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十多年來,低維納米結構的制備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是因為當材料在某個維度上的尺寸小到量子效應起主導作用時,將會展現(xiàn)出一些奇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例如,非磁性的塊體材料加工成納米結構以后會出現(xiàn)磁性,原來惰性的塊體材料(例如金)在加工成納米顆粒后也能表現(xiàn)出催化活性,此外,低維納米結構還具有奇異的電學特性,因此低維納米結構的制備和研究不管在基礎理論探索方面還是在新型納米電子器件的開發(fā)、超高密度信息存儲以及納米催化等實際技術應用方面均具有重
2、大意義.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利用Si(111)-7×7 重構表面作為沉積模板,在超高真空的環(huán)境下運用分子束外延蒸發(fā)技術,成功地在硅表面上制備出了有序排列的錳(Mn)納米團簇陣列,并實現(xiàn)了錳硅化物單晶納米線在硅表面上的自組裝生長.通過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 (UHV STM) 的原位觀察和分析結果,我們討論了它們的形成機制和結構模型.這些工作的開展,為實現(xiàn)在硅表面上直接制備有序排列的納米結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結論如
3、下所述:(1) 氬氣氣氛對Si(111)-7×7 重構表面結構影響的研究氬氣通常用作清潔襯底表面的濺射氣體,但氬氣氣氛對襯底的表面結構有何影響還未見報道.本文中,我們在獲得清潔的Si(111)-7×7重構表面后,將高純的氬氣(>99.999﹪)通入到真空腔體中,觀察不同劑量的氬氣氣氛對作襯底用的Si(111)-7×7重構表面結構的影響.實驗表明在室溫條件下,氬氣不會直接吸附在Si(111)-7×7表面上,但當氬氣的暴露量逐步增加時,氬氣
4、中所包含的微量雜質氣體(H<,2>O,O<,2>等)會逐漸主導整個表面吸附過程,當暴露量達到 600L 以上時(1L=1Langumuir=10<'-6> Trorr s),襯底表面上原來的7×7周期性結構開始被破壞.這些結果表明,要在Si(111)-7×7表面上制備出理想的錳納米團簇有序陣列,金屬沉積不適宜在普通真空或者有氬氣存在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 Mn納米團簇有序陣列的制備利用分子束外延蒸發(fā)技術,我們在超高真空的環(huán)境下
5、(~5×10<'-10>mbar),將錳金屬氣化后直接沉積到清潔的Si(111)-7×7重構表面上.在先前的文獻報道中,Mn吸附原子只能在室溫的Si(111)-7×7表面上形成不規(guī)則分布的團簇,團簇的大小接近于7×7的半個單胞.即便在最近的報道中,S.G.Azatyan等人也未能制備出排列有序、大小均勻的Mn納米團簇有序陣列.本文通過精確地控制沉積參數(shù)(蒸發(fā)速率、襯底溫度等),分別在室溫和~260℃的襯底溫度下,在Si(111)-7×7
6、表面上自足裝生長了兩種不同結構的Mn納米團簇有序陣列,即在室溫下,Mn團簇占據(jù)7×7單胞中有層錯(faulted)和無層錯(unfaulted)的兩個半胞,形成蜂窩狀有序結構.而在~260℃時,Mn團簇只占據(jù)7×7單胞中有層錯的一半,形成六角形對稱性的Mn納米團簇陣列.兩種有序結構中每個團簇均大約含10個Mn原子.而已報道的Al、In、Ga等III族元素在室溫下的Si(111)-7×7襯底上不形成有序納米團簇陣列,只是在襯底溫度約200
7、℃左右時才形成有序團簇結構.每個團簇約含6個原子.我們認為,這些不同之處是由于錳吸附原子跟襯底之間以及錳吸附原子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錳納米團簇有序陣列的自組裝過程跟先前文獻中報道的III族金屬的情況有較大不同. (3)錳硅化物反應外延形成的島和納米線的結構研究當襯底溫度高260℃時,我們發(fā)現(xiàn)沉積在Si(111)-7×7襯底上的Mn原子不再形成納米團簇,而是與Si襯底進行反應形成錳硅化物,這點與先前文獻中報道的
8、基本一致,但先前文獻中的錳硅化物大多數(shù)是在對沉積的Mn厚膜進行退火的情況下獲得的,并且對錳硅化物島的結構和組份研究也十分有限.本文對低覆蓋度下(≤2ML)錳硅化物在硅表面的生長情況做了研究,發(fā)現(xiàn)在高于~260℃的襯底溫度附近,Mn原子與襯底硅原子發(fā)生反應,形成二維平板狀島和三維不規(guī)則形狀的島.當生長溫度超過~400℃時,在Si(111)-7×7重構表面上開始出現(xiàn)一維生長的錳硅化物納米線.它們的寬度僅10-30納米,長度從幾十到幾千納米不
9、等,沿[110],[101]和[011]三個方向外延生長.這表明除了最近報道的鈷(CO)、鈦(Ti)和鐵(Fe)之外,錳(Mn)也能夠在硅表面上形成一維的硅化物納米線結構.利用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解析的結果,我們分析了平板狀島和納米線的表面結構,認為它們分別是由MnSi和MnSi<~1.7>單晶構成的,并根據(jù)不規(guī)則形狀的島具有多個晶面和120.棱角的形貌特征,認為它可能是由Mn<,5>Si<,3>晶粒構成的.這些結果為實現(xiàn)過渡族金屬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錳及其硅化物納米結構在硅重構表面上的自組裝生長.pdf
- 錳和錳的硅化物納米結構在si(111)7215;7重構表面的自組裝
- 錳的硅化物薄膜及納米結構在硅表面的外延生長.pdf
- STM研究有機半導體薄膜在半金屬表面上的自組裝.pdf
- 鐵和錳的硅化物納米結構在硅襯底上的外延生長及其XPS研究.pdf
- Au表面上分子自組裝及其防護性能.pdf
- Si表面上生長的Pb島及Si表面形態(tài)的研究.pdf
- 乙醇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自組裝
- OPE和PBM分子在石墨表面自組裝結構的STM研究.pdf
- HOPG表面上乙醇分子形成的自組裝分子馬達.pdf
- 螺烯類分子在石墨表面自組裝結構的STM研究.pdf
- PTFE超細顆粒表面改性及在金屬表面上自組裝.pdf
- 酞菁錳自組裝薄膜生長機制研究.pdf
- (001)和(110)表面上薄膜生長特性的研究.pdf
- STM針尖誘導單晶表面上鈀納米構筑及其電化學和電學性質的初步研究.pdf
- 液氮在微結構表面上的蒸發(fā)傳熱特性.pdf
- 利用UHV-STM研究Si(5 5 12)表面上的局域面和銦元素誘導的小琢面.pdf
- 納米錳鋅鐵氧體摻雜及其結構、性能的研究.pdf
- 金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在鐵電極表面自組裝的研究.pdf
- 沉積在微納米結構表面上的DLC薄膜疏水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