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機 械 設 計</p><p><b>  設計說明書</b></p><p>  起止日期: 2012 年 12 月 24 日 至 2013 年 01 月 04 日</p><p><b>  機械工程學院(部)</b></p><p>  2013年01月

2、01日</p><p> 帶 式 運 輸 機 傳 動 系 統(tǒng) 設 計(7)</p><p><b>  目 錄</b></p><p>  1 設計任務書2</p><p>  2 傳動方案的擬定3</p><p>  3 原動機的選擇4</p><p>  

3、4 確定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傳動比6</p><p>  5 傳動裝置運動和運動參數的計算7</p><p>  6 傳動件的設計及計算9</p><p>  7 軸的設計及計算13</p><p>  8 軸承的壽命計算及校核19</p><p>  9 鍵聯接強度的計算及校核21</p&

4、gt;<p>  10 潤滑方式、潤滑劑以及密封方式的選擇23</p><p>  11 減速器箱體及附件的設計25</p><p>  12 設計小結29</p><p>  13 參考文獻30</p><p><b>  14 附圖</b></p><p>&l

5、t;b>  1 設計任務書</b></p><p>  1.1 課程設計的設計內容</p><p>  設計帶式運輸機的傳動機構,其傳動轉動裝置圖如下圖-1所示。</p><p>  圖1.1帶式運輸機的傳動裝置 </p><p>  1.2 課程設計的原始數據</p><p>  已知條件:①運輸帶

6、的工作拉力:F=6800N;</p><p>  ②運輸帶的工作速度:v=0.65m/s;</p><p> ?、劬硗仓睆剑篋=320mm;</p><p>  ④使用壽命:8年, 2班制,每班8小時。</p><p>  1.3 課程設計的工作條件</p><p>  設計要求:①誤差要求: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為帶速度

7、的±5%;</p><p> ?、诠ぷ髑闆r:連續(xù)工作、單向運轉;空載起動,工作載荷有輕微沖擊;</p><p> ?、壑圃烨闆r:中批量生產。</p><p><b>  2 傳動方案的擬定</b></p><p>  帶式運輸機的傳動方案如下圖所示</p><p>  圖2-1帶式輸送機

8、傳動系統(tǒng)簡圖</p><p>  1-電動機;2-聯軸器;3-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4-聯軸器;5-滾筒;6-輸送帶</p><p>  上圖為閉式的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其結構簡單,尺寸較小,結構緊湊,傳動較平穩(wěn)。 </p><p><b>  3原動機的選擇</b></p><p>  3.1 選擇電動機的類型<

9、;/p><p>  按照設計要求以及工作條件,選用一般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電壓為380V。</p><p>  3.2選擇電動機的容量</p><p>  3.2.1工作機所需的有效功率</p><p>  式中:—工作機所需的有效功率(KW)</p><p>  —帶的圓周力(N)</p><p&

10、gt;  3.2.2 電動機的輸出功率</p><p>  根據文獻【2】中表3-3(按一般齒輪傳動查得)</p><p><b>  —傳動裝置總效率</b></p><p><b>  —聯軸器效率,</b></p><p>  —一對滾動軸承效率, </p><p> 

11、 —閉式圓柱齒輪傳動效率(設齒輪精度為8級), —輸送機滾筒效率,</p><p>  則傳動系統(tǒng)的總效率為:</p><p>  工作時電動機所需的功率為:</p><p>  因工作載荷有輕微沖擊,電動機的功率稍大于即可,根據文獻【2】中表12-1所示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技術參數,可選擇電動機的額定功率=5.5(kw)</p&

12、gt;<p>  3.3確定電動機的轉速</p><p>  根據已知條件,可得輸送機滾筒的工作轉速為</p><p>  初選同步轉速為1500r/min和1000r/min的電動機,有文獻【2】中表12-1可知,對應于額定功率為5.5kw的電動機型號分別為Y132S-4型和Y132M2-6型?,F將Y132S-4型和Y132M2-6型的電動機有關技術數據及相應算得的總傳動比

