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圓錐-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設計計算及說明結(jié)果</p><p> 一、設計任務書1.1傳動方案示意圖圖一、傳動方案簡圖 1.2原始數(shù)據(jù)1.3工作條件三班制,使用年限為10年,連續(xù)單向于運轉(zhuǎn),載荷平穩(wěn),小批量生產(chǎn),運輸鏈速度允許誤差為鏈速度的。1.4工作量1、傳動系統(tǒng)方案的分析;2、電動機的選擇與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的計算;3、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4、軸的設計計算;5、軸承

2、及其組合部件選擇和軸承壽命校核;6、鍵聯(lián)接和聯(lián)軸器的選擇及校核;7、減速器箱體,潤滑及附件的設計;8、裝配圖和零件圖的設計;9、設計小結(jié);10、參考文獻;二、傳動系統(tǒng)方案的分析傳動方案見圖一,其擬定的依據(jù)是結(jié)構(gòu)緊湊且寬度尺寸較小,傳動效率高,適用在惡劣環(huán)境下長期工作,雖然所用的錐齒輪比較貴,但此方案是最合理的。其減速器的傳動比為8-15,用于輸入軸于輸出軸相交而傳動比較大的傳動。三、電動機的選擇與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的計算設計計算及說

3、明結(jié)果</p><p> 3.1 電動機的選擇1、電動機類型選擇:選擇電動機的類型為三相異步電動機,額定電壓交流380V。2、電動機容量選擇:(1)工作機所需功率=FV/1000 F-工作機阻力 v-工作機線速度 -工作機效率可取0.96(2) 電動機輸出功率考慮傳動裝置的功率損耗,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為從電動機到工作機主動軸之間的總效率,即=0.833-滾動軸承傳動效率取0.99 -圓錐

4、齒輪傳動效率取0.95-圓柱齒輪傳動效率取0.97 -聯(lián)軸器效率取0.99 -卷筒效率取0.96 =(3)確定電動機的額定功率因載荷平穩(wěn),電動機額定功率略大于即可。所以可以暫定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5.5Kw。3、確定電動機轉(zhuǎn)速卷筒工作轉(zhuǎn)速=60×1000V/πD=60X1000X1.6/3.14X280=109.2r/min由于兩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一般傳動比為8-15,故電動機的轉(zhuǎn)速的可選范圍為—=(8-15)

5、=873.6—1638r/min??梢娡睫D(zhuǎn)速為1000r/min ,1500r/min 的電動機都符合,這里初選同步轉(zhuǎn)速為1000r/min ,1500r/min的兩種電動機進行</p><p> 表2 電動機方案比較表(指導書 表19-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方案1的總傳動比小,傳種裝置結(jié)構(gòu)尺寸小,因此可采用方案1,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32M2-63.2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計算和各級傳動比的分配1、傳動裝置總傳動比

6、=960/109.2=8.792、分配各級傳動比高速級為圓錐齒輪其傳動比應小些約,低速級為圓柱齒輪傳動其傳動比可大些。所以可取=2.2 =43.3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1、各軸的轉(zhuǎn)速(各軸的標號均已在圖中標出)==960r/min==960/202=436.36r/min=/=436.36/4=109.2r/min=109.2r/min2、各軸輸入功率=4.95kw. =4.655kw =4.47kw=.=4.38k

7、w3、各軸轉(zhuǎn)矩 =49.24N.m設計計算及說明選Y132M2-6型電動機 =2.2=4=960=436.36=109.2r/min=4.95 kw=4.65 kw=4.47 kw=4.38 kw結(jié)果</p><p> =101.88N.m=390.92N.m =383.04N.M將計算結(jié)果匯總列表如下四、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4.1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主要參照教材《機械設計(第八版)》)已知輸入功率為=4.6

8、55kw、小齒輪轉(zhuǎn)速為=436.36r/min、齒數(shù)比為4。工作壽命10年(設每年工作300天),三班制,帶式輸送,工作平穩(wěn),轉(zhuǎn)向不變。1、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1)運輸機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故選用7級精度。(GB10095-88) (2)材料選擇 由《機械設計(第八版)》表10-1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相差40HBS。選小

9、齒輪齒數(shù),則大齒輪齒數(shù) 初選螺旋角。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按下式設計計算設計計算及說明小齒輪:40Cr(調(diào)質(zhì))280 HBS大齒輪:45鋼(調(diào)質(zhì))240 HBS7級精度結(jié)果</p><p> =(1)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試選載荷系數(shù)=1.6查教材圖表(圖10-30)選取區(qū)域系數(shù)=2.435查教材表10-6選取彈性影響系數(shù)=189.8 查教材圖表(圖10-26)得 =0.765 =0.88 =1.645由教材

10、公式10-13計算應力值環(huán)數(shù)N=60nj =60×436.36×1×(3×8×300×10)=1.885×10hN=0.471X10h查教材10-19圖得:K=0.9 K=0.95查取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650Mpa 550Mpa 由教材表10-7查得齒寬系數(shù)=1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95.5×10×=9550X4655/436.36=101.

