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在龍巖礦山礦界測量的應用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龍巖學院</b></p><p>  資源工程學院畢業(yè)論文</p><p>  題 目:GPS(RTK)在龍巖礦山礦界測量的應用研究</p><p><b>  資源工程學院</b></p><p>  GPS(RTK)在龍巖礦山礦界測量的應用研究</p>

2、;<p>  【摘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礦山礦界測量的方法逐漸被用GPS(RTK)測量取代。本論文是對所學到的GPS相關知識在實踐中的一次具體應用,并在此基礎對GPS(RTK)在礦山礦界測量中的若干關鍵問題進行研究。論文包括兩個部分:普通部分、專題部分。目前,利用高精度的GPS接受機,采集和處理相應數(shù)據(jù)以建立控制網(wǎng)已成為一種趨勢和發(fā)展方向。</p><p>  【關鍵字】 礦山礦界、

3、 GPS(RTK)、高精度、發(fā)展方向</p><p>  GPS(RTK)在龍巖礦山礦界測量的應用研究</p><p><b>  1.引言4</b></p><p>  1.1傳統(tǒng)礦山礦界測量的方法4</p><p>  1.2 GPS(RTK)引入礦山礦界測量的意義4</p><p> 

4、 1.2.1 GPS(RTK)在測量中的優(yōu)點4</p><p>  1.2.2 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障4</p><p>  1.3研究的內容5</p><p>  2. GPS RTK技術測量的技術方案5</p><p><b>  2.1作業(yè)依據(jù)5</b></p><p>  2.

5、2技術方案流程圖6</p><p><b>  3.控制測量6</b></p><p>  3.1搜集測區(qū)資料6</p><p><b>  3.2技術指標6</b></p><p>  3.3 GPS點位選埋6</p><p><b>  3.4埋石6

6、</b></p><p>  4. E級GPS控制點靜態(tài)觀測9</p><p>  4.1測區(qū)取值所使用儀器9</p><p>  4.2測區(qū)概略定位解的取值9</p><p>  4.3作業(yè)過程,9</p><p>  4.4內業(yè)計算及精度9</p><p>  5.RT

7、K的作業(yè)過程10</p><p>  5.1基站選擇10</p><p>  5.2啟動基準站10</p><p>  5.3建立新工程,定義坐標系統(tǒng)10</p><p><b>  5.4點校正10</b></p><p>  5.5流動站開始測量10</p><

8、p>  6.野外采集數(shù)據(jù)處理11</p><p>  6.1平面距離平差值11</p><p>  6.2高程擬合坐標12</p><p><b>  7 結論13</b></p><p><b>  8 致謝詞14</b></p><p><b>

9、  參考文獻15</b></p><p><b>  1.引言</b></p><p>  GPS(RTK)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礦區(qū)測量技術,本文通過對GPS(RTK)技術的工作原理和影響GPS(RTK)技術定位精度的因素進行分析,探討了GPS(RTK)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及其優(yōu)越性。并就RTK在實際測量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有益的見解。</p>

10、<p>  1.1傳統(tǒng)礦山礦界測量的方法</p><p>  以前,礦山礦界測量基本運用全站儀,礦山的礦界一般身處丘陵,山地或高山峻嶺上,運用全站儀測礦界就得克服山路難行、通視不佳、氣候惡略等困擾。而且傳統(tǒng)礦山礦界測量中,還無法運用編碼識別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所以必須畫草圖,而礦山礦界地形一般復雜多樣,回來處理內業(yè)時容易混淆。</p><p>  1.2 GPS(RTK)引入礦山礦

11、界測量的意義</p><p>  1.2.1 GPS(RTK)在測量中的優(yōu)點</p><p>  工作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勢下,高質量的RTK信號覆蓋測區(qū)廣,大大減少了傳統(tǒng)測量所需的控制點數(shù)量和測量儀器的設站次數(shù),移動站一人操作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p><p>  定位精度高:只要滿足RTK的基本工作條件,在一定的作業(yè)半徑范圍內(一般為4km )RTK的

12、平而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達到厘米級。</p><p>  全天候作業(yè):RTK測量不要求基準站、移動站間光學通視 ,只要求滿足“電磁波通視”,因此和傳統(tǒng)測量相比,RTK測量受通視條件、能見度、氣候、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較小,在傳統(tǒng)測量看來難于開展作業(yè)的地區(qū),只要滿足RTK的基木工作條件,它也能進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使測量工作變得方便簡捷。</p><p>  RTK測量自動化、集成化程度高,

