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本文通過SEM、XRD、程控恒流充放電測試等手段對LiFePO4材料的微觀形貌、結構、電化學性能進行分析表征,研究LiFePO4材料的不同微觀形貌特征對電化學性能、溶鐵性能以及pH值性能的影響。
采用XRD對國內部分企業(yè)生產的LiFePO4材料進行表征,結果表明均無雜相,為單一的橄欖石型結構。大部分材料粒度分布比較均勻,其D50值在1~3.5μm之間,一次粒徑大小在0.1~1μm之間,碳包覆層形狀不同,有網狀、絮狀和微
2、粒。相同體系的 LiFePO4/C材料由于顆粒大小不同,團聚體數量不同,碳包覆層形狀不同,電化學性能表現出明顯差異。FePO4體系和FeC2O4體系合成的LiFePO4/C材料放電性能及循環(huán)性能要明顯優(yōu)于Fe2O3體系,但低溫性能不佳。
采用FePO4、FeC2O4和Fe2O3體系合成LiFePO4/C材料,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在0.2C放電比容量分別為153.5 mAh/g、140.6 mAh/g和116.3 mAh/g。
3、分析認為:FePO4體系合成的樣品為類球形,分布比較均勻,結晶狀況良好,顆粒表面有大量的碳微粒,使顆粒之間的電接觸點增加,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能。FeC2O4體系合成的樣品為彌散的球形,粒度細小且分布均勻,比表面積大,縮短鋰離子遷移距離,從而提高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及活性物質的利用率。而 Fe2O3體系合成的樣品形狀不規(guī)則且分布很不均勻,一次顆粒平均粒徑約為1μm,團聚現象明顯甚至出現結塊現象,碳包覆層不均勻,沒有起到有效地抑制晶粒生長的作用
4、和提高顆粒之間電子導電率的作用。
針對Fe2O3體系而言,選用聚乙二醇6000作為碳源合成LiFePO4/C材料,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 PEG6000 質量占產物質量的 40%時合成材料的首次放電比容量高達 126.3 mA h/g。這是因為樣品顆粒均勻細小,一次粒徑為幾十個納米,縮短了鋰離子脫嵌距離,提高活性物質的利用率。
以國內企業(yè)生產的 LiFePO4材料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溶鐵性能和 pH值性能測試,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磷酸鐵鋰性能衰減與恢復研究.pdf
-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備及其電性能研究.pdf
- 磷酸鐵鋰的合成與性能研究.pdf
-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pdf
- 新型磷酸鐵鋰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表征.pdf
- 磷酸釩鋰及其與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pdf
- 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制備與改性.pdf
- 碳包覆磷酸鐵鋰薄膜與多層結構磷酸鐵鋰介晶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高性能磷酸鐵鋰-碳正極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鈦酸鋰和磷酸鐵鋰前驅體磷酸鐵的合成與研究.pdf
- 核殼結構磷酸鐵鋰—磷酸釩鋰復合正極材料的研究.pdf
- 磷酸釩鋰和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pdf
- 石墨烯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倍率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結構、形貌調控及改性研究.pdf
- 磷酸鐵鋰材料的循環(huán)特性研究.pdf
- 磷酸鐵鋰及其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與改性研究.pdf
-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合成與改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