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栝樓為葫蘆科植物?!吨腥嗣窆埠蛧幍洹罚?005版)收錄有兩種,即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雙邊栝樓T.rosthornii Harms。亦稱瓜萎、藥瓜。果實、根均可入藥,果實稱全栝樓,果殼稱栝樓皮,種子稱栝樓仁,根稱為天花粉。栝樓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栝樓仁潤肺化痰,滑腸通便。栝樓皮清化熱痰,利氣寬胸。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天花粉對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有選擇性地殺死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巨噬細胞,并
2、且栝樓籽已進入美容保健和干果市場成為食用瓜籽的上品。作為觀賞性極強的多年生宿根植物,隨著城鎮(zhèn)建設的迅速發(fā)展,用作立體綠化具有較高觀賞價值。 栝樓屬植物分布于全國各地,有34個種6個變種。目前主要產區(qū)的栽培品種有短脖一號、皖蔞1號、仁栝樓、糖栝樓、牛心栝樓、小光蛋、地栝樓等。人工種植要選擇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和具備較好的環(huán)境質量的地方。 筆者引種信陽市平橋區(qū)平橋鎮(zhèn)7組振雷山腳下和浉
3、河區(qū)董家河鄉(xiāng)三里村無名山腳下野生種,選信陽農專水產系實訓基地院內試驗地,對信陽野生栝樓進行了大田種子繁殖、分根繁殖的不同栽培時期和栽培密度的試驗。采用野外定株定時及室內飼養(yǎng)觀察的方法,對信陽栝樓主要害蟲菱斑食植瓢蟲、瓜藤天牛的為害狀、生活史和習性進行了研究,并采用信陽自然蘊藏量很大的博落回做了觸殺活性方面的生物防治試驗。 主要害蟲研究結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蟲1年發(fā)生2代,以成蟲在背蔭處的土縫、墻縫和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開始至1
4、1月上旬,成蟲和幼蟲均可嚴重危害葉片、莖蔓、花蕾等。成蟲壽命長、產卵量大。瓜藤天牛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10月下旬在寄主枯藤中越冬。次年4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主要以幼蟲為害莖蔓造成枯死。植物源殺蟲劑博落回粗提液觸殺活性較強,應用前景看好。 栽培試驗結果表明,種子繁殖和分根繁殖根當年均膨大,但長度和粗細不同。種子繁殖根的膨大部分長度明顯低于分根繁殖,但最粗處周徑卻高于分根繁殖者。膨大部分鮮重,分根繁殖者明顯大于種子繁殖的。根膨大幅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漢中地區(qū)黃精主要害蟲發(fā)生及防治技術研究.pdf
- 油茶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
- 安康地區(qū)絞股藍主要害蟲發(fā)生及防治技術研究.pdf
- 郎溪縣水稻主要害蟲發(fā)生及防治技術研究.pdf
- 漢中地區(qū)金銀花主要害蟲發(fā)生及防治技術研究.pdf
- 宿松縣棉花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pdf
- 寧夏枸杞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pdf
- 碭山酥梨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控技術研究.pdf
- 臨沂煙草主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研究.pdf
- 臨渭區(qū)小麥主要害蟲發(fā)生特點與防治技術變遷研究.pdf
- 地黃田昆蟲種群結構及主要害蟲防治技術研究.pdf
- 南寧市葉菜主要害蟲發(fā)生動態(tài)及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pdf
- 談談農防林主要害蟲的發(fā)生和防治
- 寧夏枸杞主要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pdf
- 豇豆主要害蟲發(fā)生為害及不同藥劑防治效能的研究.pdf
- 嘉菊有機生產體系中主要害蟲防治技術研究.pdf
- 梔子重要害蟲的發(fā)生與防治研究.pdf
- 廣德縣水稻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綠色防控技術研究.pdf
- 單季稻地區(qū)水稻主要害蟲的化學防治技術研究.pdf
- 房縣煙田主要害蟲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