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普洱思茅河生態(tài)濕地公園景觀設計</p><p>  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方向),***</p><p>  指導教師:*** 藝術學院</p><p>  摘 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目標。但是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遭到了破壞,濕地逐漸在減少,因此對環(huán)境保護的行動迫在眉睫。本方案是對被破壞的濕

2、地公園恢復性設計,盡可能使其回到被破壞之前的狀態(tài)。在“原始生態(tài)”的基礎上,以"生態(tài)、自然、保護"為設計理念,將物種及棲息地保護和生態(tài)旅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功能有機結合起來。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調節(jié)氣候、調蓄水量、凈化水體、美化環(huán)境等多種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在各類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其服務價值居于首位。目前,濕地保護已不再局限于現(xiàn)狀的維持,而是重點進行退化和受損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和重建。</p><p&

3、gt;  關鍵詞:濕地,恢復,自然</p><p>  PU'ER SIMAO RIVER WETLAND ECOLOGICAL </p><p>  LANDSCAPE DESIGN</p><p>  Abstract: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common goal for all of us. How

4、ever, 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naturally been destroyed, wetlands gradually reduced, so the action is immin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gram is being destroyed wetland re

5、storation design, as it returns to the state before being destroyed. In the "original ecology" based on the "ecology, nature, protection" for the design concept, the species and habitat conservation a

6、nd eco-</p><p>  Keywords: Wetland,Restore,Natural</p><p><b>  目 錄</b></p><p>  1.緒論 ………………………………………………………………………………………………………(1)</p><p>  2.設計理念…………………………

7、………………………………………………………………………(1)</p><p>  2.1設計理念 ……………………………………………………………………………………………(1)</p><p>  3.設計原則…………………………………………………………………………………………………(1)</p><p>  3.1安全性原則………………………………………………………

8、………………………………… (1)</p><p>  3.2功能性原則………………………………………………………………………………………… (1)</p><p>  3.3可行性原則………………………………………………………………………………………… (1)</p><p>  3.4經濟性原則…………………………………………………………………………………………

9、 (1)</p><p>  3.5生態(tài)性原則………………………………………………………………………………………… (2)</p><p>  3.6文化性原則………………………………………………………………………………………… (2) </p><p>  3.7地標性原則………………………………………………………………………………………… (2)</p&g

10、t;<p>  4.設計流程分析說明…………………………………………………………………………………(2) </p><p>  4.1收集相關資料………………………………………………………………………………………(2)</p><p>  4.2設計定位………………………………………………………………………………………………(2)</p><p> 

11、 4.3繪制初步方案…………………………………………………………………………………………(2)</p><p>  4.4方案深入階段………………………………………………………………………………………(2) </p><p>  4.5模型制作分析………………………………………………………………………………………(4)</p><p>  5.結論 ………

12、………………………………………………………………………………………………(4)</p><p>  6.參文考獻…………………………………………………………………………………………………(5)</p><p>  7.致謝 ………………………………………………………………………………………………………(6)</p><p>  光盤(畢業(yè)設計全部資料電子存檔)<

13、;/p><p><b>  1 緒論</b></p><p>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目標。但是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遭到了破壞,濕地逐漸在減少,因此對環(huán)境保護的行動迫在眉睫。本方案是對被破壞的濕地公園恢復性設計,盡可能使其回到被破壞之前的狀態(tài)。本方案設計在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能起到科普濕地知識的作用,教育宣傳人們對自然的保護以達到

14、人與自然和平相處。</p><p>  以生態(tài)濕地公園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原理符合了全國十八大中對生態(tài)建設的總要求,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向。對于生態(tài)濕地公園的設計不僅僅要符合社會的需求所存在,同時要符合城市生活習慣的要求,使其在當代社會潮流中成為具有特色的一種創(chuàng)作及改造。本方案在滿足于當今人們對于物質要求的同時,使其感觸藝術之美,感觸心靈之美,感觸藝術風尚多元化的社會潮流。讓人們更真切的感觸到藝術帶來的心靈觸動及全新的感

15、受,提升市民的藝術欣賞眼光和素質修養(yǎng),豐富市民的休閑生活。減少人們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讓人們擁有一個能夠放松身心,傾聽自然心聲的空間。在今天,藝術元素逐漸向多重道路趨勢發(fā)展,生態(tài)濕地公園需要富含美觀性和生態(tài)性,將藝術融于自然之中,達到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p><p><b>  2 設計理念</b></p><p>  本項目依山傍水,以生態(tài)濕地的自然元素為主題,

