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X,為排水溝及道路工程。路線自北向南。本工程排水溝長度為.二、設計依據(jù)及規(guī)范1、設計依據(jù)(1)、業(yè)主提供的電子地圖;(2)、相關技術規(guī)范及其他相關資料;2、設計規(guī)范(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2)、《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D202006);(3)、《公路排水設計規(guī)范》(JTGTD332012);(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5)、《公路圬工橋
2、涵設計規(guī)范》JTGD612005;(6)、《公路涵洞設計細則》JTGTD65042007;(7)、《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04;三、設計主要技術標準1、本工程道路為施工便道四、路線設計張神殿村級道路工程路線長約為616.71m。1、平面線形設計道路沿現(xiàn)狀擋墻右側布置,局部按平面線形拉順后需填埋部分溝渠,道路右側新建擋墻與原擋墻成排水溝。2、平面交叉口設計全線主要有1個平交路口,為丁字類型路口。3、橫斷面設計根據(jù)建設單位要
3、求,本工程路基寬度為3.5m。五、路基設計1、路基設計路基設置1.5%的單向坡自然排水。(1)、路基設計洪水頻率:25年。(2)、路基干濕類型的劃分:按Ⅳ2區(qū)中濕標準(3)、自然地理條件本區(qū)位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季中冬夏長,春秋短,春季35月,雨量同步增長,平均氣溫16.9℃,降水量438mm;夏季69月為光濕高峰期,為旱洪多發(fā)季,平均氣溫26.9℃,降水量820mm;秋季1011月,雨少光足,
4、平均氣溫17℃,降水量131mm;冬季12次年2月,光濕低值期,個別年份受寒潮侵襲,最低氣溫4.5℃,最高氣溫37.5℃,年無霜期271天。終霜期一般年份為2月中旬,全年降雪日數(shù)約10天,初霜期為12月初。本地區(qū)氣候按照最近30年平均高溫、低溫及雨量劃分在1—4—2區(qū)。(4)、一般路基設計路基作為路面結構和車輛荷載的承托層,必須密實,均勻、穩(wěn)定。其設計主要措施和技術要求為:②、墻體砌筑時應避免通縫,不準外塞石,不準搖大面;嚴禁采用內外層
5、砌筑中間亂石填心,面層砌筑內部亂石填筑的錯誤砌筑方法。③、設計擋土墻地基承載力要求達到100pa以上,當?shù)鼗休d力不滿足要求時,應對基礎換填50cm厚天然砂礫處理。④、擋土墻采用7.5號砂漿砌筑。勾縫用砂漿比砌筑用砂漿標號提高一級。3、圓管涵設計(1)、管節(jié)采用平口接頭填縫,具體構造:節(jié)間縫隙采用瀝青浸過的麻絮填塞,外面圈裹兩道滿涂熱瀝青的油毛氈或四層瀝青浸制麻布,粗鉛絲綁扎固定。(2)、基礎構造:基礎采用C25混凝土,基礎底面鋪設20
6、cm厚的換填墊層。(3)、基底換填材料的選用要求:當基底應力≤200Kpa時換填材料可采用中粗砂,當基底應力200Kpa時換填材料要求采用級配碎石。(4)、當?shù)鼗菰S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適當?shù)姆椒▽吹椎鼗M行加固處理,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容許承載力。(5)、本圖適用于圓管涵縱坡≤3%的情況。當縱坡3%時,涵洞應按陡坡涵另行設計,應充分利地形和地質條件,做到經濟合理,并注意結構的穩(wěn)定性。六、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1、清除場地
7、路基施工前,應清除路基施工范圍內的樹木、垃圾及有機物殘渣等,清除后留下的坑穴均應采用適宜的材料回填,耕田地段應清除松散的表土,清除后的土作為棄土。2、路基挖方開挖時應注意不使表層耕植土混入。挖方應根據(jù)設計圖紙所示的斷面進行,避免超挖。擋墻施工開挖時應做好擋墻基坑的圍護工作。3、路基填方路基填料一定要做有關土工試驗,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1)、利用挖方或借土填筑的路堤不應含有腐植土、樹根、草或其它不合適物質。(2)、路堤分層填筑的各層
8、鋪筑厚度應符合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在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之前,不得進行上一層的鋪設。路基的壓實度必須滿足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3)、必須在平地機整平后方可開始碾壓,同時還應在碾壓過程中不停地進行整平,運輸和整平機具的運行路線也應均勻分布。(4)、路基施工中應注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碾壓,以便達到要求的密實度。(5)、在取用土源前,須進行相關的土工試驗,最好選用粗粒土或塑性指數(shù)在12~18之間的土,達不到時可以摻加一定劑量的水泥或石灰以改善其塑性指數(shù)。
9、4、擋墻(1)、墻趾部分的基坑,在基礎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回填夯實,并做成5%外傾斜坡,以免積水下滲,影響墻身穩(wěn)定。(2)、擋土墻應錯縫砌筑,填縫必須緊密,灰漿應填塞飽滿。(3)、墻后填料應符合設計指標要求,在漿砌圬工強度達到70%以上,方可回填墻后填料,以確保墻體穩(wěn)定。(4)、回填前,應確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根據(jù)碾壓機具和填料性質,分層填筑壓實,壓實度應滿足設計要求。(5)、墻后回填必須攤鋪平整,并設不小于3%的橫坡,以利排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