13、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強:RTK可進行多種測量內、外業(yè)工作。移動站利用軟件控制系統(tǒng),無需人工畫草圖,減少了輔助測量工作和人為誤差,保證了作業(yè)精度。</p><p>  操作簡單,易于使用:現(xiàn)在的儀器一般都提供中文菜單,只要在設站時進行簡單的設置,就可方便地獲得二維坐標。數(shù)據(jù)輸入、存儲、處理、轉換和輸出能力強,能方便地與計算機、其他測量儀器通信。</p><p>  1.2.2 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

14、障</p><p>  當然RTK也有其局限性,會影響到執(zhí)行上述測量任務的能力。所以我們更應該全面了解RTK在測量中的局限性。</p><p>  其主要局限性不在于RTK本身,而是在于整個GPS系統(tǒng)。如前所述,GPS是靠接收兩萬多公里外的衛(wèi)星信號進行工作的。相對而言,這些信號頻率高、信號弱,不易穿透可能阻擋衛(wèi)星和GPS接收機之間視線的障礙物。事實上,存在于GPS接收機和衛(wèi)星之間路徑上的任

15、何物體都會對系統(tǒng)的操作產生不良影響。有些物體如房屋,會完全屏蔽衛(wèi)星信號。因此, GPS不能在室內使用。同樣原因, GPS也不能在隧道內或水下使用。有些物體如樹木會對衛(wèi)星信號產生阻擋,反射和折射作用。GPS信號的接收在樹林茂密的地區(qū)會很差。樹林中有時會有足夠的衛(wèi)星信號,但信號清晰度難以達到厘米水平的精確定位。因此,RTK在林區(qū)作業(yè)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并不是說,GPS(RTK)只適用于四周對空開闊的地區(qū)。RTK測量在部分障礙的地區(qū)也可以是有效

16、而精確的。其奧秘是能觀測到足夠的衛(wèi)星來精確可靠地實現(xiàn)定位。在任何時間、任何地區(qū),都可能會有7到10顆GPS衛(wèi)星可用于RTK測量。RTK系統(tǒng)的工作并不需要這么多顆衛(wèi)星。如果天空中有5顆適當分布的衛(wèi)星,就可作精確可靠的定位。有部分障礙的地點只要可以觀測到至少5顆衛(wèi)星,就有可能做RTK測量。在樹林或大樓四周作測量時,只要</p><p>  在論述RTK技術的原理時,我們知道,RTK測量的關鍵是確定整周未知數(shù),能否連續(xù)

17、地、可靠地接收基準站播發(fā)的信號,是RTK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在實際應用中,來自各方面的干擾,降低了RTK的可靠性和精度。研究表明,為了保證地物點的測量精度,我們在選點時要采取以下措施:</p><p>  1、點位應設在易于安裝接收機設備、視野開闊、視場內周圍障礙物高度角應小于15°(如可以選在最高建筑物的頂樓)。</p><p>  2、點位應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fā)射源(如電視臺、

18、微波站、微波通道等),其距離不小于200 m;遠離高壓電線,距離不小于50m 。</p><p>  3、點位附近不應有大面積的水域或強烈干擾衛(wèi)星信號接收的物體。</p><p>  4、點位選擇要充分考慮到與其它測量手段聯(lián)測和擴展。 </p><p>  5、點位要選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提高工作效率。 </p><p>  6、點位要選在地

19、面地基堅硬的地方,易于點的保存。</p><p>  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地物點的測量精度,我們還要對接收機天線進行校驗,選擇有削弱多路徑誤差的各種技術的天線。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利用新的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以削弱各種誤差帶來的影響。</p><p>  利用GPS(RTK)技術靈活應用性比較大,可以隨時測定界樁,確定礦山區(qū)域界限使用范圍,計算礦山用地面積,這對于身處丘陵,山地或高山峻嶺,而又缺少G

20、PS控制或國家控制點的礦山礦權實地核查,應用RTK移動站勘測定界放樣快捷簡便,礦界內面積量算,由GPS軟件中的面積計算功能直接計算,并進行檢核。避免了常規(guī)解析法放樣的復雜性,簡化礦山礦權核查勘測定界的工作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p><p><b>  1.3研究的內容</b></p><p>  本論文主要介紹GPS(RTK)的基本原理、系統(tǒng)組成、技術特點、誤

