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1 總 論</b></p><p><b> 1.1 項目名稱</b></p><p> 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一期</p><p><b> 1.2 承辦單位</b></p><
2、;p> 東阿縣##############################民委員會</p><p> 1.3 項目負責人及聯(lián)系人</p><p> 項目負責人:###################################</p><p> 項目聯(lián)系人:###################################</p>
3、<p> ###################################</p><p> 1.4 項目建設地點及規(guī)模</p><p> 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東阿縣劉集鎮(zhèn),北臨文化路,西距齊南路164米。</p><p> 根據本項目建設用地條件、政府規(guī)劃的
4、土地面積、組團周圍環(huán)境及實際需求情況分析確定本項目建設規(guī)模為: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34100平方米,一期占地12000平方米,建設兩棟5層住宅,每棟樓各5個單元,其中1#樓一層為臨街門市,其它樓層和2#樓均為標準層戶型,門市與標準戶型建筑面積均為120平方米/戶,每棟樓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具體戶型布置可見附圖3:戶型圖。&l
5、t;/p><p> 1.5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p><p> 山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注冊資金300萬元,主要從事工程咨詢、節(jié)能技術評估、企業(yè)清潔生產審核、環(huán)保咨詢等相關業(yè)務,為各企業(yè)提供項目咨詢報告及相關評估咨詢服務。</p><p><b> 1.6建設單位</b&g
6、t;</p><p> 本項目為東阿縣##############################村民集資建設,由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p><p> 1.7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p><p> 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資金預計為720萬元。以上資金全部由東阿縣################
7、##############村民集資解決。</p><p> 1.8 經濟效益指標及財務匯總</p><p> 本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詳見表1-1。</p><p> 表1-1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p><p><b> 2 編制依據和范圍</b></p><p> 本項目為東阿縣##
8、############################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項目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當?shù)鼐用窬幼l件和生活質量,加快該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為東阿縣經濟和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服務。</p><p><b> 2.1 編制依據</b></p><p> ?。?)《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p><p> ?。?)《聊城市
9、規(guī)劃管理條例》及《技術規(guī)定》;</p><p> ?。?)《城市居住區(qū)公共服務設施設置規(guī)定》;</p><p> ?。?)《住宅設計規(guī)范》;</p><p> ?。?)《住宅設計標準》;</p><p> ?。?)《屋面工程設計規(guī)程》;</p><p> ?。?)《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場設置標準》;</p>
10、;<p> ?。?)《建筑結構設計統(tǒng)一標準》;</p><p>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p><p> (10)《建筑電氣設計技術規(guī)范》;</p><p> (11)《建筑給排水設計規(guī)范》;</p><p> (12)《東阿縣劉集鎮(zhèn)總體規(guī)劃(2003年-2020年);</p><p>
11、?。?3)《劉集鎮(zhèn)道路詳細規(guī)劃、小區(qū)詳細規(guī)劃》;</p><p> ?。?4)國家計劃發(fā)展委員會《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p><p> ?。?5)建設方提供的有關基礎資料和數(shù)據;</p><p> ?。?6)企業(yè)提供的基礎資料和數(shù)據。</p><p> 2.2 可行性研究的范圍</p><p> 根據相關法
12、律法規(guī)和建設單位的委托,本項目申請報告編制的主要內容和范圍如下:</p><p> (1)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p><p> (2)場址選擇及建設條件;</p><p><b> (3)設計方案;</b></p><p> ?。?)環(huán)境保護方案;</p><p> ?。?)節(jié)能設計技
13、術方案;</p><p> (6)項目實施進度安排;</p><p>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p><p><b> ?。?)結論。</b></p><p><b> 2.3 編制目的</b></p><p> 對本項目有關的社會、經濟、技術等各方面進行調查研
14、究,對各種能采用的技術方案和建設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論證,對項目建成后的效益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對本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和適應性、經濟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系統(tǒng)論證和綜合評價,為項目投資決策和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據。</p><p> 3 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p><p><b> 3.1 項目背景</b></p>
