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健騎機設計與運動仿真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編號: </p><p>  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p><p>  題 目 基于Pro/E的健騎機設計與運動仿真</p><p>  機械與汽車工程 系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p><p>  學 號

2、</p><p>  學生姓名 </p><p>  指導教師 </p><p>  起訖日期 2015.3.30~2015.5.25 </p><p>

3、  基于Pro/E的健騎機設計與運動仿真</p><p>  摘要:健騎機是一種作用于腿部及胸部肌群,可使全身80%的肌肉和關節(jié)同時參加運動的一種不可多得的健身器材。文章基于人機工程學和機械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在研究分析健騎機的組成和零件間的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測量其零件的數據,設計了健騎機設計。運用Pro/E軟件對健騎機的主要零部件及整機裝配圖進行了三維建模,并運用其運動仿真功能對健騎機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設計是

4、合理的。這種運用人機工程學和Pro/E軟件的設計方法,可應用到其他產品的設計中。</p><p>  關鍵詞:健騎機;Pro/E;三維設計;運動仿真</p><p>  Design and Imitation of the Ridded-Body-Building</p><p>  Abstract:It is designing principle of th

5、e Ergonomics that has an important and profound meaning in the workout devices being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 .Making use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Ergonomics and the mechanical designing, a series of as

6、pects are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such as the outer appearance of the ridded-body-building machine, structural size, the distances and the angles between the pedals, the shap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7、 seat and the knob, </p><p>  Key words: Cycling Equipment; Pro/Engineer; Modeling</p><p><b>  目 錄</b></p><p><b>  1 緒論1</b></p><p>  1.1 本課題

8、背景及研究意義1</p><p>  1.2 健身器材的研究現(xiàn)狀1</p><p>  1.1.1 健身器材的發(fā)展及品牌1</p><p>  1.1.2 健身器材的分類與功能2</p><p>  1.3 機械設計方法概論3</p><p>  1.4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3</p><

9、p>  2 Pro/E的功能概述5</p><p>  2.1 Pro/E的三維模型創(chuàng)建功能7</p><p>  2.2 Pro/E建模的一般過程7</p><p>  3 基于Pro/E的健騎機建模9</p><p>  3.1健騎機的結構分析9</p><p>  3.2健騎機的建模過程12

10、</p><p>  3.3生成虛擬樣機14</p><p>  4 基于Pro/E的健騎機的運動仿真16</p><p>  4.1 機構組件的確定16</p><p>  4.2 運動仿真分析17</p><p>  4.2.1 仿真動畫的生成17</p><p>  4.2.2

11、仿真分析18</p><p><b>  5 總結21</b></p><p><b>  致 謝22</b></p><p><b>  參考文獻23</b></p><p><b>  1 緒論</b></p><p>

12、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p><p>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地球人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進行戶外運動和室內健身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眾所周知,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落戶于操場邊上的開闊地、健身房甚至普通人家。這一方面緩解了有限的運動場地與大家愛好健身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室內健身也克服了刮風下雨天人們鍛煉身體的不便,而且,也為早出晚歸的辛勤工作者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13、。</p><p>  健身器材就是用于人體健身的器材或器械。健身器材的用途廣泛不僅提高身體素質,而且還是體育基礎訓練,康復鍛煉專用器材。它適用于人體健身,健美運動,還廣泛適用于體育鍛煉,專業(yè)運動基礎訓練及體能訓練,體療康復鍛煉以和體育性文化娛樂等方面。我國健身器材行業(yè)起步較晚,以依靠技術引進和技術模仿為主,產品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在設計手段上,國內企業(yè)以靜態(tài)經驗設計為主,缺少產品在工作狀態(tài)的動態(tài)模擬和分析。這些

14、因素使得國內健身器材行業(yè)在國際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大部分企業(yè)的產品屬于中低端產品,缺乏知名品牌,產品附加值較低。因此,研究健騎機的結構特點、建模方法,采用現(xiàn)代設計方法或手段建立其參數化模型,并進行仿真分析,從而為健身器材結構動態(tài)優(yōu)化設計提供指導方法,這對于提高我國自主研發(fā)健身器材創(chuàng)新型產品的能力,提高企業(yè)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特別是實現(xiàn)從價格競爭到技術競爭的轉變,意義深遠。</p><p>  1.2 健身器材