13、列于表3-1中。</p><p>  表3-1 方案的比較</p><p>  通過對上述兩種方案比較可以看出:方案2總傳動比為24.75滿足圓柱齒輪傳動閉式的推薦值,所以選方案2較為合理。</p><p>  Y132M2-6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功率=5.5kw,滿載轉速=960r/min。由文獻【2】中表12-2查的電動機中心高H=132mm,伸出部分用于

14、裝聯軸器軸段的直徑和長度分別為D=38mm和E=80mm。</p><p>  4 確定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傳動比</p><p>  4.1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p><p><b>  式中:—總傳動比</b></p><p>  —電動機的滿載轉速(r/min)</p><p><b&g

15、t;  4.2 分配傳動比</b></p><p>  根據文獻【2】中表3-4查得,閉式圓柱齒輪的傳動比的適用范圍。所以傳動系統(tǒng)各級的傳動比的分別如下:</p><p>  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總傳動比</p><p>  5 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p><p>  減速器傳動裝置中各軸由高速軸到低速軸依次編號為0軸、

16、1軸、2軸、3軸、4軸。</p><p><b>  5.1 各軸的轉速</b></p><p><b>  5.2各軸輸入功率</b></p><p>  5.3 各軸輸入轉矩</p><p>  將5.1、5.2、5.3節(jié)中的結果列成表格。如下表5-1所示:</p><p&g

17、t;  表5-1 傳動系統(tǒng)的運動和動力參數</p><p>  6傳動件的設計及計算</p><p>  6.1高速級斜齒圓柱齒輪的設計計算</p><p>  6.1.1 材料的選擇</p><p>  根據文獻【1】中表7-1查得,</p><p>  小直齒圓柱齒輪1選用45Gr鋼,7級精度,熱處理為調質處理,

18、HBS1=260;</p><p>  大直齒圓柱齒輪2選用45鋼,7級精度,熱處理為調質處理,HBS2=230。</p><p>  因為此兩圓柱齒輪的轉速不高,,且二者材料硬度差為30HBS,符合軟齒面?zhèn)鲃拥脑O計要求,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膠合破壞,另外兩齒輪嚙合應先保證接觸疲勞強度,再校核彎曲強度。</p><p><b>  小齒輪齒數:初選</b

19、></p><p><b>  大齒輪齒數:初選</b></p><p>  6.1.2確定材料許用接觸應力</p><p>  根據文獻【1】中圖7-18(a)查MQ線</p><p><b>  , 。</b></p><p><b>  小齒輪循環(huán)次數&

20、lt;/b></p><p><b>  小齒輪循環(huán)次數</b></p><p>  根據文獻【1】中圖7-19查的。</p><p>  根據文獻【1】中圖7-20查的。</p><p>  根據文獻【1】中圖7-8查的</p><p>  6.1.3確定小斜齒圓柱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21、/p><p>  初定螺旋角,試選載荷系數。</p><p><b>  小齒輪傳遞的轉矩</b></p><p>  根據文獻【1】中表7-6查的齒寬系數。</p><p>  根據文獻【1】中表7-5查的彈性影響系數。</p><p>  根據文獻【1】中圖7-14查的節(jié)點區(qū)域系數</p&g

22、t;<p>  端面重合度 軸面重合度</p><p><b>  因,重合度系數</b></p><p><b>  螺旋角系數</b></p><p>  小齒輪直徑6.1.4確定實際載荷系數K與修正所計算的分度圓直徑</p><p>  按電動機驅動,工作載荷有輕微沖擊,根

23、據文獻【1】中表7-2取</p><p><b>  圓周速度</b></p><p>  故前面取8級精度合理,由齒輪的速度與精度查文獻【1】中圖7-7得</p><p><b>  齒寬初定</b></p><p>  單位寬度載荷值為 根據文獻【1】中表7-3取</p>&

24、lt;p>  根據文獻【1】中表7-4得</p><p><b>  載荷系數</b></p><p>  實際載荷系數修正所算的分度圓直徑</p><p><b>  模數</b></p><p>  6.1.5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p><p>  根據文獻【1】

