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課程設計--基于rfid的門禁系統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b></p><p><b>  課程設計報告</b></p><p>  課程名稱: 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 </p><p>  設計題目: 基于RFID的門禁系統 </p><p>  專 業(yè): 通信工程

2、 </p><p>  班 級: </p><p>  學生姓名: </p><p>  學 號: </p><p>  起止日期: </p><p>  指導教師:

3、 </p><p>  基于RFID的門禁系統</p><p>  摘要:無線電的信號是通過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把數據從附著在物品上的標簽上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某些標簽在識別時從識別器發(fā)出的電磁場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電池;也有標簽本身擁有電源,并可以主動發(fā)出無線電波(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標簽包含了電子存儲的信息,數米之內都可以識別。與

4、條形碼不同的是,射頻標簽不需要處在識別器視線之內,也可以嵌入被追蹤物體之內。許多行業(yè)都運用了射頻識別技術,列如汽車,服裝等,用于識別不同的身份信息。</p><p>  射頻識別以其方便快捷成為業(yè)界矚目的焦點,而中國正在成為射頻識別標簽生產最被看好的生產基地。將射頻識別應用到門禁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次課程設計基于這一思想設計了小型門禁系統的底層模塊,采用用STC89C52芯片的單片機開發(fā)板和RFID讀寫模

5、塊,利用串口通信實現射頻卡的ID卡號識別并顯示,同時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擴展。</p><p>  關鍵詞:射頻識別;門禁系統;ID卡;串口通信</p><p><b>  1、設計要求</b></p><p><b>  1.1 設計概要</b></p><p>  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

6、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yōu)點,其應用將給零售、物流等產業(yè)帶來革命性變化。同時,經濟水平的高速發(fā)展讓人們越來越關心建筑內部的安全性。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保證建筑內部的安全性,滿足用戶當時的各種需求,門禁系統應運而生。門禁系統集電腦

7、技術、電子技術、機械技術、磁電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于一體,使卡與鎖之間實現完整“對話”功能,以智能卡來控制門鎖的開啟,開創(chuàng)了門禁管理的新概念,它不僅給管理者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更自動化的管理模式,而且也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本文研究的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門禁系統就是這樣的一種系統[1]。

8、 </p><p>  門禁系統又稱門禁出入口保安自動化管理系統。智能建筑通過對四個基本元素,即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進行最優(yōu)化的考慮,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和高經濟效益的工作環(huán)境。它在功能上實現了通訊自動化(CA)、辦公自動化(OA)和樓宇自動化(BA),通過綜合配置在建筑內的各功能子系統,以綜合布線系統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

9、橋梁,全面實現對通訊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的綜合管理。門禁系統屬于樓宇自動化系統的一部分,具有對門戶出入控制,保安防盜,報警等多種功能,它主要方便內部員工或住戶出入,杜絕外來人員隨意出入,既方便了內部管理,又增強了內部的保安。一套現代化的,功能齊全的門禁系統,不止是作為進出口管理使用,而且還有助于內部的有序管理。它將時刻自動記錄人員的出入情況,限制內部人員的出入區(qū)域,出入時間,禮貌的拒絕不速之客。同時也將有效地保護財產不受

10、非法侵犯[2]。</p><p>  1.2 RFID技術的工作原理及組成</p><p>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fā)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fā)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由標簽主動發(fā)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

11、進行有關數據處理。</p><p>  RFID由標簽、閱讀器、和天線組成。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閱讀器(Reader):讀?。ㄓ袝r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RFID讀寫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讀寫器。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其工作原理是閱讀器發(fā)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給收發(fā)變換器,用以驅動

12、變換器電路將內部的數據送出,此時閱讀器便依序接收解讀數據, 送給應用程序做相應的處理?! ∫訰FID 卡片閱讀器及電子標簽之間的通訊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應耦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Coupling)兩種。一般低頻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種式,而較高頻大多采用第二種方式?! ¢喿x器根據使用的結構和技術不同可以是讀或讀/寫裝置,是RFID系統信息控制和處理中心。閱讀

