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安慶江段魚類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慶江段位于長江下游,魚類資源豐富,是眾多魚類重要的繁殖和棲息場所,然而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水利工程建設、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魚類資源日漸衰退。為了解目前長江安慶江段魚類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特征,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對該江段進行周年逐月魚類調查。根據調查數據,從魚類種類組成、優(yōu)勢種、多樣性、漁業(yè)產量等方面分析該江段魚類群落結構及資源量的變化,應用聚類分析和 NMDS排序方法分析該江段魚類群落的月間變化。通過魚類資源調查,能夠了解長江

2、安慶江段魚類資源現狀,也可為長江安慶江段魚類資源保護提供科學依據,這對于該江段乃至長江魚類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1.長江安慶江段共計魚類69種,隸屬于7目14科50屬,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占魚類總物種數的60.9%,而其他科魚類種類數比例較低。鯉形目魚類數量和生物量均占絕對優(yōu)勢,分別占總漁獲數量的74.27%和總漁獲生物量的81.02%,鮭形目、頜針魚目和合鰓目魚類比例較低。
  2.根據每月份相對

3、重要性指數IRI值,表明長江安慶江段累計出現12種優(yōu)勢種,為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貝氏?(Hemiculter bleekeri)、達氏鲌(Culter dabryi)、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圓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鯉(Cyprinus carpio)、鯽(Carassius aura

4、tus)、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鲇(Silurus asotus)、長須黃顙魚(Pelteobagrus eupogon)和大眼鱖(Siniperca kneri),鯉和鯽出現次數最多,青魚、鳊、圓吻鲴和大眼鱖出現次數最少。以一周年漁獲物統(tǒng)計數據得出相對重要性指數IRI值,結果表明優(yōu)勢種為鯉和鯽。
  3.多樣性分析結果表明 Shannon-Wiener指數(H)、Margalef指數(R)

5、變化趨勢明顯,呈現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而Simpson指數(D)、Pielou指數(J)均無明顯變化趨勢。對4種指數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 Shannon-Wiener指數(H)和Margalef指數(R)、Pielou指數(J)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Shannon-Wiener指數(H)和Simpson指數(D)之間呈顯著負相關;Margalef指數(R)和Simpson指數(D)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Margalef指數(R)和Piel

6、ou指數(J)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Simpson指數(D)和Pielou指數(J)之間呈顯著負相關。
  4.聚類分析結果表明該江段魚類群落結構被分為 A、B兩組,組內平均相似性分別為55.48%和39.58%,組間的平均差異性為66.69%,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差異,NMDS排序分析結果與Cluster結果一致。
  5.從漁獲物規(guī)格來看,以小型魚類為主,主要經濟魚類規(guī)格降低。從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來看,日均單船產量波動較大,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