16、在“原始生態(tài)”的基礎上,以創(chuàng)新的設計原則,大膽的創(chuàng)意,在功能上、設計手法上、空間劃分上、整體風格上打破常規(guī),融入自然元素,為人們創(chuàng)造煥然一新的自然生態(tài)基地。運用生態(tài)的自然元素與現(xiàn)代材質的完美結合,迸發(fā)出自然與人文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量。在構筑物方面,通過功能布局的合理劃分,造型的外觀造型的設計、材料的合理搭配以及色彩美觀等方面來表現(xiàn)設計風格。在景觀方面,運用生態(tài)的自然元素與現(xiàn)代材質的完美結合,充分考慮與周圍現(xiàn)狀的關系,合理的與其進行銜接。在鋪裝

17、選材設計,植物綠化配置,功能分區(qū)規(guī)劃等方面充分考慮生態(tài)性理念,竭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特色的濕地公園設計。</p><p><b>  3 設計原則</b></p><p><b>  3.1安全性原則</b></p><p>  仿照美學及構造原理進行設計。在建筑物或構筑物以及公共設施的選材上,我們必須保證在施工之后沒有危險性

18、。在防洪方面,通過豎向設計,確保行洪排澇的基本職能。</p><p><b>  3.2功能性原則</b></p><p>  本次生態(tài)濕地公園的設計滿足市民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科普教育等基本功能;在符合人機工程的基礎上最大可能的體現(xiàn)其美觀效果。市民在其中能無拘無束的活動和學習。</p><p><b>  3.3可行性原則</

19、b></p><p>  為喜歡自然的人們提供一個親近自然的場所是很有很大必要的,所以本方案的目的也是為了將圖紙通過施工變成現(xiàn)實,為市民提供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所以整體方案的可實施性也是不可忽略的。</p><p><b>  3.4經濟性原則</b></p><p>  采用綠色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以最大的程度節(jié)約成本。本次設計最基本的出發(fā)點在

20、于解決生態(tài)濕地的遺留問題,對其進行恢復性設計。在構筑物及公共設計方面也應該考慮藝術效果的同時注意經濟的因素。</p><p><b>  3.5生態(tài)性原則</b></p><p>  作為養(yǎng)育生物最重要的生態(tài)濕地空間,使其恢復到受城市破壞前的天然狀態(tài)。對于不易恢復的濕地現(xiàn)狀,應盡可能的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運用人性化及生態(tài)性準則進行設計。</p><

21、p><b>  3.6文化性原則</b></p><p>  利用生態(tài)濕地景觀治理,重新梳理城市歷史文脈,將歷史文化融入設計之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p><p><b>  3.7地標性原則</b></p><p>  依托生態(tài)濕地空間在城市中的特殊形態(tài),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感的景觀標志,提升城市形象。<

22、/p><p>  4.設計流程分析說明</p><p><b>  4.1收集相關資料</b></p><p>  用問卷調查法和文獻研究法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查閱國內外關于生態(tài)濕地公園恢復性設計方案和設計構思的相關資料,以及室外空間及建筑構造設計原理的相關文獻。充分借鑒和推測國內外優(yōu)秀景觀公司的項目案例,通過科學方法與哲學方法的統(tǒng)一來掌握設計的方

23、向與角度。如果看到優(yōu)秀的設計和方案話,就會對其分析兩點和比較有特色地方,通過不斷地累積來給自己帶來靈感。同時以前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過理論與實踐的集合,最終方案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初步方案有必要突出生態(tài)自然的特點,方案的設計強調新穎的重要性,讓人們追求自然的美,原始的美。大量的初期資料的準備為接下來的工作內容奠基了依據。我對天津橋園公園,七里海濕地公園和哈爾濱群力新區(qū)濕地設計進行了考察,大量的了解觀景塔,觀景臺,空中棧橋

24、,水底走廊的設計及濕地植物配置的原則、發(fā)展要求,收集大量的關于濕地公園的恢復性設計的資料,通過參考項目的結論和自身設計進行充分對比,并且結合方案主題需要,確定方案的景觀方案和各種構筑物的外觀設計。</p><p><b>  4.2設計定位</b></p><p>  準確了解設計的主題,認真分析濕地以及各種構筑物之間的關系與布局,和導師討論分析,最后經過全方位的思考

25、與討論確定方案設計及構筑的主要選材。</p><p><b>  4.3繪制初步方案</b></p><p>  繪制草圖表達初步設計方案:在確定方案主題和構思后,繼續(xù)討論分析,在導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運用手繪及草圖大師繪制初步的概念性設計方案,首先注重的是整體的平面規(guī)劃,劃分好各個功能區(qū)域,接著細致分析構筑物的造型、材質等方面都進行仔細的考慮。先從網上搜集一些創(chuàng)意元素