25、中圖7-21取,。</p><p>  根據文獻【1】中圖7-22查的彎曲疲勞壽命系數。</p><p>  根據文獻【1】中表7-8查的彎曲疲勞安全系數。</p><p>  根據文獻【1】中圖7-23查的尺寸系數。</p><p><b>  許用彎曲應力</b></p><p><b&

26、gt;  初步確定齒高</b></p><p>  根據文獻【1】中圖7-11查得</p><p><b>  載荷</b></p><p><b>  當量齒數</b></p><p>  根據文獻【1】中圖7-16查得,</p><p>  根據文獻【1】中圖

27、7-17查得,</p><p><b>  大齒輪數值大。</b></p><p><b>  端面壓力角</b></p><p><b>  基圓螺旋角的余弦值</b></p><p><b>  當量齒輪端面重合度</b></p><

28、;p>  根據文獻【1】中圖7-25查得螺旋角影響系數</p><p><b>  則</b></p><p>  由于齒輪的模數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強度,所以將計算出來的1.70mm按國標圓整為。并根據接觸強度計算出的分度圓直徑,協(xié)調相關參數與尺寸為</p><p>  6.1.6齒輪幾何尺寸計算</p><p>

29、;<b>  中心距</b></p><p>  把中心距圓整成167mm。</p><p>  修正螺旋角螺旋角變化不大,所以相關參數不必修正。</p><p><b>  分度圓直徑</b></p><p><b>  齒寬取,。</b></p><p&

30、gt;  表6.1斜齒圓柱齒輪的結構設計尺寸</p><p>  6.2低速級斜齒圓柱齒輪的設計計算</p><p>  由于減速器是同軸式雙級圓柱齒輪減速器,所以低速級的齒輪參數須跟高速級一致,考慮到低速載荷較大,材料選用20CrMnTi硬齒面齒輪。具體參數見6.1。</p><p>  7 低速軸的設計及計算</p><p>  7.1

31、軸的受力分析</p><p>  由上述6.1中低速級齒輪設計可求得大斜齒輪的嚙合力:</p><p><b>  大斜齒輪的圓周力:</b></p><p><b>  大斜齒輪的徑向力:</b></p><p><b>  大斜齒輪的軸向力:</b></p>

32、<p>  7.2軸的材料的選擇</p><p>  由于低速軸轉速不高,但受力較大,故選取軸的材料為45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調質處理。</p><p><b>  7.3軸的最小直徑</b></p><p>  根據文獻【1】中表12-3按45鋼查得</p><p>  根據文獻【1】中表11-1按轉矩變化小查得

33、</p><p>  按照計算轉矩應小于聯軸器公稱轉矩的條件,根據文獻【2】中表16-4查得,選用HL5型彈性柱銷聯軸器,其公稱轉矩為2000000。半聯軸器的孔徑mm,故取,半聯軸器長度mm

34、

35、 </p><p>  7.4 軸的結構設計</p><p>  7.4.1 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p><p>  低速軸的裝配方案如下圖7.4所示,</p><p>  7

36、.4.2 根據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p><p>  ①滿足半聯軸器的軸向定位要求,2-3軸段的左端需要一個定位軸肩,取直徑;聯軸器左端用軸端擋圈固定,為保證軸端擋圈只壓在半聯軸器上而不壓在軸的端面上,所以應取1-2段的長度比聯軸器轂孔長mm稍短一些,取。</p><p> ?、诔醪竭x擇滾動軸承。因滾動軸承同時受徑向力和軸向力的作用,故選用單列圓錐滾子軸承。參照工作要求并

37、根據,根據文獻【2】中表15-3中初步選用圓錐滾子軸承30313,其尺寸為,故;而。</p><p>  右端滾動軸承采用軸肩進行軸向定位。根據文獻【2】中表15-3查的30313型軸承的定位軸肩高度h=6mm,因此,取。</p><p> ?、廴“惭b齒輪處的軸段4-5的直徑;齒輪的左端與左軸承之間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輪轂的寬度為45mm,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壓緊齒輪,此軸段應稍短于齒輪