15、;<p> 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的發(fā)展新階段后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fā)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yè)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wěn)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xiàn)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yè)化有了一定發(fā)展基礎之后都采取了工業(yè)支持農業(yè)、城市支持農村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yè)已由農業(yè)轉變?yōu)榉寝r業(yè)
16、,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yè),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xiàn)在已經跨入工業(yè)反哺農業(yè)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zhàn)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p><p> 劉集鎮(zhèn)位于東阿縣西南20公里處,距聊城市區(qū)35公里。西距京九鐵路聊城站30公里,東距省城濟南飛機場90公里,距京滬高速60公里,北距濟聊高速35公里。劉集村位于東阿縣劉集鎮(zhèn)南郊,全村總人口2012人,土地面積2600畝,長年以種植業(yè)為主,因屬城鎮(zhèn)郊區(qū),在外務工
17、、經商人員較多,農民人均收入較高,已具備了新農村改造的經濟和人文理念等方面的條件,改善落后的居住條件,節(jié)約用地,已成為該村廣大居民的迫切要求,也符合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p><p> 3.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p><p>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政策。早在20世紀50年代,國家就曾提出過建設新農村的概念。其后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和中央文件中,也多次提到
18、要建設新農村。進入90年代以來,圍繞實現(xiàn)小康目標,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農村小康建設的熱潮,名稱各異、內容多樣、側重點不同的各種小康示范村、文明生態(tài)示范村、新家園建設計劃等在各地紛紛涌現(xiàn),向世人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全面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zhàn)略目標。扎實穩(wěn)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全面實現(xiàn)農村小康的根本舉措,而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也成為當前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務。</p><
19、;p> 項目建設符合劉集鎮(zhèn)的整體規(guī)劃布局。目前,劉集鎮(zhèn)居民點數(shù)量多,規(guī)模小,布局分散,不利于農業(yè)的適度規(guī)模經營,不利于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和城鄉(xiāng)一體化,也不利于鄉(xiāng)村企業(yè)的適當集中以及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環(huán)境保護,因此,劉集鎮(zhèn)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東阿縣劉集鎮(zhèn)總體規(guī)劃(2003年-2020年)》,確定了鎮(zhèn)區(qū)發(fā)展方向和空間布局。劉集村位于劉集鎮(zhèn)郊區(qū),經濟發(fā)展條件較為優(yōu)越,具備了新農村改造的經濟和社會人文條件,項目的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提
20、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符合該村廣大居民的迫切要求,符合劉集鎮(zhèn)總體規(guī)劃。</p><p> 項目建設不但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還有利于節(jié)約用地,騰出更多的土地用于發(fā)展工農業(yè)生產,加快當?shù)亟洕l(fā)展。</p><p> 因此,項目建設是非常必要的。</p><p> 4 場址選擇及建設條件</p><p> 4.1 劉集鎮(zhèn)基本情況</p
21、><p> 劉集鎮(zhèn)位于東阿縣城西南20公里處,是東阿縣第二大鄉(xiāng)鎮(zhèn)。該鎮(zhèn)北靠顧關屯鎮(zhèn),南臨黃河,西為陽谷縣阿城鎮(zhèn)與七級鎮(zhèn),東為單莊鄉(xiāng)與姜樓鄉(xiāng)。鎮(zhèn)域總面積11956公頃,轄10個管理區(qū)85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總人口70400人。</p><p> 鎮(zhèn)駐地位于鎮(zhèn)域的中部偏東,現(xiàn)狀用地面積94.48ha,人口7480人,人均建設用地127平方米。其中非農業(yè)人口1129人。城鎮(zhèn)化水平為10.63
22、%。</p><p><b> 4.2 項目選址</b></p><p> 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位于東阿縣劉集鎮(zhèn)南部,北臨文化路,西距齊南路164米,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優(yōu)美,配套設施較為完善。</p><p><b> 4.3 建設條件</b>&l
23、t;/p><p> 4.3.1 地形地貌</p><p> 東阿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高程28-38米。因境內有黃河故道,形成波壯起伏的高崗,緩坡及洼地,緩坡平地,河間淺平洼地,決口扇形地等五種地形為主。地下礦產資源以煤為主。</p><p><b> 4.3.2 地質</b></p><p>
