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網(wǎng)畢業(yè)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1 設計概要1</b></p><p>  1.1 設計題目1</p><p>  1.2 主要設計內(nèi)容1</p><p>  1.3 設計原始資料2</p><p>  2 排水系統(tǒng)概論3&l

2、t;/p><p>  2.1 城市污水的分類3</p><p>  2.2.1 排水體制3</p><p>  2.2.2 排水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原則5</p><p>  2.2.3排水體制的選擇5</p><p>  3 污水管道系統(tǒng)的設計7</p><p>  3.1 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

3、7</p><p>  3.1.1.居民生活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7</p><p>  3.1.2.工業(yè)廢水設計流量7</p><p>  3.1.3.工業(yè)企業(yè)的生活淋浴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7</p><p>  3.1.4. 公共建筑污水設計流量8</p><p>  3.1.5. 城市污水設計總流量8<

4、/p><p>  3.2 污水管道的設計9</p><p>  3.2.1布置污水管道9</p><p>  3.2.2街區(qū)編號并計算其面積9</p><p>  3.2.3劃分設計管段,計算設計流量9</p><p>  3.2.4 管段水力計算10</p><p>  3.2.5 相關

5、圖形繪制16</p><p><b>  5 謝辭17</b></p><p><b>  6 參考文獻18</b></p><p><b>  7 附錄19</b></p><p><b>  附表119</b></p><

6、p><b>  附表221</b></p><p><b>  附表325</b></p><p><b>  附表427</b></p><p><b>  附表529</b></p><p><b>  1 設計概要</b

7、></p><p><b>  1.1 設計題目</b></p><p>  廣東沙市污水管網(wǎng)工程設計</p><p>  1.2 主要設計內(nèi)容</p><p>  本設計主要包括污水管網(wǎng)設計與計算,具體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p><p>  ⑴ 排水體制的選擇;</p>

8、<p><b> ?、?污水量的計算;</b></p><p><b> ?、?污水管網(wǎng)定線;</b></p><p><b> ?、?管段流量計算;</b></p><p><b> ?、?管網(wǎng)水力計算;</b></p><p> ?、?管道剖

9、面圖繪制。</p><p>  1.3 設計原始資料</p><p>  ⑴ 城市平面圖(1:5000)</p><p> ?、?城市各地區(qū)人口密度:</p><p>  Ⅰ區(qū) 520 人/公頃;Ⅱ區(qū) 540 人/公頃 。</p><p> ?、?城市居住房中的衛(wèi)生設備情況:</p><p> 

10、?、駞^(qū): 有完善的給水排水設施 ;Ⅱ區(qū): 有完善的給水排水設施 ;</p><p> ?、?城市中有下列工業(yè)企業(yè),其位置如城市平面圖所示:</p><p>  ① A 廠,生產(chǎn)用水量 2500 m3/d,最大班排水量 1500 m3/d。</p><p>  工人總數(shù) 1200 人,分 兩 班工作。熱

11、車間占每班人數(shù)的 50 %</p><p>  第一班 600人,使用淋浴者 490人;其中熱車間 260 人。</p><p>  第二班 600 人,使用淋浴者 490 人;其中熱車間 260人。</p><p>  ② B 廠,生產(chǎn)用水量 2500 m3/d,最大班排水量 2050 m3/

12、d。</p><p>  工人總數(shù) 1000人,分 兩 班工作,熱車間占每班人數(shù)的 40 %</p><p>  第一班 500 人,使用淋浴者 320 人;其中熱車間 180 人。</p><p>  第二班 500人,使用淋浴者 320人;其中熱車間 180人。</p><p> ?、?公共建筑排水量(火車站)

13、: 700 m3/d。</p><p> ?、沙鞘型寥婪N類 粘土和亞粘土 ;地下水位深度 -4.5 米;</p><p>  冰凍線深度 / 米; 常年主導風向 南風 ;</p><p>  城市最高溫度 32℃ ; 最低溫度 10℃ ;年平均溫

14、度 24℃。</p><p><b>  2 排水系統(tǒng)概論</b></p><p>  2.1 城市污水的分類 </p><p>  在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中,使用著大量的水。水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變了原有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這些用過后的水稱作污水或廢水。而城市污水是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的總稱。</p&

