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主傳動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設計題目:設計一臺普通車床的主傳動系統(tǒng),設計參數(shù):</p><p>  (選擇第三組參數(shù)作為設計數(shù)據(jù))</p><p><b>  二、運動設計</b></p><p> ?。?)傳動方案設計(選擇集中傳動方案)</p><p><b> ?。?)轉速調速范圍</b></

2、p><p>  (3)根據(jù)《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公式(3-2)因為已知 </p><p>  ∴ Z=+1 ∴===1.411</p><p>  根據(jù)《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表3-5 標準公比。這里我們?nèi)藴使认盗?1.41,因為=1.41=1.06,根據(jù)《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表3-6標準數(shù)列。首先找到最小極限轉速25,再每跳過5個數(shù)(1.26~

3、1.06)取一個轉速,即可得到公比為1.41的數(shù)列:45、63、90、125、180、250、355、500、710、1000、1400、2000。</p><p> ?。?)結構式采用: </p><p><b>  1)確定系數(shù)</b></p><p>  2)確定結構網(wǎng)和結構式:</p><p>  確定基本組傳動

4、副數(shù),一般取,在這里取</p><p>  3)基型傳動系統(tǒng)的結構式應為:</p><p>  4)變型傳動系統(tǒng)的結構式,應在原結構式的基礎上,將元基本組基比指數(shù)加上而成,應為為0,故不發(fā)生改變。</p><p>  根據(jù)“前多后少”,“前密后疏”的原則,取</p><p>  5)驗算原基本組變形后的變速范圍</p><

5、p>  6)驗算最末變速的組變速范圍</p><p>  根據(jù)中間變速軸變速范圍小的原則選擇結構網(wǎng)。從而確定傳動系統(tǒng)結構網(wǎng)如下:</p><p><b>  傳動系的結構網(wǎng)</b></p><p><b>  (5)繪制轉速圖:</b></p><p><b>  1)分配總降速比&

6、lt;/b></p><p>  若每一個變速組最小降速比取則三個變速組為,則需增加定比傳動副,故選用三角帶傳動來降低速比可以滿足要求。</p><p><b>  2)確定傳動軸數(shù)</b></p><p>  變速軸軸數(shù)=變速組數(shù)+定比變速副數(shù)+1=3+1+1=5。</p><p><b>  如下圖所

7、示</b></p><p><b>  3)繪制轉速圖</b></p><p>  (6)確定變速組齒輪齒數(shù)</p><p>  1)先計算基本組的齒輪的齒數(shù)</p><p>  基本組的降速比分別為:, ,</p><p>  故齒數(shù)最小的齒輪在降速比為之中,查表取最小齒輪數(shù),, 找

8、出可能采用的齒數(shù)和諸數(shù)值</p><p>  =1 =……60、62……</p><p>  =1.41 =……60、63……</p><p>  =2 =……60、63……</p><p>  在具體結構允許下,選用較小的 為宜,現(xiàn)確定=72,</p><p><b>  確定各齒數(shù)副的齒

9、數(shù)</b></p><p>  u=2,找出=24, =-=72-24=48;</p><p>  u=1.41,找出=30,=-=42;</p><p>  u=1 ,找出=36,=36;</p><p>  2)第一擴大組的齒數(shù)確定:</p><p>  =1 =1/=1/2.82</p&g

10、t;<p>  故變速組中最小齒輪必在1/的齒輪副中,假設最小齒數(shù)為=22,=84,</p><p>  同上,去=84,查得=22,=42;=62,=42。</p><p>  3)第二擴大組的齒數(shù)確定</p><p>  同上可得=30,=18,60,=72。</p><p>  (7)傳動系統(tǒng)圖如下:</p>

11、<p><b>  (8)帶輪設計</b></p><p><b>  1)確定計算功率:</b></p><p>  ,K為工作情況系數(shù),可取工作8小時,取K=1.0 </p><p>  2)選擇三角帶的型號:</p><p><b>  由和查表選擇B型帶</b&g

12、t;</p><p><b>  3)取,則,取</b></p><p><b>  4)核算膠帶速度V</b></p><p><b>  5)初定中心矩</b></p><p>  根據(jù)《機械設計》經(jīng)驗公式(11.20)</p><p>  根據(jù)《機

13、械設計》表(11.4)的</p><p><b>  取.</b></p><p><b>  6)計算膠帶的長度</b></p><p>  由《機械設計》公式(11.2)計算帶輪的基準長度</p><p>  由《機械設計》圖11.4,圓整到標準的計算長度 </p><p&g

14、t;  7)核算膠帶的彎曲次數(shù)</p><p><b>  8)計算實際中心距</b></p><p>  9)核算小帶輪的包角</p><p>  10)確定膠帶的根數(shù) </p><p>  由《機械設計》中的表11.8到11.12得</p><p><b>  ,</b&

15、gt;</p><p><b>  ,取二根帶。</b></p><p>  11)大帶輪結構如右圖所示:</p><p> ?。?2)計算帶的張緊力作用在軸上的壓軸力</p><p>  -帶的傳動功率,KW;v-帶速,m/s;</p><p>  q-每米帶的質量,kg/m;</p>

16、;<p>  取q=0.17kg/m。v = 1450r/min = 9.49m/s。</p><p><b>  三、動力設計</b></p><p> ?。?)傳動件的計算轉速</p><p><b>  主軸的計算轉速:,</b></p><p>  取主軸的計算轉速為

