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1頁,還剩3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甘青地區(qū)傳統建筑及其保護研究”的子課題,目的在于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明清時期甘肅河西走廊建筑文化景觀,梳理河西傳統建筑的發(fā)展歷程、營造方式和城鎮(zhèn)建設情況。
河西走廊自古就處在絲綢之路即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上,多元文化共生,明清以來,在適應河西走廊地區(qū)的地理條件和文化背景下,河西走廊建筑在布局、形制、構造和裝飾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建筑特征,并于晚晴時期發(fā)展出了相對獨立的河西建筑工藝體系。河西走廊城鎮(zhèn)根據軍事斗
2、爭形式和屯田需要而設,尤其以明代北邊防線和甘肅鎮(zhèn)的建立成為河西城鎮(zhèn)建設的背景和依托,奠定了河西地區(qū)城鎮(zhèn)的基本規(guī)模和形式。而隨著社會的穩(wěn)定,人口的增加,河西城鎮(zhèn)建設在明初形成的基本格局下獲得了新的進展,大量的建造活動圍繞著河西城鎮(zhèn)的發(fā)展而展開,建筑類型豐富多樣。
本論文作為河西走廊地區(qū)傳統建筑的基礎研究,著力于傳統的考古學科、建筑學科、歷史學科之間的交叉,分析河西走廊建筑發(fā)展沿革以及明清時期地域建筑文化的變遷,試圖建立起整個河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清時期河西走廊民間信仰祠廟研究
- 明清時期河西走廊的寄住民族、寄住城堡與寄住政策
- 明清以來河西走廊水利社會研究.pdf
- 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長城關隘建筑研究
- 河西走廊63028
- 元明清時期的河西佛教.pdf
- 河西走廊一古堡
- 西夏時期河西走廊的農牧業(yè)開發(fā)
- 河西走廊長城關隘建筑研究_14694.pdf
- 河西走廊地區(qū)傳統生土聚落建筑形態(tài)研究.pdf
- 清代河西走廊牧馬業(yè)研究.pdf
- 河西走廊的月亮(教案)
- 清代康雍乾時期入遷河西走廊移民研究
- 河西走廊自助旅游產品開發(fā)研究.pdf
- 明清時期河西地區(qū)的道教與民間信仰.pdf
- 河西走廊民族社區(qū)協調發(fā)展研究.pdf
- 清代河西走廊農業(yè)開發(fā)研究_12945.pdf
- 清代康雍乾時期入遷河西走廊移民研究_8789.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