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交往、重構—南水北調移民身份認同研究——以南陽市淅川縣四個移民村為例.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旨在優(yōu)化我國水資源配置和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戰(zhàn)略性工程,其工程難度和規(guī)模都超過三峽工程。為保證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進行,大規(guī)模的移民遷徙運動也成為關乎著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諧發(fā)展的重大民生項目。它也給移民的日常生活、人際關系、身份認同等帶來諸多改變。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移民被迫以“流動人口”的身份要在新的社會網絡中重新建立自己的獨立社區(qū),內心的身份認同感就成為移民穩(wěn)定發(fā)展的前提,也是移民問題研究要考慮的一個

2、重要議題。
  從丹江口水庫初期工程于1958年動工建設開始至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已經歷經了初期移民(1959-1978)和近期移民兩次大的移民歷史,總移民數(shù)達60余萬人。本文所研究的對象,是2010年搬遷至河南省漯河市的原淅川縣余營村、周灣村、閆樓村、申明鋪村四個村莊的村民,他們分別被安置在召陵區(qū)、臨潁縣和郾城區(qū),四個村子彼此不相鄰,搬遷后都以群居的方式各自生活在同一個社區(qū)中。雖然這四個村莊并不是跨省遷移,但在遷移過程中,原有

3、的社會網絡還是發(fā)生了離散,社群文化和規(guī)范面對新的環(huán)境時有所解體。在這樣的困境中,為了繼續(xù)生存和發(fā)展,移民一定會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采取相應的措施,從最開始的維護原有身份到最后的主動建構自己的身份。盡管最后的結果仍然是對新身份的認同感偏低,但過程中他們會怎么做仍然是研究移民身份認同的關鍵點。
  本文就對四個村莊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根據研究結果和個案訪談,從三個層面來解讀移民在身份認同問題上的表現(xiàn)和意義。首先是搬遷初期,對環(huán)

4、境的不適應和對原有身份的習慣性,移民仍然靠原有的社會網絡、社群文化和規(guī)范的記憶來維系自己的原有身份,其次,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與大的群體分裂后靠記憶維持原有身份相對比較困難時,移民便會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新的居住地和周圍環(huán)境不斷交往、互動重構自我身份,立足于新的環(huán)境中。最后,筆者針對身份認同的問題選擇從媒介的角度出發(fā)尋找媒體傳播在媒介身份認同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在最后的總結中從宏觀意義上,也包括媒介傳播方面,提出需要怎么做能提高移民對新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