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北省水資源極度匱乏,缺水區(qū)占了全省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本文圍繞河北省低平原區(qū)地下咸水和緩坡丘陵區(qū)大氣降水的水資源高效利用,于2010-2013年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鹿泉試驗站設置控制試驗與田間試驗進行研究,以求揭示不同水分約束類型下的農作生產原理,及以水土為核心的區(qū)域地氣資源高效利用的技術創(chuàng)新途徑。
針對河北省低平原區(qū)地下淡水匱乏而咸水豐富的資環(huán)背景,試驗設計利用咸水灌溉進行環(huán)控性耐鹽經濟作物生產,以其經濟效益補償設施成本,實現
2、對淡水資源的有效替代。試驗通過對耐鹽蔬菜——番茄各生育期不同土壤基質勢水平下不同濃度的咸水灌溉,揭示日光溫室番茄各時期生長發(fā)育對土壤基質勢與咸水灌溉濃度的敏感度,確定咸水灌溉的臨界期與適宜濃度,為河北省低平原區(qū)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咸水利用與科學灌溉提供理論與技術依據。
針對河北省緩坡丘陵區(qū)光溫資源充沛而大氣降水不足的資環(huán)背景,試驗設計以降水資源的土壤保蓄為基礎,采用抗旱作物覆膜壟作、保水集水種植,以及抗旱作物與高產作物田間復合種
3、植,利用不同作物的水分生態(tài)適應性差異,以及作物間對水土資源的時空互補性利用機理,實現對農田降水資源的生長季高效轉化。試驗通過對全覆膜壟作栽培下,春玉米、春甘薯單作系統(tǒng)、春玉米、春甘薯間作系統(tǒng)的土壤水溫效應、群落光輻射分布、作物干物質累積轉運,以及氮磷鉀吸收、轉化特征的研究,闡明全覆膜壟作春玉米、春甘薯及其間作系統(tǒng)的水土資源轉化機制、群落產量形成規(guī)律,為區(qū)域作物生產結構的調整與農田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持。
本文
4、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番茄不同生育期耐鹽能力差異明顯,花果期對土壤基質勢與鹽分脅迫比較敏感,采收期忍耐性最強。咸水灌溉的鹽分濃度臨界值全生育期與花果期為3g/L,果實膨大期為5 g/L,采收期可以用較高濃度咸水灌溉。咸水灌溉會造成溫室生產系統(tǒng)土壤的鹽分積累。適量咸水灌溉,對株體發(fā)育具有“控上促下”調節(jié)效應,利于降低耗水量、提高番茄產量與水分利用效率。因此,依據番茄不同生育階段耐鹽性的差異,利用一定濃度的咸水灌溉不僅可替代一定
5、淡水資源,還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2.春玉米田覆膜栽培,在生育前期較裸地0-25cm土層增溫1~3℃,全生育期地積溫增加155.2~280.9℃;延長生長季約5.9~10.7d。自播種到成苗期覆膜保水效應顯著,WUE較裸地提高81.61%~136.43%。春玉米成苗到拔節(jié)期正值區(qū)域穩(wěn)定干旱期,覆膜處理土壤供水層深達80~100cm,水分脅迫使WUE較對照降低16.96%~21.64%,產生維生性奢侈耗水。春玉米小喇叭口期后進入
6、雨季各處理土體先后復水,并產生過飽滲漏,終使收獲期土體水分持平播期,貯水豐富。壟作覆膜較裸地增產9.47%;平作覆膜不利降水入滲而致水漬,減產5.00%;壟作裸地與平作裸地產量差異不顯著。以雨季前氣象干旱期的土壤枯水與雨季后的土壤庫水為特征的春玉米田水分供求時序失衡,限制了春玉米的高產。
春甘薯田覆膜處理,自栽秧到封壟期的生育前期土壤增溫顯著,覆膜處理0-25cm土層平均較裸地增溫1.64~3.33℃,全生育期地積溫增加194
7、.8℃,延長生長季約8.2d;5cm地溫最高達40.5℃。覆膜處理自栽植到分枝期間的保水與增溫效應,顯著促進了甘薯生長,WUE較裸地提高104.3%。但在接續(xù)的雨季來臨前的干旱期土壤快速蒸散而失水,供水土層深達100cm,水分脅迫使分枝期到封壟期覆膜和裸地處理甘薯WUE較前期分別降低63%和27%,產生奢侈耗水。進入雨季后的各處理土體先后復水,并產生過飽滲漏;覆膜不利于降水蒸發(fā)同時阻礙土壤氣體交換,降低了甘薯WUE。覆膜較裸地甘薯減產1
8、.78%,WUE降低3.8%,相當于多耗水20.69mm。
3.雨養(yǎng)春玉米干物質累積進程表現典型的“S”曲線型,后期緩速增長期出現以莖稈為中心的干物質再度累積特征;抽雄前植株干物質累積達全生育期的47.02%~53.96%,轉運至籽粒達到9.99%~23.01%;其中,苞葉與穗軸積累的干物質轉運率高達32.84%~47.48%。地膜覆蓋,使春玉米抽雄期前干物質累積較對照高出17.19%~23.61%,干物質快速累積期比對照提前
9、6.4d,但線性累積持續(xù)期卻縮短2.5~1.5d。
