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p><p> 題目: 智能遙控室內調溫系統(tǒng)的設計</p><p> 學生姓名: </p><p> 學 號: </p><p> 班 級: </p><p> 專 業(yè)
2、: 電子信息工程</p><p> 指導教師: </p><p> 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p><p> 電氣與信息工程 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專業(yè) 班</p><p> 題 目 智能遙控室內調溫系統(tǒng)的設計 </p><p> 任務起止日期
3、: 2010 年 3月22日~ 2010年 6月 25日</p><p> 學 生 姓 名 學 號</p><p> 指 導 教 師 </p><p>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審查</p><p> 院 長
4、 年 月 日批準</p><p> 一、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p><p> 注:1. 此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如不夠填寫,可另加頁。</p><p> 2. 此任務書最遲必須在畢業(yè)設計(論文)開始前一周下達給學生。</p><p> 3. 此任務書可從教務處網頁表格下載區(qū)
5、下載</p><p> 二、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進度計劃表</p><p> 注:1. 此表由指導教師填寫;</p><p> 2. 此表每個學生人手一份,作為畢業(yè)設計(論文)檢查工作進度之依據;</p><p> 3. 進度安排請用“一”在相應位置畫出。</p><p> 三、學生完成畢業(yè)設計(論文)階段任
6、務情況檢查表</p><p> 注:1. 此表應由指導教師認真填寫。階段分布由各學院自行決定。</p><p> 2. “組織紀律”一檔應按《長沙理工大學學生學籍管理實施辦法》精神,根據學生具體執(zhí)行情況,如實填寫。</p><p> 3. “完成任務情況”一檔應按學生是否按進度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情況填寫。包括優(yōu)點,存在的問題與建議</p><
7、;p> 4. 對違紀和不能按時完成任務者,指導教師可根據情節(jié)輕重對該生提出忠告并督促其完成。</p><p> 四、學生畢業(yè)設計(論文)裝袋要求:</p><p> 1. 畢業(yè)設計(論文)按以下排列順序印刷與裝訂成一本(撰寫規(guī)范見教務處網頁)。</p><p> (1) 封面 (2) 扉 頁</p
8、><p> (3) 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 (4) 中文摘要 </p><p> (5) 英文摘要 (6) 目錄 </p><p> (7) 正文 (8) 參考文獻</p><p> (9) 致謝
9、 (10) 附錄(公式的推演、圖表、程序等)</p><p> (11) 附件1:開題報告(文獻綜述) (12) 附件2:譯文及原文影印件</p><p> 2. 需單獨裝訂的圖紙(設計類)按順序裝訂成一本。</p><p> 3. 修改稿(經、管、文法類專業(yè))按順序裝訂成一本。</p><
10、;p> 4.《畢業(yè)設計(論文)成績評定冊》一份。</p><p> 5.論文電子文檔[由各學院收集保存]。</p><p> 學生送交全部文件日期 </p><p><b> 學生(簽名)</b></p><p> 指導教師驗收(簽名) </p>
11、<p> 智能遙控室內調溫系統(tǒng)的設計</p><p><b> 摘 要</b></p><p> 目前室內調溫系統(tǒng)多種多樣,燃氣熱水器室內調溫系統(tǒng)、地下水室內調溫系統(tǒng)、可編程室內自動調溫系統(tǒng)等。恒溫室內環(huán)境不但給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間,也給很多類型的動物、植物提供了最佳的生活空間。本課題采用電子信息技術、微型計算機技術進行設計,組成一個由微型計算機
12、控制和數據處理、記憶的智能遙控室內調溫系統(tǒng)。</p><p> 本課題采用電子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微型計算機技術進行設計,組成一個由微型計算機控制和數據處理、記憶的智能遙控室內調溫系統(tǒng)。文中傳感器理論單片機實際應用有機結合,詳細地講述了利用熱敏電阻作為熱敏傳感器探測環(huán)境溫度的過程,以及實現熱電轉換的原理過程。</p><p> 本設計應用性比較強,設計系統(tǒng)可以作為生物培養(yǎng)液溫度監(jiān)控系
13、統(tǒng),如果稍微改裝可以做熱水器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實驗室溫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等。課題主要任務是完成環(huán)境溫度檢測,利用單片機實現溫度調節(jié)并通過計算機實施溫度監(jiān)控。設計后的系統(tǒng)具有操作方便,控制靈活等優(yōu)點。</p><p> 關鍵詞:溫度采集;AVR;紅外發(fā)送接收;Atmega16;報警系統(tǒng);</p><p>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THERMOSTAT SYSTEM F
14、OR INDOOR ABSTRACT</p><p> Variety of indoo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door gas heater thermostat system, groundwater system indoor thermostat, programmable room thermostat system. T
15、emperature indoor environment not only to provide a good human living space, butalso to many types of animals, plants provide the best living room. The subject of electronic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cro-computer technolo
16、gy in design,composed of a micro-computer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memory,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p><p> Key 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AVR;infrared sending and receiving;Atmega16.</p><
17、;p><b> 目 錄</b></p><p> 1 緒論………………………..……………………………….……………….…...……….....1</p><p> 1.1 智能調溫系統(tǒng)的發(fā)展…….……..……………………………….…………….…........2</p><p> 1.2 課題的背景和來源……..………………
18、……………….……………….….…....…....3</p><p> 1.3 課題研究的內容……..……………………………….……………….……...…..........4</p><p> 2 智能調溫系統(tǒng)總體設計方案…………..………………………….…………….…...….......5</p><p> 2.1 設計要求……..…………………………
19、…….………………......................................5</p><p> 2.2 各模塊方案選擇與論證…......……………………….……………….…….................5</p><p> 2.2.1 設計思路.……..…………………….………………......................................
