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畢業(yè)設計(論文)-基于ug的滾動軸承的標準庫制作【全套圖紙三維】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b>  1 緒論1</b></p><p>  2 UG環(huán)境下標準件庫的開發(fā)方法及參數(shù)化設計1</p><p>  3 滾動軸承標準件庫創(chuàng)建方法2</p><p>  4 滾動軸承標準件庫創(chuàng)建3</p><

2、;p>  4.1 滾動軸承的分類3</p><p>  4.2 深溝球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3</p><p>  4.2.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3</p><p>  4.2.2 深溝球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3</p><p>  4.2.3 深溝球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5</p><p>  4.3 角接觸球軸承

3、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7</p><p>  4.3.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7</p><p>  4.3.2 角接觸球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8</p><p>  4.3.3 角接觸球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10</p><p>  4.4 推力球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11</p><p>  4.4.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1

4、1</p><p>  4.4.2 推力球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11</p><p>  4.4.3 推力球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13</p><p>  4.5 圓柱滾子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14</p><p>  4.5.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14</p><p>  4.5.2 圓柱滾子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14</

5、p><p>  4.5.3 圓柱滾子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16</p><p>  4.6 圓錐滾子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17</p><p>  4.6.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17</p><p>  4.6.2 圓錐滾子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17</p><p>  4.6.3 圓錐滾子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19</p&

6、gt;<p><b>  5 結束語20</b></p><p><b>  謝辭21</b></p><p><b>  參考文獻22</b></p><p><b>  1 緒論</b></p><p>  滾動軸承是現(xiàn)代機器中廣泛

7、應用的部件之一,它是依靠主要元件間的滾動解出來支撐轉(zhuǎn)動零件的。滾動軸承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標準化,也是部件典型參數(shù)化設計的系列化零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工況的需要,要求有各種不同特性的滾動軸承,以獲得預期的使用效果[1]。隨著CAD/CAM技術的發(fā)展,產(chǎn)品的設計與制造有了新的發(fā)展,即從三維到二維的設計步驟,也就是首先要建立三維模型,然后自動生成二維的工程圖紙,或者利用三維零件模型直接生成數(shù)控代碼,實現(xiàn)無圖紙加工,節(jié)約時間和成本[3]。因此對滾動軸

8、承進行直接、快速、高效、精確的三維造型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可知滾動軸承的標準庫建立顯得非常有意義。</p><p>  全套圖紙,加153893706</p><p>  目前有許多三維造型軟件如UG、Pro/E、SolidWorks等,UG ( Unigraphics ) 是美國EDS 公司開發(fā)CAD/CAM/CAE 系統(tǒng),是當前國際流行的工業(yè)設計平臺。它在全球已經(jīng)擁有眾多用戶,廣泛應用于

9、機械、汽車、飛機、電器、化工等各個行業(yè)的產(chǎn)品設計、制造與分析。作為一款實用的工業(yè)設計軟件包,UG 為用戶提供了強大的復合建模手段,包括實體建模、自由曲面建模、特征建模、裝配建模等基本建模功能。UG軟件的幾何特征建模,比其他三維軟件的體素建模所攜帶的信息量大,質(zhì)量高,而且表達簡單(體素建模不含定位特性和定位相關性),能夠簡潔、清楚的描述出零件的集合形狀,屬性等,為后繼的快速、方便裝配及制造提供了基礎,同時對硬件資源的消耗也小。此外,它還具

10、有良好的開放性、容錯性以及靈活的桌面管理方式、簡潔的操作等優(yōu)點[5]。所謂參數(shù)化就是對零件上各個特征施加各種約束,各個特征的幾何形狀與尺寸大小用變量參數(shù)的方式來表示,如定義某個特征變量的參數(shù)發(fā)生了改變,則零件的這個特征的幾何形狀或尺寸的大小將隨參數(shù)的改變而改變。本文是基于UG下對滾動軸承進行標準庫的建立,根據(jù)滾動軸承的特點采用草圖、表達</p><p>  2 UG環(huán)境下標準件庫的開發(fā)方法及參數(shù)化設計</p

