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氣氣溶膠可以通過散射和吸收太陽輻射,可以通過改變云發(fā)展過程、生命期、云反照率,而改變地氣系統輻射平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區(qū)域乃至全球氣候。由于氣溶膠時空變化的不確定性,目前對氣溶膠物理化學、光學特性缺乏充分的認識,難以精確計算氣溶膠的輻射強迫,這是氣候預測中最不確定的因子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氣溶膠的物理化學特性、光學特性,對深刻認識和精確估計氣溶膠的輻射效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蘭州大學半干旱氣候與環(huán)境觀測站(SACOL)2006年7月
2、至2012年8月太陽光度計實測數據,分析了氣溶膠的光學特性并對比分析了沙塵、黑碳和背景氣溶膠的光學和微物理特性;通過嚴格判據挑選出沙塵氣溶膠數據,進而研究有效沙塵天的沙塵氣溶膠光學和微物理特性參量;結合激光雷達觀測研究了2010年3月29日至31日發(fā)生的春季沙塵天氣過程,并與2010年7月30日至31日發(fā)生的夏季沙塵過程進行對比分析。
(1)氣溶膠光學厚度日均值為0.38,波長指數日均值為0.88,與光學厚度位相相反,柱總水汽
3、含量日均值為0.84,與四季的氣候特征一致。沙塵氣溶膠粗模態(tài)峰值(1.03μm3/μm2)很大,細模態(tài)粒子濃度很小,黑碳氣溶膠粗模態(tài)峰值(0.08μm3/μm2)與細模態(tài)峰值(0.03μm3/μm2)都很小,沙塵氣溶膠多為大粒徑顆粒,而黑碳氣溶膠多為小粒徑顆粒。黑碳氣溶膠波長指數大于沙塵氣溶膠,與粒子有效半徑變化一致。氣溶膠的散射性沙塵強于黑碳,吸收性黑碳強于沙塵,并且沙塵和黑碳氣溶膠都對波長440nm的吸收性最強。氣溶膠的前向散射特性
4、沙塵強于黑碳。
?。?)沙塵氣溶膠光學厚度最大值(2.80)出現在春季,主要分布在0.3-0.8,日均值0.63±0.44。?ngstr?m波長指數與光學厚度位相相反,春季最?。?.002),秋季最大(0.525),主要分布在0.2-0.4,日均值0.27±0.12。沙塵多為大粒徑氣溶膠,粒子譜粗模態(tài)占主導。總粒子和粗模態(tài)粒子體積濃度變化很大,與光學厚度年變化一致,在4月達到最大。有效半徑與復折射指數實部變化一致,春冬季較大,夏
5、秋季較小。單次散射反照率冬春小,夏秋較大,最小值出現在2月,與復折射指數虛部反位相。不對稱因子春季最小。
?。?)春季沙塵天氣發(fā)生后退偏振率增大到0.3以上,光學厚度急劇增大到1以上,粗模態(tài)峰值最大達到1.12μm3/μm2,而細模態(tài)濃度依舊很小,能見度明顯降低。影響春季沙塵天氣的高空關鍵系統是強風帶和強鋒區(qū),午后地面劇烈增溫為沙塵天氣發(fā)生提供了有利的熱力條件,大風是形成沙塵起沙的主要動力。春季沙塵天氣主要受遠程輸送的沙塵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沙塵氣溶膠對云特性的影響及云的輻射強迫效應.pdf
- 5498.中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沙塵氣溶膠輻射特性
- 西北沙塵氣溶膠光學特性反演與沙塵暴的衛(wèi)星監(jiān)測.pdf
- 半干旱區(qū)氣溶膠散射、吸收特性及起沙通量的初步研究.pdf
- 38798.基于衛(wèi)星資料的沙塵氣溶膠對西北地區(qū)云微物理特性影響研究
- 沙塵氣溶膠輻射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 北京晴朗、沙塵天氣氣溶膠光學特性反演與分析.pdf
- 33829.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近代湖泊環(huán)境變化及其機理研究
- 48483.黑碳和沙塵氣溶膠光學特性及全球輻射強迫的模擬研究
- 45142.中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上空水汽收支和傳輸的數值模擬研究
- 干旱區(qū)大氣邊界層高度時間演變及塵卷風對大氣沙塵氣溶膠的貢獻.pdf
- 山東地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pdf
- 中國地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pdf
- 半干旱區(qū)造林技術探討
- 西北半干旱區(qū)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模式選擇
- 利用MFRSR反演西北混合相和沙塵云光學及物理特性的研究.pdf
- 中國西北地區(qū)沙塵氣溶膠輻射強迫效應的研究.pdf
- 陸地沙塵氣溶膠光學厚度的衛(wèi)星反演試驗研究.pdf
- 寧夏干旱半干旱區(qū)馬鈴薯養(yǎng)分吸收特點研究.pdf
- 近沙塵源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的季節(jié)變化及其統計學描述.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