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碼頭工程</b></p><p> 防 洪 評 價 報 告</p><p><b> 二○○八年十一月</b></p><p><b> 目 錄</b></p><p><b> 1 概述1</b></
2、p><p><b> 1.1項目背景1</b></p><p><b> 1.2評價依據(jù)2</b></p><p> 1.2.1法規(guī)、規(guī)范、規(guī)程與規(guī)定2</p><p> 1.2.2參考資料2</p><p> 1.3技術路線及工作內容2</p>
3、<p><b> 2 基本情況4</b></p><p> 2.1建設項目概況4</p><p> 2.2河道基本情況4</p><p> 2.2.1河道概況4</p><p> 2.2.2河道邊界條件6</p><p> 2.2.3水文、泥沙、氣象特征6&l
4、t;/p><p> 2.2.4工程地質10</p><p> 2.3現(xiàn)有水利工程情況及其他設施情況11</p><p> 2.4水利規(guī)劃工程12</p><p> 3 河道歷史演變13</p><p> 3.1河道歷史演變概況13</p><p> 3.2河道近期演變分析1
5、5</p><p> 3.3河道演變趨勢分析16</p><p> 3.4擬建碼頭區(qū)近岸河床演變及選址評估16</p><p> 4 防洪評價計算18</p><p> 4.1水文分析計算18</p><p> 4.1.1水文計算標準18</p><p> 4.1.2基本
6、資料及計算方法18</p><p> 4.1.3設計流量19</p><p> 4.1.4碼頭設計洪水位的確定20</p><p> 4.2雍水分析計算22</p><p> 4.3沖刷分析24</p><p> 4.4河勢影響分析24</p><p> 4.5碼頭建設對
7、堤防的影響24</p><p> 4.6 碼頭建設對航運的影響25</p><p> 5 防洪綜合評價26</p><p> 5.1與現(xiàn)有水利規(guī)劃的關系及影響分析26</p><p> 5.2與現(xiàn)有防洪標準及有關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適應性分析26</p><p> 5.3對行洪安全的影響分析26
8、</p><p> 5.4對河勢穩(wěn)定的影響分析27</p><p> 5.5對第三人合法水事權益的影響分析27</p><p> 6 結論與建議28</p><p> 6.1主要結論28</p><p> 6.1.1 關于河勢影響方面28</p><p> 6.1.2 關
9、于防洪影響方面28</p><p> 6.1.3 關于堤防影響方面28</p><p> 6.1.4關于航運影響方面29</p><p><b> 6.2建議29</b></p><p><b> 1 概述</b></p><p><b> 1.
10、1項目背景</b></p><p> ***地處環(huán)鄱陽湖經(jīng)濟圈,縣城傍鄱陽湖而建,是***重要的水上門戶,縣域面積267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9萬畝,全縣以農(nóng)業(yè)種植為主,是***的農(nóng)業(yè)大縣;同時境內礦產(chǎn)資源十分豐富,石灰石、河砂等礦產(chǎn)資源的儲量巨大。</p><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主要經(jīng)營、生產(chǎn)、加工、銷售水泥、石灰石、砂及其它貨物的接駁、中轉、倉儲。該中轉
11、服務站預計碼頭建成后將每年經(jīng)營各類件貨、散貨在20萬噸以上,由于業(yè)務對象均位于長江及鄱陽湖沿岸,貨物運輸量大,因此水路運輸為公司貨物的主要運輸方式。目前,都昌港以貨物碼頭為主,而公用性碼頭泊位少,設施簡陋,儲運能力差,因此沒有滿足該貨物裝卸的碼頭泊位,而通過下游九江港碼頭及本港其它貨主碼頭裝卸又將增加企業(yè)的成本和在運輸繁忙時易受制于人。為解決貨物港口裝卸這一難題,該服務站計劃在都昌鎮(zhèn)鄱陽湖岸線擇址建設專用碼頭。</p>&
12、lt;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為灌注樁基礎現(xiàn)澆梁板透空式碼頭結構,建設500噸級(兼顧1000噸級)泊位2個,岸線長200米,占地約30畝,年綜合貨運吞吐量為20萬噸/年。</p><p> 由于貨物裝卸碼頭的建設,需要占用河道斷面和河床灘地,對鄱陽湖該河段的防洪工程及河勢演變必然產(chǎn)生一定影響。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
13、(水政[1992]7號)、水利部水建管[2001]618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的通知》、《***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和法規(guī)規(guī)定,對于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占用沿河岸線和灘地時,必須嚴格進行防洪與河勢影響論證,上報主管部門審批。受***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委托,我公司就興建***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對區(qū)內防洪與河勢的影響進作了具體分析,并編寫了本報告。</p><p><
14、;b> 1.2評價依據(jù)</b></p><p> 1.2.1法規(guī)、規(guī)范、規(guī)程與規(guī)定</p><p>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年10月1日);</p><p>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88年1月1日);</p><p>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1988年6月10日)
15、;</p><p> (4)《防洪標準》(GB50201-94);</p><p> (5)《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p><p> ?。?)《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水利部、國家計委水政[1992]7號文);</p><p> ?。?)《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水利部建管辦(
16、2004)109號文);</p><p> ?。?)《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guī)范》(SL278-2002);</p><p> (9)有關本工程設計文件及國家其它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等。</p><p><b> 1.2.2參考資料</b></p><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