13、器通常由耦合模塊、收發(fā)模塊、控制模塊和接口單元組成。閱讀器和應答器之間一般采用半雙工通信方式進行信息交換,同時閱讀器通過耦合給無源應答器提供能量和時序。在實際應用中,可進一步通過Eth</p><p>  1.3 RFID技術的現狀及發(fā)展</p><p>  目前,歐美門禁系統市場正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其產業(yè)的分工已進人細分階段,生產卡和讀卡器的廠家就只生產卡和讀卡器,如美國的HID公司、

14、Hl-dala公司、德國的Destele公司。生產控制器的公司就只研究生產控制器和軟件。如美國的Northern Computer公司、CSI公司。隨著其產業(yè)化的形成,也由于大公司之間的相互競爭,使其利潤率不斷下降,產品價格不斷大幅降低,現已進入1000美元一套系統的可廣泛運用的市場。正是由于市場的不斷成熟,人們在普遍接受門禁系統的觀念之后,在采購方面已可很方便地分別從不同公司采購到各部分設備,自己進行系統集成就可為用戶方便安裝成整套系

15、統。從目前全球門禁系統的前端輸入設備的水平及發(fā)展方向來看,雖然磁卡和接觸式IC卡讀卡器在門禁系統的應用中還有一部分市場,但從發(fā)展趨勢上看,除賓館鎖外,磁卡和接觸式IC卡讀卡器已在逐步地退出門禁系統市場。</p><p>  而國內對門禁系統的研究已經從認識教育和試用階段進入到了研發(fā)階段,但在門禁系統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中還有以下幾點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采用國外已有的集成模塊,像讀寫器、門禁控制器、天線模板等;對國外

16、已有的系統進行仿造;產品單一、開發(fā)成本較高。</p><p>  在技術方面,中國目前也有很多廠家,仿制國外優(yōu)秀的門禁系統,主要的做法有兩種,第一種是購買國外的門禁系統配件,如讀寫器、門控器等,再對其進行二次軟硬件的設計。這種門禁系統的性能很好,能滿足許多安全要求很高的場所,但是價格很高。第二種方法是,除了核心芯片購外,其余部件都是對國外優(yōu)質產品進行研制。這種方式比較靈活,可以隨時根據客戶的要求增加門禁系統的功能

17、,且價格也比較便宜。而在系統的結構方面,國內的門禁系統大多以控制器為核心構建的,門控器大多由國外企業(yè)研制。即門禁控制器先接收讀卡器的信號,再根據信號來決定是否開門。</p><p>  據Frost & Sullivan公司的調查顯示,2004-2014年間,亞太地區(qū)不同種類RFID構成將發(fā)生變化,低頻RFID市場份額將快速下降;高頻RFID市場份額小幅下降,但仍占各類RFID的主導地位;而超高頻RFID

18、市場份額呈現快速上升的格局,至2014年,其市場份額將與高頻RFID接近。就技術而言,在未來的幾年中,RFID技術將繼續(xù)保持高速發(fā)展的勢頭。電子標簽、讀寫器、系統集成軟件、公共服務體系、標準化等方面都將取得新的進展。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進步,RFID產品的種類將越來越豐富,應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務也將越來越廣泛。 RFID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是芯片功耗更低,作用距離更遠,讀寫速度與可靠性更高,成本不斷降低。芯片技術將與應用系統整體解決

19、方案緊密結合。 RFID標簽封裝技術將和印刷、造紙、包裝等技術結合,導電油墨印制的低成本標簽天線、低成本封裝技術將促進RFID標簽的大規(guī)模生產,并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決定產業(yè)發(fā)展速度的關鍵因素之一。 RFID讀寫器設計與制造的發(fā)展趨勢是讀寫器將向多功能、多接口、多制式、并向模塊化、小型化、便攜式、嵌入式方向發(fā)展。同時,多讀寫器協調與組網技</p><p><b>  2、題目分析</b><

