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溶液吸收式除濕系統(tǒng),可以利用50℃~80℃的低品位熱源作為再生能源,所用除濕劑對環(huán)境友好,同時能除去空氣中的塵埃、細菌、霉菌及其他有害物,提高空氣品質。從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等方面來看是一種很有競爭力的除濕技術。 本文針對LiCl溶液吸收式除濕工藝系統(tǒng)的關鍵過程——溶液吸收除濕與溶液解吸再生以及系統(tǒng)整體,開展了實驗研究、模擬分析與系統(tǒng)工藝設計工作。 利用流程模擬軟件ASPEN PLUS,選擇NRTL電解質溶液活度系數(shù)模型,
2、并選擇CaCl<,2>溶液作為除濕劑,吸收器和再生器分別選用RadRrac和Flash2模塊,建立了溶液吸收式除濕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模擬。根據(jù)靈敏度分析,其空氣除濕性能系數(shù)可達0.7以上,優(yōu)于現(xiàn)有LiCl溶液除濕裝置的0.65的水平,并表明提濃稀溶液的有效性,據(jù)此確定了實驗設計參考的循環(huán)操作條件。 進一步,分析比較了逆流絕熱填料塔與內冷型除濕塔的優(yōu)缺點,選擇比表面積大、結構緊湊、空氣處理能力大的填料塔作為吸收器。本研究填料塔塔體采用有機
3、玻璃板,塔高1.2m,填料層高度為60cm,規(guī)格為20×20×20cm<'3>立方型不銹鋼孔板波紋的規(guī)整填料。同時,提出了結構簡單、空氣壓降小、動力部件少的霧化閃蒸噴淋再生器新型結構。本研究再生塔塔體采用有機玻璃,塔高1.0m,噴嘴采用實心錐形噴頭,有效噴淋高度為40cm。 進行了逆流絕熱吸收實驗和模擬分析??疾炝藘炔恳蛩?液氣比、溶液濃度與溶液溫度)和外部因素(空氣入口溫度、濕度)對除濕量的影響規(guī)律。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在上述實驗條
4、件下,吸收器最大除濕量達到0.443g·s<'-1>,平均除濕量達到0.368g·s<'-1>,證明了本裝置有很好的除濕效果。改變吸收器內部因素對除濕效果有較大的影響,如溶液質量濃度由0.322增加到0.363,空氣出口含濕量相應地由13.9g·kg<'-1>降到12.2g·kg<'-1>,下降幅度比較明顯;而外部因素的改變對除濕效果影響較弱,如當空氣溫度由33.5℃降到26.4℃時,空氣出口含濕量僅由10.9g·kg<'-1>下降到1
5、0.5g·kg<'-1>。根據(jù)實驗結果,將除濕器的除濕量與除濕器入口各參數(shù)進行擬和,得到如下關聯(lián)式:m=3697h<'2.022>t<,a><'-0.498>G<'0.666>x<,i><'3.471>t<,1><'-2.223>L<'0.114>其中:m為除濕量,kg·s<'-1>。 建立了除濕過程的傳熱傳質模型。模型計算值與實驗結果趨勢一致。分析了除濕器的出口空氣含濕量、空氣溫度、溶液濃度、溶液溫度參數(shù)隨塔高的變化關系。從模
6、型分析得出低溫高濃的入口溶液對吸收除濕過程有強化作用,而空氣入口溫度的變化對吸收除濕過程影響較弱.本實驗裝置的最佳液氣比約為3.0。 進行了霧化噴淋再生實驗和模擬分析?;趪娏芰?1.6 1·h<'-1>,再生器入口空氣溫度為28℃,相對濕度為45%的實驗條件,選擇溶液入口溫度和再生風機電壓分別為80℃/100V、90℃/100V、80℃/100V的三組因素,測得溶液濃度變化率分別為0.82%、1.33%、1.23%。實驗結果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空調用金屬填料型吸收式除濕器除濕性能研究.pdf
- 再生式除濕換熱器除濕性能研究.pdf
- LiCl-H-,2-O液體吸收式除濕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氯化鋰降膜吸收除濕過程研究.pdf
- 再生式除濕換熱器的理論與實驗研究.pdf
- 溶液式工業(yè)空氣除濕機組的性能研究.pdf
- 冷凝熱再生式溶液除濕空調系統(tǒng)研究.pdf
- 內源式空氣固體除濕凈化系統(tǒng)實驗研究.pdf
- 206 吸收式熱泵水平降膜吸收研究
- 汽輪機內除濕級除濕特性研究.pdf
- 吸收式制冷
- 固體除濕材料除濕與再生性能研究.pdf
- 緊湊式雙級并聯(lián)液體溶液除濕器性能研究.pdf
- 吸收式制冷
- 太陽能轉輪除濕式空調系統(tǒng)
- 雙效噴射吸收式制冷研究.pdf
- 干燥劑除濕換熱器強化除濕性能研究.pdf
- 除濕機除濕過程模擬與優(yōu)化的研究.pdf
- 熱及濕敏性物料吸附式除濕干燥特性研究.pdf
- 膜式除濕空氣制冷系統(tǒng)仿真及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