20、....5</p><p> 2.2.2 控制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5</p><p> 2.2.3 溫度采集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6</p><p>
21、2.2.4 顯示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6</p><p> 2.2.5 語音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7</p><p> 2.2.6 鍵盤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
22、................................7</p><p> 2.2.7 電源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8</p><p> 2.2.8 數據存儲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8</p&
23、gt;<p> 2.2.9 紅外遙控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8</p><p> 2.3系統(tǒng)各模塊的最終方案…………………..…………………………………………..8</p><p> 3系統(tǒng)硬件設計與實現…………………………………………………
24、………………….....12</p><p> 3.1 整體電路的設計…….......…...…………………………………...............................12</p><p> 3.2 溫度采集下位機電路設計………..……..……..…………………………...............13</p><p> 3.3鍵盤模塊電路設計…
25、………………………………………..………..……....…......14</p><p> 3.4語音模塊硬件路設計………….......……………..………….....................................14</p><p> 3.5電源模塊硬件路設計……………………………………………………..................15</p>
26、<p> 3.6 控制電路的設計.........................................................................................................16</p><p> 3.7 紅外發(fā)射與接收模塊………………………………………………………….........16</p><p>
27、 3.8 通信模塊的設計.........................................................................................................18</p><p> 3.9 本章小結………………………………………………………………………….19</p><p> 4系統(tǒng)軟件設計.........
28、...........................................................................20</p><p> 4.1 系統(tǒng)程序整體設計.......................................................................................................20<
29、;/p><p> 4.2下位機系統(tǒng)程序流程圖如4.1……………………………...……..……..........20</p><p> 4.3 上位機系統(tǒng)程序流程圖4.2…………………………………………………………21</p><p> 4.4 單片機串行通信程序的設計................................................
30、....................................22</p><p> 5系統(tǒng)調試與測量.……………………...………………………….................................24</p><p> 5.1 測量儀器………………………………………………………………….………… 24</p><p> 5.2 指標測
31、試和測試結果………………………………………………………………..24</p><p> 5.2.1 溫度與輸入電壓值的測試.................................................................................24</p><p> 5.2.2 MAX141模數轉換芯片的基準電壓的測試……………………………...
32、......24</p><p> 5.3 結論…………..............................................................................................................25</p><p> 6 設計總結………………………………………………………………………………….26<
33、/p><p> 參考文獻…………………….……………………...…………………………......................27</p><p> 致謝……..……………………………….……………………..…………………………….28</p><p> 附錄A電子元器件明細表………………………………………………………………….29</p><
34、;p> 附錄B系統(tǒng)整體原理圖……………………………………………………………………..30</p><p> 附錄C 部分程序清單…………………………………………………………………….…31</p><p><b> 1 緒 論</b></p><p> 目前室內調溫系統(tǒng)多種多樣,燃氣熱水器室內調溫系統(tǒng)、地下水室內調溫系統(tǒng)、可
35、編程室內自動調溫系統(tǒng)等。恒溫室內環(huán)境不但給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間,也給很多類型的動物、植物提供了最佳的生活空間。本課題采用電子信息技術、微型計算機技術進行設計,組成一個由微型計算機控制和數據處理、記憶的智能遙控室內調溫系統(tǒng)。</p><p> 本設計系統(tǒng)包括溫度傳感器,輸出控制模塊,數據傳輸模塊,溫度顯示模塊和溫度調節(jié)驅動電路、紅外接收、語音播報七個部分。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是進行溫度監(jiān)控,完成了課題所對應的要求&