17、08年10月,***港航設計院)。</p><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工程建設項目申請報告》(2008年10月,***港航設計院)。</p><p> 1.3技術路線及工作內容</p><p><b> 1.3.1技術路線</b></p><p> 本次***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工程防洪及河
18、勢影響評價采用有、無建設項目對比法進行分析和評價。根據(jù)新建工程進占河道斷面情況,利用水流的連續(xù)性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碼頭工程興建以后,引起工程附近上下游水力因素的變化情況,并分析其變化對防洪安全的影響。分析時,按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的水位沿程變化的微分方程式,建立數(shù)學計算模型,逐步由下游向上游推算水面線,然后按照新建建設項目進占河道斷面后造成水位壅高、流速變化等具體情況,對工程的防洪和河勢影響進行具體分析。</p>&l
19、t;p><b> 1.3.2工作內容</b></p><p> 根據(jù)《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的要求,本建設項目防洪評價主要工作內容如下:</p><p> 1、收集、了解新建工程所在湖區(qū)范圍內的水文、泥沙等資料,結合工程現(xiàn)狀,分析工程河段的設計洪水情況。</p><p> 2、收集、了解建設項目所在湖區(qū)范圍內
20、有關水利設施分布、規(guī)模、防洪標準、現(xiàn)狀防洪能力、社會經(jīng)濟等基本情況,分析建設項目對有關水利設施的影響。</p><p> 3、收集新建工程所在河段歷史和現(xiàn)狀湖盆地形、地質等資料,結合水文特征、水力條件及歷史演變過程和特點,分析湖盆沖淤變化特性和河勢演變規(guī)律情況。</p><p> 4、根據(jù)新建工程進占河道斷面情況,近似進行壅水分析計算,分析建設項目對防洪安全的影響及河勢影響。</
21、p><p> 5、根據(jù)新建工程實際情況及運行特點,分析其對防洪工程的影響、對航運的影響和對河道規(guī)劃的影響等。</p><p> 說明;本報告如無特殊說明,水位及高程資料均采用凍結吳淞基面(都昌:1985國家高程基準=凍結吳淞基面-1.893m)。</p><p><b> 2 基本情況</b></p><p><
22、;b> 2.1建設項目概況</b></p><p> 根據(jù)規(guī)劃設計,***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位于***都昌鎮(zhèn)磯山村委會的現(xiàn)風力發(fā)電站正背面獅子山尾處,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16°08′,北緯29°14′,溯水而上30km,抵贛江和修河交匯處的吳城鎮(zhèn),順水而下90km,抵湖口進長江。河道右岸12.0m以上為凹岸淺灘,為回水區(qū)域,碼頭右側緊鄰大磯山山腳邊灘(見附圖)。</
23、p><p> 設計碼頭為500噸級重力式實體碼頭,碼頭岸線為順岸式,港池采用順岸式布置,前方作業(yè)平臺采用靠船墩式結構,共布置五個,平面尺度為17m×15m,靠船墩之間由簡易鋼引橋銜接,并通過一線鋼引橋于后方陸域銜接。碼頭位于凹岸淺灘上,長200m,寬115m,占用凹岸灘地面積約30畝,碼頭泊位為2個500噸級(兼顧1000噸級),設計年綜合貨運吞吐量為散貨裝卸20萬噸/年(詳見:碼頭工程平面布置圖)。為了
24、方便碼頭貨物的儲存、運輸及管理,在碼頭出口山地通過場地平整,相應建設港區(qū)堆場、道路、辦公樓、倉庫及給水、供電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后將發(fā)揮水路運輸成本低廉和運輸量大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鄱陽湖潛在的運能,為企業(yè)產(chǎn)品的外運提供便捷運輸通道,同時降低生產(chǎn)成本緩解區(qū)域交通運輸壓力。</p><p> 根據(jù)碼頭設計及地形情況,碼頭所處灘地地面高程為12.0~20.8m,縱坡為1:36,碼頭陸域部分在灘地延伸長115m,占用灘地
25、行洪斷面805 m2,5個靠船墩深入主河道40m,為樁基礎梁板式透空結構。</p><p><b> 2.2河道基本情況</b></p><p><b> 2.2.1河道概況</b></p><p>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淡水湖,納***內贛江、撫河、信江、饒河和修水五大河流及濱湖地區(qū)的清豐山溪、潼津河、漳田河和博陽河等
26、河來水,經(jīng)湖盆調蓄后,由湖口注入長江,總流域面積16.22×104 km2。鄱陽湖形似葫蘆,以永修縣吳城鎮(zhèn)松門山為界分南、北兩部分,南部為主湖區(qū),湖面寬廣,較淺;北部為人江水道,湖面窄,湖水較深,整個湖區(qū)南北長173 km,東西寬16.9 km,湖面最寬處達70km。鄱陽湖洪、枯水位時湖面積和湖容積相差很大,1985年湖水位為22m時,湖面面積為3291.5km2 ,容積295.2×108m3,湖水位為11m時,湖面
27、面積僅857 km2 ,容積僅14.0×108m3。</p><p> 新建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位于都昌鎮(zhèn)磯山村委會大磯山鄱陽湖邊,屬于鄱陽湖南北湖區(qū)的分界河段----松門山河段。該河段為鄱陽湖中部凹頸,全長約6500m,水面相對狹窄,枯水期束水如帶,豐水期水面寬度約2500~4200m,其中最窄處位于河段出口的大磯山靈峰寺~松門山河段,豐水期水面寬度約2500m;最寬處位于該河道進口的都昌南山塘~
28、吳城龍頭山,豐水期水面寬度約4200m。該河段兩岸均為低山丘陵谷地,植被發(fā)育良好,山腳磯石穩(wěn)定,其中北岸大磯山地勢起伏,大磯山緊臨鄱陽湖邊,山勢陡峻,山頂高程為202.7m,沖溝發(fā)育;南岸的松門山地勢相對較為平緩,山頂高程為92.7m。</p><p> 碼頭位于松門山河段出口處,距鄱陽湖入長江口約90km,上距***城4.5km。碼頭所在湖區(qū)斷面為不對稱型復式斷面,呈W形狀,湖床變化平緩,豐水期水面寬度約28
29、00m,枯水期河槽水面寬度約600~850m。主泓緊貼右岸下行,為該斷面的主航道區(qū)域,呈U型,寬約800~1200m,底部高程為2.0~12.0m;在斷面左側偏中間部位為次級航道,湖面寬淺,呈舒緩U型,底部高程為4.0~14.0m,碼頭即位于該河道主泓右岸。</p><p> 碼頭所在河段右岸12.0m高程以下的主河道岸線順直,12.0m高程以上有一凹岸淺灘,呈不規(guī)則四邊形,底部高程12.0~20.8m,外沿長
30、約1.5km,總面積約0.6km2(見碼頭平面位置圖),碼頭即位于該凹岸淺灘下游側,傍磯山山腳淺灘修建。</p><p> 鄱陽湖南部湖區(qū)水流進入北部湖區(qū)時,除了東面的松門山河道外,在吳城鎮(zhèn)還有一條汊道,位于松門山河道西南約30km,松門山河道與吳城汊道之間有下岸洲、令公洲、后山洲、梅西湖、東河村和松門山等。吳城汊道河道蜿蜒彎曲,水面狹窄,兩岸洲灘發(fā)育,河汊縱橫,豐水期水面寬度約700m,主要排泄贛江和修河來水