15、的研究現(xiàn)狀</p><p>  1.1.1 健身器材的發(fā)展及品牌</p><p>  健身器材工業(yè)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及加拿大,兩國的健身設備廠是歷史最悠久的制造廠商。他們經歷了健身器材的誕生與成長過程,也見證了健身器材工業(yè)發(fā)展的低谷與高峰。可以說,美國及加拿大的健身器材的專業(yè)設計與制造技術一流,產品性能良好,頗受用戶好評。兩國的健身設備廠商,在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的同時,在工業(yè)創(chuàng)

16、新方面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美國及加拿大生產廠商成為全球健身器材行業(yè)的全球領跑者。</p><p>  健身器材品種繁多。其中,包括有氧的“Lifefitness, Precor, Stairmaster, Schwinn, Concept II, Bodyguard”,力量設備“Cybex, Nautilus,Vectra”。從以上品牌開始,美洲大地開始了健身器材工業(yè)化。人們逐漸意識到健身

17、器材工業(yè)是一個朝陽產業(yè),而且越來越為廣大消費者接受。之后,美國出現(xiàn)了眾多健身器材廠商,眾多品牌的工業(yè)化生產,包括目前的“StarTrac, Keys, Scifit, Trimline, Quinton, Hummer ,Trotter……”等等品牌,而且每個廠家都看到了這一市場的遠大發(fā)展前景。同樣地,70年代中葉,英國﹑意大利有一批生產商開始效仿美國及加拿大的產品,于是,在歐洲便誕生了第一批健身器材生產商“3B,Keiser,Powe

18、rsport,Powerjog,Gym80,Epic,Technogym,Oxide,Freemotion……”開始了歐洲健身器材品牌的發(fā)展歷程。</p><p>  再者,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臺灣“True, Johnson (后為中國產), MagTonic , …… ”開始進軍該領域。其中的許多廠商因為與美國及英國廠商合作生產健身器材配件,隨后發(fā)展到自創(chuàng)品牌或貼牌生產(使用美、英產品商標,在臺灣進行生

19、產)。之后,日本產品,由于產品造型過于粗糙,因而在全球范圍銷售失敗,并成為一個反面教材。但是,90年代中葉的韓國發(fā)揮了電子行業(yè)上的優(yōu)勢,并且開始電跑生產,“WaTa, Lucksport, Kaesun, JACO…… ”等都產生于那個時代。而在電跑制造上,中國直到 90 年代末才出現(xiàn)了國內的“萬年青, 英派斯, 匯祥,喬山……”等品牌,這標志著中國健身器材工業(yè)的真正開始。</p><p>  1.1.2 健身器

20、材的分類與功能</p><p>  健身器材按其應用來說,有以下幾種分類:</p><p>  功能型健身器。適宜中老年使用,以強身健體,健身長壽為目的。身體健壯的,可選用跑步機、健身車和飛標等;身體欠佳的,可選用各種按摩器,主要以強健不同身體部位要求而選擇相應的健身器材。</p><p>  健美型健身器。適合女子使用,如三四磅重的小啞鈴、收腹器、健身轉盤、體操墊

21、等小型用品,這些小型健身物品則以減肥,塑造體形為主,以人不同需求而選擇。</p><p>  休閑型健身器。上班人可利用合理鍛煉減少疲勞,可通過健身方式來醒腦提神,也可以選用登高器、健身車、劃船器及跑步機等。</p><p>  成長型健身器。青少年健身則強調力量型,全面性,各種仰臥撐架、拉力器、啞鈴、臂力棒,握力器等都適合青少年使用。</p><p>  綜合型健

22、身器。家中常備有一臺多功能綜合型的健身器,跑步機,健騎機等一體的登山運動男女老少皆宜。</p><p>  健身器材又常以訓練功能多少來,又分為單功能和綜合型多功能兩類。</p><p>  常見的單功能器械,有健美車,健步機、臺階機,跑步機、美腰機,橢圓機等。它們主要功能如下:</p><p>  (1)劃船器:主要用來增強手臂力量。</p><

23、;p>  (2)健美車:鍛煉時像騎自行車一樣,是增強腿部力量和增強心血管功能。</p><p>  (3)健步車:主要用以鍛煉腿、腰、腹部肌肉。</p><p>  (4)跑步機:主要用以鍛煉腿、臀、腰、腹部肌肉。</p><p>  (5)美腰機:可對腰部、背部作按摩放松。</p><p>  綜合型多功能器,一般都包括擴胸器,引體向