15、gt;<p><b>  1.生活污水</b></p><p>  生活污水指人們?nèi)粘I钪杏眠^的水,主要包括從住宅、公共場所、機關、學校、醫(yī)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廠的生活間,如廁所、浴室、盟洗室、廚房、食堂和洗衣房等處排出的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較多有機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質,在收集后需經(jīng)過處理才能排入水體、灌溉農(nóng)田或再利用。</p><p><

16、;b>  2.工業(yè)廢水</b></p><p>  工業(yè)廢水是指在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廢水。工業(yè)廢水水質隨工廠生產(chǎn)類別、工藝過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產(chǎn)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根據(jù)污染程度的不同,工業(yè)廢水又分為生產(chǎn)廢水和生產(chǎn)污水。生產(chǎn)廢水是指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輕度污染或僅水溫增高的水,如冷卻水,通常經(jīng)簡單處理后即可在生產(chǎn)中重復使用.或直接排放水體。生產(chǎn)污水是指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較嚴重污染的水

17、,具有危害性,需經(jīng)處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不同的工業(yè)廢水所含污染物質有所不同。如冶金、建材工業(yè)廢水含有大量無機物,食品、煉油、石化工業(yè)廢水所含有機物較多。另外,不少工業(yè)廢水含有的物質是工業(yè)原料,具有回收利用價值。</p><p>  城市污水通常是指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統(tǒng)的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的混合物。在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中,還可能包括截流入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統(tǒng)的雨水。城市污水實際上是一種混合污水,其性質變化很大,隨著

18、各種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業(yè)廢水中污染物質的特性不同而異。城市污水需經(jīng)過處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體、灌溉農(nóng)田或再利用。</p><p>  在城市和工業(yè)企業(yè)中,應當有組織地、及時地排除上述廢水和雨水,否則可能污染和破壞環(huán)境,甚至形成環(huán)境公害,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乃至于威脅到人身健康。</p><p>  2.2 排水體制選擇</p><p>  2.2.1 排水體制<

19、/p><p>  排水體制是指排水系統(tǒng)對生活污水、生產(chǎn)廢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為合流制和分流制兩種類型,是針對污水和雨水的合與分而言的</p><p><b>  ⑴ 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b></p><p>  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是指將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內(nèi)排除的排水系統(tǒng),又可分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和截流式合

20、流制排水系統(tǒng)。</p><p>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是最早出現(xiàn)的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是將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經(jīng)處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體。因污水未經(jīng)無害化處理而直接排放,會使受納水體遭受嚴重污染。國內(nèi)外許多老城市幾乎都是采用這種排水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現(xiàn)在一般不再采用。</p><p>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是在鄰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較低側建造一條沿河岸的截流總干管,所有主干排水

21、管的混合污水都將接入截流總干管中,合流污水由截流總干管輸送至下游的排水口集中排出或進入污水處理廠。由于雨水流量的瞬時值可能很大(取決于雨水設計采用的重現(xiàn)期、排雨水區(qū)域地面硬化情況和建筑密度以及當?shù)氐慕涤炅康?,合流制截流總干管在管徑確定方面通常只考慮截流非雨水污水量(稱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旱流量)一定倍數(shù)的雨水量,而不是把所有雨水量都截流在截流總干管中。為此,在合流干管與截流總干管相交前或相交處需設置溢流井。溢流井的作用是,當進入管道的城

22、市污水和雨水的總量超過管道的設計流量時,多余的雨水(實際上是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混合物)就會經(jīng)溢流井排出,而不能向截流總干管的下游轉輸。截流總干管的下游通常是市政污水處理廠。由于雨天初降雨的匯集量較小,一般都在截流總干管的設計雨水截流能力范圍內(nèi),故晴天的城市污水和雨天的初降雨都會排送至污水廠,經(jīng)處理后排入水體。當降雨過程延續(xù),進入管道的混合污水流量超過截流總干管的設計輸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經(jīng)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體。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

23、是國內(nèi)外改造舊城區(qū)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p><p><b> ?、?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b></p><p>  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是指將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和雨水分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管渠系統(tǒng)內(nèi)排除的排水體制。排除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統(tǒng)稱為污水排水系統(tǒng),排除雨水的系統(tǒng)稱為雨水排水系統(tǒng)。根據(jù)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

