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64年北京師范大學鄭光美首次提出秦嶺大熊貓是大熊貓物種里的一個新亞種,2005年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方盛國的研究小組通過形態(tài)學以及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了證實,并得到動物分類學權威刊物《美國哺乳動物學雜志》確認。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地區(qū)的野生大熊貓有273只,算上幼體,總數在300余只,數量其極稀少,僅占中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17%,秦嶺大熊貓是一個更為瀕危和珍貴的大熊貓新亞種。在自然狀況下,疾病是大熊貓生存的最大威脅。牙齒疾

2、病是大熊貓常見的口腔疾病,在野外抓捕的秦嶺大熊貓中90%患有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疾病、齲齒、牙齒松動和牙齒折斷等。牙齒疾病是造成秦嶺大熊貓營養(yǎng)不良及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尚缺乏有關秦嶺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特征的研究,給口腔疾病的診治帶來巨大困難,因此,有必要對秦嶺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展開研究,以了解秦嶺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學特征,獲得相關解剖學數據,填補秦嶺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學研究領域內的空白,并為秦嶺大熊貓牙齒疾病的防治及防治口腔疾病專用器

3、械的研制,提供科學的解剖依據,從而更好地提高秦嶺大熊貓亞種體質、延長壽命、增加種群數量,拯救這一瀕危物種。
  本研究首先觀察了秦嶺大熊貓頜骨標本中155顆非離體牙齒的形態(tài)特征,對不同牙齒的咬合面、鄰接面、頰、舌面及牙根的解剖形態(tài)進行了描述。運用電子數顯卡尺,對秦嶺大熊貓牙齒的牙冠寬、牙冠厚、牙冠高、牙頸寬、牙頸厚度,牙根長,齒全長等解剖學指標進行測量。結合秦嶺大熊貓生態(tài)學研究,探討了秦嶺大熊貓牙齒特征與食性間的相關性,闡述了秦嶺

4、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結合口腔醫(yī)學,對大熊貓牙齒解剖形態(tài)與生理學、生態(tài)學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
  秦嶺大熊貓牙齒外形復雜且離體牙齒數量極其稀少,可供研究的牙齒大多被包被在堅硬的頜骨標本中,由于大熊貓及其標本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對象,在未經相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不能對標本進行破壞性研究,因此,對牙齒造成損耗的研究方法如“磨片法”等方法不適用于秦嶺大熊貓牙齒形態(tài)研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各種功能齊全的軟件開發(fā),利用CT掃描圖

5、像進行三維重建技術已得到廣泛的運用。通過秦嶺大熊貓左上頜牙齒CT掃描圖像、結合MIMICS圖像生成及編輯處理軟件對其進行三維重建。初步掌握了重建的步驟,方法及要點,對該方法的特點進行了分析總結。
  實驗結論:
  1).秦嶺大熊貓牙式是:3.1.4.2∕3.1.4.3;切牙與犬齒退化,切牙無明顯趨向雙列現(xiàn)象。除第一前臼外,其余前臼齒的牙尖發(fā)達,趨向臼齒化。秦嶺大熊貓臼齒的牙尖高大尖銳,牙根數目較多,牙合面多結節(jié)。秦嶺大熊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