24、 東阿縣全縣地質構造屬華北地臺的一部分,魯西北地區(qū)自古代燕山運動以來,地殼運動總趨勢已下降為主,長期接受新生代沉積,第四紀覆蓋層較厚。地下勘查深度30米以內均為第四紀土層,自上而下為:雜填土、粉土、粉質粘土、粘土、粉土、粉細砂、粘土,均為黃泛區(qū)沖積地層。地質分布穩(wěn)定無不良地質現(xiàn)象。</p><p> 據聊城市地震辦介紹,東阿縣境內近四百年內,未發(fā)生過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近期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地震前兆。建設項目所在地
25、的地震等級基本烈度為7度。</p><p><b> 4.3.3 水文</b></p><p> 東阿縣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第四松散沉積物厚達1000米,但深層承壓水含水層富水條件不佳。含水層的主要特點是:</p><p> (1) 粘砂互層,含水層多,但單層厚度薄,均勻性差。 根據現(xiàn)有機井成井資料的物探解釋與地層記錄數(shù)據統(tǒng)計,在地面下
26、300-400 米間,累計含水層厚度30-43米,約5-7層;400-500米間,累計含水厚度26-44米,5-6層;500-600米;累計含水層厚度29-44米,約4-6層。 </p><p> (2) 含水層導水性差。由于含水層以細砂為主,極少見中砂,滲透系數(shù)小,根據裘布依滲透系數(shù)理論公式,利用現(xiàn)有承壓井(井深>300米)抽水試驗資料計算得深層地下水綜合滲透系數(shù)3-4米/日,位于細砂滲透系數(shù)(3-8米
27、/日)的下限。</p><p> 東阿縣水資源豐富,水質特優(yōu)。除黃河外主要河流有趙牛河,宮路河,中心河,四新河,巴公河等。水資源總量460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8億立方米。地下水礦物質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水比重為1.0038。其中鍶的含量達到0.5-0.8毫克/升,經國家地質礦產部鑒定,為“天然優(yōu)質飲用礦泉水”。 </p><p><b> 4.3.4 氣候</b&
28、gt;</p><p> 東阿縣本縣屬暖溫帶季風區(qū)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13.4℃,極端最高氣溫40.9℃,最低氣溫-20.3℃。平均降水量633.7毫米。無霜期平均210天。</p><p><b> (1)氣溫</b></p><p> 歷年平均氣溫 16.4℃</p><p> 極端最高氣溫
29、41.1℃</p><p> 極端最低氣溫 -20.7℃</p><p> 最熱月平均氣溫 31.9℃</p><p> 最熱月平均濕球溫度 27℃</p><p> 夏季平均氣溫 25.9℃</p><p> 冬季采暖溫度 -2℃</p><p>
30、采暖天數(shù) 120天</p><p><b> ?。?)氣壓</b></p><p> 多年平均大氣壓 1.013×105 Pa</p><p> 極端最高氣壓 1.0438×105 Pa</p><p> 極端最低氣壓 0.9996×105 Pa&l
31、t;/p><p><b> ?。?)空氣濕度</b></p><p> 年平均相對濕度 68.4%</p><p> 最熱月平均相對濕度 76%</p><p> 多年平均絕對濕度 72.2%</p><p><b> ?。?)風向.風速</b></p&g
32、t;<p> 歷年平均風速 3.2-3.7m/s</p><p> 春季最大風速 4.1-4.6 m/s</p><p> 最熱月平均風速 2.8-3.2 m/s</p><p> 最大平均風壓 336Pa </p><p> 最大瞬時風壓 765 Pa </p&g
33、t;<p> 全年主導風向 多南風和偏南風</p><p> 頻率 15-20%</p><p><b> (5)雨.雪</b></p><p> 多年平均降雨量 569.3mm</p><p> 最大年降雨量 1004.7 mm</p><
34、;p> 最小年降雨量 309.00 mm</p><p> 最大一日降雨量 328.7 mm</p><p> 降雪天數(shù) 平均67天</p><p> 最大積雪深 130 mm</p><p><b> ?。?)凍土 </b></p><p>
35、 最大凍土深度 420 mm</p><p> 土壤凍結初日 11月21日</p><p> 土壤解凍日期 3月9日</p><p><b> (7)霜凍</b></p><p> 霜凍初日 平均10月24-28日</p><p>
36、 無霜期日數(shù) 平均93-201天</p><p><b> (8)其它</b></p><p> 設計雪壓 0.25KPam</p><p> 地震裂度 7度</p><p><b> (9)廠址地質</b></
37、p><p> 鍋爐零米自然地面標高 約22.8m(黃海高程)</p><p>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16~23t(暫定)</p><p> 廠區(qū)土質 粘土</p><p> 地震基本烈度 7度,按7度設防</p><p> 建筑場地類別
38、 Ⅲ類場地</p><p><b> 5 設計方案</b></p><p><b> 5.1 設計依據</b></p><p> 本項目設計依據主要有:</p><p>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guī)劃法》;</p><p> (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39、</p><p> (3)《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p><p> ?。?)《東阿縣劉集鎮(zhèn)總體規(guī)劃》(2003年-2020年);</p><p> ?。?)《劉集鎮(zhèn)道路詳細規(guī)劃、小區(qū)詳細規(guī)劃》;</p><p> ?。?)項目承辦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p><p> ?。?)目標客戶需求特點。</p>
40、<p> 5.2 設計指導思想與原則</p><p> 5.2.1 設計指導思想</p><p> 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人為核心,以不破壞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為先導,以提高居住環(huán)境質量和使用功能,滿足用戶為目標,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經濟合理、使用方便、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p><p> 設計方案和工程造價上應符合用戶的實際情況出發(fā)。</p&