38、輪轂寬度,故??;齒輪的右端采用軸肩定位,軸肩高度h>0.07d,故取h=6mm,則軸環(huán)處的直徑。軸環(huán)寬度b>1.4h,取。</p><p> ?、茌S承端蓋的總寬度為20mm。根據軸承端蓋的裝卸及便于對軸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與半聯軸器右端面間的距離,故取。</p><p> ?、萑↓X輪距箱體內壁之距離a=16mm,考慮到箱體的鑄造誤差,在確定滾動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

39、內壁一段距離s,取s=8mm,已知滾動軸承寬度T=36mm,則</p><p>  至此,已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p><p>  7.4.3 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p><p>  齒輪、半聯軸器與軸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連接。根據文獻【2】中表14-10按查得齒輪輪轂與軸連接的平鍵截面,鍵槽長為32mm,同時為了保證齒輪與軸配合有良好的對中性,故選擇齒

40、輪輪轂與軸的配合為H7/n6;同樣,聯軸器與軸連接的平鍵截面,半聯軸器與軸配合為H7/k6;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是由過度配合來保證的,此處選軸的直徑尺寸公差為m6。</p><p>  7.4.4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p><p>  根據文獻【1】中表12-2查得,取軸端倒角為,各軸肩處的圓角半徑見圖7.4。</p><p>  圖7.4軸的結構與裝配&l

41、t;/p><p>  7.5 求軸上的載荷</p><p>  首先根據軸的結構圖(圖7.4)做出軸的設計簡圖(7.1圖)。在確定軸承的支點位置時,應從圓錐滾子軸承值入手。對于30313型圓錐滾子軸承根據文獻【2】中表15-3查的,因此,作為簡支梁的軸的支承跨距。根據軸的設計簡圖做出軸的彎矩圖和扭矩圖如下圖7.5所示。</p><p>  圖7.5軸的載荷分析圖<

42、/p><p>  從軸的結構圖以及彎矩和扭矩圖中可以看出截面是軸的危險截面。現將計算出的截面處的、以及的值如表7-5。</p><p>  表7-5 截面C處的及的值</p><p>  7.6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疲勞強度</p><p>  進行校核時,通常只校核軸上承受最大彎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險截面C)的強度。因為單向旋轉,扭轉切應力

43、為脈動循環(huán)應力,取,軸的計算應力為 前已選定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根據文獻【1】中表12-1查得。因此,故安全。</p><p>  7.7 精確校核軸的疲勞強度</p><p>  7.7.1 判斷危險截面</p><p>  截面A,2,3,B只受扭矩作用,雖然鍵槽、軸肩及過度配合所引起的應力集中均將削弱軸的疲勞強度,但由于軸的最小直徑是按扭轉強度較為

44、寬裕確定的,所以截面A,2,3,B均無需校核。</p><p>  從應力集中對軸的疲勞強度的影響來看,截面4和5處過盈配合引起的應力集中最嚴重;從受載荷的情況來看,截面C上的應力最大。截面5的應力集中的影響和截面4的相近,但截面5不受扭矩作用,同時軸徑也較大,故不必做強度校核。截面C上雖然應力最大,但應力集中不大(過盈配合及鍵槽引起的應力集中均在兩端),而且軸的直徑最大,故截面C也不必校核。截面6和7顯然更不必

45、校核。由機械設計手冊可知,鍵槽的應力集中系數比過盈配合的小,因而該軸只需校核截面4左右兩側即可。</p><p>  7.7.2 分析截面Ⅵ左側</p><p>  抗彎截面系數: </p><p>  抗扭截面系數: </p><p>  截面4左側的彎矩: </p>

46、;<p>  截面Ⅵ上的扭矩: </p><p>  截面上的彎曲應力: </p><p>  截面上的扭轉切應力: </p><p>  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根據文獻【1】中表12-1查得,,。</p><p>  截面上由于軸肩而形成的理論應力集中系數及,由

