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單元測試題6-11章全部(含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6 1-6 章試題 章試題 A一、單選1、下列關于科學探究過程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猜想與假設;②評估;③提出問題;④分析論證;⑤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⑥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⑦交流與合作.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①④⑤⑥②⑦ C.③①⑤⑥④②⑦ D.③①⑤④⑥②⑦2、紅孩乘車去北京,綠妹前來送行。紅孩看到綠妹逐漸向后退,而綠妹對著遠去的汽車揮手作別。綠妹看到“遠去的汽車” 、紅孩看到“后退的綠妹” 。她們所選的

2、參照物分別是( )A.汽車、地面 B.地面、汽車 C.汽車、汽車 D.地面、地面3、下列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樓4、手撥動琴弦,發(fā)出悅耳的聲音,發(fā)聲的物體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氣5、小軍對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和對應解釋,正確的是(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線傳

3、播 B.路燈下人影相隨——光的反射C.用鏡子增大空間感——平面鏡成像 D.近視眼鏡的鏡片——凸透鏡6、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如下圖所示表示的是來自遠處的光經小麗眼球折光系統(tǒng)的光路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小麗是正常眼;B.小麗是遠視眼;C.應利用凸透鏡矯正;D.應利用凹透鏡矯正;二、多選7、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A、自行車行駛速

4、度大約為 4m/s B、鋼筆的長度約 1.1mC、課本每張紙的厚度大約是 0.75mm D、公共汽車的行駛速度是 60km/h8、下圖所示的四幅圖,有的能夠說明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給出了近視眼或遠視眼的矯正方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圖①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B.圖②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C.圖①能夠

5、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D.圖②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三、填空9、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時,物體應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盤中,如果發(fā)現(xiàn)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應該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砝碼.10、自行車車輪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為了_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這是為了________. 11、在百米跑訓練中,測得一短跑運動員起跑后 5 s

6、 跑完 34 m,即可達到最大速度 11 m/s,以后保持這一速度跑完全程,則這名運動員這次百米跑的成績(時間)是___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m/s.12、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l)實驗要求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2)他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當光屏移動到圖 21 所示位置時,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

7、的焦距 f=________cm。四、作圖13.請你在下圖 13 中畫出魚所受力的示意圖(魚重 9.8N).14.在下圖 14 中作出羽毛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圖.18、小紅為了測量鹽水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線處。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 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稀螺母向 端移動。(2)將盛有適量鹽水的杯子放在調節(jié)好的天平

8、左盤內,測出杯子和鹽水的總質量為 125g。然后將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 ,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 3 cm 。(3)再將盛有剩余鹽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盤內,改變砝碼的個數(shù)與游碼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時有盤中砝碼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 置如圖丙所示,將杯子及杯內剩余鹽水的總質量為 g。(4)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鹽水的密度為 3 kg

9、/ m 。19、請你簡要寫出兩種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1-6 章試題 章試題 A------- A-------答案 答案一、單選:1. C; 2. B; 3. B; 4. B; 5. C; 6. D;二、多選:7.

10、AD; 8.AD;三、填空:9.左;增加; 10.增大摩擦力;增大壓強; 11.11 s; 9.09 m/s; 12.(1)光屏中心;(2)10;四、作圖:略五、計算15.(1)120km/h=120× m/s= m/s, 當汽車速度為 120km/h 時,司機的反應時間是 0.54s,則汽車的反應距離是:s 反應=vt= m/s×0.54s=18m;(2)因為司機從看到突發(fā)情況開始制動到汽車完全剎住時的距離是

11、由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組成的,所以汽車與前面車輛保持的距離至少是:s=s 反應+s 制動=18m+85m=103m;(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汽車超速行駛時,司機的反應時間會延長,故反應距離會變長,同時車輛的制動距離也變長,車就不容易剎住,很容易發(fā)生追尾等交通事故.16.(1)量筒中食用調和油的質量為 m=1.656kg﹣1.564kg=0.092kg,食用調和油的密度 ρ= = =0.92×103kg/m3; vm(2)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