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套作春玉米間作辣椒關鍵栽培技術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驗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設計方案,研究不同的施肥水平和種植方式對小麥套作玉米間作辣椒產量的影響以及小麥套作玉米間作辣椒的冠層光輻射、葉面積指數和葉綠素的變化規(guī)律。
  試驗結果表明:在研究不同的施肥水平對套作小麥產量的影響中,采用A3的施肥水平即A3:苗期25%,拔節(jié)期25%,孕穗期50%,總施肥量按照N:P2O5:K2O=1:0.8:0.8的比例控制總量為225kg/hm2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在研究不同的種植方

2、式對套作小麥產量的影響中,采用C2的種植方式即C2:4行小麥套作2行玉米(4:2)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在研究不同的施肥水平對套作玉米產量的影響中,采用B2的施肥水平即苗期30%,抽雄期40%,吐絲期30%,總施肥量按照N:P2O5:K2O=1:0.8:0.8的比例控制總量為300kg/hm2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在研究不同的種植方式對套作玉米產量的影響中,采用C2的種植方式即4行小麥套作2行玉米(4:2)可以有效的提高玉米的產量

3、。在研究不同的施肥水平對間作辣椒產量的影響中,采用D1的施肥水平即苗期25%,定植初期50%,開花坐果期25%,總施肥量按照N:P2O5:K2O=1:0.8:0.8的比例控制總量為300kg/hm2可以有效的提高辣椒的產量。在研究不同的種植方式對間作辣椒產量的影響中,采用C3的種植方式即2行玉米間作6行辣椒(2:6),可以有效的提高辣椒的產量。
  通過研究小麥套作玉米群體形成期間,小麥在苗期,分蘗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

4、期,成熟期的冠層光輻射截獲量,得出的結論為:小麥在群體形成初期,由于植株相對較低,所以套作群體下作物的光合有效輻射亦相對較低。后期隨著小麥植株的增高,冠層光合有效輻射相對增加。在研究不同的種植方式對套作小麥冠層光合有效輻射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套作小麥光輻射截獲量均高于小麥單作。
  研究玉米間作辣椒群體形成期間,玉米在拔節(jié)期,大口期,開花期和成熟期的冠層光輻射截獲量,得出的結論為:玉米在群體形成初期,由于植株相對較低,所以套作群體下作物

5、的光合有效輻射亦相對較低。后期隨著玉米植株的增高,冠層光合有效輻射也相對增加。在研究不同的種植方式對套作玉米冠層光合有效輻射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套作玉米光輻射截獲量均高于玉米單作。
  在比較不同的種植方式對小麥套作玉米的平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中處理C1(2行小麥套作1行玉米(2:1))的平均葉面積指數最高,處理C3(8行小麥套作2行玉米(8:2))的平均葉面積指數次之,處理C2(4行小麥套作2行玉米(4:2))的平均葉面積指數最低。在比

6、較不同的種植方式對玉米間作辣椒的平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中處理C1(1行玉米間作1行辣椒(1:1))的平均葉面積指數最高,處理C2(2行玉米間作3行辣椒(2:3))2的平均葉面積指數次之,處理C3(2行玉米間作6行辣椒(2:6))的平均葉面積指數最低。
  在比較不同的種植方式對套作小麥的葉綠素的影響中,小麥的葉綠素含量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小麥拔節(jié)期葉綠素含量達到最大值,之后逐漸降低。在套作處理中,三種種植方式葉綠素的平均含量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