20、;/p><p>  2.1 門禁系統的結構原理</p><p>  在工廠、學校、辦公室、商店、金融系統、軍事系統、住宅、賓館等多種場合,為了學習、工作、生活的安全和有效,需要進行封閉式管理。傳統的方法是工作人員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放行。這種方法費力又容易出錯,而且管理不嚴格。隨著技術的進步,門禁系統逐漸由原來的鑰匙開門,到IC卡的門禁管理,最后到現在的非接觸式IC卡門禁系統。非接觸式門禁系統采

21、用個人識別卡方式工作。給每個有權進入的人發(fā)一張個人識別卡,相當于一把鑰匙。系統根據該卡的卡號和當前時間等信息,判斷該卡持有人是否可以進出,如果可以,則系統自動開門,否則,不開門。對于工廠、機關等需要考勤的場所,門禁系統還可以記錄每個職工是否按時上下班。門禁系統的另一優(yōu)點是可以隨時增加和刪除某一卡,而不必擔心某一卡丟失后造成什么損失[8]。門禁系統的功能如下:</p><p> ?。?) 時刻自動記錄人員的進出情況

22、,限制內部人員的進出區(qū)域和進出時間,禮貌地拒絕不速之客,同時也將有效地保護公共財產不受非法侵犯 。</p><p>  (2) 系統的每個遠端控制器通過總線方式與控制中心實時聯系,記錄所有進出入人員的信息,包括人員姓名、進入時間和進入的門等,如請求進入的人員身份合法(即經過控制中心授權),電鎖將打開;否則電鎖不會開啟 。</p><p> ?。?) 發(fā)生火災時,各遠端智能控制器能同時全局聯

23、動,打開所有的門以緊急疏散 人群并發(fā)出報警信號 ,控制器對于非法闖入事件也能實時報警并處理 。</p><p> ?。?) 人員可以向控制中心申請權限,中心批準后可以使用該卡開指定的門。</p><p>  (5) 控制中心通過管理軟件對所有遠端控制器進行實時監(jiān)控,隨時匯整數據 , 并根據需要將資料打印出來。</p><p>  門禁系統由門禁控制單元、通信管理器、

24、管理主機、管理軟件等組成。其中門禁控制單元是由門禁控制器、讀卡器、電控鎖、門磁傳感器、開門/關門、識別卡等構成,典型門禁系統構成見圖1。門禁控制器是門禁系統的核心。如果將讀卡器比做系統的眼睛,將電控鎖比作系統的手,那么門禁控制器就是系統的大腦,由它來決定某一張是否為本系統已注冊的有效卡,該卡是否符合所限定的時間段和開門權限,從而控制電控鎖是否打開。系統的控制主機可以是單片機也可以是PC機,系統組網情況下的拓撲結構一般采用總線結構,其優(yōu)點

25、是節(jié)點接入方便、成本低、輕載時延時小、可靠性高等[11][12]。</p><p>  圖1 典型門禁系統的構成</p><p>  門禁控制器是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控制部分,對門鎖的一切操作均由它來控制完成,主機發(fā)下的控制命令、門鎖的狀態(tài)和記錄信息都經由門控器來傳送,并且控制讀寫器、接收讀寫器的資料等。</p><p>  讀寫器是使用者與系統的一個接口,它必須具有如

26、下的基本功能。</p><p> ?。?) 非接觸式IC卡進入/退出射頻區(qū)的識別與控制;</p><p> ?。?) 通過射頻方式向非接觸式IC卡提供穩(wěn)定的電源和時鐘信號;</p><p> ?。?) 實現與IC卡的數據交換,并提供相應控制信號;</p><p> ?。?) 對應加密數據系統,應提供相應加密/解密處理及密鑰管理機制;</

27、p><p>  (5) 提供相應外部控制信息及與其他設備的信息交換;</p><p>  因此,本部分的性能非常重要。在本系統中的射頻讀寫芯片采用Philips公司的MF RC500,該芯片是Philips公司的最新產品,比以往的射頻識別芯片具有更好的性能[6]。</p><p>  門磁傳感器則可以反映門的實時狀態(tài),通過門磁信號微處理器可以判斷是否是合法開門,若是非法

28、開門,則給出相應報警信號。電控鎖是門禁系統的執(zhí)行機構,有陽鎖、陰鎖之分。按照識別身份技術的不同,可以把門禁系統劃為磁卡門禁、非接觸式IC卡門禁系統、指紋門禁系統等。在以卡識別技術為主的系統中,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各種類型的讀卡器,也可以選用數字密碼鍵盤開鎖,常用于酒店、商場、公司、機關等公共場合。對于通過指紋鑒別身份的門禁系統,通常用于保密性很強的出入控制場所[11]。</p><p><b>  2.

