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p><p> 題目名稱: 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 </p><p><b> 任 務 書</b></p><p> 畢業(yè)設計(論文)內容與要求:
2、 </p><p>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化的程度也不斷提高,動力插秧機在當農業(yè)作業(yè)中應用廣泛,然而本文所介紹的PF455S插秧機是從韓國引進的高性能插秧機,由于各種條件的差異,所以在國產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如側離合器手柄,形成不及,安裝加緊不到位、拉線卡死等核多問題,這就是本課題所要解決的。</p><p> 畢業(yè)設計領導小組負責人: (簽
3、字)</p><p> 2008年 3 月 1 日</p><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p><p><b> 成績考核表</b></p><p><b> 論文評閱教師評語</b></p><p><b> 畢業(yè)答
4、辯專家組評語</b></p><p> 畢業(yè)設計領導小組推優(yōu)評語</p><p><b> 摘 要</b></p><p> 本文主要介紹了有關當前中國從韓國引進的PF455S動力插秧機的主要原理,特征和性能,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與中國土地種植環(huán)境的差異而出現的問題,比如說:并對此問題,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由
5、于篇幅有限,本文在解決方案上主要介紹了側離合器手柄的探討與改進設計。針對此問題列出了不同的方案,最總經過方案比較,考慮高效、穩(wěn)定和經濟的方案,使插秧機的性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p><p> 關鍵詞:PF455S插秧機;側離合器手柄;改進設計</p><p><b> ABSTRACT</b></p><p> Cardinal pri
6、nciple about present PF455S power Rice transplanter introduced from Korea S. of China of main introduction of this text, Characteristic and performance, and appear in the course of using plant problem that difference app
7、ear of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land, And this question, have been studied, has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Because space limited, this text main introduction incline clutch discussion and improvement of handle design at
8、 solution. List different scheme to question thi</p><p> Key words:PF455S Rice Transplanter Incline the clutch handle Improve and design</p><p><b> 目 錄</b></p><p
9、><b> 引 言1</b></p><p> 第一章 總體方案論證3</p><p> 1.1 PF455S插秧機的動力傳遞5</p><p> 1.2動和轉向驅動路線6</p><p> 1.3插植臂驅動和株距調整傳動路線7</p><p> 1.4苗箱移
10、動及橫向送秧量的調節(jié)8</p><p> 1.5 縱向送秧傳動路線8</p><p> 第二章 插秧機主要部件的構造9</p><p><b> 2.1 發(fā)動機9</b></p><p> 2.2 主變速箱12</p><p> 2.3 插植臂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12&l
11、t;/p><p> 2.4 插植鏈輪箱基本構造13</p><p> 2.5 液壓控制系統(tǒng)14</p><p> 第三章 計算部分20</p><p> 3.1幾何尺寸的確認計算20</p><p> 3.2材料硬度的校核計算21</p><p> 3.3螺栓的受力分析
