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攀巖速度(速攀,Speed)是攀巖競賽項目之一,速攀過程可分為起步、攀登、沖刺登頂三個部份。在速攀的攀登和沖刺登頂階段,速攀運動員(Athlete of Speed,ASC)的攀登和沖刺登頂動作要配合路線,而起步的出發(fā)動作只有采用同側起步腳(Homolateral Starting Post,HLSP)和對側起步腳(Contralateral Starting Post,CLSP)兩種方式。分析速攀的出發(fā)動作(Starting
2、 Movement of Speed,SMS)技術的生物力學和HLSP與CLSP的差異,目前尚未見研究報導。
研究目的:探討SMS的專業(yè)性,通過對HLSP與CLSP的蹬伸力量、蹬伸時間、蹬伸位移、蹬伸沖量、離地速度、肢體協(xié)調和配合等研究,分析 HLSP與CLSP的差異,研究SMS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攀巖運動訓練提供理論依據。了解ASC的人體形態(tài)的不同之處,作未來選材的參考資料。
研究方法:選擇20名受試者,其中10名為
3、ASC和10名為廣州體育學院學生(Student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SUS)。在廣州體育學院科學實驗中心生物力學實驗室測量受試者25個人體形態(tài),利用實驗室內攀石墻、三維測力臺、高速攝像和SIMI影像解析系統(tǒng)等測試設備,測試SMS包括左邊的HLSP(HLSP on the Left,LHL)、左邊的CLSP(CLSP on the Left,LCL)、右邊的HLSP(HLSP on the Ri
4、ght,RHL)、右邊的對側(CLSP on the Right,RCL)四種。
通過測試獲得每位受試者的25個人體形態(tài)參數(shù),與 LHL、LCL、RHL、RCL出發(fā)動作的動力學數(shù)據和運動學數(shù)據。采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處理數(shù)據。
實驗結果:1) ASC的人體形態(tài)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身高矮、大腿圍小、體重輕(t=3.44,4.39,4.12;P<0.01),肩高、坐高和腰厚有一定的特征(t=2.31,2.29,2.37;P<
5、0.05);其它形態(tài)特征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2) ASC的SMS的生物力學分析結果:比較RHL與RCL的蹬伸沖量,有非常明顯差異(t=5.33,P<0.01);而LHL與LCL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比較RHL與RCL和LHL與LCL的蹬伸時間,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比較RHL與RCL的蹬伸位移,有非常顯著性差異(t=3.67,P<0.01);而LHL與LCL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比
6、較RHL與RCL的離地速度,有非常顯著性差異(t=5.68,P<0.01);而LHL與LCL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ASC的左邊HLSP與CLSP各關節(jié)運動的分析結果:HLSP與CLSP髖和膝關節(jié)的初始姿態(tài)角,均有顯著差異(t=-1.40,-0.99 P<0.05);而踝關節(jié)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HLSP與CLSP各關節(jié)開始伸展的時間和幅度,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ASC采用HLSP與CLS
7、P出發(fā)的前段,各關節(jié)角速度峰值出現(xiàn)時刻,是髖–膝–踝的順序性表現(xiàn)均有10%。髖–膝關節(jié)角速度峰值順序出現(xiàn),而膝和踝關節(jié)角速度峰值是同步出現(xiàn),有30%是采用HLSP,10%是采用CLSP的。髖和膝關節(jié)角速度峰值同步出現(xiàn),膝–踝關節(jié)角速度峰值順序出現(xiàn),20%采用HLSP,采用CLSP的則沒有出現(xiàn)。ASC采用HLSP與CLSP出發(fā)的后段,HLSP與CLSP各關節(jié)角速度峰值出現(xiàn)時刻,沒有順序性的表現(xiàn),只有采用HLSP時,第9時刻有同步性表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籃球側滑步技術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pdf
- 脊柱側彎生物力學
- 攀巖中不同“側拉”動作的生物力學對比分析.pdf
- 排球扣球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pdf
- 第六單元---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
- 蹲踞式起跑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資料
- 舉重輔助動作高抓技術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pdf
- 單側唇裂鼻畸形的生物力學研究.pdf
- 基于Kinect的人體動作比對分析及生物力學分析.pdf
- 小負荷下視覺干預對動作結構影響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pdf
- 太極拳推手右進步靠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
- 單側上頜骨缺損修復的生物力學研究.pdf
- 老年人常速行走與快速行走特征的生物力學分析.pdf
- 武術旋子轉體720176;接馬步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
- 武術旋子轉體720176;接馬步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
- 太極拳推手右進步靠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pdf
- 短時疲勞對橄欖球運動員側切動作相關生物力學特征的影響.pdf
- 冰壺運動的生物力學分析
- 閉合與開放運動鏈動作生物力學特征分析
- 網球底線正手上旋動作技術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