41、gt;<p> 5.2.2 設計原則</p><p> 本項目設計原則應體現(xiàn)“生態(tài)園林型”城市建設思路,嚴格按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及《劉集鎮(zhèn)道路詳細規(guī)劃、小區(qū)詳細規(guī)劃》的要求設計。</p><p> 1、充分利用周圍環(huán)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高起點規(guī)劃、高標準建設。</p><p> 2、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建設生態(tài)型、經濟型為目標,合理
42、分配和使用各種資源,強化綠化的規(guī)劃和建設,體現(xiàn)實際需要。</p><p> 3、合理分配人流、車流。力求人車分流,互不干擾,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便捷、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p><p> 5.2.3 總體布局</p><p> 根據項目的要求,住宅總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總體布局特點是面向用戶,經濟、適用是主體觀念。布局要相互協(xié)調,風格趨于一致,但可相應有所變化。
43、在組團總平面規(guī)劃內,充分本著“經濟、適用、堅固、美觀”八字方針,合理化布局。</p><p> 5.2.4 交通組織及道路規(guī)劃</p><p> 本項目所建組團道路交通系統(tǒng)規(guī)劃力求通暢,采用人車分流的交通組織方式,組團內道路采用環(huán)通的方式進行布置。組團內主要道路拐彎半徑為4米。組團內停車位按照不低于20%設置。</p><p> 5.2.5 戶外公共場地及環(huán)境
44、設計</p><p> 本項目需對綠地、道路以外的室外地面進行鋪裝,使之不露土,防止揚塵。地面輔裝施工應做好底基層的素土夯實,保證基層的級配砂石或混凝土、三合土等施工質量,以提高硬化地面的耐久性。</p><p><b> 1、地面和道路坡度</b></p><p> 本項目區(qū)內場地現(xiàn)高差不大,基地平整時可根據地勢和規(guī)劃設計建筑格局進行平
45、整。地面坡度和車行道縱坡不大于0.3%,人行道不需要設踏步和防滑措施。</p><p><b> 2、地面排水</b></p><p> 采用車行道和宅前道路排泄地面雨水,一般為單側設雨水口,局部低洼易積水地段可設雙側雨水口,其數(shù)量根據匯水面積、流量、道路縱坡等在設計段確定。</p><p><b> 3、室內外</b&g
46、t;</p><p> 建筑物底層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不低于0.30米。</p><p> 5.3 建筑設計方案、標準</p><p> 5.3.1 設計依據</p><p> 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p><p> 2、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p><p><b> 3、承辦單位
47、推薦</b></p><p> 5.3.2 建筑設計標準</p><p> 組團區(qū)域環(huán)境、配套條件及地質條件較好,對空間設計有具體要求,建設標準全部以住宅用途特點為主。</p><p><b> 1、類型與結構</b></p><p> 結合劉集鎮(zhèn)總體規(guī)劃,為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據總平面布置需要確定。在
48、結構上應使整個組團在外觀上相協(xié)調,住宅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p><p><b> 2、戶型設計</b></p><p> 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在戶型設計上要考慮用戶的實際情況。暫定戶型120平方米。起居廳由北窗或南窗直接采光通風。</p><p><b>
49、 3、室內外裝飾</b></p><p><b> (1)外墻面</b></p><p> 本住宅樓建筑色彩追求與鎮(zhèn)區(qū)整體形象統(tǒng)一色調,但可在屋頂、陽臺、窗口等局部可使用其他較亮的顏色。公共設施的色彩應根據自身性質和特點,追求相應的變化。</p><p><b> ?。?)內裝飾</b></p>
50、<p> 居室內為水泥地面,墻面為乳膠漆涂料,即可節(jié)約投資,也為用戶裝修留有余地。廚房、廁所地面為防滑地磚,墻面為瓷磚到頂。</p><p><b> ?。?)門窗</b></p><p> 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塑鋼窗。</p><p> 入戶門為成品防盜安全門。</p><p> 內門采用預留洞口,不
51、安裝內門,為用戶裝修考慮。陽臺門采用塑鋼門。</p><p> 單元門采用成品對講系統(tǒng)安全門。</p><p> 5.4 結構設計方案</p><p> 5.4.1 地上結構</p><p> 建議住宅建筑采用剪力墻結構,換熱站、配電室等附屬設施采用磚混結構。</p><p> 5.4.2 基礎結構</
52、p><p> 經過勘察部門勘察后,根據地質勘察設計,建議采用混凝土預制樁對地基進行處理,基礎設計為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p><p> 5.4.3 抗震設計</p><p> 根據建設部建抗《關于執(zhí)行“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1990)”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1993)13號和省建抗《關于抗震設防烈度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1993)44號,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
53、-2001),本項目工程場地為三類建筑,抗震設計分組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p><p><b> 5.4.4 防雷</b></p><p> 防雷主要利用結構鋼筋作為接地引下線,基礎鋼筋作為接地極以節(jié)約投資成本,組團各建筑保護接地采用“TN-N-S”制。</p><p> 5.5 給排水設計方案</p>
54、<p><b> 5.5.1 供水</b></p><p> 供水方案采用一戶一表分戶計量方式供給。在室外水表井進行集中控制。</p><p><b> 1、用水量測算</b></p><p> (1)生活用水量:根據《居住小區(qū)給排水設計規(guī)范》,本項目住宅有給排水衛(wèi)生器具和淋浴設備。生活用水量標準為120
55、升/人/日,組團100戶全部入住后,按每戶平均人口3人計,日用水量為36立方米。</p><p> ?。?)綠化及道路用水量:綠化及道路用水量指標平均1.5升/平方米·日,組團綠化面積按3312平方米計算,日用水量4.97立方米/日。</p><p> (3)未預見水量及管網漏失量:按(1)+(2)項之和的5%計算,日用水量為2立方米。</p><p>