29、2密碼技術</b></p><p>  (1) 通訊安全和保密</p><p>  通信安全與保密是為了達到IC卡與讀寫設備進行信息交換過程中的有效與合法。具體而言,也就是要求相互傳送的信息具有完整性、真實性、有效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認性。完整性是指IC卡與讀寫設備必須能檢測出在它們之間交換的信息是否己經被修改,判斷出相互交換的信息是否合法,對于完整性的保證,一般是在所交換的信

30、息內添加一段報文鑒別碼(MAC)。真實性是指IC卡和讀寫設備都必須有一種確證能力,能夠確證它們各自所收到的信息都由真實對方發(fā)出,自己發(fā)出的信息也確實被真實對方接收。有效性是指IC卡和讀寫設備能區(qū)別當前有效合法的信息與前次有效的信息;對于有效性的保證一般是在通信信息內添加加密后的時間段信息。保密性是指通過對要交換的信息進行加密處理來防止非授權者讀到真實的明文內容。不可否認性是指發(fā)方和收方不可否認信息的發(fā)出和收到。</p>&

31、lt;p>  從上述的IC卡邏輯安全中,可以了解到密碼學在IC卡安全性中的重要地位。在決定1C卡安全性的問題上,采用的加解密方法、認證方法及它們的安全強度等,對于IC卡的安全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p><p>  使用密碼進行通信的一般模型見圖2。其中要被加密的原文稱為明文,加密過程的輸出稱為密文,密文通過傳輸信道傳輸到接收端,然后通過解密過程將明文還原。可見,數據的加密和解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通過一定的

32、算法將信息加以偽裝和解除偽裝的過程。</p><p>  完成加密和解密的算法稱為密碼體制。密碼體制的分類有很多種。按照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否相同,分為對稱密鑰密碼體制(秘密密鑰體制)和非對稱密鑰密碼體制(公開密鑰體制)。</p><p>  圖2 密碼體制原理圖</p><p>  3、整體構思及具體實現</p><p><b>

33、  3.1基本要求</b></p><p>  門禁系統作為一項先進的高科技技術防范手段,在早期,一些經濟發(fā)達的國家就已經應用于科研、工業(yè)、博物館、酒館、商場、醫(yī)療監(jiān)護、銀行、監(jiān)獄等,特別是由于系統本身具有隱蔽性、及時性等特點,在許多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門禁系統既要處于技術的尖端,具有智能性、高可靠性、實時性,又要能符合實際需要。本設計為面向實驗室管理的小型門禁系統。</p><

34、p>  3.1.1.系統的實用性</p><p>  門禁系統的內容應符合實際要求,不能華而不實。如果片面追求系統的超前 性,勢必造成投資過大,離實際需求偏離太遠。</p><p>  3.1.2.系統的實時性</p><p>  如果門禁系統中任何一個關鍵系統出現錯誤或停機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運作情況,因此,門禁系統各子系統應盡可能屬于Non-stop(不

35、停機)系統,以保證工作正常運行。</p><p>  3.1.3.系統的完整性</p><p>  一個完整的門禁系統是建筑整體形象的重要標志。功能完善,設備齊全,管理方便是設計應考慮的一個因素。</p><p>  3.1.4.系統的安全性</p><p>  門禁系統中的所有設備及配件在性能安全可靠運轉的同時,還應符合中國 或國際有關的安