36、lt;/p><p> 本溫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由8位AVR型單片機為主控制器,以高精度AD590為溫度傳感器,通過16位AD MAX1415轉換得到數字量供單片機分析處理;然后單片機通過軟件分析計算后將溫度值通過12864液晶顯示,通過ISD1720語音芯片進行播報,同時將分析的數值通過射頻模塊發(fā)送出去,方便人們進行遠程監(jiān)控。該系統(tǒng)能夠精確測量0.1攝氏度以內的溫度,該系統(tǒng)同時設有可通過紅外遙控設定報警上線和下線值模塊,語音
37、播報更具人性化,液晶界面友好,還可以擴展功能,是理想的溫度監(jiān)控報警的設計方案。</p><p> 1.1 智能室內調溫系統(tǒng)的發(fā)展</p><p> 溫度是表征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它在工業(yè)自動化、家用電器、環(huán)境保護、安全生產和汽車工業(yè)等行業(yè)中都是基本的檢測參數之一。溫度是溫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最基本、最為核心的衡量指標,也是測溫系統(tǒng)中最為重要的被控參數,因此對溫度進行準確的檢測一直是一個重要的
38、研究課題。因此,測量溫度的儀器在測溫系統(tǒng)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p><p> 國家標準GB7665一87對傳感器(Sensor)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guī)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guī)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
39、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而溫度傳感器是最早開發(fā),應用最廣的一類傳感器。</p><p> 溫度傳感器的使用范圍廣,數量多,居各種傳感器之首。</p><p> 溫度傳感器的發(fā)展大致經歷了以下3個階段:</p><p> (1) 傳統(tǒng)的分立式溫度傳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夠進行非電量和電量之間轉換;</p><p> (2
40、) 模擬集成溫度傳感器/控制器;</p><p> (3) 智能溫度傳感器。</p><p> 目前,國際上新型溫度傳感器正從模擬式想數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fā)展。溫度傳感器按傳感器與被測介質的接觸方式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接觸式溫度傳感器,一類是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接觸式度傳感器的測溫元件與被測對象要有良好的熱接觸,通過熱傳導及對流理達到熱平衡,顯示值即為被測對象的溫度。
41、這種測溫方法精度比較高,并可測量物體內部的溫度分布。但對于運動的、熱容量比較小的及對感溫元件有腐蝕作用的對象,這種方法將會產生很大的誤差。非接觸測溫的測溫元件與被測對象互不接觸[2]。常用的是輻射熱交換原理。此種測溫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可測量運動狀態(tài)的小目標及熱容量小或變化迅速的對象,也可測量溫度場的溫度分布,但受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大。</p><p> 智能溫度傳感器(亦稱數字溫度傳感器)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問世
42、。它是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測試技術(ATE)的結晶。目前,國際上己開發(fā)出多種智能溫度傳感器系列產品。智能溫度傳感器內部包含溫度傳感器、A/D轉換器、信號處理器、存儲器(或寄存器)和接口電路。</p><p>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智能溫度傳感器發(fā)展的新趨勢:</p><p> (1)提高測溫精度和分辨力;</p><p> (2)增加測試功能。<
43、/p><p> 另外,智能溫度傳感器正從單通道向多通的方向發(fā)展,這為研制和開發(fā)多路溫度測控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近年來,隨著工業(yè)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自動化水平與范圍的不斷擴大,對溫度檢測技術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各國專家都在有針對性地研究各種特殊而實用的測溫技術,并取得了重大進展。</p><p> 1.2 課題的背景和來源</p><p> 溫度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
44、多的物理量,人們的日常生活、動植物的生存繁衍和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息息相關,石油、化工、冶金、紡織、機械制造、航空航天、制藥、煙草、檔案保管、交通運輸等領域對溫度也有著較高的要求。例如:印刷車間的溫度控制水平對印刷質量有很大的影響;為防止庫存武器彈藥、金屬材料等物品霉爛、生銹,必須保持環(huán)境溫度不能過高和干燥;而水果、種子、肉類等的保存也需要保證一定的溫度;在礦山、棉麻、塑料、食品生產加工等企業(yè)的生產環(huán)境中,如果空氣溫度不適應,極易發(fā)生不良反應
45、。</p><p>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許多新興產業(yè)對環(huán)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需要極高的空氣潔凈度,生物化學制藥需要精確的溫度控制。因此,對溫度的監(jiān)測和控制己成為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技術要求。目前,溫度傳感器已廣泛應用于氣象、農林、冶金、化工、紡織、食品、家用電器、交通等許多領域。溫度技術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當中,傳感器無疑是測量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伴隨傳感器而來的是大量的數