31、。根據(jù)《***鄱陽湖區(qū)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設計報告》(***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豐水期吳城鎮(zhèn)汊道與松門山河道的分流比約為1:3.8。</p><p> 2.2.2河道邊界條件</p><p> 在大地構造上,工程區(qū)位于揚子準地臺、江南臺隆、修水~都昌臺陷之都昌穹斷束構造單元之中,基底褶皺強烈,覆蓋層褶皺微弱,多屬寬展型向斜,軸向近東西向、北東至北北東向。斷裂發(fā)育,主要有兩組北北東向斷裂和近北
32、東向斷裂。</p><p> 碼頭所在大磯山~松門山河段,河道斷面狹窄,湖岸岸線順直,兩岸多為穩(wěn)定的山磯,山體植被覆蓋茂密,山勢穩(wěn)定,河岸邊界控制性較強,兩岸岸坡基本保持穩(wěn)定,右側主泓近岸,水流平順,河槽沖淤變化穩(wěn)定,水深條件良好。</p><p> 2.2.3水文、泥沙、氣象特征</p><p><b> (1)水文</b></p
33、><p> 鄱陽湖區(qū)洪水是由暴雨形成。每年4~9月為汛期,10月~次年3月為枯水期,贛、撫、信、饒、修等五河洪水一般發(fā)生在3月下旬~7月上旬。鄱陽湖水位漲落受五河及長江來水的雙重影響,汛期4~9月長達半年之久,其中4~6月為五河的主汛期,五河最大流量一般出現(xiàn)在6月,當五河出現(xiàn)大洪水時,鄱陽湖水位一般不高;7~9月五河來水減少,長江進入主汛期,鄱陽湖水位受長江洪水頂托或倒灌影響而維持湖區(qū)高水位。湖區(qū)最高水位一般出現(xiàn)在
34、7~9月,據(jù)湖口站1950~1998年資料統(tǒng)計,7~9月年最高水位出現(xiàn)的幾率達83.7%,其中7月出現(xiàn)幾率為65.3%。鄱陽湖水位變幅大,湖區(qū)各站水位最大年變幅達8.91~14.04m,最小年水位變幅為3.54~9.73m。湖口站特征水位統(tǒng)計見表2.2.3-1。</p><p> 表2.2.3-1 湖口站特征水位統(tǒng)計表 水位:吳淞高程</p><p&g
35、t; 鄱陽湖水系入江控制站為湖口水文站,鄱陽湖五大河流的水文控制站分別為:贛江外洲水文站、撫河李家渡水文站、信江梅港水文站、饒河虎山水文站和渡峰坑水文站、修河柘林水文站(現(xiàn)為虬津水文站)和萬家埠水文站。</p><p> 湖口水文站為國家基本水文站,該站地處湖口縣雙鐘鎮(zhèn),控制集雨面積為162225km2,于1922年10月由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設立,觀測水位,但時斷時續(xù);1951年改為水文站,觀測水位、流量、
36、含砂量至今。本站觀測河段位于鄱陽湖出口末端,呈一收縮河段,向上游河面逐漸展寬,測流斷面位于上下石鐘山之間,為復式河床,河床較為穩(wěn)定,左岸有一寬達3km的灘地,右岸為礫石略有粘土,高水時最大河寬達4.7km。中高水測流斷面距河口5.0km,中低水測流斷面因控制條件較差,而移至距河口0.7km處。因測流斷面距河口很近,受長江水流頂托影響顯著,水流較為紊亂,在長江高水位時,江水倒灌鄱陽湖,在測流斷面會出現(xiàn)正向流、負向流或橫向流等復雜流場。水位
37、觀測為自記水位記,測流用流速儀精簡法或積深浮標法,洪水期選用高水測流斷面。湖口水文站實測最大流量31900m3/s,發(fā)生在1998年6月26日,實測最高水位22.58m,發(fā)生在1998年7月9日。</p><p> 外洲水文站是贛江入鄱陽湖的重要控制站,位于南昌市桃花鄉(xiāng)外洲村,1949年10月設立,控制流域面積80948km2,觀測項目有水位、流量、降水量和泥沙等,自設站以來有連續(xù)的水文觀測資料,該站水位流量關
38、系受鄱陽湖水位頂托影響較大。</p><p> 李家渡水文站,位于進賢縣李渡鎮(zhèn)鑒良村,控制流域面積15811 km2,1952年8月設站,觀測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等。</p><p> 梅港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5535 km2,1952年4月設站,觀測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蒸發(fā)量等。</p><p> 虎山水文站位于樂平市鸕鶿鄉(xiāng)石里村,控制流域面積63
39、74 km2,1952年4月設站,1952年以后有連續(xù)水文觀測資料。</p><p> 渡峰坑水文站位于樂平市鸕鶿鄉(xiāng)石里村,控制流域面積5013 km2,1941年設站,1952年后有連續(xù)水文觀測資料。</p><p> 柘林水文站經(jīng)歷兩次搬遷,1953年1月設立了三拱灘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9081 km2,觀測水位、流量、泥沙等,因修建柘林水庫,1959年該站改為柘林水庫實驗站,觀測
40、水位、流量、泥沙等項目,控制流域面積9497 km2,1981年10月遷至虬津觀測水位、流量、降水量、蒸發(fā)量等,虬津站控制流域面積9914 km2。</p><p> 萬家埠水文站位于安義縣萬家埠鎮(zhèn)橋南街,控制流域面積3548 km2,1952年1月設站,主要觀測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等。</p><p><b> ?。?)河流泥沙</b></p>
41、<p> 鄱陽湖入?yún)R長江使鄱陽湖與長江的水位、泥沙關系相互影響,鄱陽湖汛期一般比長江早1~3月,來水量集中在4~7月,徑流總量占全年的55%;多年月平均流量最大值和歷年最大流量均出現(xiàn)在6月份,因受長江水位頂托的影響,多年月平均水位最大值和歷年最高水位則出現(xiàn)在7月份,江水倒灌現(xiàn)象幾乎年年發(fā)生,江水倒灌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每年的7、8、9三個月。鄱陽湖各河均屬少沙河流,由于湖面寬闊,大部分湖底較淺,水流流速緩慢,泥沙的沉積作用明顯,輸
42、沙量很小,據(jù)50年代至2003年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含沙量各河在0.087~0.136 kg/m3之間,以贛江最大,饒河最少,五河七站多年平均懸移質入湖沙量為1569.9×104t,五河及湖區(qū)多年平均懸移質總入湖沙量為1843.6×104t,各河入湖沙量年際年內變化規(guī)律與其徑流變化規(guī)律一致,年際變化大,一般是豐水年多沙,中水年中沙,枯水年少沙。泥沙年內分布極不均勻,泥沙入湖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85.3%,其中
43、汛期4~6月占66.6%。</p><p> 據(jù)湖口水文站資料統(tǒng)計,鄱陽湖多年平均出湖入(長)江懸移質泥沙量1016.5×104t,最多的一年為2170×104t,出現(xiàn)在1969年,最少的是1963年,該年長江7~10月倒灌入湖沙量699.2×104t,減去其它月份出湖沙量,則湖口站出湖輸沙量為-372×104t,泥沙出湖入江集中在長江汛期前的1~6月,占全年的95.9%