24、上、仰臥起坐等器械的功能。擴胸器仰臥推舉,是用來鍛煉上肢力量及胸大肌力量;仰臥起坐,用來鍛煉腰肌群,減少腰腹部的多余脂肪。</p><p>  我國健身器材行業(yè),盡管銷售市場趨旺,但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知名品牌,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目前,我國出口健身器材產品是以委托等方式進入國際市場,而且產品附加值較低。同時,與國際的先進水平相比,我國不少生產企業(yè)還是處在仿制階段,產品研發(fā)和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足,由此導致健身器材

25、性能不夠完善,用之起不到較好的鍛煉作用,白白浪費資源。因此,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產品,是產品發(fā)揮出最佳效果,使得健身器材起到其真正的強身健體作用。</p><p>  1.3 機械設計方法概論</p><p>  Pro/Engineer 是美國PTC公司的產品,于1988年問世。20余年來,Pro/Engineer經歷多次改版,已成為全世界最普及的3D CAD/CAM系統(tǒng)的標準軟件,

26、廣泛應用于電子、機械、模具、工業(yè)設計、汽車、航天、家電、玩具工程等行業(yè)。Pro/Engineer目前共有80多個專用模塊,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從設計到制造的完整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強大的功能,Pro/Engineer很快得到業(yè)內人士的普遍歡迎,并迅速成為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CAD/CAE/CAM軟件之一。</p><p>  機械設計是一門通過設計新產品不斷優(yōu)化老產品,滿足人們需求的應用技術科學。他設計工程技術的各個領域

27、,主要研究產品的尺寸,形狀,樣式和詳細結構的基本思想,還要研究產品在制造,造價,銷售和使用等方面的問題。</p><p>  進行各種機械設計工作的人員通常被稱為設計人員或者設計工程師。機械設計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設計工程師不僅在工作上要有創(chuàng)新性,還必須在機械制圖,運動學,動力學,工程材料,材料力學和機械制造工藝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p><p>  應當把機械設計看成人

28、員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才能進行產品設計,系統(tǒng)分析和制定產品的制造工藝的一個良機。掌握工程基礎知識要比熟記一些數據和公式更為重要。僅僅使用數據和公式是不足以在一個好的設計中年做出所需的全部決定的。另一方面,應該認真精確地進行所有運算。例如,即使將一個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也會是正確的設計變成錯誤的。所以作為機械設計工程師必須慎之又慎!</p><p>  為進一步推動MDA的發(fā)展,PTC公司于20世紀末又成功推出Pro/Eng

29、ineer 2001系列產品。在該系列產品中,PTC公司引入了新的建模技術,這種技術現(xiàn)已成為Pro/Engineer的核心技術。而且,由于其個人電腦版本的推出和操作界面的完全視窗化,使初學者學習更為便利快捷。</p><p>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p><p>  本文通過調研健身器材的發(fā)展狀況和機械結構的現(xiàn)代設計方法,確定以健騎機為主要研究對象,然后健騎機實物為參考,測量其各零

30、件的數據,分析各個零件之間的連接狀態(tài),利用Pro/E建立其三維實體模型和虛擬樣機,并進行仿真分析,從而為其結構動態(tài)優(yōu)化設計提供參考。2 Pro/E的功能概述</p><p>  Pro/E是全方位3D產品開發(fā)軟件包,相關軟件Pro/DESINGER(造型設計),Pro/MECHANICA(功能仿真),集合了零件的設計、產品的裝配、模具的開發(fā)、加工制造、鑄造件設計和工業(yè)設計,逆向工程、機構分析、有限元分析和產品數據

31、庫管理等功能,從而使用戶縮短產品開發(fā)的時間并簡化了開發(fā)流程;國際上有27000多企業(yè)采用了Pro/E軟件系統(tǒng),作為企業(yè)的標準軟件進行產品設計。</p><p> ?。?)工業(yè)設計(CAID)模塊 </p><p>  工業(yè)設計模塊主要是用于對產品進行幾何設計,前期,在零件未制造出時,則無法觀看零件形狀的,也只能通過二維平面圖進行想象。但是現(xiàn)在,可以用3DS可以生成實體模型,但3DS生成的模