46、據線纜。眾多的線纜不僅帶來布線復雜的不便,而且存在著短路、斷線隱患,成本高、易老化,錯綜復雜的線路還給系統(tǒng)的調試和維護增加了難度。同時對于一些臨時使用的傳感器,搭接線纜十分不便。因此,尋找一種便捷的、能夠滿足數據通信要求的無線通信技術,以解除線纜搭接復雜的困擾,成為一個函需解決的問題。無線通信技術與有線通信技術相比,有成本低、攜帶方便、不必穿墻鉆孔布線、搭建網絡簡單快捷等優(yōu)點。特別是在有線網絡不通暢或現場環(huán)境因素受限不便架設線路的情況下
47、,使用無線通信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傳輸顯得更加實用、高效、快捷。</p><p> 1.3 課題研究的內容</p><p> 本課題所研究的溫度采集系統(tǒng)是微電子技術在溫度測量方面的一個具體應用。該系統(tǒng)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p><p> (1)選用溫度傳感器時,應重點考慮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穩(wěn)定性好,信號易于處理、傳送,便于多路測量,安裝方便,維
48、護簡單,環(huán)境溫度補償容易的器件。</p><p> (2)在硬件設計時,結構要盡量簡單實用、易于實現,應盡量使用各種總線技術,以節(jié)約系統(tǒng)有限的I/O資源,并使系統(tǒng)電路盡量簡單。</p><p> (3)在硬件電路和軟件程序設計時,一定要增加抗干擾措施,提高系統(tǒng)的抗干擾能力,保證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p><p> (4)軟件設計必須要有完善的思路,要充分考慮到各傳
49、感器時序,做到程序簡單,調試方便。</p><p> 2 智能調溫系統(tǒng)總體設計方案</p><p><b> 2.1 設計要求 </b></p><p> 1.12864液晶顯示:在條文運行過程中有顯示界面提示欲行的狀態(tài)。</p><p> 2.紅外通訊:遙控器和調溫系統(tǒng)之間采用紅外通訊。</p>
50、<p> 3.鍵盤:控制面板上有三個按鍵。一個功能鍵,另兩個分別是增加鍵和減少鍵。</p><p> 4 溫度設置:通過以上三個按鍵或者紅外遙控可以設置16檔的調溫運行。</p><p> 5.語音播報:語音報警。</p><p> 2.2 各模塊方案選擇和論證</p><p> 2.2.1 設計思路</p>
51、<p> 題目的大部分要求還是在發(fā)揮部分,要做到滿足題目要求的同時有大較大的創(chuàng)新點。因此我們加入了無線收發(fā)模塊實現遠程監(jiān)控,和語音報警模塊,和溫度上升過程記錄且繪制過程曲線。</p><p> 所以總共包括以下部分:溫度采集,菜單顯示,無線收發(fā),語音報警,紅外收發(fā),溫度記錄。這么大的工程量,為求的系統(tǒng)的穩(wěn)定,且有較大的靈活性,我們采用了5片AVR,一片Atmega16作為主機,他接收無線發(fā)來的A
52、D值和紅外發(fā)來的按鍵代碼值,予以處理;控制語音模塊實現報警和實時溫度讀數;將溫度數據記錄到片里EPROM,實現全程監(jiān)控。</p><p> 由于每一個溫度計之間有一定的誤差,為適應這一點,我們增加了適應性操作,就是用系統(tǒng)自動記錄當前AD值,人工輸入當前的溫度值,且系統(tǒng)將記錄到EPROM里,實現一張簡單的表,我們只要記錄10 個就可以了,十分方便。</p><p> 當EPROM記滿了,
53、將不在寫入,直到有擦除溫度記錄命令為止。</p><p> 同時為增加系統(tǒng)絕對可控性,增加了矩陣鍵盤。在調試時可作為標志鍵使用,對調試程序很方便。</p><p> 2.2.2 控制器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題目任務是制作一個基于單片機的溫度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所以我們首選單片機,單片機足以。單片機是集成了CPU、ROM、RAM、和I/O口的微型計
54、算機。有很強的接口性能,此系統(tǒng)和外圍接口芯片比較多,選單片機作為主控器是明智的,單片機運算功能強,軟件編程靈活,自由度大,可用軟件編程的餓實現各種算法和邏輯控制,并且由于其功耗低,體積小,技術成熟和成本低等優(yōu)點,使其在各個領域應用廣泛。用于本系統(tǒng)外圍接口比較多微秒采用雙CPU為主控器,分別對其他各個模塊進行檢測和控制,這樣減輕了單個CPU的負擔,提高了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同時通過CPU之間的分段相互控制,減少了外圍設備。由Atmega8采集
55、溫度傳感器通過AD轉換傳來的數據。</p><p> 2.2.3 溫度采集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方案一:用熱電偶測溫優(yōu)點是測溫范圍寬,缺點是電動勢低,對運放的要求高,重要的是熱電偶測溫需要冷端溫度補償,來消除冷端溫度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對于本電路補償溫度要求精度很高,且準確,否則會給系統(tǒng)帶來反所用,而且成本高,操作復雜。</p><p> 方
56、案二:利用熱敏電阻作為溫度傳感器。NTC 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符合指數規(guī)律,其最大的缺點也在于它的非線性阻值分散性大復現性差,一般需要經過線性化處理, 使輸出電壓與溫度之間基木上成線性關系。NTC 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的一致性和互換性較差。其次是老化較快。</p><p> 方案三:利用數字溫度傳感器,18B20,測量溫度范圍為- 55 ℃~+ 125 ℃,在- 10 ℃~ + 85 ℃范圍內,精度為
57、7;0.5 ℃.DS1822 的精度較差,為±2 ℃.不符合本系統(tǒng)要求。</p><p> 方案四:利用集成溫度傳感器,當電源電壓在5~15之間變化時,其輸出電流的變化小于1uA,當被測溫度一定時流過AD590的電流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其靈敏度為1uA/k。在其適用溫區(qū)范圍內具有靈敏度高、線性好、功能全和使用簡單方便。無論電壓輸出、電流輸出還是頻率輸出都適合于與微機。綜上所述,方案四適合本設計要求。由
58、于本系統(tǒng)要求誤差≤0.1攝氏度;所以選用高精度的AD進行數據轉換,綜合考慮選用MAX1416,MAX1416低功耗、2通道、串行輸出模數轉換器(ADC)使用一個具有數字濾波器的Σ-Δ調制器,分辨率達16位,無失碼。在采用雙極性測量條件下,且可編程增益設定為2,IN-端直接接到2.5V基準電壓端,則可計算1℃的對應AD范圍:</p><p> Data=10×2/2500×32767=262.