56、 ?。?)消防用水量:本項目入住人口300人,按同一時間內的火災次數(shù)為1,一次滅火用水量20升/秒,火災延續(xù)時間按2小時計算,消防用水量為144立方米。</p><p> 綜上,本組團最高日用水量約187立方米。</p><p> 2、水源、水壓、水質</p><p> 主水源為地下水,可以采用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tǒng)供水。</p><p>
57、;<b> 3、消防</b></p><p> 根據消防部門的要求,可酌情設置消火栓,布置間距不大于120米,消防道路要保證通暢,樓間距布置符合消防要求。具體方案由消防部門經過審查后確定。</p><p> 5.5.2 排水方案</p><p> 排水系統(tǒng)采用雨水、污水分流體制,管道均采取埋設。</p><p>
58、 雨水量確定依據當?shù)乇┯陱姸裙竭M行雨水水量計算。依據組團的地形條件,組團內主干雨水管道沿規(guī)劃小區(qū)級道路埋設,就近排入郎營溝。</p><p> 生活污水量預測按《居住區(qū)給排水設計規(guī)范》,組團內生活污水量與生活給水量大體相當,則規(guī)劃區(qū)最高日污水量為187立方米。</p><p> 生活污水管道布置與供水管網路線平行,根據污水量在適當位置設化糞池,化糞池與建筑物的距離不小于5米。生活污
59、水經化糞池處理后作綠化用。</p><p> 5.6 變配電及通訊設計方案</p><p> 5.6.1 變配電口</p><p><b> 1、用電負荷預測</b></p><p> 平均每戶用8KW,每戶負荷同時利用系數(shù)0.5,組團負荷同時利用系數(shù)0.7,則用電負荷為:</p><p>
60、; 8×100×0.5×0.7=280kW </p><p> 變壓器安裝容量:280/0.9(功率因數(shù))=311(kVA)</p><p> 經測算,本住宅樓設計供電負荷為311kVA,均需增添新的變壓器。</p><p><b> 2、電源</b></p><p> 根據調查,
61、街道既有電源負荷量不能滿足,建議由當?shù)仉姌I(yè)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方案引入,初步計劃在組團設配電室一處,在各單元設配電箱。電力線路一律地下敷設,沿主要道路敷設蓋板式電纜溝,敷設位置位于人行道下,電纜溝至建筑物段采用地下直埋,電纜穿越道路及有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路段一律加裝鑄鐵管保護。</p><p><b> 3、照明設計照度</b></p><p> 住宅起居室等活動區(qū)
62、照明為30-70L#####;臥室、書寫閱讀為150-300L#####;床頭閱讀為75-150L#####,餐廳為50-100L#####;衛(wèi)生間為20-50L#####;樓梯間為15-30L#####。</p><p><b> 4、光源燈具</b></p><p> 室內以緊湊型高效熒光燈為主光源,白熾燈為輔,并盡量選用高效節(jié)能型燈具,光源顯示色指數(shù)Ra≥8
63、0。戶外燈為防爆燈具。</p><p><b> 5、計量</b></p><p> 為實現(xiàn)用電計量的準確性和便于用電管理,選用一戶一表制,電表(自動斷電保護)分層戶外集中設置。</p><p> 5.6.2 通訊系統(tǒng)</p><p><b> 1、電話通訊</b></p>&
64、lt;p> 住宅樓輔設電話電纜,電話信號線引自附近路段市政信號線,安裝電話交換箱,在每個單元都輔設嵌式電話箱,每戶室均預埋電話暗線。</p><p><b> 2、電視</b></p><p> 電視信號線引自附近路段市政電視信號系統(tǒng),每單元底層樓梯間弱電箱內設放大器一個,分支器盒設于各層弱電箱內,每個終端的信號電平值為73+5dB,圖像質量等級應在四級以
65、上。有線電視線路沿道路走線,每戶室均在起居、主臥室各設置電視插口一個。</p><p><b> 3、寬帶網絡</b></p><p> 寬帶系統(tǒng)為在弱電機房內設服務器及總配線架,在室外設分配線架,于每單元底層樓梯間弱電箱設HUB一個,分線盒設于各層弱電箱內。</p><p> 5.7供熱及燃氣設計方案</p><p&
66、gt; 5.7.1 供熱工程規(guī)劃</p><p> 1、供熱負荷:采暖指標按60W/m2計算,每人采暖面積按40平方米計算,根據以下公式計算采暖負荷。</p><p> 采暖負荷=人口×采暖面積×集中采暖率×采暖指標 </p><p> 2、供熱系統(tǒng):熱媒采用高溫熱水,采用單管制系統(tǒng),采用填充式無溝鋪設方式,熱力管徑采用200m
67、m、250mm、300mm三種,采用枝狀網系統(tǒng)。</p><p> 5.7.2 燃氣工程規(guī)劃</p><p> 根據東阿縣總體規(guī)劃中關于燃氣工程規(guī)劃的要求,規(guī)劃區(qū)內氣源采用液化氣和石油天然氣,供氣對象為居民及公共福利用戶,規(guī)劃區(qū)供氣方式采用以管道建設為主。規(guī)劃區(qū)供氣網以液化混空氣和天然氣為設計氣質,混空氣量以能與天然氣互換為準,混氣后液化石油氣與空氣之比取0.45:0.55。</
68、p><p> 燃氣管網系統(tǒng)采用中低壓系統(tǒng),規(guī)劃區(qū)內設小型混氣站一座,燃氣管道采用直埋鋪設。</p><p> 5.8 管線綜合布置方案</p><p> 本住宅樓工程管線有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纜、通訊電纜等五種,均采用直埋敷設。在敷設時,各種管線應遵循如下原則:</p><p> 1、由樓房向道路中心線有近到遠敷設敷設順序為:通
69、訊電纜、電力電纜、給水管線、污水管線。</p><p> 2、各地下管線的豎向位置關系,由地面向下順序為:通訊電纜、電力電纜、給水管線、污水管線。</p><p> 3、所有管線均應力求短捷,盡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設,轉變半徑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p><p> 4、壓力流管讓重力流管,小管徑管道讓大管徑管道,技術要求低的管線讓技術要求高的管線。</p&g
70、t;<p> 5、管線覆土深度均應大于凍土深度,并滿足各自最小覆土深度要求,與建筑物的水平、垂直間距亦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p><p> 6、各管線尤其是小口徑給水管、電力、通訊電纜應優(yōu)先考慮敷設在綠地和人行道下面。</p><p> 5.9 消防設施設計方案</p><p> 根據項目存在火災隱患的部位、火災危險類別以及可能波及的范圍,確定應
71、采用的消防等級,并結合項目場址周圍消防設施狀況,提出消防設施配置方案。留有足夠的消防通道及間距,消防通道貫穿全組團,消防主要通道不低于12m。</p><p><b> 5.10 物業(yè)管理</b></p><p> 當前房地產業(yè)跨世紀發(fā)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加快發(fā)展物業(yè)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體系的完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然對居住區(qū)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為