47、機械設計手冊查取。因,,經差值后可查得,</p><p><b> ??;</b></p><p>  尺寸系數: </p><p>  扭轉尺寸系數: </p><p>  軸按車削加工,查得表面質量系數為 </p><p>  軸未經表面強化處理,即表

48、面高頻淬火強化系數,綜合系數為:</p><p>  又由機械設計手冊查得應力折算系數</p><p>  于是,計算安全系數值:</p><p><b>  故可知安全。</b></p><p>  7.7.3分析截面Ⅵ右側</p><p>  抗彎截面系數: <

49、;/p><p>  抗扭截面系數: </p><p>  截面4左側的彎矩: </p><p>  截面Ⅵ上的扭矩: </p><p>  截面上的彎曲應力: </p><p>  截面上的扭轉切應力:

50、 </p><p>  過盈配合處由手冊查得過盈配合處的;軸按車削加工,查得表面質量系數為 ;尺寸系數;。</p><p><b>  綜合系數為:</b></p><p>  所以軸在截面4右側的安全系數為:</p><p>  故該軸在截面4右側的強度也是足夠的,因無大的瞬時過載及嚴重的應力循環(huán)不對稱

51、性, 故可略去靜強度校核。</p><p><b>  8 軸承的壽命校核</b></p><p>  因為軸承的壽命與所受載荷的大小有關,工作載荷越大,引起的接觸應力也就越大,因而在發(fā)生點蝕破壞前經受的應力變化次數也就越少,,亦即軸承的壽命越短。而低速軸的軸承所承受的載荷最大,故只需校核該軸的軸承的壽命。</p><p>  8.1低速軸齒輪

52、的載荷計算</p><p>  由上述6.2中低速級齒輪設計可求得大斜齒輪的嚙合力:</p><p><b>  分度圓直徑:</b></p><p><b>  圓周力:</b></p><p><b>  徑向力:</b></p><p><b

53、>  軸向力:</b></p><p>  8.2軸承的徑向載荷計算</p><p>  低速軸上的滾動軸承采用正裝,其受力簡圖如下圖8.1所示。兩個軸承型號均為30313型的圓錐滾子軸承,其基本額定動載荷,基本額定靜載荷。由上表7-5可得:</p><p>  8.3軸承的軸向載荷計算</p><p>  根據文獻【2】中

54、表13-1查得30313型圓錐滾子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基本額定靜載荷,判斷系數和軸向動載荷系數。故兩軸承的派生軸向力為:</p><p>  因為 </p><p>  故軸左移,左端軸承壓緊,右端軸承放松。</p><p>  則 軸承的軸向派生力為 , </p><p>  8.4軸承的當量動載荷計算</p&g

55、t;<p>  根據文獻【1】中表10-8按輕微沖擊查得載荷系數,又因為</p><p><b>  , </b></p><p>  根據文獻【1】中表13-5查得兩個軸承的徑向動載荷系數,和軸向動載荷系數,。</p><p>  所以根據文獻【1】中表13-8a查得兩軸承的當量動載荷為</p><p>

56、  8.5軸承壽命的計算及校核</p><p>  根據文獻【1】中表10-6按24小時連續(xù)工作的機械查得該滾動軸承的預期壽命,取,齒輪轉速n=38.79r/min 。并取。故根據文獻【1】中13-5式可算出軸承基本額定壽命為</p><p><b>  故軸承絕對安全。</b></p><p>  9鍵聯接強度校核計算</p>

57、<p>  9.1普通平鍵的強度條件</p><p>  根據文獻【1】式4-1中可知,</p><p>  式中:—傳遞的轉矩() </p><p>  —鍵與輪轂鍵槽的接觸高度,,此處為鍵的高度()</p><p>  —鍵的工作長度(),圓頭平鍵,為鍵的公稱長度,為鍵的寬度()</p><p><

