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雨滴擊濺是水力侵蝕的最初階段,也是導致土壤團聚體破碎和遷移的主要動力來源。濺蝕不僅能夠破壞表層土壤結構,并且為徑流挾帶泥沙顆粒創(chuàng)造條件,加劇水土流失,從而影響土地的生產(chǎn)能力,使表層土壤團聚體破壞,耕層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下降,土壤結構變差,直接制約著黃土高原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不同雨滴直徑的降雨對團聚體的破碎及其遷移特征有重要的影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擊濺侵蝕的影響因素方面,并且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濺蝕量這個單一指標來反映土壤團聚體的濺蝕規(guī)律,
2、而對濺蝕團聚體粒徑的空間分布及其粒徑分布特征考慮較少。因此,研究采用自制針頭式雨滴發(fā)生裝置,選取6個雨滴直徑(2.67 mm~5.45 mm)對黃土高原典型地帶性土壤(塿土、褐土、黑壚土)耕作層團聚體進行雨滴擊濺試驗,并對不同距離(0~50 cm)濺蝕團聚體進行篩分,以確定雨不同降雨條件下濺蝕團聚體遷移數(shù)量變化、團聚體分選以及水平空間上的分布特征進行定量研究并提出濺蝕量的預測模型,通過比較濺蝕團聚體特征參數(shù),預測是否存在某一雨滴直徑,使
3、得團聚體破碎程度最大。得到以下結論:
(1)雨滴擊濺過程中,塿土、褐土和黑壚土的濺蝕總量均隨雨滴直徑的增加呈極顯著遞增的線性函數(shù)關系(R2=0.985、0.860和0.916,P<0.01)。且三種土壤的濺蝕量主要分布在0~20 cm范圍內。
(2)對于同一擊濺距離,三種土壤的濺蝕量與雨滴直徑呈極顯著增加的線性函數(shù)關系(P<0.01)。對于同一種土壤,隨擊濺距離的增大,濺蝕量的增長率逐漸減小。雨滴直徑相同時,三種土壤
4、濺蝕量隨擊濺距離增加呈指數(shù)關系減小(P<0.01)。
(3)建立一個濺蝕量與降雨特性以及擊濺距離的統(tǒng)計預測方程:M=a·db·Sc,其中M為濺蝕量;d為雨滴直徑;S為擊濺距離;a、b、c為經(jīng)驗系數(shù)。
(4)從整體上看,三種土壤大團聚體(>0.25 mm)含量隨雨滴直徑的增大呈減小-增大趨勢。粒徑<0.25 mm的3個粒級三種土壤濺蝕團聚體質量百分數(shù)隨擊濺距離的增大波動式上升,這表明粒徑>0.25 mm團聚體逐步破碎成
5、粒徑<0.25 mm的微團聚體。
(5)當擊濺距離為0~10 cm和10~20 cm,兩種土壤粒徑2~1mm、1~0.5 mm、0.5~0.25mm、0.25~0.106 mm和0.106~0.053 mm濺蝕團聚體質量百分數(shù)隨雨滴直徑的增大呈減小-增加趨勢;塿土、褐土和黑壚土粒徑<0.053 mm濺蝕團聚體質量百分數(shù)隨雨滴直徑的增大呈先增加-減小趨勢;當擊濺距離為20~30 cm、30~40 cm和40~50 cm,粒徑2~
6、1mm、1~0.5 mm、0.5~0.25 mm、0.25~0.106 mm和0.106~0.053 mm,三種土壤濺蝕團聚體質量百分數(shù)均隨雨滴直徑的增大呈減小-增大趨勢,粒徑<0.053 mm,三種土壤濺蝕團聚體質量百分數(shù)均隨雨滴直徑的增大呈先增大-減小趨勢。
(6)三種土壤濺蝕團聚體分形維數(shù)(D)和平均重量直徑(MWD)均隨雨滴直徑的變化呈二次冪函數(shù)關系。塿土、褐土和黑壚土極值點分別為4.255、4.220和4.217使分
7、形維數(shù)達到最大,即團聚體破碎最大值;4.095、3.847和4.016使平均重量直徑(MWD)達到最小值,即團聚體穩(wěn)定性最低值。從整體上看,三種土壤雨滴直徑2.67濺蝕團聚體分形維數(shù)(D)均低于5.45 mm濺蝕團聚體。
(7)總體來說,三種濺蝕團聚體富集率隨粒徑的減小逐漸增大。通過所有土壤樣品降雨實驗,結果表明,三種土壤粒徑>1 mm濺蝕量ER值接近0。對于粒徑1~0.5 mm、0.5~0.25 mm、0.25~0.1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黃土高原北部雨滴擊濺下土壤團聚體分散遷移特征.pdf
- 官司河流域不同林分類型下土壤團聚體特征研究.pdf
- 不同植被條件下土壤團聚體中氮素分布特征研究
- 紅壤團聚體力穩(wěn)性特征及其對土壤濺蝕的影響.pdf
- 典型地帶性土壤團聚體力穩(wěn)性特征與降雨濺蝕.pdf
- 不同植被條件下土壤團聚體中腐殖質及養(yǎng)分分布特征研究.pdf
- 干濕交替下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研究進展與展望
- 典型黑土擊濺侵蝕特征的研究.pdf
- 1022.典型巖溶區(qū)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下土壤團聚體有機碳、氮特征研究
-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團聚體中有機碳的分布及其季節(jié)變化.pdf
- 不同粒徑土壤團聚體中孔隙分布特征的影響.pdf
- 典型黑土區(qū)土壤團聚體中氮素的分布特征.pdf
- 生物炭和秸稈對土壤呼吸和團聚體的影響.pdf
- 黃土高原退耕地土壤團聚體碳氮分布特征.pdf
- 長期施肥下稻麥輪作體系土壤團聚體碳氮轉化特征.pdf
- 典型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研究.pdf
- 長期施肥對土壤團聚體結構及供氮能力特征影響的研究.pdf
- 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機碳及團聚體特征研究.pdf
- 含沙水流和坡面糙度對紅壤團聚體輸移破壞影響.pdf
- 土壤電場對團聚體破裂及土壤侵蝕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