21、差來源和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驟,并利用GPS(RTK)在礦山礦界測量中測定界樁,界址點,引入實測數(shù)據(jù),對測量結果進行精度分析。通過對礦山界址點的精度分析,得出了GPS(RTK)的測量精度是可以達到界址點測量的精度要求的結論,并且通過工程實例說明了GPS(RTK)具有工作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全天候作業(yè)、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強和操作簡單易于使用等特點。 </p><p>  2. GPS RTK技術測量的技術方案</p&

22、gt;<p>  根據(jù)作業(yè)依據(jù),編寫技術方案,總結以往在收集數(shù)據(jù)與處理內業(y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制定工作流程,依據(jù)規(guī)范要求編寫技術方案。</p><p><b>  2.1作業(yè)依據(jù)</b></p><p>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簡稱《GPS規(guī)范》</p><p>  GB 500

23、26-2007《工程測量規(guī)范》</p><p>  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簡稱《圖式》</p><p>  GB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圖要素分類與代碼》</p><p>  FCB 001-2005《福建省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數(shù)字地形圖測繪技術

24、規(guī)定》</p><p>  GB/T18316--2001《數(shù)字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guī)定和質量評定》</p><p>  本項目的《技術設計書》</p><p>  2.2技術方案流程圖</p><p>  礦山礦界測量的一般工作流程見:圖2-1</p><p>  圖2-1 數(shù)字化測圖的工作流程</p>

25、<p><b>  3.控制測量</b></p><p><b>  3.1搜集測區(qū)資料</b></p><p>  測區(qū)位于龍巖市東南部,東經約117°04′,北緯約25°00′,距離市區(qū)約15公里。國道G319線、漳龍高速公路貫穿區(qū)內,礦區(qū)內有多條簡易公路,交通尚屬方便。區(qū)內通行普通話。</p>&

26、lt;p>  測區(qū)海拔400~800米,植被茂密,屬山地及高山地類型。測區(qū)存在許多老探井、探槽,通行通視困難;測區(qū)原有許多露天采場,地形較破碎,并且工期一個月,給作業(yè)帶來實際的難度與安全風險。</p><p><b>  3.2技術指標</b></p><p><b>  坐標系統(tǒng):</b></p><p>  平面

27、坐標系統(tǒng)采用1954北京坐標系,高斯-克呂格投影, 3 度分帶第39帶,中央子午線為117°;高程系統(tǒng)采用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p><p>  3.3 GPS點位選埋</p><p>  ⑴ GPS待定點采取先于1∶5000圖上初步選出,再赴實地最后選定。全網(wǎng)各點相互間至少保證鄰近兩點通視,點位均選在基礎穩(wěn)定,土質堅實的地上,方便長期保存利用。</p>&l

28、t;p>  ⑵ 便于安置接收機設備和信號接收,視場內障礙物的高度角均小于15°以下。</p><p>  ⑶ 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fā)射源(如電視臺、微波站等),其距離大于200m;遠離高壓輸電線,其距離不得小于50m。</p><p> ?、?附近無強干擾衛(wèi)星接收的物體,并盡量避開大面積水域。</p><p> ?、?GPS點位選定后,測區(qū)外的點提交點之

29、記。如圖(3-3)</p><p><b>  3.4埋石</b></p><p>  3.4.1埋石點號編寫</p><p>  E級GPS點的編號除利用舊點外,都冠以“E”,后面加數(shù)字編號,如:E09、E10……E24。點的編號在路線中盡量做到順序連號,避免產生混亂。E級GPS標石面均刻制點號 “E i”,并統(tǒng)一用油漆描紅。</p&g

30、t;<p>  3.4.2點位埋設規(guī)格見:圖3-1</p><p>  圖3-1(單位:cm)</p><p>  3.4.3點位中心標志</p><p>  點位中心標致均為:Φ5cm×0.5 cm的不銹鋼頂蓋,中間焊接10cm長Φ0.8cm的實心不銹鋼螺絲,底部有螺絲帽。不銹鋼頂蓋中間有球面隆起,并刻有“+”字叉,不銹鋼標志面上部刻有“龍

31、巖山水測繪”,下部刻有點號。如下圖3-2:</p><p>  圖3-2(單位:cm) </p><p><b>  GPS點點之記</b></p><p>  日期: 2011 年10 月 03日</p><p><b>  圖3-3</b></p><p>  4.