26、,將各種元素進行組合變化,然后進行挑選,并對其深入調動,最終確定景觀設計及構筑物的方案設計。</p><p><b>  4.4方案深入階段</b></p><p>  初步方案確定之后,接著進一步深入,調整最終完成方案,運用CAD及天正建筑繪制出具體的平面圖和植物種植圖,利用草圖大師和犀牛建出三維模型,與指導老師談論,經過幾次修改之后,確定了三維模型。然后導入LUM

27、ION中渲染出較真實的效果圖,接著一張張放入PS進行最終的后期處理,制作出與現(xiàn)實更加接近的效果圖,最后制作出合適比例的實物模型。</p><p><b>  建筑設計方面:</b></p><p>  占面積較大的是空中棧橋,棧橋主要是由防腐木和鋼結構以及不銹鋼扶手構成。人們可以通過陽光草坪踏入空中棧橋的最低處,整個橋形似一個飄帶的形狀,飄逸且富有動感,走上橋后,可以

28、觀賞低處濕地美景和周圍連綿起伏的普洱茶山;接著來到觀景臺,觀景臺是由木制的,在兩邊分別有不同大小的觀賞景觀的視口,同時還有幾個座椅,供人們休息;穿過觀景臺后,幾步距離即能俯視入口廣場,入口處是用兩個螺旋狀木結構來支撐橋的,入口廣場和兩邊的停車場鋪裝運用相同的材質,像一個展翅的飛鳥;接著來到人造地形處,科普館處于空中棧橋和人造地形結合處,科普館置于地形平臺上,是設計中的高點,科普館建筑外延和觀景臺運用相同的材質,起到呼應的作用,窗戶和門運

29、用夸張的造型,給人以視覺沖擊力;穿過科普館后,來到構筑物至高點——觀景塔,觀景塔外形是下寬上窄的造型設計,以木結構形成雙曲面,觀景塔可以360度觀景,視野比較開闊;出觀景塔,沿著橋,漸漸向下走,可以俯視腳下的生態(tài)濕地景觀和似有似無的水底走廊,接著回到最初的陽光草坪。整個空中棧橋是設計中的一個亮點,讓設計不僅僅局限于地面,而是根據節(jié)點設計的不同需求,隨之改變其高度,讓人們零距離的感受設計的魅</p><p><

30、;b>  景觀設計方面:</b></p><p>  參考我國及外國優(yōu)秀濕地公園的設計方案,借鑒和對比自身的設計風格和特色,并在設計的過程中反復的修改調整,圍繞生態(tài)濕公園的設計原理,首先將整體功能進行劃分,根據不同功能的需求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空間形式,并且對各個區(qū)域具體設計。內部包含多種特色區(qū)域,例如停車場、野餐區(qū)、碼頭、廣場、密林幽徑、木棧橋、陽光草坪、生態(tài)濕地、盤山道和山頂平臺等,各自具有不同

31、特色的空間,使用不同的種植和鋪裝進行區(qū)分功能空間,這些空間相互之間完美的過渡和銜接,顯示了設計的神秘和生活的多姿多彩。整體有三個高點,即觀景塔,科普館和山頂平臺,形成呼應。濕地公園景觀中在具體風格和各個功能分割方面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在用材,綠化配置等要素方面細致入微,最終使效果圖飽滿靚麗。</p><p><b>  地形系統(tǒng)</b></p><p>  除了一個稍大一點

32、面積的山脈,在生態(tài)濕地區(qū)還有一些地形泡,地形之間形成豐富多樣的空間,人們身臨其境,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氣息。在觀景塔也是處在一個微地形旁的,仿頤和園萬壽山的設計,人們在遠處就能看到似有似無的塔。</p><p><b>  b.道路系統(tǒng)</b></p><p><b>  1.對外交通</b></p><p>  項目兩側均有

33、城市道路,交通較為方便,共設計了兩個入口,都設計有停車場,方便游客們的需求。</p><p><b>  對內交通</b></p><p>  為了不同于以往單調的交通,我設計了上下兩層交通,其中上層交通主要是空中棧橋,形似飄帶狀,根據節(jié)點設計的不同需求來決定此處的棧橋高度。下層交通主要是木棧橋和園路還有山路等幾種形式。上層和下層交通有兩處可以相通,由于為殘疾人考慮,