58、b>  —軸的直徑()</b></p><p>  —鍵、軸、輪轂三者中最弱材料的許用擠壓應力(),根據文獻【1】中表4-2中按材料為鋼鐵,載荷性質為輕微沖擊查得。</p><p>  9.2高速軸上鍵的校核</p><p>  對于鍵,已知:于是得,</p><p><b>  故該鍵安全。</b>&

59、lt;/p><p>  9.3中間軸上鍵的校核</p><p>  對于鍵,已知:于是得,</p><p><b>  故該鍵安全。</b></p><p>  9.4低速軸上鍵的校核</p><p>  對于鍵已知:于是得,</p><p><b>  ,故該鍵安全

60、。</b></p><p>  對于鍵已知:于是得,</p><p><b>  ,故該鍵安全。</b></p><p>  10 潤滑方式,潤滑劑以及密封方式的選擇</p><p>  10.1齒輪的滑方式及潤滑劑的選擇</p><p>  10.1.1齒輪潤滑方式的選擇</p

61、><p>  高速軸小斜齒輪的圓周速度:</p><p>  中間軸大斜齒輪和小圓柱齒輪的圓周速度:</p><p>  低速軸大斜齒輪的圓周速度:</p><p>  取,一般來說當齒輪的圓周速度時,宜采用油潤滑;當時,應采用浸油潤滑。故此減速器齒輪的潤滑應將齒輪浸于油池中,當齒輪傳動時,既將潤滑油帶到潤滑處,同時也將油直接甩到箱體壁上利于散熱

62、。</p><p>  10.1.2齒輪潤滑劑的選擇</p><p>  根據文獻【2】中表20-3中查得,齒輪潤滑油可選用全損耗系統(tǒng)用油,代號是:AN68,運動粘度為:61.274.8(單位為:)。</p><p>  10.2滾動軸承的潤滑方式及潤滑劑的選擇</p><p>  10.2.1滾動軸承潤滑方式的選擇</p>&

63、lt;p><b>  高速軸軸承: </b></p><p><b>  中間軸軸承: </b></p><p><b>  低速軸軸承: </b></p><p>  故三對軸承均應采用脂潤滑。</p><p>  10.2.2滾動軸承潤滑劑的選擇</p>

64、<p>  根據文獻【2】表20-4中查得,滾動軸承潤滑可選用滾珠軸承脂。</p><p>  10.3密封方式的選擇</p><p>  10.3.1滾動軸承的密封選擇</p><p>  滾動軸承與箱體外界用氈圈密封,與箱體內用封油環(huán)防止減速器內的油液飛濺到軸承內。</p><p>  10.3.2箱體的密封選擇</p&

65、gt;<p>  箱體部分面上應用水玻璃或密封膠密封。</p><p>  11 減速器箱體及附件的設計</p><p>  11.1減速器箱體的設計</p><p>  減速箱應采用鑄鐵鑄造而成,其結構尺寸如下表所示。</p><p>  11-1 鑄鐵減速器箱體結構尺寸</p><p>  11.2減

66、速器附件的設計</p><p>  11.2.1窺視孔及視孔蓋</p><p>  視孔用于檢查傳動件工作情況,還可用來注入潤滑油。其尺寸如下圖11-1所示。</p><p><b>  圖11-1視孔蓋</b></p><p><b>  11.2.2通氣器</b></p><

67、p>  通氣器用于通氣,使箱內外氣壓一致,以避免由于運轉時箱內油溫升高、內壓增大,從而引起減速器潤滑油的滲漏。該減速器采用M12×1.5的通氣塞,綜上述及根據文獻【2】表19-4、表19-9中設計的視孔、視孔蓋及通氣器如下圖11-2所示。</p><p>  圖11-2 通氣塞</p><p>  11.2.3放油孔及螺塞</p><p>  為了