12、23</p><p> 第四章 設計部分25</p><p> 4.1對于調速手柄附和板的改進設計25</p><p> 4.2 對于附著板的改進設計25</p><p><b> 結 論27</b></p><p><b> 致 謝28</b&g
13、t;</p><p><b> 參考文獻29</b></p><p><b> 引 言</b></p><p>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為0.29億公頃.各級技術人員通過多年的探索,總結出群體質量栽培模式。高性能插秧機是與當今世界插秧機設計、制造技術接軌的高新技術,他與過去的插秧機
14、有關很大的區(qū)別,首先他的性能依據于現代水道群體質量栽培管理理論,促進水稻高產穩(wěn)定。高興能插秧機所插的秧苗是通過表準化育秧規(guī)范培育而成的,插秧機所用的秧苗規(guī)格基本一致,插秧機就是為這樣的秧苗而設計的所以查插秧質量比過去高的多,這也符合現代前后工序的銜接的工業(yè)化原理,這顯然與形態(tài)千差萬別的手撥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可以說是先帶農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它的行走底盤和國產機不同,有別于國產機的獨輪驅動的插秧機,機動性能和水田通過性好。還有高性能插秧機的分
15、體式浮板及液壓放行裝置基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國產機插秧機沒有解決的壅泥、壅水及栽插深度不一致等弊端。它配有調整取秧數量的手柄,可以方便的調整索取秧苗的數量。他采用高強度鋁合金、合金鋼、PVC等材料先進工藝制造,保證了機器使用的可靠性。但是由于我國土地條件的不同,及其正進行國產化開發(fā),所以在使用中出現了和多的問題,首先是側理合器手柄組裝,調試,使用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p><p> 第一章 總體方案論證<
16、/p><p> PF455S插秧機是一種適合于我國水稻產區(qū)廣大經濟條件使用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機,PF455S插秧機設計結構簡單、輕巧,操作靈便,使用安全可靠,他主要由發(fā)動機、傳動系統(tǒng)、機架及行走系統(tǒng)、液壓仿行及插深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見圖(1.1)</p><p><b> 圖1.1 系統(tǒng)組成</b></p><p> PF455S插秧機是雙輪驅動
17、步行式插秧機,人在機后步行操作,其主要操作系統(tǒng)都在機器后部,用剛絲與各控制部分相連,便于操作,控制機器。苗箱與插植臂也在機器后部,便于機手查看并添加秧苗。為了提高機器的機動性能,減輕重量,PF455S插秧機大大采用了工程塑料(浮板、秧箱、罩蓋等)和鋁合金鑄件(主變速箱、插枝傳動箱、導軌等)。插秧機的發(fā)動機在前部,使機器前后平衡。</p><p> 機器主要部件具有以下特點:</p><p&g
18、t; 動力部分:采用2.3馬力汽油發(fā)動機,性能穩(wěn)定,啟動方便。</p><p> 插植部分:配有調整秧數量的手柄,縱向取苗量調節(jié)從0.8cm到1.7cm,共10檔;橫向取苗調節(jié)有20、24、26三檔,能提供0.9-2.4cm內30個不同的量化面積和形狀,給局農藝要求調整。</p><p> 行走部分:采用三條船行浮板,可以有效的防止或減少水田行走時產生的壅泥而沖起已插好的秧苗的弊端。
19、采用鋼圈式包叫膠驅動輪,在水田行走時,附著效果好,打滑率低,同時由于輪子很窄,所留輪痕輕微。</p><p> 1.1 PF455S插秧機的動力傳遞</p><p><b> 圖1.2 傳動簡圖</b></p><p> 從傳動簡圖(1.2)看出插秧機的動力傳遞大致可分為三條路線:一是車輪驅動和轉向路線;二是插植驅動及株距調整傳動路線;
20、三是苗箱移動和送秧量調節(jié)傳動路線。這三條動力傳遞路線想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插植部插秧機的動作。具體過程如下:</p><p> 1.2動和轉向驅動路線</p><p> PF455S插秧機工作檔位分為3檔:插秧工作檔、行走工作檔和到退檔。不同的檔位是依靠主變速箱內的不同齒輪副相互嚙合來實現的。發(fā)動機輸出的動力經過兩級皮帶輪傳入輸入軸。通過變速桿撥叉帶動雙聯(lián)猾移齒輪22-13左右猾移來實現檔位