11、><p>  UG環(huán)境下標準件庫的開發(fā)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p><p>  (1) 關系表達式法:建立標準件的三維模型,通過Tools →Expression…修改表達式的值驅(qū)動模型的更新實現(xiàn)系列化設計進而建立標準件庫。</p><p>  (2) 電子表格法:先創(chuàng)建模板文件,在此基礎上確定一組特征參數(shù)來控制模型的幾何拓撲關系,并將其系列尺寸填入到Excel

12、家族成員表中,通過選擇表中不同系列的尺寸驅(qū)動模型更新建立標準件庫。</p><p>  (3) 用戶自定義特征(UDF) 法:采用UDF功能,將標準件的三維模型定義成特征,在調(diào)用時改變所需的參數(shù),此種方法無法加入經(jīng)驗控制規(guī)則,缺乏智能性且交互性差。</p><p>  (4) 編程法:采用UG\Open二次開發(fā)工具為每一種標準件建立一個子程序,并自動形成裝配所需part文件,運用這種方法開

13、發(fā)者必須熟悉編程,并且工作量很大,增加了實現(xiàn)的難度[7]。由于電子表格法可以根據(jù)裝配的需要及時選擇參數(shù)以生成部件,又比較易于制作,本文就采用其中的電子表格法,它利用了參數(shù)化設計的基本思想。</p><p>  參數(shù)化設計的基本手段有程序驅(qū)動(Program-Driven)與尺寸驅(qū)動(Dimension-Driven)兩種[8]。尺寸驅(qū)動是對程序驅(qū)動的擴展,它的基本思想是由應用程序生成所涉及的基圖,該圖的尺寸有一系

14、列的標識,這些尺寸由用戶在編程時輸入或交互式輸入,從而生成用戶所需要的模型。</p><p>  參數(shù)化設計的優(yōu)點有兩點:1)參數(shù)化設計技術以其強有力的尺寸驅(qū)動修改圖形功能為初始產(chǎn)品設計、產(chǎn)品建模和修改系列產(chǎn)品設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參數(shù)化設計可以滿足設計具有相同或相近幾何拓撲結構的工程系列產(chǎn)品及相關工藝裝備的需要。利用多組參數(shù)驅(qū)動零部件的特征尺寸和位置尺寸以完成零部件的三維建模,減少了大量重復、繁瑣的工作,大

15、大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設計精度[13]。</p><p>  3 滾動軸承標準件庫創(chuàng)建方法</p><p>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從零件到組件,從組件到部件,從部件到產(chǎn)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系列化的問題。例如標準件滾動軸承,在產(chǎn)品的系列化設計中此類零件經(jīng)常是幾何拓撲結構相同或相似,尺寸規(guī)格不同,工程設計人員常常因不同尺寸而重復設計,這樣不僅浪費時間精力,而且造成產(chǎn)品數(shù)據(jù)庫過大,不易管理,且容

16、易出現(xiàn)問題。面對上述問題,UG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產(chǎn)品設計解決方案,可以在產(chǎn)品模型設計的各個方面完成參數(shù)化設計,實現(xiàn)產(chǎn)品結構的可控性。</p><p>  軸承的外徑、內(nèi)徑、寬度和內(nèi)外圈倒角半徑是軸承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在UG軟件中把這些參數(shù)作為設計變量建立軸承的參數(shù)化模型,即可使軸承的三維模型可根據(jù)設計參數(shù)變化而改變。</p><p>  在建模工作平面上直接生成的平面圖形或?qū)嶓w,不能完全利用參

17、數(shù)驅(qū)動其形狀、尺寸和位置,而在草圖平面中建立的每一個對象都可以通過施加約束,建立形狀、尺寸和位置參數(shù),實現(xiàn)參數(shù)化設計[3]。</p><p>  在建立滾動軸承標準庫時,首先是在草圖模式下建立滾動軸承的內(nèi)圈、外圈和滾子并且對草圖進行尺寸約束和幾何關系約束,以實現(xiàn)參數(shù)化設計。其次通過旋轉(zhuǎn)和環(huán)形陣列操作生成參數(shù)化的實體模型。最后通過部件族電子表格來創(chuàng)建滾動軸承的標準庫。</p><p>  4