72、物業(yè)管理市場帶來發(fā)展的極好機會和廣闊前景。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和物業(yè)管理開展得比較好的城市,良好的物業(yè)管理帶來的居住質量的改善,使花錢買服務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同時,良好的物業(yè)管理還將為房屋的銷售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p><p> 本項目建成后采用封閉式的物業(yè)管理和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智能化管理措施,從而保障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及人身財產安全,保證區(qū)域內部清潔衛(wèi)生,切實解決住戶生活上和經營者及辦公行管人員的后顧之憂,
73、把本組團建成花園式的管理有序的住宅和經營場所。</p><p> 該組團未來的物業(yè)管理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原則,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p><p> 1、通過對設備、設施的有效管理,給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整潔、舒適、優(yōu)美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要設身處地為用戶著想,為人們提供一流的服務和親善的管理。</p><p> 2、經常訪問用戶,收集用戶需要服務的各類信息和
74、要求,并盡量予以滿足,把方便留給用戶,與用戶建立起理解、支持、依賴的伙伴關系。</p><p> 3、組團全體物業(yè)管理員工都應推行齊抓共管,形成氛圍。例如保安執(zhí)勤要全方位地搞好服務等。</p><p> 4、加大物業(yè)管理的透明度,要充分調動用戶的積極性,讓他們自覺參與物業(yè)管理,使業(yè)主委員會真正成為業(yè)主自律性組織,使業(yè)主和物業(yè)管理一道積極參加物業(yè)管理文娛活動,增強物業(yè)管理的凝聚力。<
75、;/p><p> 5、為居民提供維修、保安、保潔、綠化等有形服務,是物業(yè)管理的基本職責。</p><p> 6、要具有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保證組團的可持續(xù)發(fā)展。</p><p><b> 6 環(huán)境保護方案</b></p><p> 本項目建設,其污染源很小,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小,產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廚房
76、油煙、生活垃圾經處理后,完全達到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大氣和噪聲污染通過建筑設計同樣可以達到環(huán)保要求,對周圍環(huán)境基本不會產生污染。擬建項目產污較少,只要加強管理,項目投產后對周圍環(huán)境不會帶來明顯影響。因此,從環(huán)保角度講,該項目建設是可行的。</p><p> 6.1污染源及污染物處理措施</p><p> 本項目產生的污染物數(shù)量不多,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較輕,主要治理措施如下:</p&
77、gt;<p> 1、水污染:主要是營運期廢水的治理,將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作綠化用。</p><p> 2、固體廢棄物:擬建項目規(guī)劃在組團內設置一處垃圾轉運站,垃圾由環(huán)衛(wèi)處統(tǒng)一清理。</p><p> 3、大氣污染:施工期大氣污染物產生量較小,營運期采用天然氣為清潔燃料,故廢氣中污染物排放量較少,本區(qū)所有住宅廚房均設油煙排放豎井,廚房油煙集中向屋頂上空排放;此外,由于車輛
78、尾氣、油煙和惡臭產生量也較小,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要求。因此,該項目對空氣環(huán)境質量影響極小,不會影響組團附近的醫(yī)院等。</p><p> 4、噪音污染:施工期的噪聲污染在施工結束后會自動消除,營運期的配電室、供暖采取相應的隔聲降噪措施噪聲可達排放標準,車輛在組團內行駛產生的噪聲有間歇性、短暫性的特點故該項目對組團內及周圍居民區(qū)的環(huán)境影響較小。<
79、;/p><p> 本項目屬住宅組團建設,其污染源很小,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小,產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廚房油煙、生活垃圾經處理后,也完全達到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對周圍環(huán)境不會產生污染。</p><p><b> 6.2 綠化</b></p><p> 為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美的購物、生活環(huán)境,防止污染,保護環(huán)境,需做好綠化,充分發(fā)揮綠地的防護功能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
80、用,同時具有花、香、果、綠四大觀賞特性,以確保環(huán)境優(yōu)美整潔。組團綠化率為27.6%,樓間空地均設置綠化帶。</p><p> 6.3 項目建成后的環(huán)境管理措施和要求</p><p> (1)組團建成后,物業(yè)管理部門應加強管理,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確保組團的安全和環(huán)境的優(yōu)美。</p><p> ?。?)對組團產生的生活垃圾,實行分類、袋裝化收集,居民定時送到垃圾收
81、集點,分別堆放在垃圾分類收集筒內;物業(yè)管理人員每日將各收集點上垃圾筒內的垃圾及時送到環(huán)衛(wèi)部門的收集點,由環(huán)衛(wèi)部門清運處置,做到組團內的垃圾日產日清。</p><p> ?。?)進出組團的車輛,應嚴禁鳴號,并在組團內設置禁鳴標志。</p><p> (4)組團內的各種娛樂、商業(yè)活動應根據有關要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減少對組團居民的影響。</p><p> ?。?