59、3</p><p> 理論上可達到0.0038℃的精度,這對于0.1℃的精度來說是完全夠了。</p><p> 所以我們選擇方案四。</p><p> 2.2.4 顯示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之所以我選擇12864液晶顯示器:</p><p> 1精確及時還原所需信息。液晶顯示器采用的是直接
60、數碼尋址的顯示方式,它能夠將顯卡輸出的視頻信號經過AD轉換之后,根據信號電平中的"地址"信號,直接將視頻信號一一對應的在屏幕上的液晶像素上顯示出來。</p><p> 2、顯示字符銳利。畫面穩(wěn)定不閃爍。液晶顯示獨特的顯示原理決定了其屏幕上各個像素發(fā)光均勻,而且紅綠藍三基色像素緊密排列,視頻信號直接送到像素背后的以驅動像素發(fā)光。 </p><p> 3、屏幕調節(jié)方
61、便。液晶顯示器的直接尋址顯示方式,使得液晶顯示器的屏幕調節(jié)不需要太多的幾何調節(jié)和線性調節(jié)以及顯示內容的位置調節(jié)。</p><p> 2.2.5 語音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方案一:采用APR9600系列語音錄放芯片,繼美國ISD公司以后采用模擬存儲技術的又一款音質好、噪音低、不怕斷電、可反復錄放的新型語音電路,單片電路可錄放32-60秒,串行控制時可分256段以上,并
62、行控制時最大可分8段。但不能用軟件實施控制播放音,所以不適合在數字播音的場合使用。</p><p> 方案二:采用ISD1700系列語音芯片,ISD1720華邦 ISD 公司 2007 年新推出的單片優(yōu)質語音錄放電路,該芯片 提供多項新功能,包括內置專利的多信息管理系統(tǒng),新信息提示( vAlert ) , 雙運作模式(獨立 & 嵌入式),以及可定制的信息操作指示音效。芯片內部 包含有自動增益控制、麥克風
63、前置擴大器、揚聲器驅動線路、振蕩器與內存等的全方位整合系統(tǒng)功能。優(yōu)點是是可錄、放音十萬次,存儲內容可以斷電保留一百年,兩種控制方式,兩種錄音輸入方式,兩種放音輸出方式??商幚矶噙_255 段以上信息有豐富多樣的工作狀態(tài)提示多種采樣頻率對應多種錄放時間。ISD1700錄音區(qū)的存儲地址為 0x0010—0x00FF;真正錄音去范圍</p><p> T=0x00FF-0x0010+1=240 位</p>
64、<p> 錄音時間可達20秒,通過軟件控制可進行分段錄音,分段播放,本系統(tǒng)只是用來播簡單的語音,容量不算大,操作方便。若想增加功能可進行用ISD1700的其他語音芯片,如ISD1760錄音時間可達60秒。ISD1720的接口為標準SPI接口,AVR Atmega16 單片機自帶SPI接口,接口電路簡單,軟件易于實現。綜上所述語音播報模塊 我們選擇ISD1720。</p><p> 2.2.6 鍵
65、盤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本系統(tǒng)鍵盤主要用來設置上限下限溫度,進行語音播報,12864 菜單鍵盤 ,數據輸入按鈕。</p><p> 方案一:利用8個獨立按鍵 直接和單片機連接的方式。缺點是占I/O口太多,而且按鍵數太少。</p><p> 方案二:利用4*4矩陣鍵盤。采用逐行逐列掃描的方法。優(yōu)點占8個I/O,可進行16個按鍵的設置,完全達到
66、設計的需求。</p><p> 綜上所述:方案二按鍵豐富 占I/O口又少,操作簡單 ,所以選擇方案二。</p><p> 2.2.7 電源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系統(tǒng)需要多個電源,單片機使用2.7-5V電壓,語音模塊是2.4—5.5V,液晶需要3—5V。綜合可知電源設置5V即可。</p><p> 方案一:采用升壓
67、型穩(wěn)壓電路。用兩片MC34063芯片分別將3V的電池電壓進行直流斬波調壓,得到5V穩(wěn)壓的輸出。只需要使用兩節(jié)電池,既節(jié)省了電池,又減少了系統(tǒng)體積重量, 但該系統(tǒng)供電電流小,供電時間短,無法使用相對龐大的的系統(tǒng)穩(wěn)定運作。</p><p> 方案二:采用三段穩(wěn)壓集成7805得到穩(wěn)定電壓,利用此方法方便簡單,工作穩(wěn)定可靠。</p><p> 綜上所述,選擇方案二,采用三端穩(wěn)壓器電路。<
68、/p><p> 2.2.8 數據存儲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要記錄的數據包括10個AD值和10個溫度值,總共要40字節(jié),記錄存儲溫度值還有216字節(jié)的空間,因此采用單片機里集成已經夠用了。</p><p> 2.2.9 紅外遙控模塊設計方案論證與選擇</p><p> 方案一:用2262和2272夠成紅外遙控器。專用的
69、紅外發(fā)射為2262IR型,才,但是發(fā)現用這兩組組合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且數據傳輸效果也不理想,自主性不高。</p><p> 方案二:用單片機自己編碼和解碼,采用A8的CTC產生38KHz載波,準確度好,在用另一A8的捕獲口作為接收口。效果很理想。</p><p> 綜上所述才用單片機編碼和解碼。</p><p> 2.3系統(tǒng)各模塊的最終方案</p>
70、<p> 經過仔細分析和論證,決定了各模塊的最終方案如下。</p><p> 控制模塊:采用Atmega8 和Atmega16雙CPU控制;</p><p> 電源模塊:采用三端穩(wěn)壓電路。</p><p> 溫度采集模塊:采用高精度集成傳感器AD590。AD采用MAX1416。</p><p> 鍵盤模塊:采用矩陣式鍵
71、盤。</p><p> 顯示模塊:采用點陣式12864 液晶顯示。</p><p> 語音模塊:采用ISD1720語音芯片。</p><p> 紅外部分模塊:采用單片機解碼和譯碼。</p><p> 系統(tǒng)基本框圖如圖2.1所示:</p><p> 圖2.1 溫度監(jiān)控報警系統(tǒng)方框圖</p><
72、;p> 單片機Atmega8主要采集AD590傳來的數據,然后通過一串口通信將數據采集分析計算的數據傳送給Atmega16,同時Atmega8將采集分析的數據通過無線模塊發(fā)送出去,可用來遠程監(jiān)控。Atmega16主要用來讀取鍵盤的值,然后進行分析控制類型 ,將相對應的控制信號通過液晶顯示和語音芯片播報,Atmega16還將Atmega8采集來的數據經過分析和轉換將數據顯示在液晶上,同時當播報按鍵按下后,其控制ISD1720播報語
