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柴達木盆地西部地區(qū)(簡稱柴西地區(qū))是我國油氣勘探的熱點地區(qū)之一。前人對于柴西地區(qū)盆地構造、區(qū)帶構造、斷層構造和局部構造開展了大量研究,但對于生儲蓋巖系的低-高構造格局及其演化、低-高構造格局與斷層的關系、斷層相關構造這類與油氣成藏密切相關的構造研究還不夠深入。
本文選取柴西南的阿拉爾、烏南、英中、英東地區(qū)及柴西北的南翼山、大風山、尖頂山、東坪地區(qū)為重點研究區(qū),以古近系至新近系的生儲蓋巖系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區(qū)域地質、地震、鉆井
2、等資料,開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認識:
(1)生儲蓋巖系低-高構造單元的劃分
根據柴西地區(qū)的構造圖和地震資料,將下干柴溝組上段底(T4)構造格局劃分為阿拉爾、咸水泉、紅柳泉、獅子溝、昆北、英東油砂山、烏南、油泉子-開特米里克、南翼山-大風山、小梁山-尖項山、東坪十一個低-高構造單元;根據柴西地區(qū)下干柴溝組上段在不同時期的的地層累加厚度圖(反應埋藏幅度),將下干柴溝組上段底(T4)在下油砂山沉積期(N21)的古構
3、造格局劃分為阿拉爾、紅柳泉、咸水泉、紅溝子、南翼山、大風山、東坪七個古低-高構造單元,將下干柴溝組上段底(T4)在獅子溝沉積期(N23)的古構造格局劃分為阿拉爾、干柴溝、咸水泉、紅柳泉、紅溝子、油泉子、南翼山-大風山、東坪八個古低-高構造單元。
(2)重點斷層及其相關構造
阿拉爾斷層主要為順坡斷層,主要活動時期為下干柴溝組沉積期至第四紀(E31-Q),斷層兩側巖層關系為逆傾向半脊半谷型,斷層上盤發(fā)育正牽引背斜;Ⅺ號斷
4、層主要為順坡斷層,主要活動時期為古近紀路樂河沉積期至第四紀(E1+2-Q),斷層兩側巖層關系為逆傾向半脊半谷型,斷層上盤發(fā)育正牽引背斜;油砂山斷層主要為順坡斷層,主要活動時期為下干柴溝組上段沉積期至第四紀(E32-Q),斷層上部兩側巖層關系為為逆傾向半脊半谷型,下部為同傾向半脊半谷型,斷層上盤發(fā)育正牽引背斜;風南及風北、翼南及翼北斷層主要為切坡斷層,主要活動時期為第四紀(Q),斷層兩側巖層關系為逆傾向半脊半谷型,斷層上盤發(fā)育正牽引背斜。
5、
(3)古今構造格局與油氣藏分布特征
油氣藏的分布首先與主要生烴時期的古低-高構造格局有關,在古低-高構造格局下的油氣富集帶,即便后期(現今)的低-高構造格局發(fā)生變化,仍會有油氣藏分布。如扎哈泉-綠草灘油田分布于主要生烴時期(N21-N23)的古低高構造單元中構造脊南翼,而在現今低-高構造格局下,該油田位于谷線附近;油泉子、南翼山、小梁山油田分布于主要生烴時期(N21-N23)同一低-高構造單元中近南北向的古構造脊附
6、近,而現今這些油田則分屬于三個不同的低-高構造單元中。
(4)建議加強對以下兩個重點地區(qū)的勘探
?、侔⒗瓲栔劣|之間的地區(qū),現今構造格局為谷線,但在下油砂山至獅子溝沉積期(N21-N23)的古構造格局下為古構造脊的北翼,該區(qū)與扎哈泉-綠草灘地區(qū)具有相似的成藏條件,建議加強對該地區(qū)的勘探(主要目的層系:下干柴溝組至上干柴溝組)。②油泉子至南翼山,南翼山至小梁山之間的地區(qū),現今構造格局為谷線,但在下油砂山至獅子溝沉積期(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柴達木盆地北緣西段沖斷帶油氣成藏研究.pdf
- 68641.柴達木盆地北緣侏羅系油氣成藏與聚集規(guī)律研究
- 58440.柴達木盆地油泉子油田油氣成藏與聚集規(guī)律研究
- 68133.柴達木盆地北緣地區(qū)油氣成藏過程模擬與含油氣系統(tǒng)評價
- 58550.柴達木盆地柴西地區(qū)喜馬拉雅運動與油氣成藏研究
- 淺談柴達木盆地東部水文地質條件與生物氣成藏
- 59309.柴達木盆地柴東地區(qū)生物氣成藏條件與資源潛力研究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構造演化與油氣成藏關系研究.pdf
- 37443.柴達木盆地西部地區(qū)新生代構造形成及油氣分布
- 柴達木盆地西部圈閉評價方法及應用.pdf
- 柴達木盆地西部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復.pdf
- 柴達木盆地西部新生代原型盆地恢復.pdf
- 9152.柴達木盆地北緣中侏羅統(tǒng)頁巖氣成藏條件分析
- 22363.柴達木盆地紅柳泉地區(qū)油氣藏輸導體系研究
- 柴達木盆地西部阿爾金斜坡地區(qū)沉積地層與構造研究.pdf
- 柴達木盆地南、北緣南華—泥盆紀構造演化.pdf
- 23564.柴達木盆地西部英雄嶺地區(qū)新生代構造演化
- 36343.遼河盆地西部凹陷北段構造演化與油氣成藏研究
- 柴達木盆地北緣構造演化與運動學特征.pdf
- 解析柴達木盆地基底構造特征及其控油意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