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研究二氧化鈦納米粒子(TiO2-NPs)與 Cu2+聯合,對牛血紅蛋白(Bovine Hemoglobin, BHb)、人支氣管上皮細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斑馬魚胚胎的毒性作用,從分子、細胞和動物整體水平評價TiO2-NPs與Cu2+聯合產生的毒性效應。
方法:
采用透射電鏡等表征TiO2-NPs及其與Cu2+混合物的表面形貌、粒徑及Ze
2、ta電位。以BHb為模型蛋白,采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熒光光譜法、同步熒光光譜法、時間分辨熒光光譜法及圓二色光譜法結合,探討TiO2-NPs、Cu2+及二者聯合與BHb的相互作用,并評價它們對BHb的毒性作用。
以16HBE細胞為研究對象,采用噻唑藍(MTT)比色法測定TiO2-NPs、Cu2+及二者聯合對16HBE細胞的毒性作用,利用吖啶橙(AO)/溴化乙錠(EB)熒光雙染色法檢測16HBE細胞凋亡。
選用斑馬魚
3、胚胎為動物模型,以斑馬魚胚胎的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及魚鰾正常發(fā)育率為指標,構建體內評價TiO2-NPs、Cu2+及二者聯合的毒性體系。
結果:
TiO2-NPs粒徑約20 nm,Zeta電位為0.0606 mV,在水溶液中的平均粒徑為76.44 nm。光譜學結果表明,TiO2-NPs、Cu2+及二者混合物與BHb均發(fā)生相互作用,均使BHb的熒光發(fā)生猝滅,其猝滅機制主要為靜態(tài)猝滅;TiO2-NPs、Cu2+及二者聯合
4、均使BHb的構象及二級結構發(fā)生變化,螺旋結構變得更為松散,三者對BHb均產生毒性效應。TiO2-NPs、Cu2+及二者聯合對16HBE細胞的毒性作用均呈劑量效應、時間效應;AO/EB結果證明TiO2-NPs、Cu2+及二者聯合均可以誘導16HBE細胞凋亡;0-800 mg·L-1的TiO2-NPs聯合10 mg·L-1的Cu2+對16HBE細胞的毒性作用強于TiO2-NPs。
當TiO2-NPs濃度介于0-200 mg·L-1
5、時,斑馬魚胚胎死亡率均小于15%,畸形率、孵化率及魚鰾正常發(fā)育率與對照組均無顯著性差異;當Cu2+濃度大于0.125 mg·L-1時,斑馬魚胚胎72 h孵化率(<26%)和染毒終點時魚鰾正常發(fā)育率(<27%)較低、染毒終點時的死亡率(>8%)和畸形率(>25%)較高,且存在劑量依賴關系;0-1 mg·L-1 TiO2-NPs與0.125 mg·L-1 Cu2+聯合對斑馬魚胚胎的毒性作用與單獨Cu2+相近,當TiO2-NPs的濃度為5-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的修飾及其性能分析.pdf
- 改性二氧化鈦納米粒子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外文翻譯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用硅烷偶聯劑
- 二氧化鈦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性能.pdf
- 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用硅烷偶聯劑的表面改性
- 超臨界二氧化碳協助制備納米粒子--二氧化鈦納米粒子及一維碳材料-銀納米復合材料.pdf
- 外文文獻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用硅烷偶聯劑
- 納米二氧化鈦抗菌性能研究.pdf
- 畢業(yè)論文--納米二氧化鈦
- 畢業(yè)論文——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用硅烷偶聯劑 的表面改性
- 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的研究與應用.pdf
- 納米二氧化鈦對水稻的毒性及代謝影響初探.pdf
- 鑭摻雜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的制備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納米二氧化鈦的表面改性研究.pdf
- 二氧化錫及二氧化鈦為母體摻雜金屬離子形成納米粉體的制備與研究.pdf
- 納米二氧化鈦、二氧化錫及其復合粉體的制備與研究.pdf
- 納米金和二氧化錫二氧化鈦體系催化性能的研究.pdf
- 爆轟合成離子摻雜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研究.pdf
- 二氧化鈦納米微晶的改性研究.pdf
- 納米二氧化鈦親水性及納米銀二氧化鈦復合膜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