34、因此其中也融入了無障礙設計。</p><p><b>  c.綠化系統(tǒng)</b></p><p>  濕地植物顏色的合理配置以及不同季節(jié)的觀花觀葉的不同搭配,對整體的設計有很大的影響。根據當?shù)貧夂?,對適合種植的植物進行精心搭配,應保證一年四季都有相應的花或者葉子可觀賞。在選取植物時可著重挑選一些能涵養(yǎng)水源,有助于凈化空氣的植物,使公園空氣更加清新。</p>

35、<p><b>  d.設施系統(tǒng)</b></p><p>  景觀設計中的環(huán)境設施設計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其中包括座椅設計,路燈及草坪燈設計,垃圾箱設計,指示牌設計等。整個設施系統(tǒng)的設計,都是運用木材為主要材料,通過外觀造型的變換,給人以神似形異的感覺。</p><p><b>  e.濕地系統(tǒng)</b></p><

36、p>  1.建立生態(tài)水網格局</p><p>  濕地設計以水為主,因此水循環(huán)和水流的動力對生態(tài)濕地極為重要,水在不同季節(jié)的常水位以及水的來源是建立生態(tài)濕地的基本。所以根據項目現(xiàn)狀地表面徑流量,方案設計了三級淹沒區(qū)域。根據濕地的生物需求,一級是永久匯水區(qū),二三級是半永久的間歇水域。</p><p><b>  2.營造植物多樣性</b></p>&

37、lt;p>  在生態(tài)濕地中增加濕生植物群落的種類,避免其它物種對原來生物的破壞。植物配置選用云南濕地的伴生植物,要在盡可以維持現(xiàn)狀生物的前提下,豐富植物的多樣性。</p><p><b>  3.營造動物多樣性</b></p><p>  濕地植物生境與動物生境相互影響著。因此,也決定了動物群落的多樣性。</p><p>  濕地中的這些

38、動物相互之間形成了食物鏈,所以依據食物鏈生的態(tài)學原理,從食物鏈的低層到高層,最終構造出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p><p>  4.5模型制作與分析</p><p>  對整個方案的建筑、景觀、設施設計進行分析,用cad布局按照一比一四百的比例繪制平面圖,制作出實物模型。整體模型的制作前期,充分準備模型材料及所用到的工具,在構圖方面注意結合疏密,景觀注重在構筑物和濕地身上,注重各個節(jié)點的鏈接,

39、所用材質和植物配置的搭配,是很重要的,經過細心的雕琢,黏貼等工序,在制作過程中加些創(chuàng)意元素并且適度夸張,給人以視覺沖擊力,最終將精致的實物模型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p><p><b>  5 結論</b></p><p>  通過本次的畢業(yè)設計,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擋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會向老師請教或者查閱資料等方法去不斷突破困難。在設計的過程中逐步的突破自我,我也在其

40、過程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并且找到了在遇到問題時快捷的解決方法。從概念性設計階段到深入設計階段,從設計的草稿到模型的實物制作,讓我對生態(tài)市濕地公園設計以及建筑等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也學習了國內外優(yōu)秀的案例,提升了自己的建模及。感謝老師及小組伙伴對我的幫助,協(xié)助我完成整個方案及文本。</p><p><b>  參考文獻</b></p><p>  [1] 張綺縵、鄭曙

41、陽,《室內設計資料集》,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1</p><p>  [2] 劉濱誼,《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8</p><p>  [3] 李朝陽,《室內空間設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6</p><p>  [4] 李振宇,《經典別墅空間建構》,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2</p><p> 

42、 [5] 王曉俊,《風景園林設計》,江蘇科技出版社,2000.8</p><p>  [6] 周晰濤,《商業(yè)空間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6</p><p>  [7] 鄭宏, 《環(huán)境景觀設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9</p><p>  [8] 顧朝林,《概念規(guī)劃—理論、方法、實例》,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2</p>&

43、lt;p>  [9] 馮信群,《公共環(huán)境設施設計》,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12</p><p>  [10] 李德華,《城市規(guī)劃原理》,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6</p><p>  [11][美]Katie Campbell 著,陳曉宇 譯,《20世紀景觀設計標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p><p><b>  致 謝<

44、/b></p><p>  不懈努力之后,畢業(yè)設計告一段落。對濕地公園從概念性設計到深入設計,再到模型制作,深入的做一套完整的方案,在這段時間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制圖能力也得到了提升。</p><p>  在這里,我首先要感謝**老師的指導,幫助我少走彎路,是老師的鼓勵和指導才使我們順利完成設計目標。同時還要感謝我的小組搭檔和幫助過我的同學。同時,還要非常感謝四年來對我諄諄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