32、型在工程實際中則“中看不中用”。用Pro/E生成的實體建模,不但中看,而且還相當管用。事實上,Pro/E后階段的各個工作數據的產生都是要依賴于實體建模所生成的數據。 </p><p>  包括: Pro/3D建模, Pro 動畫模擬、 Pro概念設計,Pro網絡動畫的合成、Pro圖片轉三維模型、Pro圖片的渲染子模塊。 </p><p> ?。?)機械設計(CAD)模塊 </p>

33、;<p>  作為高性能系統(tǒng)獨立使用,還能與其它實體建模模塊結合起來使用,還支持GB、ANSI、ISO和JIS等標準。 包括:實體裝配,電路的設計,彎管的鋪設,應用數據圖形顯示,物理模型數字化,曲面設計,焊接設計。</p><p> ?。?)功能仿真(CAE)模塊 </p><p>  功能仿真(CAE)模塊主要進行有限元分析。機械零件內部變化情況是難以知曉的事。有限元仿真使

34、我們獨具慧眼,可摸索到零件內部的受力狀態(tài)。利用該功能,可以在滿足零件受力要求的基礎上,便充分優(yōu)化零件的設計。</p><p>  包括:Pro/FEM POST(有限元分析),Pro/MECHANICA CUSTOMLOADS(自定義載荷輸入),Pro/MECHANICA EQUATIONS(第三方仿真程序的連接),Pro/MECHANICA MOTION(指定環(huán)境下的裝配體運動分析)、Pro/MECHANICA

35、 THERMAL(熱分析),Pro/MECHANICA TIRE MODEL(車輪動力仿真),Pro/MECHANICA VIBRATION(震動分析)Pro/MESH (有限元網格劃分)。 </p><p> ?。?)制造(CAM)模塊 </p><p>  在機械行業(yè)中用到 CAM制造模塊中的功能是NC Machining(數控加工)。Pro/E的數控模塊包括:Pro/CASTING(

36、鑄造模具設計)、Pro/MFG(電加工)、Pro/MOLDESIGN(塑料模具設計)、Pro/NC-CHECK(NC仿真)、Pro/NCPOST(CNC程序生成)、Pro/SHEETMETAL(鈑金設計)。 </p><p> ?。?)數據管理(PDM)模塊 </p><p>  Pro/E的數據管理模塊像醫(yī)生,在計算機上則對產品性能進行測試仿真,找出造成產品各種故障的真正原因,排除其產品

37、故障,改進產品的設計。它就像Pro/E大管家,伸到每一個任務模塊中。并自動跟蹤你創(chuàng)建的所有數據,這些數據則包括你存貯在模型文件或者庫中零件的數據。通過了一定機制,保證所有數據的安全和存取方便。 </p><p>  其包括:Pro/PDM(數據管理)、Pro/REVIEW(模型圖紙評估)。 </p><p> ?。?)數據交換(Geometry Translator)模塊 </p&g

38、t;<p>  在實際當中還存在別的CAD系統(tǒng),由于它們門戶有所別,所以自己的數據都難以被對方識別。但在實際工作中,則往往需要接受別的CAD數據。這時幾何數據交換模塊就發(fā)揮作用。 </p><p>  Pro/E中幾何數據交換模塊就有好幾個,如:Pro/CAT(PRO/E和CATIA數據交換)、Pro/CDT(二維工程圖接口),Pro/DATA FOR PDGS(Pro/E和福特汽車設計軟件的接口)

39、、Pro/DEVELOP(PRO/E軟件開發(fā))、Pro/DRAW(二維數據庫數據輸入)、Pro/LEGACY(線架/曲面維護)、Pro/LIBRARYACCESS(ProE模型數據庫進入)、Pro/POLT(HPGL/POSTSCRIPTA數據輸出)。</p><p>  以下詳細介紹本文中用到的Pro/E的及個功能模塊。</p><p>  2.1 Pro/E的三維模型創(chuàng)建功能</

40、p><p>  特征造型是幾何造型技術發(fā)展,其對諸如零件的形狀、尺寸、工藝、功能等一系列相關信息綜合描述會更直觀和更具工程含義?;谔卣髟煨拖到y(tǒng)先將大量的標準特征或者用戶自定義特征存入數據庫中,在設計階段調用特征庫中特征作為基本造型單元進行建模,還要逐步輸入幾何信息,建立零件的特征數據模型,并存入數據庫。基于特征造型方法提高了設計效率及質量,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方便進行特征的合法性,便于組織復雜的特征。特征建