21、選擇。插秧檔時齒輪13和齒輪53相互嚙合,行走檔時齒輪22與45相互嚙合,后退檔時齒輪22與47嚙合再由齒輪21與53嚙合,將動力傳入側離合器軸,通過轉向離合器,再由齒輪14和齒輪45嚙合將動力傳入驅動輪,鏈輪11與鏈輪25通過鏈條將動力傳入行走驅動輪,驅動機器前進或后退。見圖(1.3、1.4)</p><p> 圖1.3 動力傳動簡圖</p><p> 圖1.4 動力傳動簡圖<
22、/p><p> 1.3插植臂驅動和株距調整傳動路線</p><p> 當動力傳入輸入軸后,除通過雙聯(lián)滑移齒輪22-13傳遞給行走驅動輪一條線外,還有通過雙聯(lián)滑移齒輪48-51左右滑移與不同的齒輪相互嚙合,改變插植臂的轉速來實現的。當株距選擇為“70”檔時,齒輪18 與齒輪51嚙合。當株距選擇為“80”檔時齒輪20與齒輪51嚙合。當株距選擇“90”是 齒輪21與齒輪48嚙合,將動力插植臂輸入
23、軸,再由鏈輪12與鏈輪11通過鏈條將動力輸入插植臂輸入軸,再由鏈輪9將動力傳給插植臂,實現插秧動作。</p><p> 1.4苗箱移動及橫向送秧量的調節(jié)</p><p> 當動力傳入插秧輸入軸后又分兩條傳動線路,一條傳動線路由鏈輪9傳入插植臂,另一條線路由雙聯(lián)滑移齒輪12-12與不同齒輪想嚙合傳入導向凸輪軸,通過凸輪滑塊組帶動苗箱移動。橫向送秧量調節(jié)是通過移箱器內的雙聯(lián)齒輪12-12與
24、不同的齒輪相互嚙合,改變廟箱的移動速度來實現的,當橫向送秧量選擇為“20”時,齒輪20與齒輪12嚙合,選擇為“24”擋時。齒輪24與齒輪12嚙合,選擇為“26”擋時,齒輪26與齒輪12嚙合,將動力傳入導向凸輪軸,通過凸輪滑塊組帶動苗箱移動。</p><p> 1.5 縱向送秧傳動路線</p><p> 當秧箱移至左右極限位置時,導向滑塊推動縱向送秧軸和縱向送秧凸輪左右移動使送秧凸輪組合
25、咬合,將動力傳入縱向送秧軸,從而帶動縱向送秧苗桿和苗移送支架組成的四連桿機構轉動,撥動縱送秧星輪轉動,完成縱送秧動作??v送秧結速后,縱向送秧凸輪組合在彈簧的作用下,切斷動力傳遞。</p><p> 第二章 插秧機主要部件的構造</p><p><b> 2.1 發(fā)動機</b></p><p> 發(fā)動機是一種能量個轉換工具,它把燃料燃燒產
26、生的熱能轉化成機械能。PF455S插秧機中,它可以說是整個插秧機的心臟,是產生并輸出動力的部件。PF455S插秧機采用的是四沖程汽油機。它主要由發(fā)動機缸體、反沖式啟動器、燃油過濾器、空氣濾清器、汽化器、消音器等組成。首先探討一下它的曲柄連桿機構。它包括活塞組、連桿組和曲軸等部件構成。它的作用是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yōu)榍男D運動,將作用在活塞上的燃氣壓力變?yōu)榕ぞ?,通過曲軸輸出?;钊M由活塞、活塞環(huán)、活塞銷等組成?;钊敳颗c汽缸蓋、汽缸共
27、同組成燃燒室?;钊褪且苿忧S旋轉。那么連桿組主要由連桿、連桿蓋、連桿軸瓦幾連桿螺栓等組成。它的作用就是就是將活塞承受的力傳遞給曲柄,并使活塞的往副運動轉變?yōu)榍S的旋轉運動。曲軸組主要使用來承受連桿傳來的力,并轉換成曲軸曲線的轉矩,用以輸出所需的動力。發(fā)動機的配氣系統(tǒng)由氣門、氣門彈簧、彈簧上下托盤、氣門推桿和配時齒輪組成,它可以根據工作循環(huán)的需要,及時正確的是混合器進入汽缸,并將燃燒后的廢氣排除氣缸。其工作原理是:當曲軸回轉時配時齒輪
28、以2:1的比速帶動凸輪回轉,凸輪定時的將推桿頂起,推桿克服氣門彈簧的彈力,把氣</p><p> 圖2.1 發(fā)動機結構圖</p><p> 汽化器主要由浮子室、浮子、針閥、噴有管、量孔、喉管、混合室、節(jié)氣門、油門等零件組成,主要作用是將液態(tài)汽油通過控制油路從主噴嘴噴出(霧化),并于空氣按一定的的比例混合,形成可燃氣體。汽油從油箱經過過濾后流到汽化器的浮子室,斧子室頂部有空與大氣相通,此
29、處壓力與大氣壓相同。汽化器混合室兩端,一端與空氣濾輕騎清器相連,異端和汽油機進氣口想連?;旌鲜覂扔幸蛔钫幏Q為喉管,然油主噴嘴位于喉管附近,此處空氣流速最大。當氣門打開時,活塞下行,氣室容積增大,缸內壓力小于大氣壓。此時主噴嘴處空氣壓力形成較大的壓力差。汽油在壓力的作用下,自浮子室主噴嘴噴入混合室,噴出的燃油即被高速的氣流沖散,成為大小不等的霧狀顆粒與空氣混合后達汽缸。由于實際情況中汽油機負載會發(fā)生變化,所需的功率也響應的變化。需要控制
30、油門大小來改變混合氣的量。當油門的開度越大,整個空氣管道內的空氣流量也越大。汽油機的功率也響應加大。反之,油門開度變小,功率也隨之減小。當油門小到一定程度時,喉管處的副壓幾乎不存在,主噴嘴就無法依靠壓力差噴出汽油,為此,汽化器的工作系統(tǒng)中除了主供油系統(tǒng)外,還設計了輔助供油有系統(tǒng)。即增設了一怠速裝置,作用就是再保</p><p> 發(fā)動機負荷增加時,轉速降低,飛球上的離心力減少,由于彈簧的作用,飛球下降,滑環(huán)4下