82、)景觀系統(tǒng)水泵運行的管理物業(yè)管理部門應安排專人負責,設備應定期檢查、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和處理效果,以防設備運行效果不好而產生高的噪聲。景觀水系中若有水草及雜物應及時清理,以防水生植物死亡后腐爛。此外應設置嚴禁向人工景觀內亂拋雜物的標志。</p><p> 7 節(jié)能設計技術方案</p><p> 7.1 節(jié)地與室外環(huán)境</p><p> 1、節(jié)地:充分利用周
83、邊的配套公共建筑設施,合理規(guī)劃用地,提高建筑空間的使用率。</p><p> 2、降低環(huán)境負荷:利用園林綠化和建筑外部設計以減少熱島效應;采用雨水回滲措施, 維持土壤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p><p> 3、綠化:優(yōu)先種植鄉(xiāng)土植物,采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的植物,減少日常維護的費用;采用多樣化的綠化方式,構成多層次的復合生態(tài)結構,起到遮陽、降低能耗的作用;綠地配置合理,達到局部環(huán)境內調節(jié)氣
84、候和隔絕噪音的目的。</p><p> 4、交通: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網絡;合理組織交通,減少人車干擾;地面停車場采用透水地面,并結合綠化為車輛遮蔭。</p><p> 7.2 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p><p> 1、降低能耗:合理考慮建筑朝向和樓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溫材料制成的復合墻體和屋面及密封保溫隔熱性
85、能好的門窗;采用采暖分戶調控和計量系統(tǒng)。</p><p> 2、使用可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場地的自然資源條件,開發(f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預留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管道等。</p><p> 7.3 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p><p> 1、節(jié)水規(guī)劃:制定節(jié)水規(guī)劃方案,保證方案的經濟性和可實施性。</p><p> 2、提高用水效率:生活用水和綠化用
86、水等按用水水質要求分別提供;采用節(jié)水系統(tǒng)、節(jié)水器具和設備,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網漏損,衛(wèi)生間采用低水量沖洗便器等。</p><p> 3、雨污水綜合利用: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統(tǒng);合理規(guī)劃地表與屋頂雨水徑流途徑,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徑流,增加雨水的滲透量。</p><p> 7.4 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 </p><p> 1、節(jié)材: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
87、筑體系;選用可循環(huán)、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減少現(xiàn)場作業(yè);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p><p> 2、使用綠色建材:選用蘊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選用可降解、對環(huán)境污染少的建材;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廢棄物生產的建材;使用可節(jié)能的功能性建材。</p><p> 7.5 室內環(huán)境質量</p><p> 1、光環(huán)境:設計采光性能最佳的建筑朝向;室內照明
88、盡量利用自然光;照明系統(tǒng)采用分區(qū)控制等技術措施;采用高效、節(jié)能的光源、燈具和電器附件。</p><p> 2、熱環(huán)境:優(yōu)化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設計;設置室內采暖溫度調控和計量系統(tǒng)。 </p><p> 3、聲環(huán)境:采取動靜分區(qū)的原則進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間劃分;合理選用建筑圍護結構構件,保證室內噪聲級和隔聲性能符合《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J118)的要求;綜合控制機電系統(tǒng)和設
89、備的運行噪聲,如選用低噪聲設備,在系統(tǒng)、設備、管道(風道)和機房采用有效的減振、減噪、消聲措施,控制噪聲的產生和傳播。</p><p> 4、室內空氣品質:結合建筑設計提高自然通風效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串氣、泛味,避免廚房、衛(wèi)生間等處的受污染空氣循環(huán)使用;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應符合《民用建筑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2001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結露和滋生霉菌。</p>
90、<p> 7.6 節(jié)能技術、產品使用</p><p> 1、優(yōu)先使用綠色建筑的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技術,如新型結構體系、圍護結構體系、室內環(huán)境污染防治與改善技術、廢棄物收集處理與回用技術、太陽能利用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分質供水技術與成套設備、污水收集、處理與回用成套技術、節(jié)水器具與設施等。</p><p> 2、發(fā)展新型綠色建筑材料,加強材料性能、環(huán)境等指標的檢測,及時淘汰落
91、后產品,加速新型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p><p><b> 8 項目實施進度</b></p><p> 8.1 項目實施進度表</p><p> 本項目應盡量縮短工期以降低工程造價,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其項目實施進度情況為:</p><p> 2009年04月~07月 辦理完立項規(guī)劃階段,招投標階段所有手
92、續(xù);</p><p> 2009年08月 項目開工建設;</p><p> 2009年07月 竣工交付、委托物業(yè)管理。</p><p> 8.2 施工準備及竣工驗收</p><p> 本項目建設工程施工、大宗材料設備采購面向社會招標實施。</p><p> 項目實施中由專業(yè)建筑工程設計單位工程師對技術進行
93、指導,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建設質量符合國家技術標準,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p><p> 項目竣工后按照驗收程序,由建設單位組織監(jiān)理、質監(jiān)、施工、規(guī)劃、消防、氣象、房管等有關單位驗收。</p><p> 9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p><p><b> 9.1 估算依據</b></p><p> 1、國家發(fā)
94、改委、建設部頒布的《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shù)》(第三版) ;</p><p> 2、山東省建筑工程綜合定額;</p><p> 3、山東省安裝工程綜合定額;</p><p> 4、當?shù)夭牧虾腿斯べM用預算價格;</p><p> 5、當?shù)仡愃乒こ痰脑靸r;</p><p> 6、現(xiàn)行投資概算的有關規(guī)定。<
95、;/p><p> 9.2 工程投資估算</p><p> 9.2.1 估算范圍</p><p> 本項目投資估算包括:立項規(guī)劃階段費用、招投標階段、建筑安裝成本費用、室外配套設施費用、建設工程其他費用。</p><p> 9.2.2 總投資估算</p><p> 經估算,本項目投資額約為720萬元。</p&
96、gt;<p> 詳見表9—1 東阿縣##############################住宅樓總成本費用估算表。</p><p> 表9-1 東阿縣##############################住宅樓總成本費用估算表</p><p><b> 9.3 資金籌措</b></p><p> 本項目一期總投
97、資約720萬元。所需資金由村委會預收房款解決。</p><p><b> 。</b></p><p><b> 10結 論</b></p><p> 該項目的建設對社會各個領域的發(fā)展都有拉動作用。對社會的發(fā)展是有積極的作用。</p><p> 1、對居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影響,將會直接影響