36、全標準,并可在非理想環(huán)境下有效工作。另外,系統安全性還應 體現在信息傳輸及使用過程中不易被劫取等方面。</p><p>  3.1.5.系統的可擴展性</p><p>  門禁系統的技術不斷向前發(fā)展,用戶需求也在發(fā)生變化,因此門禁系統的設 計與實施應考慮到將來可擴展的實際需要,即:可靈活增減或更新各子系統 ,滿足不同時期的需求,保持長時間領先地位,成為智能建筑的典范。</p>

37、<p>  3.1.6.系統的易維護性</p><p>  門禁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維護應盡量做到簡單易行。系統的運轉真正做到開電即可工作的程度。而且維護過程中無需使用過多專用的維護工具。在設計時結合目前國內外的實際應用水平,使系統建成后能立即得到充分的利用,采用合理的投資而得到最佳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三方面:</p><p>  (1) 在滿足功能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初期的總投資

38、要盡可能少。</p><p>  (2) 系統運行后的管理和維護費用少。</p><p> ?。?) 系統在未來進行更改或搬遷以及改造升級時需要少量資金便可達成。</p><p><b>  3.2 系統方案</b></p><p>  系統采用非接觸式IC卡,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檢測IC卡,當IC卡靠近讀寫器時

39、,讀寫器能準確地對其識別,并將其序列號發(fā)送給單片機并將其序列號顯示在液晶屏上。若該卡已進行注冊,則可以通過驗證并通知控制器開門,并記錄卡號和開門時間,反之則禁止通行并告知持卡人離開。</p><p>  系統由電子標簽、讀寫器、串口數據線、單片機模塊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p><p>  圖1 系統整體實物圖</p><p>  讀寫器是系統的核心,其通過射頻

40、信號與IC卡(電子標簽)通信,完成讀卡、存儲和發(fā)送數據的工作,其可以獨立工作,也可聯網工作,文中采用RS232串口通信與單片機相連。</p><p>  電子標簽,即射頻卡,由IC卡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內,芯片及其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卡片無需電源,在一定范圍內靠近讀寫器時,通過天線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本文選用Philips公司的Mifare1卡,該卡基于ISO14443TYPEA國際

41、標準,每張卡具有全球唯一的序列號,具有防沖突功能。</p><p>  天線的作用就是產生磁通量,為卡片提供電源,在讀寫器和卡片之間傳送信息。天線的有效電磁場范圍就是系統的有效工作區(qū)域。</p><p>  讀寫芯片選取Philips生產的用于讀寫Mifare1卡的專用芯片MFR500,工作頻率為13.56MHz。</p><p>  主控器由AT89C52單片機及

42、其外圍電路組成,負責控制讀寫模塊、與單片機間的串口通信和對外部設備的控制操作。其中單片機對讀寫模塊的操作就是通過控制MFRC500來實現對Mifare1卡的操作。它是單片機與IC卡之間數據傳輸的橋梁。</p><p><b>  3.3 軟件設計</b></p><p>  軟件設計方法有三種:(1)模塊化程序設計;(2)自頂向下逐步求精程序設計;(3)結構化程序設計

43、。模塊化程序設計的中心思想是要把一個復雜的應用程序按整體功能劃分為若干相對獨立的程序模塊,各模塊可以單獨設計、編程、調試和查錯,然后裝配起來聯調,最終成為一個有實用價值的程序。自頂向下逐步求精程序設計要求從系統一級的主干程序開始,集中力量解決全局問題,然后層層細化逐步求精,最終完成一個復雜程序的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是一種較理想的程序設計方法,指在編程過程中對程序進行適當限制,使程序上下文與執(zhí)行流程保持一致。由于系統可以清晰的分為幾個模塊

44、,因此本系統采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p><p>  單片機控制軟件常采用C語言或匯編語言來實現。C語言程序具有程序庫支持豐富、結構化好、查錯容易、移植性高等優(yōu)點而獲得廣泛應用。而匯編語言作為面向底層的低級語言,程序執(zhí)行速度最快,程序代碼最小,普遍應用于驅動程序、常駐程序、特定容量大小的程序或是要求執(zhí)行速度快的控制程序中。</p><p>  本次課程設計采用分開的獨立模塊,因此,采用

