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探捕海域漁場溫鹽概況【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大西洋探捕海域漁場溫鹽概況</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農(nóng)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

2、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  [摘要] 本論文是根據(jù)《大西洋海域漁業(yè)資源探捕作業(yè)研究》課

3、題所測定的數(shù)據(jù)資料開展的。調(diào)查時間是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2月13日,調(diào)查海域范圍為1~5.93°N,18.28~20.98°W海域,共設42個調(diào)查站位。論文首先對測定的水溫和鹽度資料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然后根據(jù)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繪制海洋要素圖,包括溫鹽水平分布圖、垂直分布圖[1]。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1.水溫特征。水平分布上,表層水溫:水溫范圍為25.192~27.926℃,平均水溫為26.452℃;10米處水溫:水溫范圍

4、為25.767~27.852℃,平均水溫為26.905℃;20米處水溫:水溫范圍為25.740~27.792℃,平均水溫為26.887℃;30米處水溫:水溫范圍為25.729~27.775℃,平均水溫為26.856℃;50米處水溫:水溫范圍為21.737~27.667℃,平均水溫為26.073℃;75米處水溫:水溫范圍為17.019~26.006℃,平均水溫為21.132℃;100米處水溫:水溫范圍為14.040~21.106米,平均水

5、溫為17.112℃;150米處水溫范圍:11.458~15.105℃,平均水溫為1</p><p>  [關鍵詞] 大西洋海域漁場 水溫 鹽度 水平分布圖 垂直分布圖 </p><p>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 the Atlantic fishery resources of exploratory fishing o

6、perations" subject to the measured data carried out. Investigation time is September 24, 2009 to February 13, 2010, the survey area range from 1 ~ 5.93N, 18.28 ~ 20.98W waters, a total of 42 survey stations. Firstly

7、,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ata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then processed the data as the marine elements of maps,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l</p><p>  [Ke

8、y word] the Atlantic Ocean Fishing grounds Temperature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Vertical distribution </p><p><b>  1.前言</b></p><p>  遠洋漁業(yè)現(xiàn)在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視,我國在發(fā)展本土漁業(yè)的

9、同時也加強對遠洋漁業(yè)捕撈的能力,發(fā)展遠洋漁業(yè),開發(fā)遠洋水產(chǎn)資源,有利于減輕和緩和沿岸、近海捕撈強度,合理布局漁業(yè)生產(chǎn)力;促進工業(yè)、儀器、海洋科學的發(fā)展;提高水產(chǎn)品總產(chǎn)量,增加外匯收入[2]。大眼金槍魚是大西洋中部漁場大洋性金槍魚延繩釣作業(yè)的目標魚種,ICCAT對于大西洋大部分金槍魚魚種的生物學特性、資源狀況、分布、主要魚種分布的適宜水溫等[7]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向大西洋金槍魚漁場生產(chǎn)調(diào)查項目和中國第一次向大西洋公

10、海金槍魚漁業(yè)派遣科學觀察員項目的要求,對大西洋中部金槍魚延繩釣漁場進行調(diào)查,根據(jù)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研究大眼金槍魚的垂直分布與溫度、鹽度的關系,以期對大眼金槍魚的資源保護、提高船隊對大眼金槍魚的漁獲率、減少兼捕漁獲物起到一定的作用[7]。柔魚為大洋性淺海種,壽命短,生長迅速[9],是頭足類中最重要的漁業(yè)資源之一。它廣泛分布在大西洋大陸架和陸坡,資源相當豐富[9]。陳新軍等[9]從海洋環(huán)境條件變化對柔魚補充量、漁場分布等的影響方面進行了研究。此

11、次,依據(jù)對大西洋部分海域漁場的資源與環(huán)境現(xiàn)場調(diào)查的分析,結</p><p><b>  1.1 具體方法</b></p><p>  1.1.1 獲取數(shù)據(jù)資料</p><p>  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2月13日對大西洋部分海域進行了綜合調(diào)查。在全海域42個漁區(qū)站點采用Compact-CTD,ASTD687型溫鹽深剖面儀進行CTD垂深

