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體育學院2015年面向香港、臺灣、澳門招收研究生簡章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武漢體育學院2015年面向香港、臺灣、澳門招收研究生簡章</p><p><b>  學 校 簡 介</b></p><p>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2001年之前,學校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院校,200

2、1年9月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學校坐落在秀麗的東湖之濱,依山傍水,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基礎設施先進,文化底蘊濃郁,師資力量雄厚,辦學特色鮮明。</p><p>  學校占地面積1400畝,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同時,還舉辦了獨立學院——體育科技學院,有在校生近6000人。學校現(xiàn)有24個本科專業(yè)面向全國招生,分別是: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運動人體科學、運

3、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表演(武術表演)、舞蹈表演(體育舞蹈、健美操、大眾藝術體操、模特表演方向)、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視覺傳達設計、廣播電視編導、新聞學、英語、公共事業(yè)管理、經濟學、運動康復、康復治療學、特殊教育、應用心理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教育技術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其中有3個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yè)、4個省級品牌專業(yè)、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5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3個省級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建成

4、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精品課程,有2個湖北省省級教學團隊。</p><p>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了教育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藝術學、醫(yī)學等8大學科門類,涉及11個一級學科,體育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音樂與舞蹈學均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其中,體育學一級學科被評為“湖北省高校優(yōu)勢學科”,兩次參評全國高校學科水平評估,均排名全國第三,是湖北省屬高校參評學科唯一進入全國前三名的學科。</

5、p><p>  學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國最早培養(yǎng)體育學研究生的單位之一。目前,擁有體育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二級學科2個,共有博、碩授權點18個,是全國碩士生培養(yǎng)規(guī)模最大、專業(yè)點最多的體育院校之一。2006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學校取得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2011年學校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

6、獲批體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p><p>  學校始終把教育教學質量視為生命線,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畢業(yè)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近幾年本科生一次就業(yè)率均在90%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p><p>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和知名教練員。專任教師、教練員中有高級職稱人員400余人,教師中有“楚天學者”

7、特聘教授4人,省突出貢獻專家12名、新世紀高層次人才3名、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26人,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2人,國務院體育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社科基金體育學評審組成員2人。</p><p>  學校現(xiàn)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基地(中心)5個,有湖北省和國家體育總局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多次承擔國家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奧運攻關課題,以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獲得多項科技

8、成果獎和國家發(fā)明專利,為我國和學校競技體育取得優(yōu)異成績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武漢體育學院學報》(中文核心期刊)入選教育部名欄工程;《體育成人教育學刊》在全國具有較大的影響。</p><p>  學校競技體育特色突出。漢城奧運會上,學生張香花一舉獲得1枚銀牌和1枚銅牌,結束了中國劃船項目與奧運會獎牌無緣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體育院校學生在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先河,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學?!绑w育事業(yè)貢獻獎”。自

9、1988年以來,學校培養(yǎng)輸送和在籍學生運動員先后在世界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共獲得金牌130枚,銀牌22枚,銅牌29枚;亞洲三大賽(亞運會、亞錦賽、亞洲杯)獲金牌83枚,銀牌17枚,銅牌13枚。其中,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校培養(yǎng)輸送和在籍的學生運動員共取得6金2銀2銅的好成績,在北京殘奧會上也取得2枚金牌。學校培養(yǎng)出了像張香花、楊威、程菲等一批在奧運會和世界重大比賽中為國爭光的優(yōu)秀運動員,為我國“奧運爭光計劃”做出了突出

10、貢獻。</p><p>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國外和境外的近60個教育、體育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與全國近30個省市體育局和行業(yè)體協(xié)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取得了實質性合作成果。</p><p>  學校的校訓是“公勇誠毅,學思辨行”;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融體育、科技、人文教育為一體,集道德、文化、專業(yè)素質于一身”;學校奮斗目標是: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體育學科優(yōu)勢明顯、相關學科

11、協(xié)調發(fā)展、競技體育特色突出、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體育大學。</p><p>  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專業(yè)簡介</p><p>  產業(yè)經濟學:主要研究體育產業(yè)經濟的運行與結構,是我院近幾年來新設的應用經濟與體育經濟交叉學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體育經濟政策研究,體育產業(yè)經營,體育市場營銷。該專業(yè)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p><p>  心

12、理學:心理學是湖北省重點特色學科,1984年我校在全國率先招收運動心理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2011年獲得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目前本學科可招收和培養(yǎng)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兩個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經過近三十年的勵精圖治,本學科形成了運動心理學研究特色突出,多學科交叉研究不斷加強、研究領域不斷拓展的局面。我校運動心理學專業(yè)目前招收博士研究生。</p><p>  體育人文社會學:本學科領域的核心研究方向是體

13、育管理學,1989年體育管理學被原國家體委確定為全國首家重點學科,1990年在全國率先獲得體育管理專業(yè)碩士學位授予權,至今一直是國家體育總局和湖北省重點學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體育人文社會學形成了研究體系齊全、研究視角多元、實踐導向突出的學科特色。該專業(yè)目前招收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p><p>  體育教育訓練學:該專業(yè)是湖北省重點學科,湖北省具有突出貢獻的創(chuàng)新學科。本專業(yè)含各運動專項的訓練理論和方法、教