24、/p><p>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具有相互完全獨立的污水排水系統(tǒng)和雨水排水系統(tǒng),污水排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雨水就近排入水體(圖19}。不完全分流制是指只有污水排水系統(tǒng),而未建雨水排水系統(tǒng),雨水沿街道邊溝、水渠、天然地面等原有雨水渠道系統(tǒng)排泄,或者在原有渠道系統(tǒng)輸水能力不足之處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進一步發(fā)展后再修建完整獨立的雨水排水系統(tǒng),逐步改造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p><p>

25、  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各區(qū)域的自然條件存在差異,同時排水系統(tǒng)的建設是逐步進行和完善的,有時會出現(xiàn)混合制排水系統(tǒng),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統(tǒng)。混合制排水系統(tǒng)在原為合流制的城市進行排水系統(tǒng)的改造擴建時常常出現(xiàn)。</p><p>  在工業(yè)企業(yè)中,由于工業(yè)廢水成分和性質的復雜性,與生活污水不宜混合,而且彼此之間也不宜混合,否則將造成污水和污泥處理復雜化,給廢水重復利用和有用物質的回收造成、困難。</p&g

26、t;<p>  2.2.2 排水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原則</p><p> ?、?排水系統(tǒng)規(guī)劃應符合城市和工業(yè)企業(yè)的總體規(guī)劃,并應與城市工業(yè)企業(yè)中期他單項工程建設密切配合,相互協(xié)調,該現(xiàn)成的道路規(guī)劃、建筑界限、設計規(guī)模對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有很大的影響。</p><p> ?、?排水系統(tǒng)設計要與鄰近區(qū)域的污水和污泥處理和處置協(xié)調。</p><p>  ⑶ 考慮污水的

27、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p><p> ?、?設計排水區(qū)域內(nèi)需考慮污水排水問題與給水工程的協(xié)調,以節(jié)省總投資。</p><p> ?、?排水工程的設計應全面規(guī)劃,按近期設計考慮遠期發(fā)展,。</p><p> ?、?排水工程設計師考慮原有管道系統(tǒng)的使用可能。</p><p> ?、?在規(guī)劃設計排水工程時必須認真觀測執(zhí)行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制定的現(xiàn)

28、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定。</p><p>  2.2.3排水體制的選擇</p><p>  排水系統(tǒng)體制應根據(jù)城市及工業(yè)企業(yè)的規(guī)劃、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污水利用情況、原油排水設施、水質、水量、地形、對條件確定。</p><p> ?、?從環(huán)境保護方面來看</p><p>  如果采用合流制將污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廠進行處理,然后再排放,從控制

29、和防止水體的污染來看,是較好的,但這時截流主干管很大,污水廠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設費用也相應增加。采用截流是合流制時,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經(jīng)溢流井溢入水體,水體受到污染。</p><p>  分流制排出污水和雨水,初雨徑流未加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對城水體也會造成污染,但它比較靈活,比較容易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故應采用分流制。</p><p><b> ?、?從造價方面來看</b

30、></p><p>  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價比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廠卻比分流制的造價要高。</p><p> ?、?從維護管理方面來看</p><p>  晴天時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時才接近滿管流,因而雨天時合流制管道內(nèi)流速較低,易于產(chǎn)生沉淀。但據(jù)經(jīng)驗,管中的沉淀易被暴雨水流沖走,這樣,合流管道的維護費用可降低。但

31、是,晴天和雨天時流入污水廠的水量變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污水廠運行管理的復雜性。而分流制系統(tǒng)可以保證管內(nèi)的流速,不致發(fā)生沉淀,同時,流入污水廠的水量和水質比合流制變化小得多,污水廠的運行易于控制。</p><p>  綜合考慮各個因素,為了更好的保護環(huán)境,適應以后的發(fā)展,且便于污水廠的運行管理,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即采用兩個(雨水、污水)管道系統(tǒng)。本次設計只做污水系統(tǒng)的設計與計算。</p>&

32、lt;p>  3 污水管道系統(tǒng)的設計</p><p>  3.1 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p><p>  3.1.1.居民生活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p><p>  居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洗滌、沖廁、洗澡等產(chǎn)生的污水。</p><p>  居民生活污水設計流量可按下式計算:</p><p><b&g