12、觀測[3,4](漁區(qū)測站經(jīng)緯度見表1-1-1所示)。調(diào)查海區(qū)范圍:1~5.93N,18.28~20.98W。</p><p>  1.1.2 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p><p>  通過對大西洋部分海域水文要素進行測定的數(shù)據(jù)資料,根據(jù)不同調(diào)查時間(調(diào)查時間</p><p>  為09年9月至次年2月),不同調(diào)查海域范圍(海域范圍為1~5.93N,18.28~20.98W)

13、,不同調(diào)查站點,每個站點不同水深海域所測定的水文數(shù)據(jù),特別是水溫和鹽度資料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4](大西洋海域的水溫、鹽度分布變化主要受制于氣象條件、地理環(huán)境和流系的消長運動等因素,底層水溫和鹽度分布還與海水垂向熱傳導、渦動混合和垂直對流等有關)。</p><p>  表1-1-1 序號及經(jīng)緯度</p><p>  Tab.1-1-1 The number of longitude and l

14、atitude </p><p>  1.1.3 繪制海洋要素分布圖</p><p>  根據(jù)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或信息資料繪制海洋要素分布圖,把局部的、瞬時的海洋現(xiàn)象連貫起來,使人們能清楚看出現(xiàn)象的全貌和本質(zhì),以期更全面地了解海域狀況,從而為系統(tǒng)掌握東海大陸架海域的漁業(yè)資源狀況提供充分資料,為擴大可供利用的外海漁場和漁業(yè)資源奠定良好基礎。其具體方法如下:</p><p>

15、  1.1.3.1 平面分布圖</p><p>  平面分布圖最常見的是要素在某一標準深度的分布,如0m、10m、20m、30m、50m層的水溫分布等。在本論文中繪制表層、10m、20m、30m、50m、75m、100m、150m、300m和底層分布圖。其繪制方法:將觀測到的某一個面上的要素值轉(zhuǎn)化為文本文檔的格式并保存,用surfer軟件繪制等值線圖,然后再繪制漁區(qū)測站圖和調(diào)查海區(qū)的地形圖。設置三幅圖片(橫坐標表

16、示經(jīng)度,縱坐標表示緯度,圖片大小固定)并疊加,即為該要素某一個面上要素的平面分布圖[10]。</p><p>  1.1.3.2 垂直分布圖</p><p>  垂直分布圖是最簡單的一維空間分布圖。它描述的是某一漁區(qū)測站上海洋要素隨深度的變化,或者是整個調(diào)查海域各個漁區(qū)測站平均的海洋要素隨深度的變化。它是了解海洋要素垂直結構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同時還可以利用它插補缺測資料。其繪制方法是:利用E

17、xcel程序在計算機上繪制,縱軸表示深度,橫軸表示要素值;然后選取適當比例尺,設置要素量值間距和深度的間距;計算機則自動生成各個水層的要素的觀測值,并將這些點連成平滑的曲線,即為該要素的垂直分布圖[4]。</p><p><b>  2.水溫</b></p><p>  2.1 平面分布[4~6] </p><p>  2.1.1 各站點水溫分

18、布</p><p>  大西洋部分海域調(diào)查海區(qū)不同深度的水溫范圍極其相對應的平均值見表2-1-1。表層水溫25.19~27.93℃,水平溫差2.74℃,其水溫平均值為26.45℃。但是10m深處的水溫平均值則為26.88℃,當往更深處則逐漸降低直至底層達到最低值9.78℃。由此可見,大西洋海域調(diào)查海區(qū)最高水溫出現(xiàn)于10m深處。同時50m以上的水層平均水溫為25.67~26.88℃,相差約1.21℃,底層平均水溫9

19、.78℃,明顯低于上層平均水溫,這表明上層水隨季節(jié)變化有升溫趨勢,但溫度變化不大,因為出于赤道地帶,年表層水溫變化受季節(jié)影響不大,而底層水受其它因素影響較大。從水溫范圍看,50m處的水層各測站之間水溫的水平差異比較大,相差5.93℃,表層至50m各層次的水溫波動不大,約為2.05~2.74℃,底層水各測站之間水溫的水平差也比較低,約2.53℃,但是從50m至底層的水層各測站之間的平均水溫變化為11.03~21.03℃,水平各站點測點水溫