31、移,通過調速杠桿5和拉桿6使油門開大,轉速因之增加。飛球的離心力與彈簧張力再度平衡時,油門又位于一個新的開度(較以前的開度大),機組保持近于要求的額定轉速。除去負荷時,由于轉速的增加使飛球受較大離心力的作用而飛開,并通過調速杠桿使油門關小,因此仍能保持額定的轉速。</p><p><b> 2.2 主變速箱</b></p><p> 主變速箱主要由輸入軸及齒輪組
32、件、插植驅動軸及齒輪組件、側離合器軸及齒輪組件、驅動輪軸組件、變速撥叉組件、株距撥叉組件、轉向撥叉組件及安全離合器組件等部件構成。通過它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及運動按不同的參數傳遞給行走機構和插植機構。</p><p> 主變速箱內輸入軸組件、插植驅動軸組件、側離合器軸組件、驅動輪軸組件結構呈空間分布如下。</p><p> 輸入軸與輸入皮帶輪通過鍵聯(lián)接,軸上分布有齒輪(21、20、18)、雙
33、聯(lián)滑移齒輪22-13。作用是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遞給側離合器軸和驅動輪軸。</p><p> 插植驅動軸上分布有雙聯(lián)滑移齒輪48-51、雙聯(lián)齒輪47-21。作用是將輸入齒輪軸傳遞的動力傳給安全離合器組件。</p><p> 側離合器軸上分布有側離合器齒輪(45、53)、壓緊彈簧組成。作用是將輸入齒輪軸或雙聯(lián)齒輪47-21傳遞的動力傳給驅動輪軸。</p><p>
34、驅動輪軸組件有兩套,有左右之分,由驅動輪齒輪軸(44)驅動鏈輪(11)、C型卡環(huán)組成。作用是將側離合器齒輪軸傳遞的動力傳給行走機構。</p><p> 變速撥叉組件由變速撥叉、鋼珠、壓緊彈簧、O型橡膠圈組成。作用是撥動雙聯(lián)滑移齒輪22-13左右滑移,實現不同工作檔位的選擇。</p><p> 株距撥叉組件由株距撥叉、鋼珠、壓緊彈簧、O型橡膠圈組成。作用是撥動雙聯(lián)滑移齒輪48-51左右滑
35、移。</p><p> 2.3 插植臂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p><p> PF455S插秧機插植臂共有四個,兩個一組,呈左右對稱狀。插植臂主要由壓出臂組件、秧針、插植叉組件和插植臂殼體組件組成,其用途是從苗箱上切取下秧塊,并栽插到田里。</p><p><b> 一.基本構成</b></p><p> 壓出臂
36、組件由壓出凸輪、壓出臂、壓出臂銷組成。其作用是在秧針入土前瞬間,將插植叉迅速下壓,彈出秧苗。</p><p> 插植叉組件由插植叉、開口銷、壓出螺母、壓出鎖母、緩沖墊、插植襯套、油封組成,作用是在秧針和插植叉前端的配合下,從苗箱上取下設定大小的秧苗塊,并在秧針入土前夕,插植叉在壓出凸輪和壓出臂的作用下,以彈出速度將秧苗從秧針上推出,插入田里。</p><p> 插植臂殼體組件由插植臂外
37、殼、蓋板、注油帽、搖動曲柄、插植曲柄、插植臂曲柄鎖銷組成,其作用是安裝各類插植零件,并按設定的軌跡完成插植動作。</p><p><b> 二.工作原理</b></p><p> 1.插植臂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運動軌跡可以簡化成四連桿機構。圖中“BED”為插植臂主體,“OA”為帶動插植臂運動的曲柄,以角速度ωt旋轉,動力由此輸入,一端與插臂主體相連,“BC”為搖桿(搖
38、動曲柄),即OABC組成一個曲柄搖桿機構,插秧的運動軌跡取決于四根桿子“OA”、“AB”、“BC”、“CO”的長度,曲柄“OA”的轉速及插秧機的運動速度V0,一般來說,為了模仿人工插秧,在插植動作完成并提起插植臂時不把已插秧苗“帶出”或“帶倒”,秧針前端的運動軌跡應呈“V”型余搖線體或“V”型尖稅狀。</p><p> 2.為了減少搖植臂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克服插植臂產生的慣性,插植曲柄另一端形成一扇形配重&
39、lt;/p><p> 3.由插植傳動箱傳來的動力,通過插植臂曲柄軸帶動壓出凸輪轉動,當壓出凸輪作用于壓出臂時,壓出臂彈簧被壓縮,插植叉提起。秧針進入秧門取秧后,帶住秧塊往下達到栽插位置時,壓出臂瞬時間脫離壓出凸輪,在壓出臂彈簧的作用下,插植叉把秧塊彈出,完成栽插動作。接著插植臂提起,壓出凸輪再次作用于壓出臂,由此往返動作,完成栽插工作。</p><p> 2.4 插植鏈輪箱基本構造<