41、模過程實際上則是一系列特征的累加過程。</p><p>  在三維建模中則主要有以下3種特征:</p><p>  (1)實體特征 是構建三維模型的基本單元和主要設計對象,實體特征可以是正空間特征,也可是負空間特征。 (2)曲面特征 是一種沒有質量和體積幾何特征,對曲面的精確描述比較復雜。 (3)基準特征 指參數化設計的基準點、基準軸、基準曲線、基準平面和坐標系等。</p>

42、<p>  2.2 Pro/E建模的一般過程</p><p>  利用Pro/E建模首先從整體研究將要建模的零件,明確不同特征之間的關系和內在聯(lián)系,確定創(chuàng)建順序,在基礎上進行建模,添加工程特征等設計。Pro/E建模的一般過程如下:</p><p>  (1) 建立或者選取基準特征作為模型空間定位基準:如基準面、基準軸和基準坐標系等。建立實體特征時,都是要利用基準特征作為參照的;

43、</p><p>  (2) 建立基礎實體的特征:拉伸、旋轉、掃描、混合等等;</p><p>  (3) 建立工程特征:孔、倒角、肋等;</p><p>  (4) 特征的修改:特征陣列、特征復制編輯操作等;</p><p>  (5) 添加材質及渲染處理。  </p><p>  3 基于Pro

44、/E的健騎機建模</p><p>  前面對現(xiàn)代建模軟件做了相應介紹。接下來首先了解健騎機的結構和使用事項,在此基礎上,利用Pro/E軟件建立其實體模型,并進行分析。</p><p>  3.1健騎機的結構分析</p><p>  健騎機系力量、有氧復合器械類。人們用它可以做全向運動,從而增強上、下肢的肌力和胸部肌肉,并能鍛煉腰腹部肌肉和按摩內臟,增強消化系統(tǒng)和心臟

45、功能。其簡單易學,適用年齡廣泛,尤其適于14-75歲人群使用。具體操作方法為:人坐在座板上,雙手拉動手柄、同時雙腳踩動踏腳,作往返運動。注意,鍛煉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速度不能過快。</p><p>  圖1為健騎機的實物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可知,健騎機主要有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1坐墊,2支撐架,3連接件,4把手及腳架。這四個部分之間分別以銷釘進行連接,通過對把手和腳架施力,帶動健騎機運動,以實現(xiàn)健身功能。<

46、/p><p>  以下是通過Pro/E建立起來的健騎機總體模型和各個零件的模型圖:</p><p>  3.2健騎機的建模過程</p><p>  利用Pro/E建立健騎機的過程如下:</p><p> ?。?)Pro/E的TOP,F(xiàn)RONT,RIGHT三個面作為模型空間定位的基準面,基準坐標系。建立以上每個實體特征時,都利用基準特征作為參考,然

47、后根據需要再另外建立新的基準面。</p><p> ?。?)通過對每一個零件的分析,建立拉伸、旋轉、掃描、混合這些基礎實體特征和倒角、拔模等工程特征。使用surface菜單下的各種選項,如merge(融合曲面,包括:join(連接)、intersect(相交)、trim(修剪曲面)、extend(延伸曲面)等,對曲面進行修剪、編輯,完成模型的初步設計。</p><p> ?。?)對建立好的

48、模型進行添加材質和渲染處理,以便將來在室內外安裝時與周圍的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即達到強身健體的鍛煉作用,又美化環(huán)境,令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p><p>  以把手和坐墊的建模過程為例(如圖5):</p><p>  1、打開Pro/E,新建零件,不使用缺省模板,選擇mmns_part_solid,確定。</p><p>  2、首先在FRONT平面草繪一條與RIGH

49、T平面成20°夾角的68cm的直線,然后對其掃描成直徑6.5cm的圓柱1。</p><p>  3、新建一個以A步驟圓柱中心線為基準軸線,與FRONT平面成左傾20°角的一個平面DIM1,在DIM1上草繪把手,然后掃描生產直徑為3.5cm的圓柱。</p><p>  4、新建一個與DIM1平行的在DIM1右端6cm的平面DIM2。在DIM2上,在以(圓柱1)的中心線為基

50、準線,與(圓柱1)的頂端距離41cm的地方草繪一個長6.5cm,寬4cm的矩形,然后掃描到(圓柱1)的表面上,生成一個突塊1。在新生成的突塊1上拉伸實體形成如圖所示的銷釘。</p><p>  5、在離圓柱1頂端46cm的地方新建一個與DIM1平面成左傾23°角的平面DIM4,然后向右平移14cm,形成平面DIM5,在DIM5上草繪、拉伸實體生成突塊2.</p><p>  6、