68、將污油排放干凈,應在油池最低位置處設置放油孔,放油孔應避免與其它機件相靠近,以便于放油,根據文獻【2】表19-14中選取M18×1.5的外六角螺塞,其結構如下圖11-3所示。</p><p>  圖11-3 放油螺塞</p><p>  11.2.5起吊裝置</p><p>  為便于拆缷和搬運減速器,應在箱體上設置起吊裝置。根據文獻【2】表19-12和

69、表19-13,該減速器選用了M8的吊環(huán)螺釘起吊箱蓋,選用吊鉤起吊箱座,其,其結構如下圖11-5和圖11-6所示。</p><p>  11.2.6啟蓋螺釘</p><p>  為防止?jié)櫥蛷南潴w剖分面處外漏,常在箱蓋和箱座的剖分面上涂上水玻璃或密封膠,在拆缷時會因粘接較緊而不易分開,故該減速器采用了M8的啟蓋螺釘,其結構如下圖11-6所示。</p><p><

70、b>  11.2.7定位銷</b></p><p>  定位銷用于保證軸承座孔的鏜孔精度,并保證減速器每次裝拆后軸承座的上下兩半孔始終保持加工時的位置精度。根據文獻【2】表14-11選取圓錐銷,其型號為A12×35 GB117-2000,其結構如上圖11-7所示。</p><p><b>  11.2.8軸承蓋</b></p>

71、<p>  軸承蓋用于對軸系零件進行軸向固定和承受軸向載荷,同時起密封作用。該減速器采用嵌入式的軸承蓋。</p><p><b>  12 設計小結</b></p><p>  這次關于兩級斜齒輪減速器的課程設計可以說是我們步入大學以來真正意義上的一次機械設計。通過一個星期的設計實踐,既讓我們加深了對機械設計概念的理解,又讓我們把理論聯系了實際,不僅提高了

72、我們機械設計認識以及自身設計方面的綜合素質,還為以后我們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p>  機械設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好的,需要我們查閱大量的資料,比如機械設計手冊、課程設計指導書等等。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得從整體出發(fā),考慮到各個零件之間的聯系才能使我們設計的減速器能正確的安裝與使用。我設計的是兩級斜齒輪減速器,雖然不算是一個很大的機器,要真正的設計好它,還得有相關方面一定的知

73、識儲備,畢竟機械設計是機械工業(yè)的基礎,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涵蓋了我們所學過的《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制圖》、《工程材料》、《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等一系列課程。</p><p>  設計任務要求我們要有近萬字的說明書、裝配圖和零件圖,對于我們剛剛涉入設計實踐的同學來說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為了如質如量的完成好這次設計,特別是在最后的幾天了,過的是真正的

74、美國時間。幾乎每天晚上搞到了凌晨四點左右。在畫裝配圖的時候,剛開始不知道怎么動手,經過一段時間的統(tǒng)籌與規(guī)劃,終于有了點頭緒,便踏上了畫圖的旅程。畫圖用的是學機械必備的AutoCAD軟件,因此畫圖的能力也就不容忽視,但是盡管有畫圖能力是不行的,還得有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畫裝配圖時,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得有耐心去查閱大量的機械設計方面的資料,要不厭其煩的反反復復修改。我在設計過程中,其實修改就占了整個設計過程中的五分之三的時間,最終才得

75、到了最后的成果??傊涍^本次設計,對于培養(yǎng)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設計思想、訓練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和有關先修課的理論、提高我們畫圖的能力、鞏固加深我們對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設計中還存在不少的錯誤和缺點,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學習,掌握更多有關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p><p>  在設計過程中,得到了指導老師的細心幫助和支持,使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少走了許多的彎路,為我們節(jié)省了大量的寶貴的時間,衷心

76、的感謝指導老師抽出時間細心指導和不厭其煩的講解。</p><p><b>  13 參考文獻</b></p><p>  【1】 《機械設計》 銀金光、劉揚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p><p>  【2】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修訂版),銀金光、劉揚主編,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p><p>  【

77、3】 《機械原理》(第二版),朱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p>  【4】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徐學林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p><p>  【5】 《機械設計手冊》,成大先主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p><p>  【6】 《工程制圖》,趙大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2004。</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