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9.岷江河谷危石風洞試驗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UDC學校代碼:10616密級——學號:—20110—20352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岷江河谷危石風洞試驗研究劉明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黃潤秋教授裴向軍教授申請學位級別工學碩士專業(yè)名稱地質工程論文提交日期2014年5月論文答辯日期2014年6月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成都理工大學(年月)答辯委員會主席了r易l回答辯委員會主席。參r:;l’蛐評閱人車量縫主遒墊豳,!習飫二。一四年六月摘要岷江河谷危石風洞試驗研究摘要岷江上游河谷地區(qū)地處岷山~

2、龍門山南北構造帶的西側,構造活動強烈,地形復雜多變。因此氣流經過研究區(qū),會顯著改變近地層流動風的風速垂直分布和湍流結構,形成獨特的峽谷風、越山風?!?12“大地震后,研究區(qū)內山體震裂松散,大量處于極限平衡狀態(tài)的松散碎屑物殘留于坡表,在強風作用下極易失穩(wěn),形成“風吹石”地質災害。作者在對岷江河谷現場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河谷模型及滾石模型風洞試驗,同時配合先進的粒子成像技術,研究了岷江河谷風速分布規(guī)律、不對稱河谷內流場結構、風載作用下滾石表面

3、受力情況以及啟動方式。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及結論如下:(1)岷江河谷主要受來自印度洋暖濕的西南季風環(huán)流影響。深切河谷內由于地形熱力因素,在盛行季風以下又形成大型的山谷風局地環(huán)流。氣流受深切河谷地形的挾持導向,風向大致與河谷走向一致。(2)轉折端處為河谷風速的最大值位置,河谷內寬谷段與窄谷段比例不同,影響河谷轉折端位置的高低。因此轉折端為斜坡地質災害關注的重點區(qū)域。河谷外風向與河谷走向夾夾角較小時,河谷內風速加強;反之出現風速減弱。河谷非對稱

4、度影響河谷兩岸各高程風速的對稱分布。當為不對稱河谷時,兩岸風速發(fā)生分異,陡岸風速略大于緩岸。(3)深切河谷風速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為:①風速自下而上并非呈對數或指數型增長趨勢。在山腰位置出現最大值。②河谷中狹管效應在高程上有所差異。底層的狹管效應最顯著,其次是轉折端,上層狹管效應較微弱。③底層氣流受河谷挾持作用基本順河谷平直前行,隨河谷高程的增加,地形的挾持作用在減弱。④來流方向與河谷走向大角度相交,河谷模型背風側陡坡將出現氣流分離與再附現象

5、,并產生回流渦旋。兩側出現明顯的風速差異。(4)危石的失穩(wěn)模型分為滑移式、傾倒式和滾落式。方柱狀危石為滑移式失穩(wěn)。長柱狀危石為傾倒式失穩(wěn)。由于危石與母巖的位置關系不同,又可分為順向傾倒式和側向傾倒式。橢球體危石為滾落式失穩(wěn)。(5)依據現場調查和試驗成果,指出岷江河谷“風吹石”災害典型河谷段的重點防治部,提出了研究區(qū)“風吹石”災害的防治原則,并對其防治措施進行了研究。根據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情況情況靈活地采用切實有用的防治措施。關鍵詞:岷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