18、 滾動軸承標準件庫創(chuàng)建</p><p>  4.1 滾動軸承的分類</p><p>  根據(jù)軸承中摩擦性質(zhì)的不同,可以把軸承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兩大類。而根據(jù)滾動軸承的結構形式不同還可以將滾動軸承分為深溝球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調(diào)心軸承、推力球軸承等。為減少設計和使用人員的工作量,下面以常用的五種軸承的結構形式建立了五個標準庫,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只需打開標準

19、庫,按軸承標號調(diào)出相應的軸承即可得到所需的軸承模型。</p><p>  4.2 深溝球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p><p>  4.2.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p><p>  如右圖1所示,深溝球軸承的基本</p><p>  結構尺寸有D、d、B和內(nèi)外圓倒角半</p><p>  徑rs(未標注)。而其余任意約

20、束尺</p><p>  寸均可通過這三個基本尺寸,由一個</p><p>  特定的表達式表示出來。</p><p>  以6000(GB/T 276-94)為例6000</p><p>  深溝球軸承的基本參數(shù)如下: </p><p>  d=

21、10mm //軸承內(nèi)徑</p><p>  D=26mm //軸承外徑 圖1 深溝球軸承的結構 b=8mm //軸承寬度</p><p>  rs=0.3mm

22、 //軸承內(nèi)外圈圓角半徑 在后期的模型草圖繪制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三個基本變量來建立不同的表達</p><p>  式,從而達到利用這三個變量約束整個草圖的所有尺寸的目的。 </p><p>  根據(jù)模型所需參數(shù)建立如下表達式:

23、 </p><p>  A=(D-d)/2 //軸承的厚度</p><p>  從標題欄——【工具】打開表達式對話框如圖所示,用D代表d,用DD代表D,用B代表b,用R代表r,輸入?yún)?shù)表達式所示(圖2)。</p><p>  4.2.2 深溝球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

24、建</p><p> ?。?)在xc—yc平面建立圖3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然后繞xc坐標軸旋轉(zhuǎn)生成基體實體(圖4)。</p><p><b>  圖2 表達式對話框</b></p><p>  圖3 內(nèi)外圈結構草圖 圖4 內(nèi)外圈結構實體</p><p>  (2)在

25、xc—yc平面建立圖5(圓)和圖6(點)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p><p>  圖5 滾子圓結構草圖 圖6 點位置草圖 圖7 滾子實體模型</p><p>  將內(nèi)外圈實體隱藏后,讓圖5示圓沿xc坐標軸矢量方向,繞圖6所示點旋轉(zhuǎn)生滾子實體(圖7)。</p><p>  通過布爾操作【求和】將滾子和內(nèi)圈合并,點擊【特征

26、操作】中【實例特征】,打開如圖(8)所示,點擊【環(huán)形陣列】,對滾子進行陣列操作,即可生成如圖(9)所示的10個滾子的實體模型。</p><p>  圖8 實例對話框 圖9 滾子實體模型</p><p> ?。?)顯示隱藏的外圈,通過【特征操作】中的【邊倒圓】選項,分別選中軸承內(nèi)外圈的邊,在設置項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公式輸入,并分別輸入R即可得到

27、軸承內(nèi)外圈圓角(如圖10)。</p><p>  圖10 倒角后深溝球軸承的實體模型</p><p>  4.2.3 深溝球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p><p>  在完成深溝球軸承參數(shù)化模型的創(chuàng)建后,我們就可以將其當作一個部件模板,來創(chuàng)建與其結構相似的其他設計參數(shù)值的深溝球軸承模型,既深溝球軸承的標準庫。</p><p>  部件組電子表格是