32、E級GPS控制點靜態(tài)觀測</p><p>  4.1測區(qū)取值所使用儀器</p><p>  本區(qū)使用華測X20型5臺套以上接收機同步觀測一組衛(wèi)星。</p><p>  4.2測區(qū)概略定位解的取值</p><p>  為東經:117°00′、北緯:25°00′。觀測作業(yè)時PDOP強度因子均小于或等于4,觀測段均具有同步的4顆

33、以上的可見衛(wèi)星,衛(wèi)星高度角均大于15°。</p><p><b>  4.3作業(yè)過程,</b></p><p>  光學對點器均按要求進行檢校,作業(yè)中各測站均進行嚴格對中和整平;天線定向標志線指向正北;天線高的量測,按規(guī)定要求采用特制專用測高尺,每測站觀測前后各量取天線高一次,兩次量高之差小于3mm,取平均值作為最后天線高。觀測時聽從統(tǒng)一的調度指揮,并編好作

34、業(yè)時段和時間計劃安排表,外業(yè)觀測每站每時段均記錄手簿。</p><p>  4.4內業(yè)計算及精度</p><p>  4.4.1內業(yè)數(shù)據(jù)的解算使用上海華測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隨機商業(yè)平差軟件包Compass靜態(tài)處理專業(yè)版進行。</p><p>  4.4.2每個時段同步觀測數(shù)據(jù)的檢核:</p><p>  a.計算同一時段觀測值的數(shù)據(jù)剔除率

35、,其值均小于10﹪;</p><p>  b.計算同步邊各時段平差值的中誤差與相對中誤差,GPS基線相對中誤關計算公式:</p><p><b>  σ=</b></p><p>  式中:σ----標準差,mm;a----固定誤差≦10mm;b----比例誤差系數(shù)≦20ppm;d-----相鄰點間距離,km。</p><p

36、>  4.4.3同一條邊任意兩個時段的成果互差,均小于接收機標稱精度的2倍。</p><p>  4.4.4若干個獨立觀測邊組成閉合環(huán)時,各坐標分量閉合差均符合下式規(guī)定:</p><p>  Wx≤3;Wy≤3;Wz≤3;</p><p>  式中;n----閉合環(huán)中的邊數(shù);ó----相應級別規(guī)定的精度(按平均邊長計算)。</p>&l

37、t;p>  4.4.5三邊同步環(huán),第三邊處理結果與前兩邊代數(shù)和,其差值均小于下列數(shù)值;</p><p>  Wx≤ ; Wy≤ ; Wz≤ </p><p><b>  W=≤3σ/5</b></p><p>  式中:σ----相應級別規(guī)定的精度(按平均邊長計算)。</p><p>  4.4.6控制點高程采用

38、GPS擬合獲得,經實地檢查合格。</p><p>  4.4.7原始觀測計算數(shù)據(jù)均全部打?。òㄌ蕹龜?shù)據(jù)),以便檢查。</p><p>  4.4.8基線解算結果的檢核情況如下:</p><p>  同步環(huán)閉合差0.31~15.44ppm、異步環(huán)閉合差1.38~11.82ppm、復測基線的向量較差1.99~5.31ppm,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起算數(shù)據(jù)及平差結果準確,輸出

39、成果資料齊全,測量精度符合《GPS規(guī)范》要求。E級GPS控制網(wǎng)平面點位中誤差±0.007m~±0.015m,高程點最大點位中誤差±0.01m,控制網(wǎng)精度良好。</p><p>  5.RTK的作業(yè)過程</p><p><b>  5.1基站選擇</b></p><p>  基準站點位應便于安置接收設備和操作,視野開

40、闊,周圍無高度角超過10度的障阻物,以保證GPS觀測順利進行?;鶞收卷氝h離高壓輸電線路,基準站附近不得有強烈干擾接收衛(wèi)星信號的物體,基準站周圍無GPS信號反射物。基準站應盡量布設在相對較高的位置,GPS電臺的功率和覆蓋能力應獲得最大的數(shù)據(jù)通訊有效半徑,方便發(fā)送差分改正信號。</p><p><b>  5.2啟動基準站</b></p><p>  將基準站架設在上空開