44、,3~4月占全年的52.2%,7~9月長江中上游主汛期,長江主流含沙量相對較大,長江泥沙隨水流倒灌入湖,多年平均倒灌泥沙量為123.3×104t。</p><p><b> ?。?)氣象特征</b></p><p> 鄱陽湖流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具有春季雨多濕潤,夏季炎熱,秋季干旱、冬季少雪寒冷干
45、燥等特點。</p><p> 據(jù)碼頭所在區(qū)域內的湖口氣象站觀測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394mm,最大降水量1937mm,最小降雨量為776mm。該區(qū)域降水量年際變化大,豐水年(1954年)是枯水年(1978年)的2.5倍,主汛期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枯水期10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22.4%。湖口站氣象特征值詳見表2.2.3-2。</p><p> 表2.2.3-2
46、 湖口站氣象特征值表</p><p><b> 2.2.4工程地質</b></p><p> 工程區(qū)位于揚子準地臺、江南臺隆、修水~都昌臺陷之都昌穹斷束構造單元之中,基底褶皺強烈,蓋層褶皺微弱,多屬寬展型向斜,軸向近東西向、北東至北北東向。斷裂發(fā)育,主要有兩組北北東向斷裂和近北東向斷裂。</p><p> 據(jù)《中國地
47、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的界定,測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都昌地區(qū)屬少震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p><p> 港址區(qū)地處都昌鎮(zhèn),地質情況較簡單,自北面湖底向南,陸上分布地層為志留系、上泥盆系、中石炭系及二迭系、三迭系,基巖主要為砂巖、頁巖,局部為粉砂質泥巖,巖面較低,高程為-41.39~-34.09m,巖面向兩側湖岸逐漸抬升,河岸表層多為第四系
48、亞黏土沉積層,兩岸坡腳多有頁巖出露,巖石呈強~弱風化,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河床的直接邊界由疏松沉積物組成,厚度約30~45m,全部由全新世松散沉積物組成,上部為較細的亞砂土亞粘土,厚度數(shù)米至十幾米,下部為粉細砂與中砂,厚約20~30m,以下為礫石直至基巖。河床沉積物以細砂、中砂為主,河床泥沙平均粒徑0.1~1.81mm,中值粒徑0.66~0.414mm。</p><p> 港址區(qū)地下水主要可分為第四系孔隙式承壓水和基
49、巖裂隙水??紫妒匠袎核饕x存于第四紀砂礫層中,水量較豐,具微承壓性,補給來源于湖周圍山體中的基巖裂隙水?;鶐r裂隙水則主要賦存于裂隙發(fā)育和構造破碎帶中,水量較小,補給主要來源于其上砂礫層中的孔隙水。</p><p> 2.3現(xiàn)有水利工程情況及其他設施情況</p><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附近主要水利工程有新妙圩、磯山圩、周溪圩、梟陽圩等萬畝圩和紅衛(wèi)百畝圩。</p&g
50、t;<p> 新妙圩堤長2000m,堤頂高程23.5~23m,最大堤高12.1m,設計洪水位為21.72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頂寬度為4.5m,內坡比1∶2.5,外坡比1∶3.0,圩堤保護面積76.5km2,保護耕地5.21萬畝,保護人口5.6萬人。</p><p> 磯山圩位于港址下游約2.5km處,堤長5060m,堤頂高程23.5m,最大堤高11.5m,設計
51、洪水位為21.71 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頂寬度為5m,內坡比1∶2.25,外坡比1∶2.75,圩堤保護面積22.5km2,保護耕地1.82萬畝,保護人口7.05萬人。</p><p> 周溪圩堤長5200m,堤頂高程23.5~23m,最大堤高11.0m,設計洪水位為21.71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頂寬度為3m,內坡比1∶2.25,外坡比1∶2
52、.75,圩堤保護面積13.66km2,保護耕地1.14萬畝,保護人口2.4萬人。</p><p> 梟陽圩堤長6600m,堤頂高程23.5m,最大堤高12.0m,設計洪水位為21.71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頂寬度為6m,內坡比1∶2.5,外坡比1∶3.0,圩堤保護面積4.8km2,保護耕地1.10萬畝,保護人口0.06萬人。</p><p> 紅衛(wèi)圩位
53、于碼頭東側約0.6km處,鄱陽湖凹岸,堤頂高程23.5m,最大堤高12.0m,設計洪水位為21.71m(P=10%),校核洪水位22.53m(P=5%),堤頂寬度為4m,內坡比1∶2.5,有砌石護坡,外坡比1∶3.0,圩堤保護耕地340畝,保護人口0.03萬人。</p><p><b> 2.4水利規(guī)劃工程</b></p><p> 1995年7月***水利規(guī)劃設
54、計院編制的《***鄱陽湖區(qū)綜合利用規(guī)劃報告》(水規(guī)部分)對鄱陽湖控制工程進行了規(guī)劃設想,擬定了全控制和分控制兩個人工控湖方案,經(jīng)比較選擇了全控制方案。該方案是在鄱陽湖入江水道的屏峰山~長嶺之間建一座集防洪、發(fā)電、水環(huán)境保護、航運等綜合功能的樞紐工程和兩處新建的分蓄洪區(qū),該工程位于鄱陽湖入江口上游約27.0km,2001年7月由***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完成了《鄱陽湖控制工程課題研究報告》,目前長江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和***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正在進行鄱
55、陽湖控制工程的防洪專題研究。另外,在距鄱陽湖入江口上游約6.0km處修建銅陵至九江鐵道干線,干線通過鄱陽湖需修建跨湖大橋----鄱陽湖特大橋,大橋全長5.0km,為銅九鐵路關鍵性工程之一,目前該工程已完工。</p><p> 該兩規(guī)劃建設工程均位于本碼頭的下游,碼頭的建設對該兩工程均不產(chǎn)生影響。</p><p><b> 3 河道歷史演變</b></p&g
56、t;<p> 3.1河道歷史演變概況</p><p> 鄱陽湖在地質時代湖盆地區(qū)的地質地貌幾經(jīng)滄桑,變化很大。全新世開始湖盆雖逐漸下沉,由于泥沙沉積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現(xiàn)為河網(wǎng)割切的景觀。新石器時代這一地區(qū)就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01(漢高祖六年)~公元421年(劉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陽湖中心設置了鄡陽縣,古城已經(jīng)考古發(fā)現(xiàn)在今鄱陽湖中心的四山,其周圍有彭澤、鄱陽、?;璧瓤h,所轄土地也有部分