28、用來創(chuàng)建和管理部件庫的,該電子表格可以將一個系列部件的可變參數(shù)管理起來,通過修改或添加表格數(shù)據(jù)就可以很方便地更新已存在部件或生成新的部件,而無需重新創(chuàng)建部件模型。</p><p> ?。?)單擊【工具】→【部件族】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11所示的【部件族】對話框, 并將B、D、DD、R作為添加列進行添加。對于族保存目錄可以選擇默認也可以另行設置,但是其目錄中不允許有中文存在。</p><p>

29、  圖11 部件族對話框 圖12 部件族電子表格</p><p> ?。?)點擊【創(chuàng)建】按鈕,在彈出的電子表格內(nèi)輸入如圖12所示的數(shù)據(jù)。</p><p>  (3)點擊電子表格里【部件族】→【創(chuàng)建部件】命令,UG將按電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并按指定的路徑進行保存。至此深溝球軸承的標準庫已經(jīng)制作完。圖13為按存盤路徑打開的標準庫文件夾。使用者如有需要,即

30、可按軸承代號進行檢索,直接點擊打開就可獲得相應代號的深溝球軸承模型。</p><p>  圖13 標準庫文件夾</p><p>  圖14 滾動軸承模型對比</p><p>  為對標準庫作較好的比較,通過導入方式分別將代號為6000、6201、6303的軸承導入到同一界面。其模型對比如上圖14所示。</p><p>  4.3 角接觸球軸承

31、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 </p><p>  4.3.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p><p>  如右圖15所示,角接觸球軸</p><p>  承的基本結構尺寸有D、d、B</p><p>  和內(nèi)外圓倒角半徑rs和r1s(未</p><p>  標注)。而其余任意約束尺寸均</p><p>  

32、可通過這三個基本尺寸,由一個</p><p>  特定的表達式表示出來。</p><p>  7000C角接觸球軸承的基本參數(shù)如下: 圖15 角接觸球軸承</p><p>  d=10mm //軸承內(nèi)徑</p><p>  D=26mm //軸承外

33、徑</p><p>  B=8mm //軸承寬度</p><p>  rs=0.3mm //軸承外圈圓角半徑</p><p>  r1s=0.15mm //軸承外圈圓角半徑</p><p>  根據(jù)模型所需參數(shù)建立如下表達式:</

34、p><p>  A=(D-d)/2 //軸承的厚度</p><p>  從標題欄——【工具】打開表達式對話框如圖所示,用D代表d,用DD代表D,用B代表b,用Rs代表rs,用R1s代表rs,輸入?yún)?shù)表達式,如圖16所示。</p><p>  圖16 表達式對話框</p><p>  4.3.2 角接觸球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

35、建</p><p> ?。?)在xc—yc平面建立圖17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然后繞xc坐標軸旋轉(zhuǎn)生成基體實體(圖18)。</p><p>  圖17 內(nèi)外圈結構草圖 圖18 內(nèi)外圈結構實體</p><p>  (2)在xc—yc平面建立圓(圖19)和點(圖20)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

36、進行約束。</p><p>  將內(nèi)外圈實體隱藏后,讓圖19所示圓沿xc坐標軸矢量方向,繞圖20所示點旋轉(zhuǎn)生滾子實體(圖21)。</p><p>  通過布爾操作【求和】將滾子和內(nèi)圈合并,點擊【特征操作】中【實例特征】,打開如圖(22)所示,點擊“環(huán)形陣列”,對滾子進行陣列操作,即可生成如圖(23)所示的10個滾子的實體模型。</p><p>  圖19 滾子圓結構

37、草圖 圖20 點位置草圖 圖21 滾子實體模型</p><p>  圖22 實例對話框 圖23 滾子實體模型</p><p>  通過【實例特征】中的【邊倒圓】選項,分別選中軸承內(nèi)外圈的邊,在設置項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公式輸入,并分別輸入“Rs”和“R1s”即可得到軸承內(nèi)外圈圓角(圖24)。其中外圈兩個圓角半徑值為R1s;內(nèi)圈兩個圓角半