20、溫差為3.65~8.96℃。綜上所述,這表明上層水主要受太陽輻射影響,底層水主要受高溫高鹽的赤道流系影響,下半年受北上的南赤道流影響較多,還有受赤道逆流的影響。</p><p>  圖2-1大西洋海域漁場各站點分布圖</p><p>  Fig.2-1 Atlantic fishing grounds of the site map</p><p>  表2-1

21、-1 探捕海域漁場水溫分布范圍及水溫分布值</p><p>  Tab.2-1-1 Ethan hu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sea fisherie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values</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表層的溫度水平分布見圖2-1-2。從水平分布看,表層水溫出現(xiàn)了一個高溫中心。高溫中心在4°

22、13´N,23º8´W,中心值約為27.926℃。在漁場西南向38、41號站點水溫相對較低,正東面9號、20號、25號站點及西面的22號站點水溫相對較高。在1號站點與39號站點之間的等溫線呈東北-西南走向。而在31號站點與32號站點之間的等溫線呈東-西走向。</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1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見圖2-1-3。從水平分布看,10米水溫出現(xiàn)了兩個高溫中心和兩個低溫中心

23、。第一個高溫中心在9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29′W,5°7′N,中心值約為27.715℃;第二個高溫中心在40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24′W,1°8′N,中心值約為27.852℃。第一個低溫中心在8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57′W,5º2´N,中心值約為26.420℃;第二個低溫中心在3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º00´W,1º54&#

24、180;N,中心值約為25.767℃。在漁場西南面向40號海域以及正北面9號站點水溫相對較高,而東南面向的站點水溫則相對較低。</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2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4。從水平分布看,20米水溫出現(xiàn)了三個高溫中心和兩個低溫中心。第一個高溫中心在9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29′W,5°7′N,中心值約溫度大概為27.696℃;第二個高溫中心在40號站點附近,即大概為

25、23°24′W,1。8′N,中心值約為27.792℃;第三個高溫中心在15號站點附近,即大概為24°32′W,4°15′N,中心值約溫度大概為27.792℃。第一個低溫中心在8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57′W,5°2′N,中心值溫度大概為21.412℃;第二個低溫中心在3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00′W,1°54′N,中心值溫度值約為25.740℃。在漁場東南面33

26、號、34號、42號站點附近海域的20米處水溫相對均衡,而在漁場西南面40號站點海域水溫相對較高。</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3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4。從水平分布看,30米處水溫出現(xiàn)了兩個高溫中心和一個低溫中心。第一個高溫中心在40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1°29′W,5°7′N,中心值水溫約為27.765℃;第二個高溫中心在9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29′W,5&#

27、176;7′N,中心溫度值大概為27.685℃。低溫中心在3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00′W,1°54′N,中心值溫度值約為25.729℃。在漁場東北面各站點之間的海域水溫變化較大,在漁場西南面水溫相對較高,在漁場東南面各站點附近海域的水溫相對變化不大。</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5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5.從水平分布看,50米處水溫出現(xiàn)了兩個低溫中心。第一個低溫中心在2號

28、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2°W,6°N,中心值水溫大約為21.737℃;第二個低溫中心在25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0°57′W,3°53′N,中心值水溫值大概為23.319℃。整個中大西洋海域在50米層面水溫變化比較大,在漁場東南面水溫各站點海域水溫相對較低。</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75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6.從水平分布看,75米處水溫出現(xiàn)三個高溫中心和兩個

29、低溫中心。第一個高溫中心在4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4°W,6°N,中心值水溫大約為23.305℃;第二個高溫中心在9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1°29′W,5°7′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25.647℃;第三個高溫中心在40號站點附近23°24′W,1°8′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26.006℃。第一個低溫中心在11號站點附近18°21′W,4°26′N,中心值水溫大概