40、;/p><p> 插植鏈輪箱有兩個,左右對稱,各負責一組(兩個)插植臂勸力和運動傳遞。鏈輪箱主要由箱體、驅動鏈輪、從動鏈輪、鏈條和張緊彈簧片組成。</p><p><b> 基本構造及其作用</b></p><p> 1.驅動鏈輪,作用是將傳動軸傳來的動力通過鏈條傳給從動鏈輪。</p><p> 2.從動鏈輪,作用是
41、將鏈條傳來的動力再通過從動鏈輪軸傳輸出來。</p><p> 3.鏈條,作用是將驅動鏈輪的動力傳給從動鏈輪。</p><p> 4.張緊彈簧片,作用是保持鏈條一定的張緊度。</p><p> 傳動軸帶動驅動鏈輪,驅動鏈輪通過鏈條將動力傳給從動鏈輪,從動鏈輪再通過從動鏈輪軸將動力傳輸出來,張緊片是調整鏈條張緊度的。</p><p> 裝
42、配調整時,應注意定位,軸和鏈輪的鍵槽和鏈輪箱一小凸起對齊,這樣才能保證運轉正常。否則兩組插植臂動將會不一致,而且與苗箱橫向移動也無法配合,插植臂將會打到苗箱及導軌上。</p><p> 另外,插植鏈輪箱為哈夫式鏈輪箱,箱體和箱蓋由銷釘和銷孔定位,密封紙墊兩面要用密封膠涂勻,使其配合緊密,防止漏油。</p><p> 2.5 液壓控制系統(tǒng)</p><p> P
43、F455S插秧機液壓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液壓泵、油缸、控制閥、控制閥臂、仿形連動臂、油壓連動臂、控制手柄及連接鋼絲等組成。</p><p> 插秧機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依據對液壓控制閥門的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手柄控制的液壓升降系統(tǒng)和浮板控制的液壓仿形插深控制系統(tǒng)。</p><p> 圖2.2 油壓系統(tǒng)圖</p><p> 1.手柄控制的液壓升降系統(tǒng)</p>
44、<p> 液壓升降系統(tǒng)的控制手柄共有三個位置,“上升”、“固定”、“下降”。當液壓控制手柄處于“上升”位置時,手柄連接鋼絲帶動控制閥臂動作,液壓閥臂靠向后面10mm凸臺,液壓泵向油缸供油,使油液從左向右流動,推動活塞桿向右移動。由于活塞桿與仿形連動臂相連,從而推動仿形連動臂往上移動,仿形連動臂通過調節(jié)螺栓帶動仿形臂連同鏈輪箱(鏈輪箭頭方向),仿形連動臂通過調節(jié)螺栓帶動仿形臂連同鏈輪箱(鏈輪箱與仿形臂剛性連接)繞驅動輪軸向上轉
45、過一個角度,從而使機身相對地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即機體上升。當控制手柄處于“固定”位置時,液壓閥臂在兩個10mm凸臺中間,液壓泵既不向油缸供油,油缸的油也回不到油箱?;钊麠U保持原有狀態(tài),機體也保持原有高度。當將液壓手柄撥至“下降”位置,液壓閥臂靠向前面10mm凸臺,液壓泵不向油缸供油,同時油缸向油箱的回流油路打通,機體在自重的作用下,油缸活塞腔內的液壓油回流到油箱,活塞桿從右向左移動,仿形臂連同鏈輪箱繞驅動輪軸向下轉過一個角度,從而使機體
46、下降一定的高度。</p><p> 當插秧機在道路、田硬上行走和過溝埂時,機體應處于上升狀態(tài),以利于行走方便快捷。在田中插秧作業(yè) 時,應處于下降狀態(tài),讓浮板緊貼地面,使液壓壓自動插深控制系統(tǒng)起作用。</p><p> 2.液壓仿形自動插深控制系統(tǒng)。液壓仿形自動插深控制系統(tǒng)是通過利用浮板與機體之間的相對位置變化來控制液壓油缸的動作,改變行走輪與機體的位置,使機體與浮板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相對位
47、置關系,從而達到穩(wěn)定插秧深度的目的。</p><p> 當插秧機在田中插秧作業(yè)時,液壓手柄應處于“下降”位置,讓浮板緊貼地面。遇田間不平時,浮板就隨田面的高低相對于機體作上下浮動。浮板用一連桿與油壓連動臂連接。當浮板上下浮動時,帶動油壓連動臂及油壓閥臂轉動,繼而牽動控制閥動作(基本原理與手柄控制系統(tǒng)相同),完成機體的自動升降。這樣在田間的插秧深度隨著機體的自我調節(jié),基本保持一致。</p><
48、p> 圖2.3 插秧機側視圖</p><p> 在油壓閥臂構件上,有兩個長形腰孔,下面一個腰孔為液壓鋼絲銷孔,受液壓手柄控制;上面腰孔為液壓控制啟動鋼絲(秧苗支架鋼絲)銷孔,受主離合器手柄控制。當主離合器手柄在“斷開”位置時,液壓控制啟動鋼絲(秧苗支架鋼絲)受彈簧彈力的作用頂在前面,中浮板前端抬起時不能克服彈簧彈力,使油壓閥臂不能向后移動,液壓仿形不起作用。此時將液壓手柄置于“上升”位置,液壓鋼絲帶動油
