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設計--電力系統(tǒng)分析潮流計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電力系統(tǒng)分析潮流計算</p><p><b>  摘要</b></p><p>  電力系統(tǒng)的出現使高效、無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調控的電能得到廣泛應用,推動了社會生產各個領域的變化,開創(chuàng)了電力時代,開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系統(tǒng)的規(guī)模和發(fā)展水平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標志之一。至今人類文明的主流發(fā)展方向依然與電力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p&

2、gt;<p>  潮流計算是電力網絡設計及運行中最基本的計算,對電力網絡的各種設計方案及各種運行方式進行潮流計算,可以得到各種電網各節(jié)點的電壓,并求得網絡的潮流及網絡中各元件的電力損耗,進而求得電能損耗。 在數學上是多元非線性方程組的求解問題,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種。 </p><p>  關鍵詞:電力系統(tǒng) 潮流計算</p><p><b>  1 設計意義

3、</b></p><p>  潮流計算是電力系統(tǒng)分析中的一種最基本的計算,也是最重要的計算。他的任務是對給定運行條件確定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如各母線上的電壓(幅值及相角)、網絡中的功率分布及功率損耗等。對于正在運行的電力系統(tǒng),通過潮流計算可以判斷電網電壓母線、支路電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應采取措施,調整運行方式。對于電力系統(tǒng),進行潮流計算以比較運行方式或規(guī)劃供電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潮流計

4、算還可以為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定整計算、電力系統(tǒng)故障計算和穩(wěn)定計算等提供原始數據。潮流計算的結果是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計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礎。</p><p>  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p><p>  (1)在電網規(guī)劃階段,通過潮流計算,合理規(guī)劃電源容量及接入點,合理規(guī)劃網架,選擇無功補償 方案,滿足規(guī)劃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換控制、調峰、調相、調壓的要求。 </p><

5、p>  (2)在編制年運行方式時,在預計負荷增長及新設備投運基礎上,選擇典型方式進行潮流計算,發(fā) 現電網中薄弱環(huán)節(jié),供調度員日常調度控制參考,并對規(guī)劃、基建部門提出改進網架結構,加快基建進度的建議。</p><p>  (3)正常檢修及特殊運行方式下的潮流計算,用于日運行方式的編制,指導發(fā)電廠開機方式,有功、無功調整方案及負荷調整方案,滿足線路、變壓器熱穩(wěn)定要求及電壓質量要求。</p><

6、;p>  (4)預想事故、設備退出運行對靜態(tài)安全的影響分析及作出預想的運行方式調整方案。 以上這些均是電力系統(tǒng)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潮流計算的意義。同時潮流計算對于電力系統(tǒng)的檢測也有積極的影響。綜合各方面的用途,我們不難發(fā)現:潮流計算是電力系統(tǒng)中應用最廣泛、最基本和 最重要的一種電氣運算。有著重要價值和廣泛前景。</p><p><b>  2 設計要求</b></p><

7、;p><b>  圖1 潮流計算用圖</b></p><p><b>  參數:</b></p><p>  T1、T2 SFL1-16000/110 (12122.5%)/6.3 </p><p>  T3 SFL1-8000/110()/6.3</p><p>  T4

8、 2SFL1-16000/110(11022.5%)/10.5</p><p>  導線 LGJ-150 ,</p><p><b>  要求:</b></p><p> ?、庞嬎銋担嫷戎惦娐?;</p><p>  ⑵進行網絡潮流計算;</p><p>  ⑶不滿足供電要求,進行調壓計算。

9、</p><p><b>  3 設計環(huán)節(jié)</b></p><p><b>  3.1 設計思路</b></p><p>  這是一道潮流計算題,按照一般潮流計算的步驟將元件轉換為等值參數,這里我們進行真實值的直接計算,并用近似計算計算。由于負載給出,線路長度已知,我們可以將如圖閉環(huán)的潮流計算分解成4個開環(huán)單電源的潮流問題

10、進行計算,并計算是否有調壓的必要。</p><p><b>  3.2潮流計算過程</b></p><p>  3.2.1 各元件參數計算</p><p><b> ?、?20Km線路</b></p><p><b>  ⑵100Km線路</b></p><

11、p><b>  ⑶70Km線路</b></p><p> ?、茸儔浩?T1,T2</p><p><b> ?、勺儔浩?T3</b></p><p><b>  ⑹變壓器 T4 </b></p><p><b>  繪制等效電路</b></p&

12、gt;<p><b>  圖2 等效電路圖</b></p><p>  3.2.3 功率分布計算</p><p><b>  1、各元件功率損耗</b></p><p>  兩臺T4變壓器并聯損耗:</p><p><b>  T3變壓器損耗:</b></p

13、><p>  100Km與70Km線路交點4 末端功率損耗:</p><p>  120Km與100Km線路交點3末端功率損耗:</p><p>  1.4間100Km線路損耗:</p><p>  1.3間120Km線路損耗:</p><p>  2.4間70Km線路損耗:</p><p>  2

14、.3間100Km線路損耗:</p><p><b>  位置1點總損耗:</b></p><p><b>  位置2點總損耗:</b></p><p><b>  4 調壓計算</b></p><p>  計算1.4線路上的電壓值:</p><p>  

15、位置4由G1提供的電壓為:</p><p>  由于119.84的輸入電壓大于110額定值,所以調壓關系不滿足。(經驗證其他3路均不滿足關系) </p><p>  所以需要降低121KV端的輸出電壓 和提高110的輸入額定值</p><p>  T1 的變壓器取輸出 </p><p>  T4 的變壓器取輸入 </p>&

16、lt;p><b>  調壓后:</b></p><p>  所以滿足調壓關系。經驗證其他三路均滿足,調壓成功。</p><p><b>  結論:</b></p><p>  將變壓器 T1,T2 置于和將變壓器 T3,T4 置于調壓檔可滿足條件。</p><p><b>  5

17、 總結體會</b></p><p>  在這次課程設計中,我強烈感覺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對別人的依賴性比較強。我想我會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去發(fā)現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并一一改正,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犯同樣的錯誤。</p><p>  在這次課程設計中,我們盡量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搞完這個課程設計讓我感覺電力系統(tǒng)分析是一門很有用的課程

18、。因為我對它的學到的知識比較少。在很多時候我很多東西都不了解。并且走了很多的彎路。而且我感覺自己的知識不夠連貫。好些時候都出現了卡殼的情況。這次課程設計后,我一定要重新對電力系統(tǒng)分析這門課程做進一步的了解。對在此過程中遺留下的問題做好好的研究。爭取早點對電力系統(tǒng)分析這門課程有個全方位的了解。為在以后的畢業(yè)課程設計中多些方案。也為我子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打下扎實的基礎。</p><p>  還有就

19、是在十幾天的課程設計中,使我養(yǎng)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和對學習知識的嚴謹的態(tài)度,同時也養(yǎng)成了積極查閱相關資料的好習慣,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來之不易的,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繼續(xù)保持這些良好的習慣,并積極努力的學習。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同時在此也感謝一直指導我的老師,此次課程設計的完成與老師的指導師分不開的,終在我們的一起努力下,完成了這門課程設計。在此對指導老師致以衷心的感謝。還要感謝學院圖書館為我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也感謝班上同學給了我

20、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參考,使我獲益很多。</p><p><b>  參考資料</b></p><p>  何仰贊 溫増銀《電力系統(tǒng)分析》(第三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p><p>  吳國炎《電力系統(tǒng)分析》。 浙江大學出版社; </p><p>  華智明 岳湖山《電力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計算》。重慶大學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