73、音。</p><p> 3.系統(tǒng)硬件設計與實現</p><p> 3.1 整體電路的設計</p><p> 本文所設計的溫度采集系統(tǒng)的電路原理圖如圖3.1所示,它是由電源模塊,溫度采集模塊,主控單元以及通信模塊組成。</p><p> 圖3.1 溫度采集系統(tǒng)的電路原理圖</p><p> 3.2溫度采集下位機
74、電路設計</p><p> 如圖2.1.1 所示 AD590將溫度變化成對應的電流,經10K電阻后,在電阻兩端產生對應的電壓,溫度每變化1℃,相應電阻兩端電壓變化10mV。將它經過運放緩沖后,輸入到MAX1416,經行AD轉換,換算成對應的數字。再通過無線模塊將數據發(fā)送給上位機。</p><p> 圖3.2 AD590傳感器采集和AD1516接口電路</p><p
75、> 由于AD590是電流型集成傳感器,溫度變化 其電流值也隨著變化,采集的電流和將電流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然后MAX1516差分輸入,MAX1516采用外部基準電壓基準,由于內部有可編程增益放大器(PGA),提供1至128倍增益,PGA用軟件設計為2 ,所以實際和基準電壓比較的值為。</p><p><b> = *R </b></p><p> 為AD
76、590輸出的電流變化</p><p><b> R為10K</b></p><p><b> =(-2.5)*2</b></p><p> 為AD590經10K電阻轉換來的電壓</p><p><b> 如果AD轉換值則:</b></p><p>
77、; =(2.5*)/32768××</p><p> 3.3鍵盤模塊電路設計</p><p> 一般來說,鍵盤有兩種接口方式:獨立式和行列式。獨立式是指將每個按鍵一一對應地接到單片機的輸入口線上。每一個鍵的狀態(tài)通過讀入鍵值的高低電平來區(qū)分。但當按鍵數目較多時,獨立式鍵盤方式將大量占用單片機的I/O線,通常的辦法是采用行列式鍵盤。行列式鍵盤也稱矩陣式鍵盤,一般應用在
78、按鍵較多的系統(tǒng)之中。行列式鍵盤通過I/O線組成行、列結構,按鍵設置在行、列的交叉點上,按鍵的作用只是使相應接點接通或斷開,在相應程序配合下也可產生被按鍵的鍵碼。其硬件電路極為簡單,故能廣泛用于微型計算機中。如圖3.3所示。一個4x4的行列結構可組成16個鍵的鍵盤。這樣,當單片機系統(tǒng)的資源有限時,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I/O口線。</p><p> 圖3.3 4x4矩陣鍵盤</p><p> 3
79、.4語音模塊硬件路設計 </p><p> 此模塊選用ISD1700 語音芯片,此芯片內部包含有自動增益控制、麥克風前置擴大器、揚聲器驅動線路、振蕩器與內存等的全方位整合系統(tǒng)功能。 兩種控制方式,兩種錄音輸入方式,兩種放音輸出方式音質好,電壓范圍寬,應用靈活,可進行軟件控制語音芯片的錄制 播放,此芯片的用兩種工作方式,按鍵工作方式和SPI工作方式,兩者互不干擾,單片機可以通過自帶的SPI接口將指令和數據寫到單片
80、機中,芯片最大可以錄制255段語音。如圖</p><p> 圖3.4 ISD1700語音芯片電路</p><p> ISD1700 的獨立按鍵工作模式錄放電路非常簡單(如圖3.4),而且功能強大。不僅有錄、放功能,還有快進、擦除、音量控制、直通放音和復位等功能。這些功能僅僅通過按鍵就可完成。在按鍵模式工作時,芯片可以通過/LED 管腳給出信號來提示芯片的工作狀態(tài),并且伴隨有提示音,用戶
81、也可自定4 種提示音效。音頻輸入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 通過外接到 引腳10 (MIC+) 引腳11(MIC-)麥克風 ,還可以通過外接引腳9 使用時需要一個交流耦合電容(值為0.1uF),并且輸入信號的幅值不能超出1.0Vpp。音頻輸出用三極管來驅動的。注意在用單線錄音時,要和芯片共地,否則會干擾很大。</p><p> 3.5電源模塊硬件路設計</p><p> 根據單片機ATmeg
82、a 及其接口電路電源的要求,需要5V的穩(wěn)定電源。各部分的工作電流的大小,估計總電流在350mA左右。按此計算:</p><p> P=5V×350mA=1.75W</p><p> 考慮到預留一定的功率裕量,故采用功率為5W,副線圈輸出電壓為9V的變壓器。變壓器副線圈為單匝線圈,故變壓器降壓后整流電路采用橋式整流電路。整流后用電解電容濾除100Hz的紋波,再用三端穩(wěn)壓器780
83、5穩(wěn)壓并用小容量電容慮除高頻紋波后得到系統(tǒng)所需電源。其電路原理如圖3.5所示。</p><p> 圖3.5系統(tǒng)電源電路</p><p> 3.6控制電路的設計</p><p> 用于本系統(tǒng)外圍接口比較多微秒采用雙CPU為主控器,這樣減輕了單個CPU的負擔,提高了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同時通過CPU之間的分段相互控制,減少了外圍設備。由Atmega8采集溫度傳感器通過
84、AD轉換傳來的數據,Atmega16,用來驅動液晶,采集鍵盤的數值,控制ISD1700語音芯片的發(fā)聲。</p><p> Atmega16的最小系統(tǒng)就外圍電路(如圖3.6)</p><p> 圖3.6 Atmega16的最小系統(tǒng)及外圍電路</p><p> 3.7 紅外發(fā)射與接收模塊</p><p> 本系統(tǒng)采用Atmega8為發(fā)射與
85、接收,硬件設計十分簡單,發(fā)射部分采用四級1.2v電池供電。接收部分的電源由主機供給。</p><p> 圖3.7 發(fā)射部分電路圖</p><p> 圖3.8 接收部分電路</p><p> 3.8 通信模塊的設計</p><p> 由于系統(tǒng)RS-232信號的電平和單片機串口信號的電平不一致,必須進行二者之間的電平轉換,在此使用的集成電
86、平轉換芯片MAX232為RS-232/TTL電平轉換芯片。它只使用單+5V為其工作,可完成RS-232電平與TTL電平之間的轉換。</p><p> 中央處理器CPU和外界的信息交換稱為通信。全雙工的串行通信僅需一根發(fā)送線和一根接受線,半雙工串行通信用一根線發(fā)送或接收,串行通信適合于遠距離通信,雖然速度慢,但成本可以大為降低。</p><p> 串行通信有兩種基本方式:異步通信方式和同
87、步通信方式。異步通信方式是按字符傳送的,字符的前面有一個起始位(0),后面有一個停止位(1),這是一種起止式的通信方式,字符之間沒有固定的間隔長度。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數據傳送的可靠性較高,能及時發(fā)現錯誤,缺點是通信效率比較低。RS-232通信硬件電路圖如圖3.5所示</p><p> 圖3.9 RS-232通信硬件電路圖</p><p><b> 3.9 本章小結</b&
88、gt;</p><p> 單片機Atmega8主要采集AD590 傳來的數據,然后通過一串口通信將數據采集分析計算的數據傳送給Atmega16,同時Atmega8將采集分析的數據通過無線模塊發(fā)送出去,可用來遠程監(jiān)控。Atmega16主要用來讀取鍵盤的值,然后進行分析控制類型 ,將相對應的控制信號通過液晶顯示和語音芯片播報,Atmega16還將Atmega8采集來的數據經過分析和轉換將數據顯示在液晶上,同時當播報