33、t; ?。?-1)</b></p><p>  式中 Q—— 居民生活污水設計流量(L/s); </p><p>  q—— 居民生活污水定額(L/人·d);</p><p>  N1 —— 設計人口數(shù);</p><p>  Kz —— 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shù)。</p><p>  

34、設計人口指污水排水系統(tǒng)設計期限終期的規(guī)劃人口數(shù)。它與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模及人口的增長率有關。</p><p>  3.1.2.工業(yè)廢水設計流量</p><p><b> ?。?-2) </b></p><p>  3.1.3.工業(yè)企業(yè)的生活淋浴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p><p>  工業(yè)企業(yè)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設計流量用下式計

35、算:</p><p><b>  (3-3)</b></p><p><b> ?。?-4)</b></p><p>  3.1.4. 公共建筑污水設計流量</p><p>  可利用綜合污水定額計算,如有具體資料也可單獨計算。 </p><p><b>  (3-

36、5) </b></p><p>  式中 Q ——各公共建筑污水設計流量(L/s);</p><p>  q —— 各公共建筑最高日污水量標準</p><p>  L/用水單位·d);</p><p>  N——各公共建筑用水單位數(shù);</p><p>  T—— 各公共建筑最高日排水小

37、時數(shù);h</p><p>  K——各公共建筑污水量時變化系數(shù)。</p><p>  3.1.5. 城市污水設計總流量</p><p>  城市污水設計總流量:</p><p>  。 (3-6) </p><p>  3.2 污水管道的設計</p&

38、gt;<p>  3.2.1布置污水管道</p><p>  從小區(qū)平面圖上可知該區(qū)地勢自南向北傾斜,坡度較小,無明顯分水線、可劃分為一個排水流域。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區(qū)地勢較低一側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與等高線平行布置,主干管布置在北側共青團路下,基本上與等高線垂直。整個管道系統(tǒng)呈正交式布置。</p><p>  3.2.2街區(qū)編號并計算其面積</p><p&

39、gt;  將各街區(qū)遍上號碼,并按各街區(qū)的平面范圍計算它們的面積,結果見附表表1中,用箭頭標出各街區(qū)的污水排出方向。</p><p>  3.2.3劃分設計管段,計算設計流量</p><p><b> ?、?設計管段的劃分</b></p><p> ?、?設計管段:兩個檢查井之間的管段,如果采用的設計流量不變,且采用同樣的管徑和坡度,則稱它為設計

40、管段。</p><p> ?、?劃分設計管段:只是估計可以采用同樣管徑和坡度的連續(xù)管段,就可以劃作一個設計管段。根據(jù)管道的平面布置圖,凡有集中流量流入,有旁側管接入的檢查井均可作為設計管段的起止點。設計管段的起止點應依次編上號碼。因排水管區(qū)遇到鐵路,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設,所以要設倒虹管。</p><p> ?、?設計管段設計流量的確定</p><p>  每一設計管

41、段的污水設計流量可能包括以下幾種流量。</p><p> ?、?本段流量 q1—— 是從本管段沿線街坊流來的污水量;</p><p> ?、?轉輸流量 q2—— 是從上游管段和旁側管段流來的污水量;</p><p> ?、?集中流量q3—— 是從工業(yè)企業(yè)或其它產(chǎn)生大量污水的公共建筑流來的污水量。</p><p>  對于某一設計管段,本段流量

42、是沿管段長度變化的,即從管段起點的零逐漸增加到終點的全部流量。為便于計算,通常假定本段流量從管段起點集中進入設計管段。而從上游管段和旁側管流來的轉輸流量 q2和集中流量 q3對這一管段是不變的。</p><p>  本段流量是以人口密度和管段的服務面積的乘積來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p><p>  q = q F (3-6

43、)</p><p>  式中 q—— 設計管段的本段流量(L/s);</p><p>  F —— 設計管段的本段服務面積(ha);</p><p>  q—— 比流量(L/s·ha)。比流量是指單位面積上排出的平均污水量??捎孟率接嬎悖?lt;/p><p>  q

44、(3-7)</p><p>  式中 n —— 生活污水定額(L/人·d);</p><p>  ρ——人口密度(人/ ha)。</p><p>  在初步設計階段只計算干管和主干管的設計流量,本次設計中,該城市,一區(qū)、二區(qū)人口密度分別為520cap/ha、540cap/ha,污水量設計標準120L/(cap·d),則一、二區(qū)每ha街區(qū)面積的生