30、為17.019℃;第二個低溫中心在15號站點附近24°32′W,4°15′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8.274℃。在漁場東南,西北方向75米層面水溫相對較低;在漁場正北面,西南面方向附近海域75米層面水溫相對較高。</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10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7.從水平分布看,100米處水溫出現(xiàn)三個高溫中心和一個低溫中心。第一個高溫中心在9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1

31、6;29′W,5°7′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20.989℃;第二個高溫中心在4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4°W,6°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20.036℃;第三個高溫中心在26號站點附近,即大約22°48′W,3°34′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9.787℃。低溫中心在32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0°8′W,3°2′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4.174℃。在漁場100米層面處,大部分站點

32、水溫在20℃以下,西南-東北水溫呈逐漸降低的趨勢。</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15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8.從水平分布看,150米處水溫出現(xiàn)一個高溫中心和一個低溫中心。高溫中心在9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1°29′W,5°7′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3.507℃。低溫中心在29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4°W,3°25′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1.458℃。在漁場1

33、50米層面處,不同站點之間水溫變化相對變化比較大。</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250米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9.從水平分布看,250米處水溫出現(xiàn)一個高溫中心和一個低溫中心。高溫中心在37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2°5′W,2°8′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3.554℃。低溫中心在29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4°W,3°25′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9.452℃。在漁場37

34、號站點海域附近,250米處水溫相對較高,在漁場29號站點附近,250米處水溫相對較高。</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底層的溫度水平分布圖見圖2-1-10.從水平分布看,底層水溫出現(xiàn)兩個高溫中心和一個低溫中心。第一個高溫中心在16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4°W,3°58′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0.513℃;第二個高溫中心在32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0°8′W,3°2′N,

35、中心值水溫大概為10.726℃。第一個低溫中心在38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3°18′W,2°1′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8.202℃;第二個低溫中心在18號站點附近,即大約在23°8′W,4°13′N,中心值水溫大概為9.009℃。在漁場16號、32號站點附近,底層水溫相對較高;在18號、38號站點附近,底層水溫相對較低。</p><p>  圖2-1-2各測站表層水溫水平分布

36、圖</p><p>  Fig.2-1-2 Sea-surface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2-1-3各測站1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3 Sea-10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37、;/p><p>  圖2-1-4各測站2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4 Sea-20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2-1-5各測站3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5 Sea-30m temperature

38、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2-1-6各測站5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6 Sea-50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2-1-7各測站75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39、;  Fig.2-1-7 Sea-75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2-1-8各測站10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8 Sea-100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

40、2-1-9各測站15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9 Sea-150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2-1-10各測站250米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10 Sea-250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

41、ion of stations </p><p>  圖2-1-11各測站底層水溫水平分布圖</p><p>  Fig.2-1-11 Sea-bottom temperature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b>  2.2 垂直分布</b></p><p>&l

42、t;b>  2.2.1 </b></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其水溫大體上隨深度的增加呈不均勻遞減,50m以上水溫較高,分布較均勻,其下水溫隨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一直到150m層為溫躍層,強度約為1.3℃/m,溫躍層以下,水溫隨深度的增加緩慢降低,溫度梯度很小。(圖2-2-1)。</p><p>  圖2-2-1探捕海域漁場各標準觀測層次水溫分布</p>

43、<p>  Fig.2-2-1 Ethan hunt sea fisheried each standar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bservations levels </p><p><b>  3.鹽度</b></p><p>  3.1 平面分布[4~6]</p><p>  3.1.1

44、各站點鹽度分布</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不同深度的鹽度范圍極其相對應的平均值見表3-1-1。各水層鹽度的平均值在34.62~36.13。表層鹽度30.06~36.01,水平鹽差5.15,其鹽度平均值為34.62。10m深處的鹽度平均值為35.65,往更深處到75米處達到最大值36.13,繼而隨著水深增加鹽度反而降低,到達底層時鹽度反而為34.93,基本與表層水的鹽度相同。由此可見,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鹽度隨深