41、闊、沒有強電磁干擾、多路徑誤差影響小的控制點上,正確連接好各儀器電纜,打開各儀器,將基準站設置為動態(tài)測量模式。</p><p>  5.3建立新工程,定義坐標系統(tǒng) </p><p>  新建一個工程,即新建一個文件夾,并在這個文件夾里設置好測量參數(shù)[如橢球參數(shù)、投影參數(shù)等。這個文件夾中包括許多小文件,它們分別是測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種參數(shù)設置文件,如*.dat、*.cot、*.rtk、*.in

42、i 等。</p><p><b>  5.4點校正</b></p><p>  CPS測量的為WCS84系坐標,而我們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動站上實時顯示國家坐標系或地力獨立坐標系下的坐標,這需要進行坐標系之間的轉換,即點校正。點校正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p><p>  (1)在已知轉換參數(shù)的情況下。如果有當?shù)刈鴺讼到y(tǒng)與W CS84坐標系統(tǒng)的轉

43、換七參數(shù),則可以在測量控制器中直接輸入,建立坐標轉換關系。 如果上作是在國家大地坐標系統(tǒng)下進行,而且知道橢球參數(shù)和投影方式以及基準點坐標,則可以直接定義坐標系統(tǒng),建議在RTK測量中最好加入1-2個點校正,避免投影變形過大,提高數(shù)據(jù)可靠性。</p><p>  (2)在不知道轉換參數(shù)的情況下。如果在局域坐標系統(tǒng)中工作或任何坐標系統(tǒng)進行測量和放樣工作,可以直接采用點校正方式建立坐標轉換方式,平面至少3個點,如果進行高

44、程擬合則至少要有4個水準點參與點校正。</p><p>  5.5流動站開始測量</p><p>  (1)單點測量:在主菜單上選擇“測量”圖標打開,測量方式選擇“RTK”,再選擇“測量點”選項,即可進行單點測量。注意要在“固定解”狀態(tài)下,才開始測量。單點測量觀測時間的長短與跟蹤的衛(wèi)星數(shù)量、衛(wèi)星圖形精度、觀測精度要求等有關。當“存儲”功能鍵出現(xiàn)時,若滿足要求則按“存儲”鍵保存觀測值,否則按

45、“取消”放棄觀測。</p><p>  (2)放樣測量:在進行放樣之前,根據(jù)需要“鍵入”放樣的點、直線、曲線、DTM道路等各項放樣數(shù)據(jù)。當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單上選擇“測量”圖標打開,測量方式選擇“RTK”,再選擇“放樣”選項,即可進行放樣測量作業(yè)。 在作業(yè)時,在手薄控制器上顯示箭頭及目前位置到放樣點的方位和水平距離,觀測值只需根據(jù)箭頭的指示放樣。當流動站距離放樣點就距離小于設定值時,手薄上顯示同心圓和十字絲分別

46、表示放樣點位置和天線中心位置。當流動站天線整平后,十字絲與同心圓圓心重合時,這時可以按“測量”鍵對該放樣點進行實測,并保存觀測值。</p><p>  6.野外采集數(shù)據(jù)處理</p><p>  6.1平面距離平差值</p><p>  基線解算結果的檢核情況如下:</p><p>  同步環(huán)閉合差0.31~15.44ppm、異步環(huán)閉合差1.3

47、8~11.82ppm、復測基線的向量較差1.99~5.31ppm,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起算數(shù)據(jù)及平差結果準確,輸出成果資料齊全,測量精度符合《GPS規(guī)范》要求。E級GPS控制網(wǎng)平面點位中誤差±0.007m~±0.015m,高程點最大點位中誤差±0.01m,控制網(wǎng)精度良好。其中平面距離平差值如表6-1</p><p>  表6-1 平面距離平差表 </p><p>

48、;  6.2高程擬合坐標 </p><p>  GPS得到的是在WGS84坐標系下的大地高高程,而一般國家所用的高程數(shù)據(jù),是正常高高程,兩者之間存在高程異常,可以通過擬合的方式進行高程異常的結算,從而用大地高取代正常高進行使用。其中高程擬合表如表:6-2</p><p>  表6-2 高程擬合坐標</p><p><b>  附圖</b>&l

49、t;/p><p><b>  圖6-1</b></p><p><b>  7 結論</b></p><p>  RTK技術是GPS技術發(fā)展到目前階段的最新技術,由十它有著精度高、速度快、不需要通視等優(yōu)點,己經迅速進入測量中的眾多領域。應用RTK進行礦山礦界測量,有著其它方法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礦山礦界測量中,拋開對RTK測量的