14、學理論與方法,按運動專項設研究方向。該專業(yè)目前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p><p>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該專業(yè)是湖北省重點學科。有武術基礎理論與實踐、傳統(tǒng)武術套路、武術與古代文化等主要研究方向,并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該專業(yè)目前招收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p><p>  運動人體科學:該專業(yè)是湖北省重點學科。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本專業(yè)有運動形態(tài)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

15、、運動生物化學、體育保健康復、運動損傷治療等方向。該專業(yè)目前招收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p><p>  音樂與舞蹈學:我校是國內目前僅有的幾個培養(yǎng)舞蹈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單位之一,主要招收體育舞蹈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致力于體育與藝術的融合,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yè)現(xiàn)開設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體育舞蹈的理論研究、舞蹈教學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體育舞蹈人體運動原理等。該專業(yè)目前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p>

16、<p>  運動醫(yī)學:是醫(yī)學與體育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對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進行醫(yī)務監(jiān)督和指導。我院在骨傷科傳統(tǒng)手法治療運動損傷、運動訓練醫(yī)務監(jiān)督等研究方向,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該專業(yè)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p><p>  體育工程學:體育工程學是一門蓬勃發(fā)展的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其顯著特征是體育學與工程學、醫(yī)學等學科的有機交叉和融合。體育工程學在我國尚屬新興領域,該專業(yè)的發(fā)展豐富了體育學科

17、的內涵,促進體育學科的發(fā)展完善。該專業(yè)目前招收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p><p>  體育新聞傳播學:該專業(yè)是省級重點培育學科。體育新聞傳播學是體育學與新聞傳播學交叉形成的專業(yè)。2002年體育新聞傳播作為體育人文社會學的一個方向開始招生,2013年正式成為體育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經過十余年的發(fā)展,本學科形成了融合體育學與新聞傳播學的交叉特色,注重應用領域研究不斷拓展的發(fā)展趨勢。</p>

18、<p><b>  考生報考注意事項</b></p><p><b>  一、報考資格</b></p><p>  1. 持有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香港、澳門考生或持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臺灣考生。 2. 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

19、位或同等學歷。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 3. 品德良好、身體健康。 4. 有兩名與報考專業(yè)相關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p><p><b>  二、報考類別</b></p><p>  我校只招收自費全日制研究生及自費兼讀制(在職)研究生。</p>&

20、lt;p><b>  三、收費標準</b></p><p>  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費2.7萬元人民幣;博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費3.6萬元人民幣。</p><p><b>  四、報考時間</b></p><p>  2014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p><p><b> 

21、 五、初試時間</b></p><p>  2015年4月11-12日</p><p><b>  六、報考地點</b></p><p>  1.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p><p>  地址:廣州市中山大道69號,郵政編碼:510631    電話:(020)38627813,圖文傳真:(020)3

22、8627826 2.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p><p>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lián)合出版大廈14樓1404室</p><p>  電話:(00852)28936355,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p><p>  3.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p><p>  地址:北京海淀區(qū)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

23、編碼:100081,</p><p>  電話:(010)68945819,圖文傳真:(010)68945112。</p><p>  4. 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 </p><p>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14A-640號龍城大廈7樓    電話:(00853)28345403, 圖文傳真:(00853)28701076</p>

24、<p>  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任選一地報名,并在該報名點安排的考場參加初試。</p><p><b>  七、報名手續(xù)</b></p><p>  考生報名時須按規(guī)定提交以下報名材料:</p><p><b> ?、偕矸葑C件副本;</b></p><p> ?、凇断愀?、澳門、臺灣人士攻讀

25、內地(祖國大陸)招生單位碩士/博士學位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p><p> ?、劢谡姘肷砻夤谕坏灼亩缯掌瑑蓮?;</p><p> ?、軐W士學位證書或碩士學位證書副本(應屆畢業(yè)生可于錄取前補交)或同等學歷文憑(持國(境)外教育機構學歷的,報考點或招生單位有要求的,應到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認證);</p><p> ?、荽髮W本科或碩士階段成績單;&l

26、t;/p><p><b>  ⑥教授推薦函;</b></p><p><b>  ⑦體格檢查報告。</b></p><p>  報考費由報考點根據有關規(guī)定確定。</p><p><b>  八、考試地點</b></p><p><b> ?。ㄒ唬┏?/p>

27、試地點</b></p><p>  地點:北京市:由北京理工大學安排。</p><p>  廣州市:由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安排。</p><p>  香 港:由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安排。</p><p>  澳 門:由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安排。</p><p>  (二)復試地點、時間  對于通過初試的考生

28、,學校將組織考生到學校復試,時間在2015年5月20日前(具體時間另行通知)。</p><p><b>  九、錄取</b></p><p>  我校根據考生的報名資料、初試和復試成績、體檢結果等,綜合審查后擇優(yōu)確定錄取名單。錄取標準原則上與內地(祖國大陸)考生相同。</p><p>  十、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部門聯(lián)系方式</p>

29、;<p>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珞喻路461號 郵政編碼:430079</p><p>  聯(lián)系電話(圖文傳真):86-27-87191802</p><p>  網址:http://www1.wipe.edu.cn/www/yjsb </p><p>  2015年招收港澳臺地區(qū)博士研究生專業(yè)目錄</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