89、按鍵按下后,其控制ISD1720播報語音。</p><p> 本設計系統(tǒng)包括溫度傳感器,輸出控制模塊,數據傳輸模塊,溫度顯示模塊和溫度調節(jié)驅動電路、紅外接收、語音播報七個部分。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是進行溫度監(jiān)控,完成了課題所對應的要求</p><p> 本章完成了溫度采集系統(tǒng)整體電路設計對各塊電路的做了一定的分析,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問題,最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指導老師的耐心
90、講解,這些問題將一一解決,最后成功完成了該溫度采集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p><p><b> 4 系統(tǒng)軟件設計</b></p><p> 4.1 系統(tǒng)程序整體設計</p><p> 系統(tǒng)軟件設計采用C語言,對單片機進行編程實現各項功能。程序是在Windows XP 環(huán)境下采用ICCAVR 軟件編寫的 可以實現單片機對溫度采集,控制液晶,掃
91、描鍵盤的值,控制語音芯片。由于系統(tǒng)采用雙CPU工作,Atmega8作為下位機 采集溫度并將溫度上傳給上位機,Atmega16作為上位機接受Atmega8傳來的數據,然后經過處理分析 ,如果要顯示則需要控制12864顯示,若需要語播報則控制單片機控制ISD1700.主程序在Atmega16單片機中。</p><p> 4.2 下位機系統(tǒng)程序流程圖如4.1</p><p> 圖4.1下位機
92、系統(tǒng)程序流程圖</p><p> 采集來的AD值依次放在數組中,用K開計數 ,一次采集80個數據,然后進行從小到大排列,然后取中間的20個值,算出其平均值,此值就是要發(fā)送給上位機的數據。這樣通過數字濾波使穩(wěn)定性增強,抗干擾能力加強。</p><p> 4.3 上位機系統(tǒng)程序流程圖4.2.</p><p> 圖4.2 上位機系統(tǒng)程序流程</p>&
93、lt;p> 單片機串行通信程序的設計</p><p> 串行中斷程序流程圖如圖4.7所示</p><p> 圖4.3 串行中斷程序流程圖</p><p><b> 5系統(tǒng)調試與測量</b></p><p><b> 5.1 測量儀器</b></p><p>
94、 為了確定系統(tǒng)與題目要求的符合程度,我們對系統(tǒng)的關鍵部位進行了實際的測試。</p><p> 測量使用的儀器設備如表5.1所示</p><p> 表5-1 測試使用的儀器設備</p><p> 5.2 指標測試和測試結果</p><p> 5.2.1 溫度與輸入電壓值的測試</p><p> 采用深圳勝利公
95、司的數字萬用表用來測量輸入AD的的電壓值i,然后記錄儀表顯示的溫度,生成表5-2</p><p> 表5-2 溫度—電壓值記錄表</p><p> 圖標分析,由表可以算出溫度和電壓 值是幾乎是成線性的,靈敏度 </p><p> M=10mv/℃,溫度沒上升一度,輸入AD的電壓值將變化10mv。</p><p> 5.2.2 MAX1
96、416模數轉換芯片的基準電壓的測試</p><p> 使用高精度電壓電壓測量儀器JL5445BJ 測得基準電壓為2.499003V,誤差為0.000997V,經AD采集轉換為溫度值為=0.0997,對系統(tǒng)影響不到0.1攝氏度,復合設計要求。</p><p><b> 5.3結論</b></p><p> 本系統(tǒng)可實現以下功能:</p
97、><p> ?。?)溫度測量范圍: 0~300℃,誤差≤0.1℃;</p><p> ?。?)可通過鍵盤設定溫度值并在點陣液晶12864顯示設定值,顯示精確度≤0.1℃;</p><p> (3)實時顯示測量溫度值并可以用語音播報測量溫度值,其中數碼管顯示精確度≤0.1℃;</p><p> ?。?)設定溫度值與實際溫度值保持一致,誤差≤1℃;
98、</p><p> ?。?)當溫度超出測量范圍時,能實現語音報警報警;</p><p> (6)射頻模塊無線發(fā)送(發(fā)射距離﹥100米);</p><p> (7)當溫度上升或下降時,可以通過在液晶顯示出來其變化曲線。</p><p><b> 6 設計總結</b></p><p> 本設
99、計完成了智能室內調溫系統(tǒng)的設計,由8位AVR型單片機為主控制器,以高精度AD590為溫度傳感器,通過16位AD MAX1415轉換得到數字量供單片機分析處理,然后單片機通過軟件分析計算后講溫度值通過12864液晶顯示,通過ISD1720語音芯片進行播報,同時將分析的數值通過射頻模塊發(fā)送出去,方便人們進行遠程監(jiān)控。該系統(tǒng)能夠精確測量0.1℃以內的溫度,該系統(tǒng)同時設有可通過紅外遙控設定報警上線和下線值模塊,語音播報更具人性化,液晶界面友好,
100、還可以擴展功能,是理想的溫度監(jiān)控報警的設計方案。</p><p> 此次畢業(yè)設計是我們從大學畢業(yè)生走向未來工程師重要的一步。從最初的選題,開題到計算、繪圖直到完成設計。其間,查找資料,老師指導,與同學交流,反復修改圖紙,每一個過程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檢驗和充實。</p><p> 通過這次實踐,我鍛煉了工程設計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自己獨立設計能力。此次畢業(yè)設計是對我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基礎知識一
101、次實際檢驗和鞏固,同時也是走向工作崗位前的一次熱身。畢業(yè)設計收獲很多,比如學會了查找相關資料相關標準,分析數據,提高了自己的繪圖能力,懂得了許多經驗公式的獲得是前人不懈努力的結果。 </p><p> 但是畢業(yè)設計也暴露出自己專業(yè)基礎的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缺乏綜合應用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對材料的不了解,等等。這次實踐是對自己大學四年所學的一次大檢閱,使我明白自己知識還很淺薄,雖然馬上要畢業(yè)了,但是自己的求學之路還很長
102、,以后更應該在工作中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電子信息產業(yè)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p><p><b> 參考文獻</b></p><p> [1] 王家楨,王俊杰.傳感器與變送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p><p> [2] 羅四維.傳感器應用電路[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3年</p