11、88N.m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1,應用公式(10-12)得:[]==0.9×650=585 []==0.95×550=522.5 許用接觸應力為 設計計算按式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計算圓周速度1.27m/s計算齒寬b及模數(shù)設計計算及說明=1.6=2.435=189.8=1.645K=0.9 K=0.95650Mpa 550Mpa=1T=101.88N.m=5

12、53.75</p><p> b==1.5567=55.67mm=計算齒寬與高之比齒高h= =2.25×2.455=5.24= =10.62計算縱向重合度 =0.318tanβ=0.318X1X22tan=1.744計算載荷系數(shù)K系數(shù)=1,根據(jù)V=1.27m/s,7級精度查圖表(圖10-8)得動載系數(shù)=1.08查教材圖表(表10-3)得齒間載荷分布系數(shù)=1.4由教材圖表(表10-4)查得=1.4

13、20查教材圖表(圖10-13)得=1.32所以載荷系數(shù)=2.147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計算模數(shù)=3、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由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設計確定公式內(nèi)各計算數(shù)值計算載荷系數(shù) =1.99根據(jù)縱向重合度=1.744 查教材圖表(圖10-28)查得螺旋影響系數(shù)=0.88計算當量齒數(shù)=24.08 設計計算及說明=2.455=10.62=1.744=1.4=1.420=1.32=61.4mm=2.7 mm=24.08結(jié)

14、果</p><p> =96.33查取齒形系數(shù) 查教材圖表(表10-5)=2.6476 ,=2.18734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查教材圖表(表10-5)=1.5808 ,=1.78633查教材圖表(圖10-20c)查得小齒輪彎曲疲勞強度極限=520MPa ,大齒輪彎曲疲勞強度極限=400MPa 。查教材圖表(圖10-18)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K=0.85 K=0.88 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

15、1.4,由式得[]=[]=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 大齒輪的數(shù)值大.選用.設計計算計算模數(shù)對比計算結(jié)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m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強度所承載的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僅取決于齒輪直徑。按GB/T1357-1987圓整為標準模數(shù),取m=2mm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要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d=61.4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2)

16、計算齒數(shù) z==29.78 取z=30 那么z=4×30=120 設計計算及說明=96.33=2.6474=2.187=1.5808=1.7863=</p><p> 4、幾何尺寸計算計算中心距a===155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arccos因值改變不多,故參數(shù),,等不必修正.計算大.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d==62d==248計算齒輪寬度B=結(jié)構(gòu)設計小齒輪(齒輪1)齒頂圓直徑為66

17、mm 采用實心結(jié)構(gòu)大齒輪(齒輪2)齒頂圓直徑為252mm 采用腹板式結(jié)構(gòu)其零件圖如下圖二、斜齒圓柱齒輪設計計算及說明a=155mm=d=62d=248結(jié)果</p><p> 4.2直齒圓錐齒輪傳動設計(主要參照教材《機械設計(第八版)》)已知輸入功率為=4.95kw、小齒輪轉(zhuǎn)速為=436.36r/min、齒數(shù)比為2.2由電動機驅(qū)動。工作壽命10年(設每年工作300天),三班制,帶式輸送,工作平穩(wěn),轉(zhuǎn)向不變。

18、1、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圓錐圓錐齒輪減速器為通用減速器,其速度不高,故選用7級精度(GB10095-88) 材料選擇 由《機械設計(第八版)》表10-1 小齒輪材料可選為40Cr(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取45鋼(調(diào)質(zhì)),硬度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相差40HBS。選小齒輪齒數(shù),則大齒輪齒數(shù) 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設計計算公式: ≥、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值試選載荷系數(shù)=1.8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95.5&

19、#215;10×=49.24KN.Mm取齒寬系數(shù)查圖10-21齒面硬度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650Mpa 大齒輪的接觸疲勞極限550Mpa 查表10-6選取彈性影響系數(shù)=189.8 由教材公式10-13計算應力值環(huán)數(shù)N=60nj =60×960×1×(3×8×300×10=4.1472×10hN=0.471×10h查教材10-</p&g

20、t;<p> []==0.9×550=495 設計計算試算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帶入中的較小值得計算圓周速度V4.28m/s計算載荷系數(shù)系數(shù)=1,根據(jù)V=4.28m/s,7級精度查圖表(圖10-8)得動載系數(shù)=1.15查圖表(表10-3)得齒間載荷分布系數(shù)=1根據(jù)大齒輪兩端支撐,小齒輪懸臂布置查表10-9得=1.25的=1.5X1.25=1.875得載荷系數(shù) =2.156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得的分度圓直徑,得=

21、5)計算模數(shù)M3、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設計公式:m≥確定公式內(nèi)各計算數(shù)值計算載荷系數(shù) =1X1.15X1X1.875=2.159計算當量齒數(shù)=27.4設計及設計說明[]=495=85.22mmV=4.28m/sK=2.156=3.62mmK=2.159結(jié)果</p><p> =133.5由教材表10-5查得齒形系數(shù)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教材圖2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

22、限由《機械設計》圖10-18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K=0.83 K=0.85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得[]=[]=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大齒輪的數(shù)值大,選用大齒輪的尺寸設計計算.設計計算取M=2.75mm對比計算結(jié)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m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強度所承載的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取決于齒輪直徑。按GB/T1357-1987圓整為

23、標準模數(shù),取m=2.75mm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要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d=90.50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設計及設計說明K=0.83K=0.85M=2.75mm結(jié)果</p><p> 計算齒數(shù) z=33 取z=33 那么z=2.2×33=734、計算幾何尺寸d==90.75 d==200.75=24.mm=38.37圓整取=36mm =41mm機構(gòu)設計小錐齒輪(齒輪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