98、到項目建成使用后的居住人員。提高人們的住房質量,提高了小區(qū)業(yè)主的居住環(huán)境。</p><p> 2、對地區(qū)、文化、教育、衛(wèi)生的影響,文化、教育、衛(wèi)生方面范圍廣增添文化氣氛、促進教育事業(yè)、形成健康衛(wèi)生環(huán)境持續(xù)發(fā)展。</p><p> 3、對地區(qū)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質量和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質量等各方面范圍廣促進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質量。</p><p
99、> 本項目屬新農村改造項目,符合國家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政策,有利于改善項目所在地人們的生活和居住條件,對當?shù)匦罗r村建設將起到較大的帶動作用,現(xiàn)場建設條件具備,建設方案、布局及建設規(guī)模合理。</p><p> 本項目屬住宅組團建設,其污染源很小,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小,產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廚房油煙、生活垃圾經處理后,也完全達到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對周圍環(huán)境不會產生污染。</p><p
100、> 同時,本項目的建設對于改善當?shù)剞r村風貌,提升居住檔次和品位,為當?shù)貏?chuàng)造一個新的生活環(huán)境,將具有積極的意義,有利于促進東阿縣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p><p> 綜上所述,經研究分析論證,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p><p><b> 委 托 書<
101、/b></p><p> 山東##############################有限公司:</p><p> 根據相關法規(guī)及建設項目立項要求,現(xiàn)委托貴單位為我單位東阿縣##############################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書。</p><p> 委托單位:東阿縣##################
102、############民委員會</p><p><b> 聯(lián)系人: </b></p><p><b> 2008年 7月</b></p><p><b> 附圖1 地理位置圖</b></p><p><b> 附圖2 平面布置圖</b></
103、p><p><b> 附圖3 戶型圖</b></p><p> 東阿縣##############################</p><p> 新農村改造住宅樓建設項目一期</p><p><b> 可行性研究報告</b></p><p> 山東#########
104、#####################有限公司</p><p><b> 二00九年七月</b></p><p><b> 目 錄</b></p><p><b> 1 總 論1</b></p><p> 1.1 項目名稱1</p><p&
105、gt; 1.2 承辦單位1</p><p> 1.3 項目負責人及聯(lián)系人1</p><p> 1.4 項目建設地點及規(guī)模1</p><p> 1.5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1</p><p><b> 1.6建設單位1</b></p><p> 1.7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2&
106、lt;/p><p> 1.8 經濟效益指標及財務匯總2</p><p> 2 編制依據和范圍3</p><p> 2.1 編制依據3</p><p> 2.2 可行性研究的范圍3</p><p> 2.3 編制目的4</p><p> 3 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5</p
107、><p> 3.1 項目背景5</p><p> 3.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5</p><p> 4 場址選擇及建設條件7</p><p> 4.1 劉集鎮(zhèn)基本情況7</p><p> 4.2 項目選址7</p><p> 4.3 建設條件7</p><p&
108、gt; 4.3.1 地形地貌7</p><p> 4.3.2 地質7</p><p> 4.3.3 水文8</p><p> 4.3.4 氣候8</p><p><b> 5 設計方案11</b></p><p> 5.1 設計依據11</p><p&g
109、t; 5.2 設計指導思想與原則11</p><p> 5.2.1 設計指導思想11</p><p> 5.2.2 設計原則11</p><p> 5.2.3 總體布局12</p><p> 5.2.4 交通組織及道路規(guī)劃12</p><p> 5.2.5 戶外公共場地及環(huán)境設計12</p
110、><p> 5.3 建筑設計方案、標準12</p><p> 5.3.1 設計依據12</p><p> 5.3.2 建筑設計標準13</p><p> 5.4 結構設計方案14</p><p> 5.4.1 地上結構14</p><p> 5.4.2 基礎結構14</
111、p><p> 5.4.3 抗震設計14</p><p> 5.4.4 防雷14</p><p> 5.5 給排水設計方案14</p><p> 5.5.1 供水14</p><p> 5.5.2 排水方案15</p><p> 5.6 變配電及通訊設計方案16</p&g
112、t;<p> 5.6.1 變配電口16</p><p> 5.6.2 通訊系統(tǒng)17</p><p> 5.7供熱及燃氣設計方案17</p><p> 5.7.1 供熱工程規(guī)劃17</p><p> 5.7.2 燃氣工程規(guī)劃17</p><p> 5.8 管線綜合布置方案18<
113、/p><p> 5.9 消防設施設計方案18</p><p> 5.10 物業(yè)管理18</p><p> 6 環(huán)境保護方案21</p><p> 6.1污染源及污染物處理措施21</p><p><b> 6.2 綠化22</b></p><p> 6.3
114、 項目建成后的環(huán)境管理措施和要求22</p><p> 7 節(jié)能設計技術方案23</p><p> 7.1 節(jié)地與室外環(huán)境23</p><p> 7.2 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23</p><p> 7.3 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23</p><p> 7.4 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24</p><
115、p> 7.5 室內環(huán)境質量24</p><p> 7.6 節(jié)能技術、產品使用24</p><p> 8 項目實施進度26</p><p> 8.1 項目實施進度表26</p><p> 8.2 施工準備及竣工驗收26</p><p> 9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27</p><
116、;p> 9.1 估算依據27</p><p> 9.2 工程投資估算27</p><p> 9.2.1 估算范圍27</p><p> 9.2.2 總投資估算27</p><p> 9.3 資金籌措29</p><p><b> 10結論30</b></p>
117、;<p><b> 附 件:</b></p><p><b> 1、委托書;</b></p><p><b> 附 圖:</b></p><p> 1、項目地理位置圖;</p><p><b> 2、平面布置圖;</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民集資樓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醫(yī)院綜合病房樓改造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清潔生產改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文殊院一期建設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doc 35
- 某區(qū)住宅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高檔住宅小區(q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供熱管網改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生宿舍改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醫(y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古鎮(zhèn)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賓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糧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生宿舍改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景區(q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漁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糧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茶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