103、><p> [3] 曾禹村,信號與系統(tǒng)[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年</p><p> [4] 周培森,自動檢測與儀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年</p><p> [5] 何克思 李偉.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4 </p><p> [6] 孫增圻 張再興 鄧志東.智能控制理論與
104、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p><p> [7] 潘新民.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 [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9</p><p> [8] 徐愛鈞,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原理與設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9</p><p> [9] 王秀玲,微型計算機A/D,D/A轉換技術及數據采集系統(tǒng)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1984
105、</p><p> [10] 張福學編,現代實用傳感器電路[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7</p><p> [11] 沈兆軍;數字變頻空調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p><p> [12] 武衛(wèi)華;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的溫控系統(tǒng)研究[J];電子質量;2003年05期</p><p> [13] Nic
106、holas H T, III H .Samulei, Kim B.The optimization of direct digita frequency synthesizer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ce of finite word lengtheffects, IEEE Proc 42th AFCS,1988</p><p><b> 致謝<
107、/b></p><p> 本次畢業(yè)設計中,我非常感謝我的導師,因為我在公司實習,所以很多關于畢業(yè)設計的消息不是那么靈通,多虧了老師的及時通知和不斷督促使我做好畢業(yè)設計工作的每一塊,并對我不斷鼓勵以及耐心的教導,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會順利的做完這次畢業(yè)設計。因此,在這里,我要真心的對老師說聲謝謝!這次設計的完成,與各位任課老師平時的教導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對所有給予我教導的老師致以我最誠摯的謝意!同時,有許多同
108、學在我有困難時給予的幫助也是我這次設計順利完成的保證,在此對所有幫助過我的同學一并表示感謝!</p><p> 在這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做設計的各種酸甜苦辣,但也鞏固了所學的各種知識,提高了對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這段經歷使我獲益匪淺,也十分感謝以上各位對我的幫助。</p><p> 附錄A 電子元器件明細表</p><p> 附錄B 系統(tǒng)整
109、體原理圖</p><p> 附錄C 部分程序清單</p><p> /*====================================*/</p><p><b> /*大液晶顯示*/</b></p><p><b> /*8M晶振*/</b></p><p&
110、gt; /*包含了測試程序,和到圖形顯示程序*/</p><p> /*====================================*/</p><p> #include"iom16v.h"</p><p> #include"macros.h"</p><p> #includ
111、e"math.h"</p><p> #include"yejing.h"</p><p> #include"wuguan.h"</p><p> #include"External.h"</p><p> #include"play.h&q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遙控器的設計【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基于plc的室內空調溫度控制設計
- 智能遙控電風扇畢業(yè)設計--遙控調速電風扇控制系統(tǒng)設計
- 畢業(yè)設計---智能遙控汽車門鎖設計
- 藍牙智能遙控小車畢業(yè)設計論文
- 智能遙控避障小車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基于avr單片機的智能遙控窗簾系統(tǒng)設計
- 智能定時遙控多功能豆?jié){機的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
- 室內溫度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畢業(yè)設計】
- 無線語音遙控智能車畢業(yè)設計論文
- 基于單片機的智能遙控窗簾設計【畢業(yè)設計】
- 室內溫度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畢業(yè)設計】
- 智能紅外遙控暖風機設計-畢業(yè)設計
- 簡易無線遙控系統(tǒng)畢業(yè)設計
- 智能遙控窗簾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 遠程遙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
- 畢業(yè)設計---智能紅外遙控窗簾升降器
- 室內空調溫度控制系統(tǒng) ---畢業(yè)論文設計
- 畢業(yè)設計--智能機器小車-紅外遙控、自動尋跡
- 智能紅外遙控窗簾升降器的畢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