57、位于鄱陽湖中,可見在公元5世紀20年代以前,鄱陽南湖地區(qū)并不存在龐大水體,而為地勢低平、河網(wǎng)割切的湖積平原,而鄡陽縣為河網(wǎng)支匯的中心。</p><p> 過去有人因鄱陽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澤之稱,而認為古代彭蠡澤即今鄱陽湖,其實彭蠡古澤的形成與古長江在九江盆地的變化有密切關系。更新世中期,長江出武穴后,主泓經(jīng)太白湖、龍感湖、下倉浦至望江縣與從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緣的長江汊道會合。更新世后期,長江主泓南移至今長江道上
58、,而原來被廢棄古河道因全新世以來傾掀下陷作用,逐漸擴展并與九江盆地南緣寬闊的長江水面合并,形成一個大面積的湖泊,即先秦《禹貢》中所載的彭蠡澤。當時長江出武穴擺脫兩岸山地的約束,形成了以武穴為頂點,北至黃梅,南至九江,東至鄂皖邊界的沖積扇,江水在沖積扇上分為多支,即《禹貢》中所謂“九江”,東至扇前洼地匯入彭蠡澤,可見古彭蠡澤主體部分在江北,相當今龍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區(qū),江南僅為今鄱陽湖的頸部。 </p><p&
59、gt; 由于古彭蠡澤是長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潴匯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間脊線分明,以后由于長江泥沙經(jīng)九江段時,受到贛江的頂托在主泓北側堆積起來,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間自然逐漸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澤即被分割開來。時間約在西漢后期,距今2000年以后,每逢長江泛濫泥沙溢出,彭蠡古澤逐漸縮小,形成了幾個由水流連通的湖泊,史稱雷水和雷池,即今龍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此后,江北彭蠡澤之名逐漸消失。 </p><p
60、> 自全新世開始,本區(qū)第四次斷塊差異運動,在南昌一湖口一線有較大的相對下陷,尤以湖口斷陷為強烈。西漢后期,湖口斷陷的古贛江區(qū)已擴展成較大的水域,即今鄱陽北湖的前身。因為江北彭蠡澤之名出于經(jīng)典《禹貢》,班固在《漢書。地理志》里就附會江南的鄱陽湖為古彭蠡澤,但在記載到湖漢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贛江)時,卻又說注入長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澤,估計當時江南新彭蠡澤洪枯水位變率大,枯水時束狹如江之故。</p><p>
61、漢晉時代的新彭蠡澤(晉時又稱宮亭湖)南界不超過今星子縣南嬰子口一線,而嬰子口則是贛水入湖口,也稱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澤形成后,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比較穩(wěn)定,其后隨南昌—湖口斷層下陷自北而南的發(fā)展,河網(wǎng)交錯的平原逐漸向沼澤化發(fā)展。劉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鄡陽縣的撤銷當與此有關。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澤迅速向東南方向擴展,宋初彭蠡湖區(qū)已超過嬰子口、松門山,迫近鄱陽(今波陽)縣城,彭蠡湖開始有鄱陽湖之稱,這種擴大的結果使原在湖邊上的山峰先后
62、淪為湖中小島,附近的小湖也相繼和鄱陽湖連成一片,古鄡陽縣周圍平原幾平淪沒殆盡,但其時鄱陽南湖仍為吞吐型湖,洪水時茫茫一片,枯水期束水如帶。 </p><p> 明清時期鄱陽湖演變的特點是湖汊逐漸形成并不斷發(fā)展,特別是鄱陽湖南部地區(qū),如今軍山湖、青嵐湖都形成于此時,而清代以來,吳城以北鄱陽湖逐漸淤淺,特別是主航道兩側的洲灘逐漸發(fā)育,但主航道河槽基本保持沖淤穩(wěn)定態(tài)勢。由于贛江、撫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東北延伸,鄱陽南
63、湖西南部湖面逐漸縮小。</p><p> 3.2河道近期演變分析</p><p> 近年來,無論是長江還是鄱陽湖湖盆區(qū),其縱向形態(tài)仍在進一步發(fā)展變化。解放以后,人類活動對長江和湖盆區(qū)的河勢影響有所加劇,主要表現(xiàn)在修建堤防或加高加固圩堤,對欠穩(wěn)定河岸進行護岸固腳等,使河道橫向變化減緩;而河道內的變化除水流的自然作用以外,也在某種程度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如湖盆區(qū)航道疏浚、取沙等。<
64、/p><p> 鄱陽湖河勢的近期演變主要體現(xiàn)在灘地淤淺和八十年代前的不斷圍墾,使湖岸逐漸向湖心發(fā)展,主河道則時沖時淤,變化頻繁。據(jù)對湖區(qū)及五河出口共11個站的年最高水位分析,鄱陽湖及五河尾閭水位逐年抬高趨勢明顯,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長江中下游水位日益升高的趨勢對五河洪水的頂托作用;二、五河的來沙在五河下游、尾閭地區(qū)及湖盆區(qū)的淤積作用;三、人類對河道中下游兩岸和湖汊的圍墾及尾閭區(qū)的堵汊并垸等人類活動,致使行洪
65、斷面變小及河槽湖泊的調蓄能力減小,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據(jù)1952年湖盆區(qū)地形圖和1984年湖盆區(qū)縱橫斷面對比分析,并進行量算,全湖區(qū)多年平均淤積厚度為0.002m,據(jù)湖盆縱斷面圖知,贛江南支、信江西大河出口處的瑞洪、梅溪嘴、康山一帶為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堆積體,該范圍湖底連續(xù)抬升,以康山附近最大,湖底抬高約1m,該處高程為15m的湖岸線在32年間已推進了9.5km,平均每年向湖心推移約0.29km。在1998年大洪水后,湖區(qū)開展了大范圍的“雙
66、退”和“單退”工程,使湖區(qū)在汛期的蓄水面積擴大到接近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水平。</p><p> 據(jù)1952年湖盆區(qū)地形圖和1984年湖盆區(qū)縱橫斷面對比分析,并進行量算,湖盆區(qū)松門山以下水道,除湖口附近有淤積外,整個出湖水道為沖刷區(qū),整個出湖水道多年平均沖刷深度0.0056m。</p><p> 新建碼頭位于獅子山附近鄱陽湖岸線,都昌港從獅子山至黃沙,岸線順直,岸坡基本保持穩(wěn)定,豐水期
67、水面寬2.5km,主泓近岸,水流平順,沖淤變化不甚劇烈。由于碼頭區(qū)所在大磯山~松門山河道斷面狹窄,為鄱陽湖葫蘆中間的凹陷瓶頸口,水流流速相對較大,因此對河道的沖刷能力相對較強,受上游河道的影響,其主航道偏靠右岸,因該斷面兩岸多為穩(wěn)定的山磯,山勢穩(wěn)定,河岸邊界控制性較強,因此兩岸岸坡基本保持穩(wěn)定,主河槽經(jīng)多年沖刷,沖淤變化也基本保持動態(tài)的穩(wěn)定狀態(tài)。另外,由于湖面寬大,當汛初或汛末淺水時,湖面大風使水浪加大造成渾水,對灘地有減淤作用,灘地也