45、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以C語言實現的控制程序,按模塊分別儲存在AT89C52芯片內,無需單片機擴展存儲器接口,簡化了系統硬件結構,減低了成本,同時又提高了系統的穩(wěn)定性。</p><p><b>  整體程序如下:</b></p><p>  #include <reg52.h></p><p>  #include <strin

46、g.h></p><p>  #include <stdio.h></p><p>  #include <math.h></p><p>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p><p>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p><p> 

47、 sbit beep=P2^3;</p><p>  uchar table[6];</p><p>  uchar code table1[]="9274833"; //RFID編碼</p><p>  uchar code table2[]="ID: 9274833";</p><p>

48、  uchar code table3[]="COMING IN PlEASE!";</p><p>  uchar code table4[]="ERROR!";</p><p>  uchar code table5[]="PLEASE PUT";</p><p>  uchar code table6

49、[]="UR RFID CARD!";</p><p>  sbit led8=P1^7;</p><p>  sbit rs=P1^0;</p><p>  sbit rw=P1^1;</p><p>  sbit lcden=P2^5; </p><p>  sbit dula=P2^0;&l

50、t;/p><p>  sbit wela=P2^1;</p><p>  uchar i,j,num,serflag,lcdflag,temp; </p><p>  void delay(uint x)</p><p><b>  {</b></p><p><b>  uint a,b

51、;</b></p><p>  for(a=x;a>0;a--)</p><p>  for(b=10;b>0;b--); </p><p><b>  }</b></p><p>  void delay1(uint z) //延時</p><p><b&g

52、t;  {</b></p><p><b>  uint x,y;</b></p><p>  for(x=z;x>0;x--)</p><p>  for(y=110;y>0;y--);</p><p><b>  }</b></p><p>  v

53、oid write_com(uchar com) //lcd寫入指令</p><p><b>  {</b></p><p><b>  rs=0;</b></p><p><b>  P0=com;</b></p><p>  delay(20);</p>

54、<p><b>  lcden=1;</b></p><p>  delay(20);</p><p><b>  lcden=0;</b></p><p><b>  }</b></p><p>  void write_data(uchar date) //

55、lcd寫數據</p><p><b>  {</b></p><p><b>  rs=1;</b></p><p><b>  P0=date;</b></p><p>  delay(20);</p><p><b>  lcden=1;&

56、lt;/b></p><p>  delay(20);</p><p><b>  lcden=0;</b></p><p><b>  } </b></p><p>  void LCD_init() //lcd初始化</p><p><b>  

57、{</b></p><p><b>  lcden=0;</b></p><p><b>  rw=0;</b></p><p><b>  dula=0;</b></p><p><b>  wela=0;</b></p>&l

58、t;p>  write_com(0x38); </p><p>  delay(20); //顯示模式設置:16×2顯示,5×7點陣,8位數據接口</p><p>  write_com(0x0c); </p><p>  delay(20); //顯示模式設置</p><p>  write_com(0x06)

59、;</p><p>  delay(20); //顯示模式設置:光標右移,字符不移</p><p>  write_com(0x01); </p><p>  delay(20); //清屏幕指令,將以前的顯示內容清除</p><p><b>  }</b></p><p>  void

60、 ser_init() //串口中斷初始化函數</p><p><b>  {</b></p><p>  TMOD=0x20;//T1方式2</p><p>  TH1=0XFD;//初值</p><p><b>  TL1=0XFD;</b></p><p> 

61、 TR1=1; //開定時器1</p><p>  SM0=0; //串口方式選擇</p><p><b>  SM1=1;</b></p><p>  REN=1;//允許串口接收 </p><p>  EA=1; //開總中斷</p><p>  ES=1;//允許

62、串口中斷</p><p><b>  }</b></p><p>  void main(void) //主函數</p><p><b>  { </b></p><p>  lcdflag=0;</p><p>  ser_init();</p><

63、;p>  LCD_init();</p><p><b>  while(1)</b></p><p><b>  {</b></p><p>  if(lcdflag==1)</p><p><b>  {</b></p><p>  write