45、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很小,當水深達到一定程度時鹽度達到最大,隨著水的深度的增加鹽度逐漸降低。其表層和底層平均鹽度僅相差0.31。從各層鹽度范圍看,各層鹽度的變化幅度在0.42~5.15,30m以上水層的鹽度變化都較大,都在1以上,其中表層水鹽度變化最大,達到5.15。</p><p>  表3-1-1各測站鹽度分布范圍及鹽度平均值</p><p>  Tab.3-1-1 The

46、salinity distribution and salinity averages of stations </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表層的鹽度水平分布見圖3-1-1。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表層鹽度西南面呈均勻趨勢,東北面呈現(xiàn)低鹽,而西北面各站點的鹽度各有差異。同時表層鹽度出現(xiàn)了一個高鹽中心和四個低鹽中心。其中高鹽中心位于18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8′W,4°13′N,中

47、心值約為36.011。而三個低鹽中心的第一個低鹽中心位于2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18°54′W,3°47′N,其中心值約為30.855;第二個低鹽中心位于13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25′W,4°28′N,其中心值約為31.566;第三個低鹽中心位于3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15′W,5°57′N,其中心值約為31.767;第四個低鹽中心位于14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

48、W,4°13′N,其中心值約為32.105.四個低鹽中心的最大差值可達1.25。且位于22號站點附近的低鹽中心的等鹽線相對于其它低鹽中心的等鹽線要密集得多。在漁場的東北面海域,表層海水鹽度較高,主要是因為赤道海域的海水蒸發(fā)強盛,降水量少,鹽度高達36.011。而13號、22號站點則由于大洋表層洋流對表層海水鹽度的影響。39號、40號、41號等站點呈現(xiàn)等鹽狀態(tài),表層海</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1

49、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2。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10米處鹽度出現(xiàn)一個高鹽中心和兩個低鹽中心。高鹽中心位于24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0°21′W,3°28′N,其中心值約為35.999.第一個低鹽中心位于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W,6°N,其中心值約為35.123;第二個低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3°58′N其中心值約為34.755。在漁場的1

50、0米處水層全部探測站位之間呈現(xiàn)東高西低的趨勢,其它各個站位之間的鹽度差值不大。</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2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3。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20米處鹽度呈現(xiàn)一個高鹽中心和一個低鹽中心。高鹽中心位于18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8′W,4°13′N,其中心值約為36.036.低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3°58′N,其中

51、心值約為34.756.在漁場水深20米處鹽度的變化均不大,部分海域出現(xiàn)較大的差值。</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3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4。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30米水深處鹽度呈現(xiàn)一個高鹽中心和兩個低鹽中心。高鹽中心位于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W,6°N,其中心值約為36.161.第一個低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3°58′N,

52、其中心值約為34.762;第二個低鹽中心,位于34號站點附近海域,即約在18°,1°45′N,其中心值約為35.329.在漁場16號站點處呈現(xiàn)等鹽線密集,說明此海域附近的鹽度變化比較大。</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5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5。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50米水深處鹽度呈現(xiàn)三個高鹽中心和三個低鹽中心。第一個低鹽中心位于10號站點附近,即約在19°4

53、7′W,5°8′N,其中心值約為35.554;第二個低鹽中心位于29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3°25′N,其中心值約為35.583;第三個低鹽中心位于3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0°8′W,3°2′N,其中心值約為35.545.第一個高鹽中心位于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W,6°N,其中心值約為36.528;第二個高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

54、3°58N,其中心值約為36.428;第三個高鹽中心位于18號展位附近,即約在23°8′W,4°13′N,其中心值約為36.399。在漁場水深50米處各站點之間的鹽度變化比較大,但變化差值比較小。</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75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6。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75米水深處鹽度兩個高鹽中心和一個低鹽中心。第一個高鹽中心位于21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

55、0°11′W,3°55′N,其中心值約為36.508;第二個高鹽中心位于31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11′W,3°5′N,其中心值約為36.536.低鹽中心位于38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18′W,2°1′N,其中心值約為35.823.從圖3-1-6中不難發(fā)現(xiàn),北緯5°~6°之間,西經(jīng)18°~23°之間,出現(xiàn)兩條等鹽線橫跨整個探捕漁區(qū)。&