春玉米氮素累積表現蠟熟期后對土壤氮素的再度高速吸收且以莖稈為中心的氮素富集特征;株體蓄貯氮素總量的43.08%~48.05%轉入籽粒,對籽粒的貢獻率49.01%~52.61%;其中,苞葉與穗軸轉運率最高,達自身氮素儲存量的65.89%~71.40%。壟作覆膜處理,苗期莖葉氮素積蓄量較對照增高101.08%,生育前期氮素蓄存莖葉、生育后期轉運籽粒的“前蓄后轉”效應,促進了籽粒庫
10、容構建,使壟作覆膜玉米增產9.47%。華北旱地一熟種植,促發(fā)了玉米蠟熟期后的干物質和氮素生產,釋放了玉米高產潛力;而覆膜處理加速了玉米干物質與氮素生產進程,但縮短了干物質與氮素線性累積持續(xù)期;旱地春玉米進一步高產的突破,需要以籽粒為核心的更大庫容品種的突破。
雨養(yǎng)春甘薯的干物質生產表現為前期和后期積累快,中間慢的臺階式變化,氮素積累表現為前期快速積累,后期出現流失的特征。地膜覆蓋甘薯,氮素積累量較裸地增加達20.56%,但氮素
11、薯塊轉運率較裸地降低7.97個百分點。覆膜處理促進了甘薯的干物質積累,但降低干物質向薯塊轉運量達28.27%,最終覆膜甘薯較裸地減產1.86%。
4.春玉米對磷素的吸收呈現單峰型累積特征;大喇叭口-抽雄期苞葉與穗軸表現對株體磷素的掠取式累積;完熟期全株磷素累積呈現回升性增長趨勢和以莖稈為中心的富集特征。春玉米鉀素吸收呈現生長前期高額累積,完熟期鉀素流失特征;株體鉀素轉移率在6.64%~17.87%,葉片、苞葉與穗軸等器官是向籽
12、粒轉運的主體。壟作覆膜處理的全株磷素、鉀素向籽粒轉運率最高。
春甘薯對磷素的吸收呈現以結薯期和封壟期為高峰期的單峰型累積特征。覆膜處理在甘薯生育前期顯著提高了磷素積累量,后期影響較小。甘薯覆膜提高了莖蔓器官磷素向塊莖的轉運量和轉運率。甘薯對鉀素的吸收表現出在薯塊盛長期前持續(xù)性快速積累特征,而收獲期則出現鉀流失。覆膜甘薯的鉀素積累量始終高于裸地甘薯,覆膜處理甘薯鉀素轉運量和轉運率分別高于裸地42.45%和9.24個百分點,但是鉀
13、素轉移到薯塊的比例卻低于裸地處理18.22個百分點。
5.玉米‖甘薯群落中,玉米處于間作上位優(yōu)勢,間作玉米帶25cm高處平均日光合有效輻射為單作田的3.82-4.40倍,而間作甘薯田只有單作甘薯的68.41%-69.07%。群落光合干物質累積在苗期土地當量比(LER)為1.19~1.32;穩(wěn)定干旱期,高密度的間作結構加劇了群落內的水分競爭,土壤貯水量急劇下降至最低谷,期間各處理0-100cm土層含水接近萎蔫濕度,干旱脅迫使群落
14、表現資源利用的低效率,LER只有0.66~0.93。群落以水分、光照為核心的資源強烈競爭一直持續(xù)到玉米灌漿期,隨著玉米生長速率下降及葉面積減小,對甘薯的生長抑制減弱,間作甘薯出現超補償性生產。階段水分當量比高達3.06~3.96,LER達3.30~2.08。
玉米‖甘薯群落全生長季分析,甘薯與玉米2∶1覆膜種植(FMT1),間作群體較單作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20%;甘薯與玉米2∶2覆膜種植(FMT2),間作群體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黑岱流域壩地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研究.pdf
- 水庫匯水區(qū)水土資源合理利用研究——以蘇子河流域為例.pdf
- 高潛水位煤礦區(qū)水土資源協調利用研究.pdf
- 典型干旱區(qū)水土資源高效利用與保護模式的理論與實踐——以策勒縣為例.pdf
- 河北近濱海鹽堿區(qū)基于暗管埋設的水土資源管理與利用研究.pdf
- 河北省不同水文情景水土資源優(yōu)化配置分析.pdf
- 山東省濟寧市農業(yè)水土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研究
- 遼寧省經濟增長與水土資源利用的協調發(fā)展研究.pdf
- 基于SD模型的山東省水土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模式研究.pdf
- 區(qū)域水土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及應用.pdf
- 耕地資源變化對區(qū)域水土資源平衡效應研究.pdf
- 河北壩上地區(qū)灘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技術研究.pdf
- 試論山東省濟寧市農業(yè)水土資源可持續(xù)利用
- 渭北旱塬區(qū)農村水土資源整治模式研究.pdf
- 樺南縣水土資源承載力評價研究.pdf
- 樺南縣水土資源承載力評價研究
- 三江平原水土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pdf
- 水土資源農業(yè)生產潛力分析及綜合可持續(xù)利用的研究——以河北太行山區(qū)為例.pdf
- 沾化縣典型區(qū)農業(yè)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pdf
- 資源性缺水城市雨洪資源利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