17、 125r/min。</p><p>  各軸的計算轉速如下:</p><p>  最小齒輪的計算轉如下:</p><p><b>  核算主軸轉速誤差</b></p><p>  ∵ </p><p><b>  ∴</b>

18、</p><p><b>  所以合適。</b></p><p>  (2)計算各傳動軸的輸出功率</p><p>  (3)計算各傳動軸的扭矩</p><p><b> ?。╪.mm)</b></p><p><b> ?。╪.mm)</b></

19、p><p><b> ?。╪.mm)</b></p><p><b> ?。╪.mm)</b></p><p> ?。?)軸徑設計及鍵的選?。ú椤稒C械設計》公式16.9和表16.4得)</p><p>  軸一:,,取帶入公式:</p><p><b>  有,,圓整取

20、</b></p><p><b>  選花鍵:</b></p><p>  軸二:,,取帶入公式:</p><p><b>  有,,圓整取</b></p><p><b>  選花鍵:</b></p><p>  軸三:,,取帶入公式:&l

21、t;/p><p><b>  有,,圓整取</b></p><p><b>  選花鍵:</b></p><p>  主軸:查及《機械制造裝備設計》中表3-13選擇主軸前端直徑, 后端直徑</p><p><b>  取,則平均直徑。</b></p><p&g

22、t;  對于普通車床,主軸內(nèi)孔直徑,故本例之中,主軸內(nèi)孔直徑取 為</p><p>  支承形式選擇兩支撐,初取主軸前端的懸伸量,支撐跨距實際取取。</p><p><b>  選擇平鍵連接,</b></p><p><b> ?。?)計算齒輪模數(shù)</b></p><p><b> 

23、 45號鋼整體淬火,</b></p><p>  按接觸疲勞計算齒輪模數(shù)m,查表計算可得</p><p>  1-2軸 取,,,,</p><p>  由公式可得,m=2mm</p><p>  2-3軸 取,,,,</p><p>  由公式可得,m=2.5mm</p><p> 

24、 3-主軸 取,,,,</p><p>  由公式可得,m=3.0mm</p><p><b> ?。?)齒輪校核</b></p><p>  表6.1齒輪尺寸表 (單位:mm)</p><p>  (1)一軸到二軸的小齒輪從上表可知為齒數(shù)為24</p><p>  查設計手冊可得以下數(shù)據(jù):&

25、lt;/p><p><b>  接觸應力:</b></p><p><b>  ,</b></p><p>  [為傳遞的額定功率(KW)]</p><p>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可得</p><p><b>  彎曲應力:</b></p>&

26、lt;p><b>  ,, </b></p><p>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可得(符合要求,合適)</p><p>  (2)二軸到三軸的小齒輪從上表可知為齒數(shù)為22</p><p>  查設計手冊可得以下數(shù)據(jù): </p><p><b>  接觸應力:</b></p><

27、p><b>  ,</b></p><p>  [為傳遞的額定功率(KW)]</p><p>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可得</p><p><b>  彎曲應力:</b></p><p><b>  ,</b></p><p>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

28、可得(符合要求,合適)</p><p> ?。?)三軸到主軸的小齒輪從上表可知為齒數(shù)為18</p><p>  查設計手冊可得以下數(shù)據(jù): </p><p><b>  接觸應力:</b></p><p><b>  ,</b></p><p>  [為傳遞的額定功率(KW)]

29、</p><p>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可得</p><p><b>  彎曲應力:</b></p><p><b>  ,</b></p><p>  將以上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可得(符合要求,合適)</p><p><b>  (7)主軸校核</b><

30、/p><p><b>  主軸的前端部撓度</b></p><p>  主軸在前軸承處的傾角</p><p><b>  在安裝齒輪處的傾角</b></p><p><b>  E取為,</b></p><p><b>  ,</b>&

31、lt;/p><p>  由于小齒輪的傳動力大,這里以小齒輪來進行計算</p><p>  將其分解為垂直分力和水平分力</p><p><b>  由公式</b></p><p><b>  可得</b></p><p>  主軸載荷圖如下所示:</p><p

32、>  由上圖可知如下數(shù)據(jù):a=364mm,b=161mm,l=525mm,c=87mm</p><p>  1)計算(在垂直平面)</p><p><b>  ,,</b></p><p><b>  ,,</b></p><p><b>  ,,</b></p&g

33、t;<p>  2)計算(在水平面)</p><p><b>  ,,</b></p><p><b>  ,,</b></p><p><b>  ,,</b></p><p><b>  3)合成:</b></p><

34、p><b> ?。?)軸承的選取</b></p><p>  帶輪:因于帶輪不承受軸向力,故選用深溝球軸承,型號:210。</p><p>  一軸:一軸的前后端與箱體外壁配合,配合處傳動軸的軸徑是25mm,同時一軸也不會承受軸向力故也選用深溝球軸承,型號:205。</p><p>  二軸:二軸與一軸相似,但是由于工作過程之中傳動可能右

35、誤差,二軸會承受軸向力,因此二軸與外壁配合處采用圓錐滾子軸承,型號:7206E。</p><p>  三軸:三軸與外壁配合處采用圓錐滾子軸承,型號:7207E。</p><p>  主軸:主軸是傳動系統(tǒng)之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因此應該合理的選擇軸承。</p><p>  從主軸末端到前端依次選擇軸承為圓錐滾子軸承,型號:7214E;推力球軸承,型號:38215;圓柱滾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