多出,盡量減少或推遲柱端塑性鉸的出現(xiàn),適當增加柱的配筋可以達到強柱弱梁目的。在進行抗震設計中,剪力是通過彎距計算得出的。該原則的目的是防止梁、柱子在彎曲屈服之前出現(xiàn)剪切破壞。適當增加抵抗剪切力的鋼筋可以達到強剪弱彎目的。增大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組合剪力設計值進行計算可以達到強節(jié)點弱構件目的。[7] </p><p>  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在計

19、算方法方面的陳述</p><p>  1.框架結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可采用分層法。分層法計算時,將各層梁及上下柱所組成的框架作為一個獨立的計算單元。梁的彎矩為分層法計算所得的彎矩,柱的彎矩需由上、下兩層計算所得的彎矩值疊加得到。 </p><p>  2.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應根據(jù)梁柱的線剛度比值分別采用反彎點法和D值法。反彎點法適用于梁柱線剛度比大于3

20、的情況,通過計算各柱的剪力及其反彎點位置,求出柱端彎矩,進而可算出梁端彎矩;D值法是對反彎點法的修正,適用于柱剛度較大的情況,計算步驟同反彎點法。[8]</p><p><b>  總結</b></p><p>  隨著社會和生產發(fā)展以及城市的擴大,人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集中。工作也越來越繁忙,工作的機構也越來越大[9]??蚣芙Y構具有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室內空間大等優(yōu)點???/p>

21、架結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延性、整體性等,將會越來越多的使用到辦公建筑種去。[10]</p><p>  畢業(yè)設計是綜合應用我們四年來所學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和技術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土木工程問題,使我能夠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比較獨立地完成辦公樓的設計,可以熟悉相關的設計規(guī)范、手冊、標準圖集,掌握Auto CAD、Office、PKPM等軟件技術,為我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p><p>&l

22、t;b>  參考文獻</b></p><p>  [1]趙西平.房屋建筑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2]《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與計算》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2年</p><p>  [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p><p

23、>  [4]祝英杰、劉伯權.建筑抗震設計.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p><p>  [5]王鐵成.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2</p><p>  [6]王光友.淺談框架結構設計中的幾點經驗[D].安徽:滁州市建筑勘察設計院,2003.</p><p>  [7]《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0 </p

24、><p>  [8]《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下》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2年</p><p>  [9]黎志偉 編著《辦公空間設計與實物》廣東科技出版社</p><p>  [10]《簡明建筑結構設計手冊》浙江大學土木系等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11]梁興文,史慶軒主編《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導》科學出版社</p><p>

25、;  [12]《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 </p><p>  [13]Mita A and Yokoi I(2001).Fiber Bragg Grating Accelerometer for Building and Civil Infrastructure[C].Proc.of the SPIE Vo1. 4330.Sma rt Systems for Bridges,Stru

26、ctures,and Highways,PP.479-486.</p><p>  [14]Bob Moore Construction, Inc.1110 North Watson Road Arlington, Texas 76011(817) 640-1200 ? Fax: (817) 640-1250</p><p>  [14] Khamenei, bud&#

27、160;Lei Ji, Ghosh,Design of frame structure,2011 </p><p>  [15] Khamenei, bud Lei Ji, Ghosh,Design of frame structure,2011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