38、徑值為Rs。</p><p>  圖24 倒角后角接觸球軸承的實體模型</p><p>  4.3.3 角接觸球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p><p> ?。?)單擊【工具】→【部件族】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25所示的【部件族】對話框, 并將B、D、DD、R作為添加列進行添加。對于族保存目錄可以選擇默認也可以另行設置,但是其目錄中不允許有中文存在。</p>&

39、lt;p>  圖25 部件族對話框 圖26 部件族電子表格</p><p> ?。?)點擊【創(chuàng)建】按鈕,在彈出的電子表格內(nèi)輸入如圖26所示的數(shù)據(jù)。</p><p> ?。?)點擊電子表格里【部件族】→【創(chuàng)建部件】命令,UG將按電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并按指定的路徑進行保存。至此角接觸球軸承的標準庫我們已經(jīng)制作完。圖27為按存盤路徑打開的標準庫

40、文件夾。使用者如有需要,即可按軸承代號進行檢索,直接點擊打開就可獲得相應代號的深溝球軸承模型。</p><p>  圖27 標準庫文件夾</p><p>  為對標準庫作較好的比較,通過導入方式分別將代號為7000C、7201C、7301C的角接觸球軸承導入到同一界面。其模型正視圖對比(圖28)。</p><p>  圖28 滾動軸承模型對比</p>

41、<p>  4.4 推力球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 </p><p>  4.4.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p><p>  如圖31所示推力球軸承的基本</p><p>  結構尺寸有D、d、B和內(nèi)外圓倒角</p><p>  半徑rs。而其余任意約束尺寸均可</p><p>  通過這三個基本尺寸,由一個特定

42、</p><p><b>  的表達式表示出來。</b></p><p>  7000C角接觸球軸承的基本參數(shù)如下: </p><p>  d=10mm //軸承內(nèi)徑</p><p>  D=26mm //軸承外徑</p&g

43、t;<p>  T=11mm //軸承寬度 圖29 推力球軸承結構</p><p>  rs=0.3mm //軸承外圈圓角半徑</p><p>  根據(jù)模型所需參數(shù)建立如下表達式:</p><p>  A=(D-d)/2 //軸承的厚度</

44、p><p>  從標題欄——【工具】打開表達式對話框如圖所示,用D代表DD,用D代表d,用R代表r,輸入?yún)?shù)表達式(圖30)。</p><p>  4.4.2 推力球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p><p> ?。?)在xc—yc平面建立圖31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然后繞xc坐標軸旋轉(zhuǎn)生成基體實體(圖32)。</p><p> ?。?/p>

45、2)在xc—yc平面建立圓(圖33)和點(圖34)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p><p>  圖30 表達式對話框</p><p>  圖31 內(nèi)外圈結構草圖 圖32 內(nèi)外圈結構實體</p><p>  圖33 滾子圓結構草圖 圖34 點位置草圖 圖35 滾子實體模型</p><p>  將內(nèi)

46、外圈實體隱藏后,讓圖33所示圓沿xc坐標軸矢量方向,繞圖34示點旋轉(zhuǎn)生滾子實體(圖35)。 </p><p>  通過布爾操作【求和】將滾子和內(nèi)圈合并,點擊【特征操作】中【實例特征】,點擊“環(huán)形陣列”,對滾子進行陣列操作,即可生成如圖(36)所示的10個滾子的實體模型。</p><p>  圖36 滾子實體模型 圖37 倒角后推力球軸承的實體模型</p>&l

47、t;p> ?。?)顯示隱藏的外圈,通過【特征操作】中的【邊倒圓】選項,分別選中軸承內(nèi)外圈的邊,在設置項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公式輸入,并分別輸入R即可得到如圖37所示的軸承內(nèi)外圈圓角。</p><p>  4.4.3 推力球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p><p>  (1)單擊【工具】→【部件族】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38所示的【部件族】對話框, 并將B、D、DD、R作為添加列進行添加。對于族保存