68、相對較為穩(wěn)定。</p><p> 3.3河道演變趨勢分析</p><p> 綜上所述,在特定的水流條件下,鄱陽湖湖區(qū)整個河勢仍將發(fā)生緩慢演變的基本演變規(guī)律,呈沖淤消長的交替過程,以及繼續(xù)保持現(xiàn)階段基本穩(wěn)定的整體河勢的演變發(fā)展趨勢。</p><p> 碼頭區(qū)所在大磯山~松門山河段,河道斷面狹窄,湖岸岸線順直,兩岸多為穩(wěn)定的山磯,山體植被覆蓋茂密,山勢穩(wěn)定,河岸邊
69、界控制性較強,兩岸岸坡基本保持穩(wěn)定,右側主泓近岸,水流平順,今后在上游河勢不發(fā)生大的調整又無特異水文因素作用的條件下,河槽沖淤變化將繼續(xù)保持現(xiàn)階段基本穩(wěn)定的整體河勢的演變發(fā)展趨勢。</p><p> 3.4擬建碼頭區(qū)近岸河床演變及選址評估</p><p> 擬建碼頭選址于都昌鎮(zhèn)磯山村大磯山附近鄱陽湖右岸,從平面圖上看,碼頭區(qū)河道斷面位處鄱陽湖中部凹頸最窄斷面下游游約0.7km處,區(qū)域岸
70、線順直,在高程12.0m以下的等高線基本與河道水流方向平行,在高程12.0m以上碼頭區(qū)有約0.6km2的凹岸淺灘,洪水期淺灘被水流淹沒,枯水期淺灘凸顯,河道束水如帶。其近岸河床演變受鄱陽湖水位變化匯影響而較為復雜,具體分析有如下演變特點:</p><p> ?。?)擬建碼頭區(qū)由于右岸為大磯山,岸邊有穩(wěn)定的磯石等邊界條件控制,多年以來,區(qū)域岸線穩(wěn)定少變。</p><p> 1998年大水以
71、后,湖區(qū)開展了大范圍的“雙退”和“單退”的平垸行洪、退田還湖工程,并對沿湖岸線大小圩堤進行了全面的護砌加固處理,從近幾年湖區(qū)河岸穩(wěn)定,岸灘未見縮短。</p><p> ?。?)從平面形態(tài)變化來看,區(qū)域河道主流偏靠右岸,碼頭位于主流右側邊沿,且主流河床與等高線均較順直,并與水流方向基本平行,碼頭作業(yè)范圍和水深條件均較好。</p><p> ?。?)從橫斷面變化來看,河道斷面形態(tài)呈偏“W”型,
72、主流偏向右岸,因該斷面地處湖區(qū)中部收縮河段,斷面寬度相對較窄,水流流速較其它斷面要大,挾砂能力和沖刷能力均較強,因此主河床經(jīng)多年沖刷,河槽深切,但因瓶口段縱向范圍不大(總長約6.2km),受上下游寬淺河勢和上下游主河槽基本穩(wěn)定的影響,使該河道斷面主河槽的沖淤變化在年際間保持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該斷面右岸12.0m以上淺灘,岸坡較為平緩,一般為1:10~1:40,隨水文年變化,河床沖淤變化的幅度不大,呈沖淤消長交替過程,河床基本穩(wěn)定,興建碼頭基
73、本可行。</p><p> (4)從縱斷面情況分析,區(qū)段河床因斷面的突然束窄,河床深切,整個6.2km束窄河段縱向比降相對較陡,河段以下縱向比降逐漸放緩,整個河槽縱比降和平面走向均受上下游寬淺河勢和上下游基本穩(wěn)定的主河槽形勢影響,加上右岸有較穩(wěn)定的石磯,因此該河段河槽年內在鄱陽湖水水位變化情況下,呈沖淤消長交替變化過程,但在年際間變化不大,仍將維持現(xiàn)狀的動態(tài)平衡。該段河床主河槽底面高程一般在黃海0~+1m之間,
74、河床順直,水流平順,通航條件優(yōu)越。</p><p> 以上分析情況說明,該場址修建碼頭條件優(yōu)越,區(qū)域河床和岸線相對比較穩(wěn)定,水流平順,水深條件好,是修建港口碼頭的良好場址。</p><p><b> 4 防洪評價計算</b></p><p><b> 4.1水文分析計算</b></p><p&g
75、t; 擬建工程地點位于***都昌鎮(zhèn)磯山村大磯山附近鄱陽湖岸線,其工程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防洪和河勢兩個方面。對防洪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所在河道行洪能力的影響,即對洪水位的影響;(2)對防洪圩堤和堤岸的安全影響。對河勢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1)對河床的沖淤變化影響;(2)對河床兩岸的沖刷影響等。</p><p> 由于河道水流條件復雜,準確的工程影響分析必須進行模型試驗,對小型項目很難作到,這里僅根據(jù)本工
76、程區(qū)域的河勢演變情況并參考鄱陽湖沿線已建類似碼頭工程情況進行定性及數(shù)理計算分析。</p><p> 4.1.1水文計算標準</p><p> 新建碼頭位于***都昌鎮(zhèn)磯山村大磯山附近鄱陽湖岸線,溯水而上30km,抵贛江和修河匯合處的吳城鎮(zhèn),溯水而上4.5km,直抵***城,順水而下90km,抵湖口進長江。</p><p> 由于鄱陽湖區(qū)洪水受五河和長江洪水影響
77、,成因比較復雜,碼頭上、下游工程設施的設計防洪標準均為10~20年一遇,為滿足湖區(qū)整體防洪安全,根據(jù)碼頭規(guī)劃建設規(guī)模和等級,采用湖口站水位為22.5m時遭遇二十年一遇湖洪為設計洪水標準進行碼頭洪水分析計算。</p><p> 4.1.2基本資料及計算方法</p><p> 鄱陽湖水系入江控制站為湖口水文站,鄱陽湖五大河流的水文控制站分別為:贛江外洲水文站、撫河李家渡水文站、信江梅港水文
78、站、饒河虎山水文站和渡峰坑水文站、修河柘林水文站(現(xiàn)為虬津水文站)和萬家埠水文站,各站水位、流量及泥沙觀測情況見本文第2.2.3。</p><p> 鄱陽湖區(qū)設計洪水流量計算方法:采用五河各水文站歷年實測流量資料,對同期觀測值進行逐一疊加,得湖區(qū)歷年五河最大入湖流量,然后對其進行頻率分析計算,用P—Ⅲ型曲線進行適線,求得不同頻率下的五河入湖設計洪水流量。</p><p> 設計水位計算
79、方法:根據(jù)設計洪水流量計算結果,在湖口站水位為22.5m時,根據(jù)水流的連續(xù)性和能量守恒原理,按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的水位沿程變化的微分方程式,由湖口站測流斷面逐漸向上游推算水面線,然后確定工程所在斷面的設計洪水位。</p><p><b> 4.1.3設計流量</b></p><p> 鄱陽湖水位受五河和長江來水的雙重影響,鄱陽湖水系一般汛期為3月~7月,主汛期
80、為4月~6月,而長江汛期多為5月~10月。因此鄱陽湖中高水位維持時間長,每年4月~6月湖水位隨五河洪水入湖而逐步上升,6月以后五河來水減少,而7月~9月是長江汛期,引起江水頂托湖水,使湖口出流量減少,有時長江水倒灌入湖,使得鄱陽湖水位下降緩慢,長期維持在中高水位。</p><p> 當鄱陽湖五河汛期來水量大、長江水位低時,湖口站入江水流為順流;五河汛末來水量小、長江水位高時,長江水會倒灌入湖。鄱陽湖最大出湖流量
81、取決于五河入流和鄱陽湖區(qū)間入流,五河一般從3月下旬起至7月上旬止為洪水期,因此湖口站的年最大出湖流量多出現(xiàn)在5月~6月,而倒灌最大流量多出現(xiàn)在五河枯水期的12月~次年3月,五河汛末的7~9月也常有倒灌現(xiàn)象發(fā)生。湖口站年最高水位主要受長江洪水控制,年最大洪峰流量則受五河來水控制。</p><p> 由于鄱陽湖區(qū)洪水影響因素多,洪水成因復雜,本次設計洪水直接引用《***鄱陽湖區(qū)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設計報告》(***水利