49、壓閥臂向后移動,并將液壓控制啟動鋼絲(秧苗支架鋼絲)向后收縮,壓縮彈簧。因此主離合器手柄在“斷開”位置時,液壓手柄仍可起作用,液壓自動仿形不起作用。當主離合器手柄在“連接”位置時,液壓控制啟動鋼絲(秧苗支架鋼絲)被拉向后方,使油壓閥臂可自由地帶動液壓控制閥臂處于“上升”、“下降”位置,液壓仿形起作用。</p><p> 以上為PF455S插秧機的主要系統(tǒng)組成及其原理特點,可以說是一種完美的中國型插秧機,但是問題
50、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面主要談談側離合器手柄的問題解決方案。</p><p> 首先對于它的的手柄安裝加緊不當問題</p><p> 方案1:改變附著板的支落孔的位置</p><p> 方案2:改變側離合器手把的尺寸</p><p> 圖2.4 附著板與側離合器手把</p><p> 比較兩種方案前者需更改孔的位
51、置,而后者則需要考慮其受力等因素,成型要做較為嚴重的調整,無論是經濟還是工序上還是前者更符合我門的設計思想和要求。</p><p> 其次,12-05部件的焊接改為鉚接</p><p> 圖2.5 部件的鉚接圖</p><p><b> 再次支螺栓改進</b></p><p> 方案1:使用國產防水螺母</
52、p><p> 方案2:使用普通螺母,將螺栓端部打鐓</p><p> 比較兩種方案由于次螺栓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支架使用防水螺母的意義不是太大,所以第二種方案更好。</p><p> 最后對油門拉線的安裝孔改進</p><p> 方案1:將孔徑由Φ6.2變位Φ6.0</p><p> 方案2:將油門拉線頭加大&l
53、t;/p><p> 本方案主要考慮生產廠家的地域問題,就近解決能解決好的問題,要就近處理</p><p><b> 第三章 計算部分</b></p><p> 本部裝選擇了冷軋鋼板作為加工原材料,其許用應力[δ]=275MPa,材料厚度1.6mm 根據GB707-88和GB700-88</p><p> 3.1幾
54、何尺寸的確認計算</p><p> 撥叉的行程,在完全分離是行程4mm, 由于撥叉和轉相撥插軸轉角可以認為是大小一樣.則拉線的行程為:l=,即l=12.8mm</p><p> 圖3.1 撥叉示意圖</p><p> 可以看出12.8mm為拉線的最小移動行程</p><p><b> 圖3.2拉線示意圖</b>&
55、lt;/p><p> 在此種情況下手柄7所產生的轉角為</p><p><b> α=</b></p><p> α=21º <38º</p><p> 在完全離合上沒有問題,側離合器的手柄行程足夠,即使在包含其他因素在內的情況下,所以在幾何尺寸上應該沒有問題,下面就要進行材料硬度的校核計算
56、。</p><p> 3.2材料硬度的校核計算</p><p> 本材料為冷拉鋼板GB/708-88和GB700-88 查的材料的抗拉強度[δ]=275MPa</p><p> 圖3.3冷拉鋼板受力示意圖</p><p> 當側離合器手柄達最大位置時,此時各部位的受力也就是最大的時候。</p><p> 此時
57、 拉線的行程:S=</p><p><b> S=22.5mm</b></p><p><b> 彈簧的行程:s=</b></p><p><b> s=</b></p><p><b> s=7.03mm</b></p>
58、<p><b> 有虎克定理</b></p><p><b> F1==</b></p><p><b> F1=</b></p><p> F1=17.43kgf</p><p><b> 由力矩平衡原理</b></p>
59、<p><b> =</b></p><p> 則 F2=</p><p><b> F2=</b></p><p> F2=5.45kgf</p><p> 圖3.4 側離合器手柄</p><p> 對與側離合
60、器手柄來說,上圖中的3.66mm處可以說是最危險面,因為這里受力較為復雜.</p><p> 我們假設所有拉線的作用的力都集中在這一面內,則其應力如下:</p><p><b> δ=</b></p><p><b> δ=</b></p><p> δ=9.12 MPa<[δ]<
61、;/p><p> 由此看出,我們選材在此處正確,可以滿足配件所需的硬度。</p><p> 3.3螺栓的受力分析</p><p> 一. 將繩子的拉力F向結合面平移,附加翻轉力矩M</p><p> 橫向載荷力 F=50N</p><p> 翻轉力矩M=3mm×50N=150N·mm<
62、/p><p> 該螺栓組聯(lián)接受翻轉力矩和橫向載荷聯(lián)合作用,載荷方向如圖所示。</p><p><b> 二.螺栓的工作載荷</b></p><p> 1.螺栓所受的橫向載荷 F= F=50N</p><p> 按結合面m=1,查表14-4取f=0.15防滑系數k取1.1,則單個螺栓的預緊力F≥==110N</
63、p><p> 2.翻轉力矩M引起的螺栓載荷</p><p> 在翻轉力矩M的作用下,螺栓所受拉力F=M/Z=150/3=50N</p><p> 3.螺栓所受軸向總拉力F∑,查表14-11取k=0.25</p><p> F∑=F0+ kF=110×0.25×50=22.5N</p><p>&