48、目錄可以選擇默認也可以另行設置,但是其目錄中不允許有中文存在。</p><p>  (2)點擊【創(chuàng)建】按鈕,在彈出的電子表格內(nèi)輸入基本參數(shù)。 </p><p>  圖38 部件族對話框 圖39 標準庫文件夾</p><p> ?。?)點擊電子表格里【部件族】→【創(chuàng)建部件】命令,UG將按電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

49、庫的創(chuàng)建,并按指定的路徑進行保存。至此角接觸球軸承的標準庫我們已經(jīng)制作完。圖39為按存盤路徑打開的標準庫文件夾。使用者如有需要,即可按軸承代號進行檢索,直接點擊打開就可獲得相應代號的深溝球軸承模型。</p><p>  為對標準庫作較好的比較,通過導入方式分別將代號為51200、51305、51405的角接觸球軸承導入到同一界面。其模型正視圖對比(圖40)。</p><p>  圖40 推

50、力球模型對比</p><p>  4.5 圓柱滾子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p><p>  4.5.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p><p>  如右圖41所示,圓柱滾子軸</p><p>  承的基本結構尺寸有D、d、B</p><p>  和內(nèi)外圓倒角半徑rs和r1s(未</p><p>  

51、標注)。而其余任意約束尺寸均</p><p>  可通過這三個基本尺寸,由一個</p><p>  特定的表達式表示出來。 </p><p>  N204E型圓柱滾子軸承的基本參數(shù)如下:</p><p>  d=20mm //軸承內(nèi)徑</p><p>  D=47mm

52、 //軸承外徑 圖41 圓柱滾子軸承結構圖</p><p>  b=14mm //軸承寬度</p><p>  rs=1mm //軸承內(nèi)圈圓角半徑</p><p>  r1s=0.6mm //軸承外圈圓角半徑</p><p>

53、;  根據(jù)模型所需參數(shù)建立如下表達式:</p><p>  A=(D-d)/2 //軸承的厚度</p><p>  從標題欄——【工具】打開表達式對話框如圖所示,用D代表d,用DD代表D,用B代表b,用Rs代表rs,用R1s代表r1s,輸入?yún)?shù)表達式(圖42)。</p><p>  4.5.2 圓柱滾子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p>

54、<p>  (1)在xc—yc平面建立圖43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然后繞xc坐標軸旋轉(zhuǎn)生成基體實體(圖44)。</p><p>  圖42 表達式對話框</p><p>  圖43 內(nèi)外圈結構草圖 圖44 內(nèi)外圈結構實體</p><p> ?。?)在xc—yc平面建立(圖45)草圖,并通過所

55、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p><p>  圖45 滾子結構草圖 圖46 中心線位置草圖 圖47滾子實體模型 </p><p>  將內(nèi)外圈實體隱藏后,讓圖45所示圓沿xc坐標軸矢量方向,繞圖46所示中心線旋轉(zhuǎn)生滾子實體(圖47)。</p><p>  通過布爾操作【求和】將滾子和內(nèi)圈合并,點擊【特征操作】中【實例特征】,點擊“環(huán)形陣列”,對滾子進行

56、陣列操作,即可生成如圖(48)所示的10個滾子的實體模型。 </p><p>  圖48 滾子實體模型 圖49 倒角后圓柱滾子軸承的實體模型</p><p> ?。?)顯示隱藏的外圈,通過【特征操作】中的【邊倒圓】選項,分別選中軸承內(nèi)外圈的邊,在設置項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公式輸入,并分別輸入R即可得到如圖49所示的軸承內(nèi)外圈圓角。</p><

57、;p>  4.5.3 圓柱滾子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p><p> ?。?)單擊【工具】→【部件族】命令,系統(tǒng)彈出如圖50所示的【部件族】對話框, 并將B、D、DD、R作為添加列進行添加。對于族保存目錄可以選擇默認也可以另行設置,但是其目錄中不允許有中文存在。</p><p>  圖50 部件族對話框 圖51標準庫文件夾</p><

