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入侵已成為公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最大威脅之一,松藻作為一種入侵綠藻,頻繁在全球范圍內爆發(fā)并破壞當?shù)睾Q笊鷳B(tài)系統(tǒng)。認識松藻如何成為成功的入侵種,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中國南澳海區(qū)的兩種松藻(刺松藻和長松藻)為材料,探討了其繁殖、發(fā)育特性及其環(huán)境適應特征,其主要結果如下:
通過室內培養(yǎng)和顯微觀察,研究了兩種松藻的繁殖、發(fā)育特征:1)刺松藻是孤雌生殖,兩種雌配子都能發(fā)育為絲狀體。在實驗溫度范圍內,15-20℃適宜配子的釋放和萌發(fā),較高溫度
2、(25℃)有利于繁殖體的生成,繁殖體也可發(fā)育為絲狀體;硝態(tài)氮濃度小于54.9μM時,藻體形成囊胞毛,氮濃度大于27.45μM時,囊胞毛能夠發(fā)育為絲狀體。氮濃度小于27.45μM時,幼苗的有效光化學效率顯著降低。2)長松藻多數(shù)雌雄異體,也有雌雄同體,存在兩種雌配子,不能進行孤雌生殖,在實驗溫度范圍內,20-25℃適宜配子的釋放,雌株存在較多繁殖體。囊胞毛也能發(fā)育成絲狀體,并表現(xiàn)出囊胞的初期結構特征,髓絲能夠發(fā)育為囊胞。
通過溫度
3、、光照、鹽度和硝態(tài)氮營養(yǎng)鹽四種主要環(huán)境因子,研究了兩種松藻在藻體形態(tài)和抗氧化能力的響應:1)高溫(25℃)和低鹽(25)的交互作用下,刺松藻囊胞產生絲狀體。低溫(10℃)低氮條件下,藻體長出異形囊胞。刺松藻能夠在寬泛的溫度范圍內(10-25℃)生長,低溫(10℃)生長的藻體抗氧化能力顯著高于高溫組(30℃),藻體也能夠在寬泛的光強范圍內(10-120μmol/m2s)生長,但是光強過低(10μmol/m2s)或過高(120μmol/m2
4、s)會降低藻體的抗氧化能力。氮濃度小于27.45μM時顯著降低藻體的生長率和氮含量,但是藻體抗氧化能力顯著升高,氮濃度大于109.8μM時顯著提高藻體的色素含量和氮含量。2)長松藻在鹽度為20-50范圍內都能夠生長,鹽度高于50時,相對生長速率顯著下降呈現(xiàn)負生長。長松藻能夠在寬泛的溫度范圍內(15-30℃)生長,高溫(25-30℃)生長的藻體抗氧化能力顯著高于低溫組(10-20℃),低溫(10℃)能顯著提高藻體過氧化物酶(POD)活性。
5、藻體也能夠在寬泛的光強范圍內(10-120μmol/m2s)生長,但是低光強(10μmol/m2s)顯著提高藻體膜脂過氧化程度,光強過低(10μmol/m2s)或過高(120μmol/m2s)會顯著降低藻體的抗氧化能力。氮濃度大于109.8μM時顯著提高藻體的色素含量,氮濃度大于439.2μM時顯著提高藻體氮元素含量,不同氮濃度對藻體的抗氧化能力無顯著性的影響。實驗室條件培養(yǎng)下,長松藻都會產生異形囊胞。
基于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研
6、究了光、溫、氮營養(yǎng)鹽對兩種松藻的光合特性的影響:1)10-25℃溫度范圍內,刺松藻潛在的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無顯著性差異,但光能利用率(α)增強,高溫(30℃)顯著降低藻體的光合效率;低光強(10-30μmol/m2s)較高光強(60-120μmol/m2s)下藻體Fv/Fm顯著提高,光強為90μmol/m2s時,藻體最大相對電子傳遞速率(rETRmax)最大,最小飽和光強(Ek)顯著升高;光強為30μmol/m2s時,藻體α最
7、大,并與高光強組(90-120μmol/m2s)有顯著性的差異;高光強(90-120μmol/m2s)較低光強(10-60μmol/m2s)藻體光化學淬滅(qP)增強,但非光化學淬滅(NPQ)降低。高濃度硝態(tài)氮(109.8-1098μM)能顯著提高藻體的Fv/Fm,而α和Ek無顯著性差異。2)對于長松藻,在10-25℃溫度范圍內,藻體Fv/Fm呈上升的趨勢,25℃時,Fv/Fm顯著增高,且NPQ顯著升高,低溫(10℃)和高溫(30℃)藻
8、體rETRmax顯著下降,30℃時,α顯著下降,Ek無顯著性的差異。低光強(10-30μmol/m2s)較高光強(90-120μmol/m2s)藻體潛在光合效率高,且具有顯著性的差異,高光強(120μmol/m2s)顯著降低藻體rETR,低光強(10-30μmol/m2s)下,α顯著高于高光強組(90-120μmol/m2s),且Ek顯著降低,NPQ也明顯下降。高濃度硝態(tài)氮(549-1098μM)能顯著提高藻體Fv/Fm,而α無顯著性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兩種委陵菜的適應性研究.pdf
- 粵東南澳島潮間帶大型海藻資源、多樣性及兩種栽培紅藻的環(huán)境適應性研究.pdf
- 《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說課稿
- 多樣性、協(xié)商性和適應性與完型填空.pdf
- 兩種典型水稻土剖面細菌生物多樣性及其礦物風化效應研究.pdf
- 8509.兩種捕鳥蛛多肽毒素的分子多樣性及其機制研究
- 手工藝文化的適應性和多樣性
- 非繁殖期鳥類多樣性初步研究 ——畢業(yè)論文
- 非繁殖期鳥類多樣性初步研究 ——畢業(yè)論文
- 兩種披堿草屬牧草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兩種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在我國的分布及其遺傳多樣性.pdf
- 農藥脅迫下狼蛛優(yōu)勢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及其適應性機理.pdf
- 兩種經濟動物微衛(wèi)星標記的跨種擴增及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三種根莖型禾草繁殖特性及其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pdf
- 青霉素菌渣的兩種處置方法對環(huán)境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研究.pdf
- 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鳥類群落多樣性及兩種鳥的繁殖生態(tài)研究.pdf
- 螞蟥生長繁殖習性及其遺傳多樣性分子標記研究.pdf
- 中國近海兩種鯛科魚類遺傳結構及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瀕危植物長序榆遺傳多樣性及對水分適應性研究.pdf
- 兩種忍冬屬植物觀賞性適應性研究及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