64、lt;b> 三.強度計算</b></p><p> 1.計算許用拉應力[σ]</p><p> 選4.8級螺栓,查表14-7,σ=340MPa,考慮嚴格控制與緊力,S=1.4</p><p> [σ]=σ/S=340/1.4=242.9MPa</p><p><b> 2.計算螺栓直徑:</b>
65、;</p><p><b> d≥≈2.42mm</b></p><p><b> 取M=5mm</b></p><p> 四.校核接合面上的擠壓應力</p><p> 總的要求:上端接合面間不出現縫隙,下端接合面不被壓潰。</p><p> 1.計算結合面面積A和
66、抗彎截面系數W</p><p> A=b×b=5×5=25mm</p><p> W=M/σ=150N·mm</p><p> 2.接合面下端不壓潰</p><p> 由表14-5查出許用擠壓應力[σ]=0.8σ=0.8×340=272MPa</p><p><b&
67、gt; σ=+</b></p><p> =+=4.6MPa<[σ]</p><p> 3.接合面上端不開逢</p><p> σ=-=-=4.2MPa>0</p><p><b> 故滿足要求</b></p><p> 因此取M5的六角頭螺栓(GB5781-8
68、6),查《機械設計手冊》,選擇其余參數</p><p> d=5mm d=5.2mm, e=10mm, </p><p> k=3.5mm, r=0.2 s=8mm l=12mm</p><p> 材料為45鋼,鍍鋅鈍化,公差等級為C,螺紋公差6g</p><p> 標記:螺紋規(guī)格d=M5, 公稱長度l=16mm
69、,C級六角頭螺栓</p><p> 性能等級48級,螺栓GB5781-86 M6×16 經過鍍鋅鈍化</p><p><b> 第四章 設計部分</b></p><p> 通過上面的介紹和計算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我們設計的思想和設計的方法,還有我們設計的初衷。對于整臺插秧機來說機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都不容我們的忽視,小問題就
70、是大問題的前言,可能更嚴重后果即將出現,所我們會細心注意他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前插秧機技術發(fā)展迅速,特別是日本的企業(yè)有為精湛。這就要求我們對插秧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細心精致,保持他優(yōu)良的品質。下面就是我們計算所得的方案。</p><p> 4.1對于調速手柄附和板的改進設計</p><p> 圖4.1 調速手柄附和板示意圖</p><p> 以前Φ27.2尺寸為Φ25.4
71、,只所做出如此改進方案,考慮的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從它的安裝出現的問題,那就是安裝不能到位,理論上講,手把支架的直徑也是Φ25.4但是為什么如此問題呢?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他們公差累加,他們的相關配件公差累加以后,就造成超差,安裝是問題自然就出來了。對于這部分的改進操作經過了實際的操作獲得了成功。</p><p> 4.2 對于附著板的改進設計</p><p> 首先我們對于原來所選材
72、料再次進行了粗估計算,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于是就在它和相關部件的結構修改上,因為都是鈑金件,采用了沖壓工藝,精度能滿足我們所要得精度要求。表面的熱處理依然采用的是電泳處理,他問題的和所在就是中間孔Φ8.2的位置問題。見4.2圖所示 (具體見附件PF455S-12-03)</p><p> 圖4.2 附著板參數圖</p><p> 如果在此狀態(tài)下,產生如附件(pf455s-12 改進前)
73、圖樣,無法正確動作,經過實際部件組裝得出如下解決方案,即將孔的位置往右偏移1mm,往下偏移3mm。如附件PF455S-12所示。</p><p><b> 結 論</b></p><p> 本文主要介紹了PF455S動力插秧機的設計原理與主要特征參數,對發(fā)現部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解決側離器手柄的以前存在問題,因為本課題所著重研究是側離器手柄板金件加工,操作