58、;p>  (2)點擊【創(chuàng)建】按鈕,在彈出的電子表格內(nèi)輸入基本參數(shù)。 </p><p> ?。?)點擊電子表格里【部件族】→【創(chuàng)建部件】命令,UG將按電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并按指定的路徑進行保存。至此角接觸球軸承的標準庫我們已經(jīng)制作完。圖51為按存盤路徑打開的標準庫文件夾。使用者如有需要,可按軸承代號進行檢索,直接點擊打開就可獲得相應代號的深溝球軸承模型。</p><p>

59、  為對標準庫作較好的比較,通過導入方式分別將代號為N204F、N304F、N305F的圓柱滾子軸承導入到同一界面。其模型對比(圖52)。</p><p>  圖52 圓柱滾子軸承對比</p><p>  4.6 圓錐滾子軸承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p><p>  4.6.1 提取基本參數(shù)建立表達式</p><p>  如右圖53所示,圓錐滾子軸&

60、lt;/p><p>  承的基本結構尺寸有B、C、D、</p><p>  d、T和內(nèi)外圓倒角半徑rs和r1s</p><p> ?。ㄎ礃俗ⅲ?。而其余任意約束尺</p><p>  寸均可通過這七個基本尺寸,由</p><p>  一個特定的表達式表示出來。</p><p>  圓錐滾子軸承中代號為

61、30206</p><p>  的軸承的基本參數(shù)如下:</p><p>  d=30mm //軸承內(nèi)徑 圖53 圓錐滾子軸承結構</p><p>  D=62mm //軸承外徑</p><p>  B=16mm //軸承內(nèi)圈寬度</p><p

62、>  C=14mm //軸承外圈寬度</p><p>  T=17.25mm //軸承寬度</p><p>  Rs=1mm //軸承內(nèi)圈圓角半徑</p><p>  R1s=1mm //軸承外圈圓角半徑</p><p>  根據(jù)模型所需參數(shù)建

63、立如下表達式:</p><p>  A=(D-d)/2 //軸承的厚度</p><p>  從標題欄——【工具】打開表達式對話框,用D代表d,用DD代表D,用R1s代表r1s,用Rs代表rs,輸入?yún)?shù)(圖54)。</p><p>  4.6.2 圓錐滾子軸承模型的創(chuàng)建</p><p> ?。?)在xc—yc平面建立

64、圖55所示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然后繞xc坐標軸旋轉(zhuǎn)生成基體實體(圖56)。</p><p>  (2)在xc—yc平面建立矩形(圖57)和中心線(圖58)草圖,并通過所建立的表達式對圖形進行約束。</p><p>  圖54 表達式對話框</p><p>  圖55內(nèi)外圈結構草圖 圖56 內(nèi)外圈結構實體</p>

65、<p>  圖57滾子結構草圖 圖58 中心線位置草圖 圖59 滾子實體模型</p><p>  將內(nèi)外圈實體隱藏后,讓圖57示圓沿xc坐標軸矢量方向,繞圖58所示中心線旋轉(zhuǎn)生滾子實體(圖59)。</p><p>  通過布爾操作【求和】將滾子和內(nèi)圈合并,點擊【特征操作】中【實例特征】,點擊【環(huán)形陣列】,對滾子進行陣列操作,即可生成如圖(60)所示的10個滾子的實體模型。

66、</p><p>  圖60 滾子實體模型 圖61 倒角后圓錐滾子軸承的實體模型</p><p>  (3)顯示隱藏的外圈,通過【特征操作】中的【邊倒圓】選項,分別選中軸承內(nèi)外圈的邊,在設置項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公式輸入,并分別輸入R即可得到軸承內(nèi)外圈圓角(圖61)。</p><p>  4.6.3 圓錐滾子軸承模型生成標準庫</p><

67、p>  (1)單擊【工具】→【部件族】命令,系統(tǒng)彈出【部件族】對話框(圖62), 并將B、D、DD、R作為添加列進行添加。對于族保存目錄可以選擇默認也可以另行設置,但是其目錄中不允許有中文存在。</p><p> ?。?)點擊【創(chuàng)建】按鈕,在彈出的電子表格內(nèi)輸入基本參數(shù)。</p><p>  (3)點擊電子表格里【部件族】→【創(chuàng)建部件】命令,UG將按電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庫的創(chuàng)建,

