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鼠尾藻種群更新取決于三個生活史階段:生殖分配、配子生殖和幼殖體補充,本文以生活史為線索,圍繞這三個階段開展了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 煙臺地區(qū)鼠尾藻一年一次的有性生殖時期自6月中旬開始,7月中旬達高峰,此時90%藻體成熟,生殖分配(RA)均值達到75%。在繁殖季節(jié),生殖分配和成熟比例均顯示了顯著的時間變化。繁殖高峰時,未成熟的藻體僅出現在小長度級,生殖分配均值顯示了顯著的層級變化,two-way ANOVA分析結果表明發(fā)育進程和藻體長度
2、對藻體成熟和生殖分配具有顯著影響,證實了成熟和生殖分配的大小依賴。側枝的產生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并在側枝產生后有性生殖啟動。生殖分配與側枝數量、長度呈正相關,意味著側枝的出現對生殖具有重要意義。另外,有性生殖季節(jié)過后,大量的構件(module)開始脫落,而且成熟藻體構件的脫落明顯多于未成熟的藻體。因為在7-8月所有存活下來的藻體都是未成熟的小個體。所以,生殖和生長的權衡關系(trade-off)在鼠尾藻個體水平上可能是存在的。 海
3、藻配子釋放得到了很多的關注,但引起配子釋放的環(huán)境因子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各種因子對配子釋放的相對重要性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文采用了28-4分式析因設計(ResolutionⅣ)偵尋環(huán)境因素的主效應和交互作用。結果顯示,在設計的因素中,水流、溫度、鹽度和光期是影響配子釋放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間的兩維交互作用均顯著?;诜讲罘治鲈u估的影響效應,環(huán)境因素對配子釋放的相對重要性依次為鹽度、水流*光期(或溫度*鹽度)、水流*鹽度(或溫度*光期)、
4、溫度、水流*溫度(或光期*鹽度)、水流和光期。最適的因素組合25℃、30‰鹽度、靜水、12 h光照可能是鼠尾藻配子釋放的“機會窗”。這些實驗室條件下的研究結果對于深入認識配子釋放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野外跟蹤觀測鼠尾藻的成熟繁殖狀況,采集臨近成熟的鼠尾藻至實驗室培養(yǎng),跟蹤觀測其卵子和受精卵的發(fā)育以及幼殖體的早期生長。研究發(fā)現,鼠尾藻的卵子發(fā)育屬于8核1卵型,卵子受精后20 h左右開始脫離生殖托,受精卵先連續(xù)進行兩次的橫分裂,而后再
5、由一端的一個細胞發(fā)育成假根,另外兩個發(fā)育成體細胞。幼孢子體在接近2mm時候開始形成分枝突起。 同步的配子釋放和雜藻的生長是鼠尾藻苗種人工繁殖中的兩個難題。自然群體和人工養(yǎng)殖群體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在繁殖高峰期自然群體和人工養(yǎng)殖群體生殖力分別為40%和65%;幼殖體發(fā)生呈現顯著的時間變化,不過,相對自然群體,養(yǎng)殖群體顯示了較低的時間離散。平均每公斤鮮重的養(yǎng)殖群體獲得了約3.2×105株幼殖體,可以滿足大規(guī)模生產的需要。本文采用了高密
6、度播種和洗刷的辦法以消除雜藻的生長。幼殖體播種后的附著能力隨時間逐漸提高。播種后48h采用1 kgcm-1的壓力洗刷育苗器時,脫落率不足10%,使洗刷可以在生活史早期階段進行,從而在早期階段就開始阻止雜藻的生長。研究發(fā)現,高密度的播種對幼殖體生長具有消極的影響:減小了平均長度、大小不均性提高、側枝發(fā)生偏晚。然而,30-50cm-2的播種密度下,幼殖體受到的種內競爭的影響較小,并且可以忍受連續(xù)的洗刷。在結合高密度和洗刷的處理中,雜藻被有效
7、消除,表明了這兩項措施是有效的。經過1個月的培養(yǎng)多數幼殖體長度達到0.5cm以上。 潮間帶生態(tài)學調查了鼠尾藻種群結構的季節(jié)變化,采用逐步回歸分析了生境因子對生物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鼠尾藻分布在低潮線以上50~125cm的中潮帶和低潮帶之間;生物量消長和平均藻體長度消長的季節(jié)變化趨勢一致,呈雙峰曲線(7月份和12月份達到峰值,9月份達到最低值);生活周期可以劃分為4個時期:休止期、生長期、繁殖期和衰退期,6月中旬到7月下旬為有性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碳匯藻類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發(fā)酵制取生物乙醇.pdf
- 38432.鼠尾藻生態(tài)學的初步研究
- 鼠尾藻的生理生態(tài)學特性及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初步研究.pdf
- 44360.斑背大尾鶯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
- 煙臺沿海潮間帶尾藻的生態(tài)學研究.pdf
- 雪蓮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
- 刺山柑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
- Studies on the reproductive ecology of Sargassum thunbergii.pdf
- 莫氏馬尾藻繁殖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初步研究.pdf
- 鼠尾藻的有性繁殖及光合生理的初步研究.pdf
- 丹東鴨綠江口濕地斑背大尾鶯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
- 大葉榕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
- 彎花黃芪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
- 55601.黑嘴鷗larussaundersi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
- 普通鳾(Sitta europaea)的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
- 大葉藻增殖生態(tài)學的實驗研究.pdf
- 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pdf
- 準噶爾無葉豆繁殖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甘肅鹽池灣黑頸鶴繁殖生態(tài)學與遷徙研究.pdf
- 山桐子生態(tài)學特性及繁殖技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