74、較為簡單,但經過本次改進設計之后,我們取得更好的產品、更廉價的成本,完全符合我們所研究的初衷,原來配件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在此我們都已經解決,但是研究中也難免出現不足之處,那就是由于時間和水平所限,在外觀上沒能作出生大改進,只是基于所出現問題,作了針對性的改進。愿我日后的努力,來彌補當前的不足。</p><p><b> 致 謝</b></p><p> 對于
75、本次畢業(yè)設計,我們在本次畢業(yè)設計學習了很多東西。在這里向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畢業(yè)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學會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讓我們系統(tǒng)回顧了大學兩年學過的知識,也為我們將來的工作打下了基礎。本次課程設計中,接觸了一種新的事物——農機機械,對我們來說可能有些生疏,但也是機械工程的一個分支,所以在本次畢業(yè)設計中擴大和鞏固了我們的知識面,更深層次的了解零件的加工工藝方法和工藝過程,本
76、課題主要是對插秧機部分配件的改進提出改進方案,但任何配件都不能在組裝獨立存在,所以本次設計中對相關配件也作了相關說明,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p><p><b> 參考文獻</b></p><p> 1 張貴林,何志剛,朱柏林.簡明農業(yè)機械設計標準應用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3.11,第1版</p><p> 2 農業(yè)機械
77、編寫小組,農業(yè)機械.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年2月第1版</p><p> 3 劉鴻文,材料力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年第3版</p><p> 4 機械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p> 5 PF455S插秧機培訓教材.南京:江蘇省農業(yè)機械技術推廣站</p><p> 6 天津大學,機械設計零件手冊
7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p> 7 機械設計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8 機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p> 9 陳秀寧,施高義,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p><p> 10 江蘇東洋插秧機有限公司. PF455S插秧機使用說明書.江蘇:江蘇東洋插秧機有限公司,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
- 設計-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
- 畢業(yè)設計任務書-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畢業(yè)設計任務書-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畢業(yè)論文-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論文+dwg圖紙)
- 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論文+dwg圖紙)
- 任務書-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任務書-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任務書-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doc
- 水稻插秧機的設計
- 農業(yè)設計 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圖紙32張】【全套cad圖紙+畢業(yè)論文】【原創(chuàng)資料】【畢業(yè)設計】
- 160+插秧機系統(tǒng)設計(論文+dwg圖紙)
- 高速插秧機
- 插秧機設計
- 手扶插秧機傳動部分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