51、以圓柱1的底端圓軸線為中心線,新建一個與FRONT成左傾75°角的平面DIM3,然后草繪、掃描成腳架。</p><p>  3.3 生成虛擬樣機</p><p>  隨著計算機三維技術的發(fā)展,在機械零件及機械系統(tǒng)設計中,零部件如何裝配、加工、各零部件是否發(fā)生干涉,可視化設計等方面能否實現(xiàn),都具有很實際的意義。虛擬裝配技術就是在虛擬設計環(huán)境下,來完成三維實體模型的最終設計。按照一定

52、的約束條件連接方式,將各零件組織成一個整體并能滿足功能的過程。</p><p>  在其虛擬裝配中,零部件的幾何體是被裝配利用,而不是復制到裝配中?;赑ro/E具有單一數據庫的特性,不管如何編輯零部件,整個裝配依然保持關聯(lián)性,如果修改整個零部件,則引用它的裝配件自動更新,反映零部件最新變化。</p><p>  進行零件裝配同時,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對零部件進行適當約束,在Pro/E中建立裝

53、配關系是用面和面配合,平面和基準面對齊。坐標系各個軸相互對齊等約束命令將所有零部件按要求裝配在一起。</p><p>  健騎機的模型主要用到銷釘的連接方式,裝配比較簡單,主要就是注意各零件裝配的先后和各個銷釘配合問題。裝配好以后的虛擬樣機就是如整體圖3.1-5所示。</p><p>  4 基于Pro/E的健騎機的運動仿真</p><p>  基于Pro/E的健騎

54、機的模型已經建立,接下來主要確定模型運動仿真的機構組成和初步動態(tài)仿真分析。</p><p>  4.1 機構組件的確定</p><p>  在Pro/E的組件頁面下,在菜單-應用程序-機構中(如圖12)對健騎機模型的連接、電動機、分析等進行數據設計。</p><p> ?。?)電動機選擇把手和腳架的A-2連接為ServoMotor1,初始角設置預覽位置為-180de

55、g,模采用余弦,把振幅設置為100,其余默認。如下圖13所示。</p><p>  (2)右鍵點擊圖12分析,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類型、終止時間、幀頻、最小間隔如下圖14所示。</p><p>  (3)最后點擊運行,機構則會顯示運動軌跡</p><p>  4.2 運動仿真分析</p><p>  4.2.1 仿真動畫的生成</p&

56、gt;<p>  在確定了4.1中幾個步驟之后,點擊按鈕,進入回放界面,繼續(xù)點擊按鈕,進入動畫界面,如圖15所示。點擊捕獲,設置輸出工作目錄,生成MPG格式的文件,便是運動仿真的效果視頻了。</p><p>  在動畫生成之后,便要對健騎機模型進行仿真分析了。由于在使用健騎機的時候,我們是雙手緊握手柄,同時雙腳踩動踏腳,做往返運動。從運動的動畫可以看出在健騎機運動時,主要是把手和腳架這2個主運動點以

57、及坐墊這個副運動點的相對運動。因此在仿真分析時,我們就選取這3個點為參考點,選取Pro/E的笛卡爾坐標為零點。</p><p> ?。?)點擊按鈕,進入測量結果界面,點擊按鈕,進入測量定義界面,在這里面設定類型、點或運動軸以及評估方法,分別對measure1,measure2,measure3(如圖16所示)進行定義:</p><p>  (2)點擊應用、確定,回到測量結果界面,點擊則生成

58、下圖所示各點的位置/時間變化曲線。</p><p>  圖18 點measure2在X方向上的位置變化曲線</p><p>  圖19 點measure3在Y方向上的位置變化曲線</p><p>  其中各個參數的最大、最小值如圖20所示: </p><p>  表4.1 3個點的最大、最小值</p><p> 

59、 由以上各圖和表可以看出模型中,把手的移動范圍為24mm左右,腳架的移動范圍為29mm左右,而坐墊的移動范圍為19mm左右,由于比例為1:10,它們的實際移動范圍則分別是25cm、30cm、20cm,再結合大部分人體的身體比例,此模型已經可以讓人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了。</p><p>  當然,由于時間關系,不能對健騎機速度變化、力情況、各部分的干涉以及產品的外觀等等一一進行仿真分析,但是相信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