45、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為:</p><p>  一區(qū) q == 0.722(L/s·ha);</p><p>  二區(qū) q == 0.750(L/s·ha)</p><p>  某一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可由下式計算:</p><p>  q= (q+ q) k + q (3-8)<

46、/p><p>  式中 q—— 某一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L/s);</p><p>  q —— 本段流量(L/s);</p><p>  q—— 轉輸流量(L/s);</p><p>  q —— 集中流量(L/s);</p><p>  k —— 生活污水總變化系數(shù)。</p><p>  生活

47、污水量總變化系數(shù)可以從下表查的;</p><p>  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shù) 表3-1 </p><p>  各管段的生活污水總變化系數(shù)按照線性內(nèi)插法求得,各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應列表計算,各干管設計流量計算見附表2,各主干管設計流量計算見下附表3。</p><p>  3.2.4 管段水力計算</p>

48、<p>  在確定管段設計流量后,便可以從上游管段開始依次進行主干管各設計管段的水力計算。一般常列表進行計算,水力計算步驟如下:</p><p> ?、?計算每一設計管段的長度,結果見附表4表從管道平面布置圖上量出每一設計管段的長度,列入表中。</p><p>  ⑵ 將各設計管段的設計流量列入表中第3項。設計管段起訖點檢查井處的地面標高列入表中。</p>&l

49、t;p> ?、?計算每一設計管段的地面坡度,計算每一設計管段的地面坡度,作為確定管道坡度時參考。</p><p>  ⑷ 確定起始管段設計參數(shù)</p><p>  確定起始管段的管徑以及設計流速v,設計坡度I,設計充滿度h/D。首先擬采用最小管徑mm,即查水力計算圖。在這張計算圖中,管徑D和管道粗糙系數(shù)n為已知,其于4個水力因素只要知道2個即可求出另外2個?,F(xiàn)已知設計流量,另1個可根

50、據(jù)水力計算設計數(shù)據(jù)的規(guī)定設定。本城鎮(zhèn)由于管段的地面坡度很小,為了不使整個管道系統(tǒng)的埋深過大,宜采用最小設計坡度為設定數(shù)據(jù)。將所確定的管徑D、管道坡度I、流速v、充滿度h/D分別列入下表中的第4、5、6、7項。充滿度如下圖所示:</p><p>  ⑸ 確定其他管段設計參數(shù)</p><p>  確定其它管段的管徑D、設計流速v、設計充滿度h/D和管道坡度I。通常隨著設計流量的增加,下一個管段

51、的管徑一般會增大一級或兩級(50mm為一級),或者保持不變,這樣便可根據(jù)流量的變化情況確定管徑。然后可根據(jù)設計流速隨著設計流量的增大而逐段增大或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設定設計流速。根據(jù)Q和v即可在確定D那張水力計算圖中查出相應的h/D和I值,若h/D和I值,若h/D和I值符合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說明水力計算合理,將計算結果填入表中相應的項中。在水力計算中,由于Q、v、h/D、I、D各水力因素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在查水力計算圖時實際存在一個試

52、算過程。</p><p>  最大設計充滿度 表3-2</p><p> ?、?最小管徑與最小設計坡度</p><p><b>  原因:</b></p><p> ?、?養(yǎng)護方便:一般在污水管道的上游部分,設計流量很小,若根據(jù)流量計算,則管徑會很小,根據(jù)養(yǎng)護經(jīng)驗

53、表明,管徑過小易堵塞,使養(yǎng)護管道的費用增加。而小口徑管道直徑相差一號在同樣埋深下,施工費用相差不多。</p><p> ?、?減小管道的埋深:此外采用較大的管徑,可選用較小的坡度,使管道埋深減小。最小管徑可見下表。</p><p>  最小設計坡度:相應于管內(nèi)最小設計流速時的坡度叫做最小設計坡度,即保證管道內(nèi)污物不淤積的坡度。最小管徑與最小設計坡度可見下表:</p><