50、干擾因素,RTK測量的速度將比全站儀的方法要快許多。研究證明,對于大范圍的礦山礦界測量,GPS方法比常規(guī)方法更廉價和可行,生產效率將成倍提高。與采取全站儀相比,采用RTK技術在地籍界址點測量中也具有非常突出的優(yōu)勢:</p><p>  1、采點速度快,由于RTK無須通視不受光學通視的限制,減少做控制和換站的工作量,所以采點速度快。</p><p>  2、實現(xiàn)單人操作,節(jié)省勞動力。在保證基

51、準站安全的前提下,每臺流動站只需要一人。</p><p><b>  8 致謝詞</b></p><p>  謹借此機會向多年來關心、幫助、鼓勵和照顧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謝。</p><p>  本篇論文從選題到成稿,徐志剛老師一直做了精心指導。他以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寬以待人的崇高風范,深深的

52、感染和激勵著我。他于百忙之中詳細批閱了我的論文,對文章的各方面的內容問題和細節(jié)進行認真的批注,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使我的論文可以順利的完成。</p><p>  通過這次畢業(yè)論文,我感受很多,收獲也很多。首先,我對礦山礦界測量技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具體的了解。其次,提高我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并通過更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后也是最重要,培養(yǎng)了我不驕不躁、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p><p>

53、  學校的這四年里,在老師們和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學到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學到了誠懇的做人品格,并在我處在困難的時候對我的鼓勵和指導。對此表示深深地感謝。</p><p>  在此,我對各位于百忙中抽空來審評論文和參加答辯的老師深表謝意!這四年來,是你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育了我,畢業(yè)在即,最后祝關心教育我四年的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和我朝夕相處四年的同學們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p>&

54、lt;p><b>  參考文獻 </b></p><p>  [1] 李永勝. GPS-RTK技術簡介及在公路測量中的應用[J].《北京測繪》,2005年.</p><p>  [2] 劉燦 等. 淺談GPS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 《科技傳播》,2010. </p><p>  [3] 葉達忠 等. 利用GPS建立水利工程測量控制網(wǎng)[

55、J]. 《廣西水利水電》,2003.</p><p>  [4] 張貴鋼. 三門峽大壩變形監(jiān)測的有限元分析及預測[D]. 長安大學,2007.</p><p>  [5] 劉燦 等. 公路施工導線復測及成果分析[J]. 《科技傳播》,2010年.</p><p>  [6] 婁佳偉 等. 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界址點的測定研究[J]. 《科學與財富》,2011年.&

56、lt;/p><p>  [7] 汪勝國 等. 地籍測量中的RTK技術和其它技術[J]. 《巖土工程技術》,2004年.</p><p>  [8] 婁佳偉 等. 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界址點的測定研究[J]. 《科學與財富》,2011年. </p><p>  [9] 陳明. 工業(yè)CT視野拓展方法及圖像偽影校正研究[D]. 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p>

57、<p>  [10] 張鳳舉,孟魯閩. 控制測量學[M]. 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11] 邊微,李西燦,李文華,馮紹軍,李棟.數(shù)字化測圖實踐與認識[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p><p>  [12] 凌金文,李永春,孫永旺.數(shù)字化測圖技術在城市地形圖修測中的應用[J]. 湖南理工學院學報,2006, (2):92</p&g

58、t;<p>  [13] 劉全海.利用全站儀內存實現(xiàn)數(shù)字化測圖.江蘇測繪,1999,22(1):26</p><p>  [14] 國家測繪局標準化研究所.地形要素分類與代碼GB 14804-93.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p><p>  [15] 趙長勝. GPS控制網(wǎng)優(yōu)化設計與數(shù)據(jù)處理.江蘇省測繪學會03學術年會專輯.</p><p> 

59、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measurement in Mining Mineral industy in Longyan</p><p>  Longy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ngineering Geomatics Engineering</p><p>  NO:2008071106 Chen Weiqiang G

60、uiding teacher: Xu Zhigang</p><p>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mining mineral industry measurement is reolaced by the GPS (RTK). The present paper is

61、 to have learned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GPS in a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to GPS (RTK) in mine ore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and some key problems for research. Papers included two parts: 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