60、,我會努力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積極創(chuàng)新,對產品做出好的優(yōu)化設計。5 總 結</p><p>  本文借助Pro/E實現(xiàn)了對健騎機從建立模型、裝配到仿真分析的全過程,最終實現(xiàn)了對樣機的設計。設計從開始到現(xiàn)在主要完成了一下幾方面內容:</p><p>  (1)對健騎機的測量收集數據工作</p><p><b> ?。?)零件的建模</b></

61、p><p> ?。?)虛擬樣機的裝配</p><p>  在完成了所有的零件的建模之后,利用Pro/E的裝配模塊 ,結合對“約束”概念的理解,使用“約束”完成了快速成型機的零件裝配。</p><p><b> ?。?)運動仿真分析</b></p><p>  在完成了零件裝配之后,利用Pro/E的裝配模塊,通過定義“驅動”,

62、完成了快速成型機的運動仿真,并進行簡單的仿真分析,從而生成滿足設計要求的健騎機模型。</p><p>  在利用Pro/E軟件完成本課題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1)零件之間的連接方法有很多,像剛體、銷釘、滑動桿、圓柱、平面等等,我們在裝配零件時如何選用合適的連接直接影響到以后的運動仿真,如果選錯,仿真就無法進行;(2)由于Pro/E軟件仿真方面的局限性,無法對樣機的仿真分析做到很具體,因此機構的優(yōu)化設計或

63、許有不足之處。還有一些問題,在這里不一一贅述,但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經過自己的努力,改善這些不足之處。</p><p>  本文借助Pro/E實現(xiàn)了對簡化健騎機從建立模型、裝配到仿真分析的全過程,最終實現(xiàn)了對健騎機樣機的設計。借助像Pro/E這樣的三維CAD軟件及仿真技術,大大的縮短新產品設計的周期;還通過對數字化模型分析可以提早的發(fā)現(xiàn)產品缺陷并且加以修改,達到了優(yōu)化設計目的;直接的在數字化模型上面進行各種運

64、動和材料特性仿真分析而不用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產品試制,有效的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應用仿真技術對健身器材行業(yè),及各個機械行業(yè)都是大有裨益的。</p><p><b>  [參考文獻]</b></p><p>  [1] 文熙.Pro/ENGINEER野火版3.0寶典[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2] 李乃文,郭曉

65、俊,姜勇.Pro/ENGINEERWildfire3.0中文版機械設計基本技術與案例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p><p>  [3] 王隆太.先進制造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4] 陳榕林.機械設計應用手冊[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p><p>  [5] 邱宣懷.機械設計第四版[M].

6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p><p>  [6] 張春林,曲繼方,張美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7] 王凱.基于Pro/E的機械產品機構運動的仿真設計[J].輕工機械,2006,(1):62-64</p><p>  [8] 王穎如,于科.基于三維草圖的實體造型研究[J].制造業(yè)自動化2000,(12):

67、29-32</p><p>  [9] 李增剛.ADAMS入門詳解與實例[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10] 51自學網PROE/4視頻教程.網址http://www.51zxw.net/list.aspx?cid</p><p>  [11] 林黎明.CAD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6,(4):15-18&

68、lt;/p><p>  [12] 曾振祥.工業(yè)工程三維造型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13] 鄭伯學,吳俊海.現(xiàn)代制造環(huán)境下的CAD技術[J].煤礦機械,2006(9):35-37</p><p>  [14] 朱新云,顧寄南.基于Pro/E三維模型的參數化設計技術[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6</p><p

69、>  [15] 林黎明.CAD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6(4):42-46</p><p>  [16]施 平。機械工程專業(yè)英語教程 [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p><p>  [17] 曾振祥.工業(yè)工程三維造型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p><p><b>  致 謝</b>&l

70、t;/p><p>  本次設計能夠順利的完成,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我的輔導老師。她對我進行了無私的指導和幫助,不厭其煩的幫助進行論文的修改和改進。另外,在校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時候,圖書館的老師們也提供了許多相應的支持和幫助。在此向幫助和指導過我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我要感謝這篇論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學者們。本文是引用了數位學者的相關的研究文獻,如果沒有各位學者研究幫助和啟發(fā),我是很難完成本篇論文寫作。感謝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