64、_com(0x80+1); //將第一個字符寫在向右偏移17個字符處,為后面的由右向左劃入做準備。</p><p>  for(j=0;j<12;j++)</p><p><b>  {</b></p><p>  write_data(table2[j]);</p><p>  delay(20);<

65、/p><p><b>  }</b></p><p>  write_com(0x80+0x40);</p><p>  for(j=0;j<16;j++)</p><p><b>  {</b></p><p>  write_data(table3[j]);</p

66、><p>  delay(20);</p><p><b>  }</b></p><p><b>  }</b></p><p><b>  else</b></p><p><b>  {</b></p><

67、p>  write_com(0x80+3); //將第一個字符寫在向右偏移17個字符處,為后面的由右向左劃入做準備。</p><p>  for(j=0;j<10;j++)</p><p><b>  {</b></p><p>  write_data(table5[j]);</p><p>  dela

68、y(20);</p><p><b>  }</b></p><p>  write_com(0x80+0x40+1); //將第一個字符寫在向右偏移17個字符處,為后面的由右向左劃入做準備。</p><p>  for(j=0;j<13;j++)</p><p><b>  {</b>

69、</p><p>  write_data(table6[j]);</p><p>  delay(20);</p><p><b>  }</b></p><p><b>  }</b></p><p><b>  }</b></p>

70、<p><b>  }</b></p><p>  void ser() interrupt 4 //串口中斷</p><p><b>  {</b></p><p><b>  if(RI==1)</b></p><p><b>  {</

71、b></p><p><b>  RI=0;</b></p><p>  temp=SBUF;</p><p>  table[i]=temp;</p><p><b>  i++;</b></p><p>  //將接收字符存在數組</p><p&

72、gt;  for(i= 0;i<7;i++)</p><p><b>  {</b></p><p>  if(table[i]!=table1[i]) </p><p>  led8=0xff; //比較是否相等</p><p><b>  else</b></p><

73、p>  { lcdflag=1;</p><p>  led8=0; //開啟蜂鳴器</p><p>  delay1(1000); //延時2000ms</p><p><b>  led8=1;</b></p><p><b>  }</b></p>

74、<p><b>  } </b></p><p><b>  }</b></p><p><b>  }</b></p><p>  程序編譯過程如圖3:</p><p><b>  圖3 程序編譯圖</b></p><p

75、>  3.4 實物及測試結果</p><p>  圖4是本設計的硬件實物圖,包括讀卡器、IC卡、帶有液晶顯示屏的單片機開發(fā)板,圖5是識別IC卡的顯示結果。由于沒有上位機的軟件平臺,本調試只測試了讀卡器與PC間的通信以及對IC卡的識別和讀寫。通過實物的測試,讀卡器能夠實現與上位機PC的通信,同時讀卡機可以識別IC卡,當兩張IC卡同時在可探測區(qū)域時,能夠實現對單獨卡的讀寫操作,能實現基本的功能要求。</p

76、><p>  測試時以通過RS232/RS485與單片機的串口相連,利用串口通訊測試軟件進行操作,實際證明,開發(fā)的讀卡器系統在實驗室調試已經通過,驗證了本文研究與設計成果的有效性和實用價值。</p><p><b>  圖4 硬件連接圖</b></p><p><b>  圖5 識別顯示圖</b></p><

77、;p><b>  4、設計心得體會</b></p><p>  在本次設計中,通過對課程和一些課外知識的了解,對單片機的知識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也對單片機的應用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于射頻識別門禁系統,本次設計的系統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總線驅動能力不夠,信號受干擾等。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射頻卡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行業(yè),特別是公共交通、無線通信、身份識別、金融交易和安全

78、防衛(wèi)等行業(yè)。毫無疑問地 ,射頻卡技術將是今后將要進一步努力研究的技術。相應的,射頻識別應用的門禁及其考勤系統也將變得更普遍,而高級智能門禁系統是門禁系統的重要發(fā)展方向,開發(fā)更好地門禁系統有利于更好地服務社會。</p><p><b>  參考文獻:</b></p><p>  [1] 陳國棟 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門禁系統研究與設計[D]. 碩士論文.長沙:中南大學,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