82、規(guī)劃設計院)中的洪水計算成果。</p><p> 根據(jù)《***鄱陽湖區(qū)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設計報告》(***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鄱陽湖區(qū)各頻率下洪水來流流量見下表。</p><p> 表4.1.3.1 鄱陽湖區(qū)設計洪水流量計算成果表</p><p> 4.1.4碼頭設計洪水位的確定</p><p> 湖口站年最高水位主要受長江
83、洪水控制,若長江洪水小,五河洪水大,則湖口水位相對較低,長江漲水,引起江水頂托湖水,使湖口出流量減少,甚至出現(xiàn)長江水倒灌入湖情況,水位抬高,且維持時間較長,鄱陽湖洪水持續(xù)時間達半年以上。根據(jù)湖口水文站歷年實測資料統(tǒng)計分析,最高水位與最大流量不會同時發(fā)生,歷年最高水位一般在長江出現(xiàn)頂托或倒灌時發(fā)生,此時由于水深加大,水面加寬,湖床面積加大,而流速并不大,流量較小或出現(xiàn)負流量(倒灌入湖)。</p><p> 由于鄱
84、陽湖洪水影響因素復雜,為了合理確定湖區(qū)工程設計防洪水位,根據(jù)《***鄱陽湖區(qū)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鄱陽湖區(qū)各防洪工程設計水位采用湖口站水位為22.5m時遭遇設計頻率湖洪情況下的相應水位進行確定,因此本碼頭設計洪水位采用以下方法計算。</p><p><b> 計算方法:</b></p><p> 根據(jù)水流的連續(xù)性和能量守恒原理,按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的水位
85、沿程變化的微分方程式,建立數(shù)學計算模型如下:</p><p><b> ?。?)</b></p><p> 將(1)式改寫成差分方程為:</p><p><b> ?。?)</b></p><p> (2)式中:, ;</p><p> 采用式: , ;</
86、p><p> 則得: (3)</p><p> 上式中: Z------河道斷面水位(m);</p><p> S------計算河段長度(m);</p><p> ------動能修正系數(shù);</p><p> ------局部水頭損失系數(shù);</p><p> V---
87、---斷面平均流速(m/s);</p><p> Q------河道流量(m3/s);</p><p> K------斷面流量模數(shù);</p><p> A------過水斷面面積(m2);</p><p> n-------河床糙率系數(shù);</p><p> R------過水斷面水力半徑(m);</p
88、><p> -----上下游計算斷面間距(m);</p><p> u-------上游計算斷面;</p><p> d-------下游計算斷面。</p><p> 計算步驟:運用上述數(shù)模計算公式,自下而上,采用試算法進行湖口站至磯山圩的水面線計算,計算時不考慮區(qū)間入?yún)R水流的影響,求得碼頭興建前天然狀態(tài)下的沿程水面線。當上下兩站水位完全
89、符合磯山圩與湖口站的防洪設計水位時,即驗證了所采用數(shù)模計算公式內的各種計算參數(shù)(水力要素)符合實際,計算方法可靠。然后繼續(xù)采用上述計算參數(shù)推算碼頭處設計水位。</p><p> 計算依據(jù):① 根據(jù)表4.1.3.1計算結果,湖口站水位為22.5m時鄱陽湖湖區(qū)遭遇二十年一遇湖洪的相應流量為27200 m3/s。</p><p> ?、?根據(jù)《***鄱陽湖區(qū)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碼頭下游
90、2.5km處的磯山圩(萬畝圩)的設計洪水位(P=5%)為22.53m;設計洪水情況下,吳城鎮(zhèn)汊道與松門山河道的分流比約為1:3.8。</p><p> 計算結果:通過計算,碼頭區(qū)設計洪水位計算成果見下表。</p><p> 表4.1.4.2 碼頭區(qū)典型站點設計洪水位計算成果表</p><p><b> 4.2雍水分析計算</b>
91、</p><p> 碼頭所在湖區(qū)斷面為不對稱型復式斷面,呈W形狀,處鄱陽湖中部松門山河段,距河段出口斷面最狹窄處0.7km,湖床變化平緩,豐水期水面寬度約2800m,枯水期河槽水面寬度約600~850m。該河道主泓深切,緊貼右岸下行,為該斷面的主航道區(qū)域,呈U型,寬約800~1000m,底部高程為2.0~12.0m;在斷面左側偏中間部位為次級航道,湖面寬淺,呈舒緩U型,底部高程為4.0~14.0m。當水位為22
92、.54m時,整個斷面面積為38800m2,其碼頭即位于該河道斷面主泓右岸(詳見河道斷面圖)。</p><p> 碼頭所在河段右岸12.0m高程以下的主河道岸線順直,12.0m高程以上有一凹岸淺灘,呈不規(guī)則四邊形,底部高程12.0~20.8m,外沿長約1.5km,總面積約0.6km2(見碼頭平面位置圖),碼頭即位于該凹岸淺灘下游側,傍磯山山腳淺灘修建。</p><p> 碼頭所處右岸14
93、.6m高程以下岸線順直,設計碼頭位于14.6m高程以上的凹岸淺灘,采取重力式實體碼頭,港池為順岸式。碼頭為重力式實體碼頭,碼頭陸域位于凹岸淺灘上,長200.0m,寬115.0m,采用山體開挖渣料進行填筑,占用凹岸灘地平面面積約23000m2,高水位期間占用灘地行洪斷面805 m2。</p><p> 碼頭雍水分析計算:在設計洪水條件下,根據(jù)碼頭占用河道行洪斷面的比例,計算出碼頭的建設對上下游水位的影響。計算方法
94、仍采用上述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的水位沿程變化的微分方程式,由下游湖口站逐漸向上游推算出碼頭修建后的水面線,直至水面線與天然水面線重合,由此推算出碼頭建設對水位的影響范圍。</p><p> 計算條件:⑴設計水位:湖口22.5m,磯山圩22.53m,碼頭22.54m;</p><p> ?、圃O計流量:設計洪水時,吳城鎮(zhèn)汊道與松門山河道的分流比約為1:3.8,總流量為27200m3/s,松
95、門山河段設計流量21534 m3/s。</p><p> ⑶斷面特征參數(shù):根據(jù)實測斷面計算。</p><p> 計算結果:計算結果如下表。</p><p> 表4.2.1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工程防洪影響計算成果表</p><p> 從表4.2.1的計算結果可知,碼頭興建后,由于碼頭占用整個河道行洪斷面比例較小,僅為1.
96、91%,其上游水位最大雍高值為0.005m,至上游4.5km狹窄河道進口斷面處水位雍高值已接近為零,故工程建設后對上游近距離范圍的水位僅有輕微影響,對河段下游水位無影響。</p><p> 由于碼頭上游4.5km影響范圍內僅有一座紅衛(wèi)百畝圩(距碼頭約0.6km),無其他重要防洪工程設施,從以上計算可知,碼頭興建后對該圩堤防洪水位影響很小,因此不影響其防洪安全,對上游較遠距離范圍工程的防洪安全也不產(chǎn)生影響。<
97、;/p><p><b> 4.3沖刷分析</b></p><p> 本碼頭位于鄱陽湖岸邊洄水區(qū),碼頭建成后,由于碼頭的局部阻水作用,會造成碼頭上游局部區(qū)域產(chǎn)生橫向回流,將加大湖水對碼頭局部區(qū)域河岸的沖刷,另外,頻繁靠岸船只的碰撞及激起的水浪對區(qū)域河岸也有一定影響,在運營過程中應加強河岸保護和安全監(jiān)測。</p><p><b> 4.
