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通過大田試驗重點研究了微咸水膜下滴灌條件下灌水量、施氮量對土壤水鹽和氮素分布、棉花水氮吸收利用效率、光響應曲線、棉花生長特征和產(chǎn)量及其構成要素等的影響,旨在探究棉花對不同水肥供應的響應機制,確定最佳灌溉、施肥方案,從而協(xié)調(diào)養(yǎng)分和水分的供應。
本研究主要內(nèi)容包括:⑴研究了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水量對棉田水鹽分布、耗水量、積鹽量、光響應曲線、棉花的生長特征、產(chǎn)量及其構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收獲指數(shù)的影響。結果表明灌水量為300~3
2、50m3/畝時,既能保證棉花根區(qū)層的水分吸收利用,避免了土壤水分深層滲漏,又能避免根區(qū)鹽分過分累積。此時生物量形成最佳,既保證較高產(chǎn)量和收獲指數(shù),顯著提高棉田水分利用效率,還明顯提高棉花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最優(yōu)灌溉水量為375m3/畝,相應的最高產(chǎn)量為402.4kg/畝。耗水量為620.45m3/畝時,相應產(chǎn)量最高,為416.49kg/畝。⑵研究了微咸水膜下滴灌施氮量對棉田水鹽和氮素分布、耗水量、積鹽量、棉花的生長特征以及光響應曲線等的
3、影響。結果表明,施氮量對土壤水分分布影響較顯著,一定程度上對耗水量的影響不太明顯,施氮量的增加導致鹽分累積量增大,主要分布在0-60cm。施氮量高于350kg/公頃時,造成土壤深層硝態(tài)氮殘留量增加,施氮量為250和300kg/公頃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主要分布在棉花主根區(qū),較好的促進棉花根系對氮素的吸收利用。施氮量在300kg/公頃時,能較好的滿足作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促進作物較好的生長,避免肥料的浪費,且對棉花的光合作用能力影響顯著。⑶研究
4、結果表明,施氮量大于250kg/公頃時,總生物量隨著施氮量增大遞減。水分利用效率隨施氮量的增加遞增,水分利用效率與施氮量呈較好的正相關。施氮量為250kg/公頃時,棉田收獲指數(shù)最大,施氮效果最好。施氮量增加有利于棉花對氮素的吸收累積,并在300kg/公頃時棉花氮素累積量最大。施氮量控制在250~300kg/公頃,棉花生物量達到最優(yōu),施氮效果好,產(chǎn)量的形成最佳。此時有利于棉花對氮素的吸收累積,既能保證棉花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避免氮肥的浪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滴灌條件下紅棗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微咸水滴灌棉田水氮利用效率研究.pdf
- 膜下滴灌黃瓜水肥氣熱耦合模型研究.pdf
- 北疆滴灌葡萄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春小麥滴灌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微咸水膜下滴灌輪灌時序優(yōu)化試驗研究.pdf
- 寧夏干旱區(qū)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耦合試驗研究.pdf
- 微咸水與化學改良劑對棉田膜下滴灌土壤水鹽運移影響研究.pdf
- 滴灌施肥條件下全球紅葡萄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日光溫室滴灌甜瓜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極端干旱區(qū)滴灌葡萄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及水肥耦合技術研究.pdf
- 膜下滴灌棉田水肥一體化高效管理決策系統(tǒng)研究.pdf
- 寧夏揚黃灌區(qū)滴灌春玉米水肥耦合效應研究.pdf
- 膜下滴灌棉田鹽分累積特征及平衡研究
- 黑龍江西部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模式試驗研究.pdf
- 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鹽運移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pdf
- 淡化微咸水膜下滴灌非耕地溫室辣椒和甜瓜試驗研究.pdf
- 長豇豆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術
- 膜下滴灌棉田化學改良與膜間控鹽措施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