56、lt;/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10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7。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100米處水深處鹽度兩個高鹽中心和一個低鹽中心。第一個高鹽中心位于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3°25′W,3°34′N,其中心值約為36.112;第二個高鹽中心位于9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1°29′W,5°7′N,其中心值約為36.100。低鹽中心位于3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0

57、°8′W,3°2′N,其中心值約為35.454。</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15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8。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150米水深處鹽度有一個高鹽中心和一個低鹽中心。高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3°58′N,其中心值約為35.549。低鹽中心位于29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0°W,3°25′N,其中心值約為

58、35.126。整個海域在250米處的鹽度的差值比較小,站點之間的鹽度值變化不大。</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250米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9。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250米水深處鹽度有三個高鹽中心。第一個高鹽中心位于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W,6°N,其中心值35.197;第二個高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W,3°58′N,其中心值約為3

59、5.161;第三個高鹽中心位于37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5′W,2°8′N,其中心值約為35.341。</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底層處的鹽度水平分布圖見圖3-1-10。從水平分布看,整個調(diào)查海域的底層處鹽度有三個高鹽中心和一個低鹽中心。第一個高鹽中心位于2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2°W,6°N,其中心值約為35.136;第二個高鹽中心位于16號站點附近,即約在24&

60、#176;W,3°58′N,其中心值約為35.088;第三個高鹽中心位于32號附近,即約在20°8′W,3°2′N,其中心值約為35.088。低鹽中心位于,即約在23°18′W,2°1′N,其中心值約為34.718。</p><p>  圖3-1-1各測站表層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1 Sea-surface

61、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2各測站1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2 Sea-10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3各測站2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

62、<p>  Fig.3-1-3 Sea-20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4各測站3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4 Sea-30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

63、3-1-5各測站5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5 Sea-50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6各測站75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6 Sea-75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

64、tions </p><p>  圖3-1-7各測站10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7 Sea-100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8各測站15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8 Sea-150m

65、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9各測站250米鹽度水平分布圖</p><p>  Fig.3-1-9 Sea-250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1-10各測站底層鹽度水平分布圖</p>

66、<p>  Fig.3-1-10 Sea-bottom salinity leve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p><p>  圖3-2-1 探捕海域漁場鹽度垂直分布圖</p><p>  Fig.3-2-1 The salinity vertical distribution </p><p><b> 

67、 3.2 垂直分布</b></p><p><b>  3.2.1</b></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其鹽度垂直分布上,75m層以上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表層至10m層鹽度迅速增大,鹽度梯度約為0.10/m,10m層至75m層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強度約為0.01/m。75m以下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強度約為0.01/m(圖3-2-1)。

68、</p><p><b>  4.結論</b></p><p><b>  4.1 水溫特征</b></p><p>  大西洋的水溫特征具有明顯區(qū)域特性。在大氣環(huán)流直接作用下,在南北副熱帶還去各形成一個巨大的反氣旋型環(huán)流系統(tǒng),北大西洋為順時針,南大西洋為逆時針環(huán)流。在兩大環(huán)流系統(tǒng)之間的海區(qū)有一支赤道逆流,其流向與南北信風

69、相反,從西向東流。水溫是海水重要的物理要素之一,是海洋生物生存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也是進行漁情分析和漁海況預報的重要依據(jù)。水溫的基本特征表現(xiàn)及評價為:</p><p>  第一,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的分布和變化通氣溫的分布、變化向聯(lián)系。赤道地區(qū)水溫最高,年平均溫為25~27℃,并從赤道向高緯度逐漸降低。水溫的變化幅度以赤道海區(qū)最小,一般在1~3℃之間,受到大陸氣候或寒、暖流、鋒面等因素季節(jié)變動影響明顯的局部海區(qū),表層水