98、4河勢影響分析</b></p><p> 通過上述分析認為:本碼頭工程興建后,對流場的影響主要在碼頭區(qū)周圍局部范圍以內。碼頭區(qū)上游區(qū)局部范圍內水位略有雍高,上游水位最大增幅應小于0.005m,流量大時影響范圍及水位增值稍大,枯水期間水位增幅幾乎沒有變化。從流速分布情況分析,碼頭上游局部范圍水流流速有所減緩,流向變化極微;碼頭區(qū)外沿流速有所增加,流向略向外偏斜;碼頭區(qū)則會出現(xiàn)局部回流等現(xiàn)象。上述流場變
99、化總的來講變化程度很小,流速變化幅度小于0.01 m/s,流向變化小于0.5度,因此微小的流場變化對河勢的影響很小。</p><p> 碼頭興建前該段河道主次航道河勢和流量比一直呈現(xiàn)出微小動態(tài)變化的狀態(tài),其主要原因是人類對湖汊的圍墾及尾閭區(qū)的堵汊并垸、湖區(qū)采砂等人類活動,致使行洪能力和縱橫斷面改變所致。碼頭修建后,因碼頭進占河道行洪斷面的比例小,因此對該兩主次航道的流量比、流速變化的影響很小,河勢仍將維持現(xiàn)狀動
100、態(tài)變化狀態(tài)。</p><p> 4.5碼頭建設對堤防的影響</p><p> 因碼頭周邊鄱陽湖區(qū)防洪工程均距離較遠,在碼頭的影響范圍之外,僅有一座紅衛(wèi)百畝圩距碼頭較近,約0.6km,因碼頭進占河道行洪斷面的比例較小,碼頭修建后引起河道水位、流速、流向等的變化均很小,因此,碼頭的建設對湖區(qū)工程防洪安全不產(chǎn)生影響。</p><p> 另外,由于碼頭位于大磯山山腳,
101、除了紅衛(wèi)圩外,附近無圩堤、涵閘等防洪工程,且新建碼頭離紅衛(wèi)圩約0.6km,因此碼頭建設對防洪工程搶險不產(chǎn)生影響。</p><p> 4.6 碼頭建設對航運的影響</p><p> 根據(jù)規(guī)劃設計,新建碼頭位于該河道斷面右岸,河道右側為主航道區(qū)域,寬600~800m,設計碼頭為順流式港池,碼頭陸域延伸入河灘115m,靠船墩伸入航道區(qū)約40m,為主航道右岸深---淺水過渡區(qū)。由于港池斷面小,
102、離主航道深水港區(qū)有300m以上,因此本碼頭建設對主河道航運無影響。</p><p> 4.7碼頭對第三者權益影響</p><p> 由于碼頭的建設需要占用湖灘和湖岸荒地,因此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前作了大量的實物調查、關系處理、占地補償?shù)染唧w工作,與相關的權益單位和個人進行了協(xié)商,并與之簽訂了相關協(xié)議,履行了相關的補償手續(xù),因此,不存在第三者權益影響問題。</p><p
103、><b> 5 防洪綜合評價</b></p><p> 5.1與現(xiàn)有水利規(guī)劃的關系及影響分析</p><p> 新建碼頭位于***磯山村大磯山附近鄱陽湖岸線,溯水而上30公里,抵贛江和修河匯合處的吳城鎮(zhèn),順水而下90公里,抵湖口進長江,都昌港從獅子山至黃沙,岸線順直,岸坡基本保持穩(wěn)定。水面寬度2500~2800m,主泓近岸,水流平順,水深條件良好。<
104、;/p><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興建后,由于碼頭進占河道行洪斷面的比例很小,引起河道水位、流速、流量比的變化極微,因此不會對碼頭上下游圩堤、涵閘等防洪工程造成影響。</p><p> 5.2與現(xiàn)有防洪標準及有關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適應性分析</p><p> 根據(jù)《***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設計洪水標準采用20
105、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采用50年一遇,而碼頭上、下湖段的新妙圩、磯山圩、周溪圩、梟陽圩等圩堤設計的防洪標準均為20年一遇,因此碼頭建設的防洪標準與圩堤的實際標準不存在矛盾。同時,碼頭設計中,選用了漿砌石對湖岸進行護砌和拋石固腳的加固方案,符合有關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p><p> 5.3對行洪安全的影響分析</p><p> 新建碼頭的建設是按照“遵循水法,順勢利導,防洪與港口建設統(tǒng)
106、籌兼顧,充分合理地開發(fā)利用水資源”的原則。在港址選擇時,充分考慮了河道行洪要求,設計時,為了充分減少碼頭對行洪的影響,把影響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嚴格控制了碼頭前沿線外伸長度。該河道順直、通暢,行洪斷面寬闊,寬度達2800m,但碼頭進占河道行洪斷面的比例很小,引起河道水位、流速、流量比的變化極微,因而,在此港址建港對河道的行洪安全影響很小。</p><p> 5.4對河勢穩(wěn)定的影響分析</p><
107、;p> 新建碼頭河段河床邊界和河勢控制條件較穩(wěn)定,多年來,河勢較為穩(wěn)定,碼頭所處水域河床多年來基本保持沖淤平衡。由于碼頭進占河道行洪斷面的比例很小,引起河道水位、流速、流量比的變化極微,碼頭建成后,對河勢穩(wěn)定不會產(chǎn)生明顯的不利影響。</p><p> 5.5對第三人合法水事權益的影響分析</p><p> ***焱東裝卸中轉服務站碼頭建成后,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會有大的影響,主要原因為
108、:</p><p> 1、港區(qū)裝卸貨物均無毒無害,對環(huán)境無不利影響;</p><p> 2、港口機械均選用我國內河港口推薦產(chǎn)品,主要裝卸機械均為電力驅動,噪聲小,滿足相關環(huán)境保護要求;</p><p> 3、生產(chǎn)生活污水通過港區(qū)排水系統(tǒng),經(jīng)污水進化池后,排入湖中,對水質無污染,不破壞生態(tài);</p><p> 4、港口建設開挖量小,陸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選)碼頭工程防洪評價
- 貨運碼頭工程防洪評價報告
- 銅陵協(xié)誠碼頭工程防洪評價報告(送審稿)
- 六安港霍邱慶發(fā)碼頭工程碼頭防洪評價報告終稿
- 平樂黑山碼頭工程的防洪影響研究.pdf
- 碼頭工程案例分析
- 碼頭工程外文翻譯
- 新型游艇浮碼頭工程方案的綜合評價
- 青蘭山lng碼頭工程
- 碼頭工程安全監(jiān)理細則
- 碼頭工程沉樁方案
- 濱州港碼頭工程項目財務評價研究.pdf
- xx港電廠三期碼頭工程防洪影響評價與水資源論證報告(送審稿)
- 碼頭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躉船浮碼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劃
- lng碼頭工程沉樁方案
- 碼頭工程設計 開題報告
- 廣州市海上碼頭工程
- 黃梅港小池港區(qū)綜合碼頭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
- 丹東大閘碼頭工程施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