68、并按指定的路徑進行保存。至此角接觸球軸承的標準庫我們已經(jīng)制作完。下圖63為按存盤路徑打開的標準庫文件夾。使用者如有需要,即可按軸承代號進行檢索,直接點擊打開就可獲得相應代號的深溝球軸承模型。</p><p>  為對標準庫作較好的比較,通過導入方式將任意三個圓錐滾子軸承導入到同一界面。其模型對比(圖64)。</p><p>  圖62 部件族對話框 圖63

69、標準庫文件夾</p><p>  圖64 不同軸承模型對比圖</p><p><b>  5 結束語</b></p><p>  本文通過實例介紹了軸承三維模型的參數(shù)化設計,根據(jù)不同結構類型建立不同的參數(shù)化模板,利用多組參數(shù)驅(qū)動零件的特征尺寸和位置尺寸以完成軸承的三維建模,提高了軸承的參數(shù)化程度,最后通過部件族電子表格來創(chuàng)建軸承的標準庫,從而為

70、設計人員減少了大量重復、繁瑣、復雜的設計過程,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設計精度。</p><p>  但由于資料和水平有限,軸承結構參數(shù)化設計系列做的還不夠全面,在以后的學習和設計中將會加以改進。</p><p><b>  謝辭</b></p><p>  在畢業(yè)設計結束之際,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師在本次設計中給予我殷切指導,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田老師

71、在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上給予我以充分的指導。老師淵博的知識和治學嚴謹讓我十分佩服。在本次設計中我不僅受到老師的學風、師德的熏陶,而且他的學識和風范、關懷和教誨,將成為我永遠的精神動力,并相信這在我的人生中將會受益匪淺,同時也使自己的理論學習和實際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p><p><b>  參考文獻</b></p><p>  [1] 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M].北

72、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p>  [2] 曾向陽,謝國明,王學平.UG NX高級開發(fā)實例[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3] 陳立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p>  [4] 沈精虎.UG NX中文版機械設計基礎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p>

73、<p>  [5] 胡仁喜.精通UG NX4.0機械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6] 夏德偉,張俊生.UG NX4.0中文機械設計典型范例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7] 黃翔,李迎光.UG應用開發(fā)教程與實例精解[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p><p>  [8] 王群.

74、UG零件設計實例與技巧[M].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5(9)</p><p>  [9] 王學平.基于UG的表達式及其應用[J].機械制造,2003,1(6):315~316</p><p>  [10] 莊亞紅,范元勛.一種基于UG的三維參數(shù)化設計技術[J].機械,2004,1(5):124~125</p><p>  [11] 李世國.三維模型的參數(shù)化設計策略及

75、程序設計技術[J].機械,2000,3(1):100</p><p>  [12] 李素萍等.基于UG參數(shù)化快速設計方法的研究及應用[J].鍛壓技術,2006,1(4):302~303</p><p>  [13] 戴麗娜,徐冰等以UG為平臺的企業(yè)標準件庫開發(fā)[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6,2(6):158~160</p><p>  [14] 劉莉莉. 利用UG草

76、圖實現(xiàn)模型的參數(shù)化設計[J],2003,1(9):23~24</p><p>  [15] 陳長生.基于UG參數(shù)化技術完成實體零件庫的建立[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3,1(4):100~101</p><p>  [16] 李素萍,劉根生,基于UG的參數(shù)化設計方法及程序設計[J].技術計算機應用,2005,1(5):182~184</p><p>  [17]

77、石蘇慶.基于UG的三維標準件庫的建立原則和方法[J].CAD/CAM/CAPP應用,2005,</p><p>  2(8):211~212</p><p>  [18] 萬久團等,基于U G的三維參數(shù)化標準件庫的建立[J].電氣技術與自動化,2002,1(4):98~100</p><p>  [19] 宋欣,孟兆新.基于UG建立標準零件庫的方法[J].哈爾濱鐵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