54、p>  最小管徑和最小設計坡度 表3-3</p><p> ?、?計算各管段上端、下端的水面、管底標高及其埋設深度:</p><p> ?、?根據(jù)設計管段長度和管道坡度求降落量。</p><p>  ② 根據(jù)管徑和充滿度求管段的水深。</p><p>  ③ 確定管網(wǎng)系統(tǒng)的控制點。本題離污水廠最遠的干管起

55、點是13及1點,13點的埋深可用最小覆土厚度的限值確定,因此至南地面坡度約為0.0025,可取干管坡度與地面坡度近似,因此干管埋深不會增加太多,整個管線上又無個別低洼點,見表4-5,故13點的埋深不能控制整個主干管的埋設深度。對主干管起決定作用的控制點是1點。1點是主干管的起始點,它的埋深考慮到管道內(nèi)污水冰凍,地面荷載,覆土厚度等各因素。</p><p> ?、?求設計管段上、下端的管內(nèi)底標高,水面標高及埋設深度

56、。</p><p> ?、?求設計管段上、下端的管內(nèi)底標高,水面標高及埋設深度如下圖所示:</p><p>  圖3.2管道埋深示意圖</p><p><b> ?、?最小埋深</b></p><p>  確定污水管道最小埋設深度時,必須考慮下列因素:</p><p> ?。╝)必須防止管內(nèi)污水冰

57、凍或土壤冰凍而損壞管道,土壤的冰凍深度,不僅受當?shù)貧夂虻挠绊懀遗c土壤本身的性質有關。所以,不同的地區(qū),由于氣候、條件不同,土壤性質不同,土壤的冰凍深度也各不相同。在污水管道工程中,一般所采用的土壤冰凍深度值,是當?shù)囟嗄暧^測的平均值。</p><p>  由于生活污水水溫教高,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不斷地流動,所以污水不易冰凍。由于污水水溫的輻射作用,管道周圍的土壤不會冰凍,所以,在污水管道的設計中,沒有必要將整個管

58、道都埋設在土壤的冰凍線以下。但如果將管道全部埋在冰凍線以上,則會因土壤凍漲而損壞管道基礎。 </p><p>  (b) 必須保證管道不致因為地面荷載而破壞為保證污水管道不因受外部荷載而破壞,必須有一個覆土厚度的最小限值要求,這個最小限值,被稱為最小覆土厚度。此值取決于管材的強度、地面荷載類型及其傳遞方式等因素。</p><p>  現(xiàn)行的《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在車行道下的排水管道,其

59、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得小于0.7 m。在對排水管道采取適當?shù)募庸檀胧┖?,其最小覆土厚度值可以酌減。</p><p><b> ?、?污水管道的銜接</b></p><p> ?、?檢查井設置原則:污水管道在管徑、坡度、高程、方向發(fā)生變化及支管接入的地方及直線管段每隔一定距離。</p><p> ?、?水管道在檢查井中銜接時應遵循兩個原則:(a).

60、 盡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減少管道埋深,降低造價;(b) .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積。</p><p> ?、郏艿赖你暯臃椒ǎ褐饕兴嫫浇?、管頂平接兩種 :</p><p>  (a)水面平接:是指在水力計算中,上游管段終端和下游管段起端在指定的設計充滿度下的水面相平,即上游管段終端與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標高相同。</p><p>  適用于管徑相同時

61、的銜接。</p><p>  (b)管頂平接:是指在水力計算中,使上游管段終端和下游管段起端的管頂標高相同。采用管頂平接時,下游管段的埋深將增加。</p><p>  這對于平坦地區(qū)或埋深較大的管道,有時是不適宜的。這時為了盡可能減少埋深,可采用水面平接的方法。</p><p>  適用于管徑不相同時的銜接。兩種銜接情況可如下圖所示:</p><

62、p>  圖3.3水面平接示意圖</p><p>  圖3.4 管頂平接示意圖</p><p><b>  ④.注意:</b></p><p> ?。╝)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內(nèi)底標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終端的水面和管內(nèi)底標高。</p><p> ?。╞)當管道敷設地區(qū)的地面坡度很大時,為調整管內(nèi)流速所采用的管道坡度將

