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可以通過其自身的生命活動,與周圍環(huán)境介質之間不斷發(fā)生酶化作用,逐漸礦化形成一種膠結物質——方解石。再經(jīng)過漫長時期的累積,最終可以將自然界中沉積的疏松碎屑物質膠結形成堅硬的巖石。本研究將此類菌種命名為碳酸鹽礦化菌。 受此自然現(xiàn)象啟發(fā),如果尋找到此類碳酸鹽礦化菌,并提供其充分適宜的生存、繁殖和活化反應條件,加速其的酶化作用,快速沉積制備出CaCO<,3>,就可以人為地通過微生物在較短時間內將石質材料膠結起來,應用于
2、重大建筑工程和重要歷史建筑物裂縫的修復,再生混凝土的膠結,乃至污水處理中重金屬離子的沉淀分離。 本研究根據(jù)碳酸鹽礦化菌的關鍵酶化特性,對菌株的選取開展了大量預研工作,最終從國外菌種保藏中心購回菌株A,對其的生理生化特性、個體生長特征、群體生長與繁殖規(guī)律、增量繁殖技術及保藏方法開展了較為細致的研究。研究證實菌株A具備碳酸鹽礦化菌的關鍵酶化特性,生長繁殖較快,屬嗜溫型菌種,環(huán)境生長條件以pH=8.0為宜,但是在強堿環(huán)境中依然能顯示出
3、較強的生命活力。 在研究菌株A的生理生化特性與環(huán)境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本研究利用碳酸鹽礦化菌——菌株A生長繁殖過程中產(chǎn)生的酶化作用,適時引入Ca<'2+>,24h內順利沉積出直徑小于10μm肺的球形CaCO<,3>,經(jīng)XRD分析證實為方解石晶型。改變若干環(huán)境反應條件,如pH、溫度、底物、培養(yǎng)基、Ca<'2+>源、Ca<'2+>濃度及摻入時機等,CaCO<,3>結晶形態(tài)和顆粒形貌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改變。 此外,本研究還利用人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碳酸鹽礦化菌的分離篩選及生物注漿實驗研究.pdf
- 細菌促進碳酸鹽礦物形成的機理研究.pdf
- 蒙脫石-碳酸鹽礦化菌對Sr2+、Pb2+的聯(lián)合滯固研究.pdf
- 水體中磷酸鹽和碳酸鹽礦物的生物成因及其分析.pdf
- 微生物作用下球狀碳酸鹽礦物的形成過程研究.pdf
- 44684.碳酸鹽礦物的氧同位素交換實驗研究
- 賴氨酸芽孢桿菌和節(jié)桿菌作用下碳酸鹽礦物的形成.pdf
- 梭菌SN-1菌株作用下形成的碳酸鹽礦物種類和形態(tài)的動態(tài)變化.pdf
- 堿激發(fā)碳酸鹽礦-礦渣膠凝材料的緩凝、性能及養(yǎng)護制度的影響.pdf
- 碳酸鹽地層套管的腐蝕行為研究.pdf
- 碳酸鹽巖地層壓力預測研究.pdf
- 碳酸鹽巖巖石物理研究及其應用.pdf
- 50004.西湖凹陷中南部古近系儲層砂巖自生碳酸鹽礦物研究
- 碳酸鹽巖巖心歸位方法探討
- lysinibacillussp.gw2和arthrobactersp.mf2誘導碳酸鹽礦物的形成及機理
- 新型礦渣碳酸鹽水泥的開發(fā)研究.pdf
- 碳酸鹽巖巖溶儲層特征
- 高碳酸鹽重選工藝試驗.doc
- 普光地區(qū)碳酸鹽儲層特征研究.pdf
- 碳酸鹽巖地區(qū)隧道超前地質預報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