63、會小于地面坡度。為了保證下游管段的最小覆土厚度和減少上游管段的埋深,可根據(jù)地面坡度采用跌水連接。</p><p>  (c)在旁側管道與干管交匯處,若旁側管道的管內(nèi)底標高比干管的管內(nèi)底標高相差1m以上時,為保證干管有良好的水力條件,最好在旁側管道上先設跌水井后再與干管相接。</p><p>  以上計算均應列表計算,各節(jié)點的高程、各管段長度及水力計算表見附表5。</p>&l

64、t;p><b> ?、?倒虹吸的設計</b></p><p>  因為該城市有鐵路穿過,所以采用倒虹吸將污水送至鐵路另一側。根據(jù)平面圖可知在管段2-2’設置倒虹吸。 </p><p>  考慮采用兩條管徑相同且平行敷設的倒虹管線,一條留以備用。倒虹吸的流量為8.20L/s,倒虹吸管徑D=200mm,水力坡度I=0.005流速v=0.91m/s,最小流速0.9m

65、/s。</p><p>  倒虹吸管的沿程水力損失:</p><p>  il=0.005×125=0.375m</p><p>  倒虹吸管的全部水力損失:</p><p>  H1=1.100.375=0.0.4125m</p><p>  倒虹吸進、出井水位差值:</p><p>

66、;  H= H1+0.10=0.5125m。</p><p><b> ?、?提水泵站設置:</b></p><p>  由于污水廠污水進口埋深的限制,必須設置提水泵站。其提水高度為:</p><p>  H=5.458-2.000=3.458 m 。</p><p>  3.2.5 相關圖形繪制</p>

67、<p>  1.污水主干管縱剖面圖繪制。</p><p>  2.檢查井節(jié)點詳圖繪制及示意圖繪制。結果見圖紙。</p><p><b>  5 謝辭</b></p><p>  以上內(nèi)容為本次課程設計的依據(jù)與計算過程,其中不足之處請老師給予糾正。</p><p>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掌握了排水工程的一些專

68、業(yè)知識,而這次設計讓我對給排水系統(tǒng)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設計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用計算機出圖,在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幫助下,終于順利完成了本次設計。</p><p>  總之,通過本次課程設計,使我鞏固了已經(jīng)學習的專業(yè)基礎知識,鍛煉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獨立完成對小區(qū)的污水管道的設計能力,同時又加強了計算機繪圖能力,真正實現(xiàn)了由理論向實踐的過渡。</p><p>

69、;  本設計是在劉亮老師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完成的。老師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shù)闹螌W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科學的工作方法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我。從課題的選擇到最終完成,老師提出了許多的寶貴意見,并始終給予我細心的指導和不懈的支持。</p><p>  最后再次感謝老師的耐心教導及在設計中給予的指導與幫助。</p><p><b>  謝謝你們!</b></p&

70、gt;<p><b>  6 參考文獻</b></p><p>  [1] 孫慧修.排水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2] HYDROLOGICAL PROCESSES ,Semimonthly,ISSN: 0885-6087,JOHN WILEY & BAFFINS LANE, CHICHESTER, W

71、 SUSSEX, ENGLAND, PO19 1UD</p><p>  [3] 姚雨霖.城市給排水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6</p><p>  [4] 利亞峰.給水排水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南[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5]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Monthly,ISSN:

72、 0378-3774</p><p>  [6]《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3、9、10、12冊】</p><p>  [7] 葉曉芹.《給水排水工程制圖》[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p><p>  [8] 田會杰《給水排水工程施工(第二版)》[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9]《農(nóng)業(yè)水利

73、工程英語(第二版)》[M].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 </p><p>  [10]《給水排水管道工程(第四版)》[M].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p><p><b>  7 附錄</b></p><p><b>  附表1</b></p><p><b&g

74、t;  街區(qū)面積計算表</b></p><p><b>  續(xù)附表1</b></p><p><b>  附表2</b></p><p><b>  污水干管設計流量</b></p><p><b>  續(xù)附表2</b></p>

75、<p><b>  續(xù)附表2</b></p><p><b>  續(xù)附表2</b></p><p><b>  附表3</b></p><p><b>  污水主干管設計流量</b></p><p><b>  續(xù)附表3</b&g

76、t;</p><p><b>  附表4 </b></p><p><b>  各管段長度計算表</b></p><p><b>  續(xù)附表4</b></p><p><b>  附表5</b></p><p><b> 

77、 水力計算表</b></p><p><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p>

78、;<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p><b>  續(xù)附表5</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