70、溫的年變化幅可達5℃左右。總體上水中大西洋海域受到太陽輻射和洋流的影響較大。</p><p>  第二,河流淡水注入對中大西洋的水溫狀況影響相當顯著。海陸分布的特點,造成了其近沿海的等溫線分布與海岸或海底地形相平行的特征。</p><p>  綜上所述,中大西洋外海水溫的分布特征如下:</p><p>  4.1.1 水平分布</p><p>

71、;  大西洋海域表層水溫范圍為25.19~27.93℃,平均水溫為26.45℃;10米水深處水溫范圍為25.77~27.85℃,平均水溫為26.88℃;30米處水溫范圍為25.73~27.78℃,平均水溫為26.83℃;50米處水溫范圍為21.74~27.67℃,平均水溫為25.97℃;75米水深處水溫范圍為17.02~26.01℃;100米水深處水溫范圍為14.04~21.11℃,平均水溫為17.04℃;150米水深處水溫范圍為11.

72、46~15.11℃,平均水溫為13.10℃;250米水深處水溫范圍為9.45~13.55℃;底層處水溫范圍為8.20~10.73℃,平均水溫為9.78℃。</p><p>  4.1.2 垂直分布</p><p>  大西洋海域水溫從表層至50 m水層隨深度增加緩慢降低,水溫大體上隨深度的增加呈不均勻遞減,50m以上水溫較高,分布較均勻,其下水溫隨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一直到150m層為溫躍

73、層,強度約為1.3℃/m,溫躍層以下,水溫隨深度的增加緩慢降低,溫度梯度很小。從各站點相比較,溫躍層深度上移,強度增強,從表層到50米的水層溫度變化很小,50米以下溫度明顯降低,至150米以下又逐漸均勻表現(xiàn)一般。</p><p><b>  4.2 鹽度特征</b></p><p>  大西洋鹽度分布狀況受蒸發(fā)、降水、環(huán)流和海水混合等因子的影響,在副熱帶海域因蒸發(fā)強盛

74、,降水量少,鹽度高達37.30,尤其是處于信風帶內(nèi),平均鹽度更是達到了37.90,巴西近岸海區(qū)年平均值也非常高,赤道海區(qū)因降水量多于蒸發(fā)量,鹽度降低至35.00左右。大洋的表層洋流對鹽度也有影響,例如灣流和大西洋暖流把鹽度較高的海水輸向高緯度的大洋東側,而鹽度低的北冰洋海水不停地向大西洋西側輸來,因而高緯度大西洋東側表層海水鹽度大于西側。處于緯度45°以南的西風漂流區(qū),表層海水等鹽度線幾乎和緯圈平行。</p>&

75、lt;p>  第一,大西洋海域,漁場東側相對于西側,表層鹽度開始下降,水平鹽差擴大。鹽度水平梯度增大。隨著沿岸河流汛期的出現(xiàn),入海徑流量劇增,沿岸低鹽水勢力迅速增加,影響范圍擴大。鹽度水平梯度很強。</p><p>  第二,大西洋海域鹽度垂直分布狀況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差異。與溫度垂直分布相類似。廣大調(diào)查海區(qū)仍然呈現(xiàn)鹽度垂直分布均勻的特點,在近沿岸海區(qū),存在鹽度垂直梯度。隨著入海徑流量驟增和海區(qū)降水量增大,上層

76、海水鹽度進一步降低,鹽躍層普遍存在。</p><p>  綜上所述,中大西洋海域鹽度的分布特征如下:</p><p>  4.2.1 水平分布</p><p>  大西洋海域表層鹽度范圍為30.86~36.01,平均鹽度為34.62;1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4.76~36.03,平均鹽度為35.65;2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4.76~36.04,平均鹽度為35.66

77、;3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4.76~36.16;平均鹽度為35.70;5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5.55~36.53,平均鹽度為35.93;75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5.80~36.54;平均鹽度為36.13;10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5.43~36.24;平均鹽度為35.80;15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5.13~35.55;平均鹽度為35.32;250米水深處鹽度范圍為34.90~35,34;底層處鹽度范圍為34.72~35.14,平均鹽

78、度為34.93。</p><p>  4.2.2 垂直分布</p><p>  大西洋調(diào)查海域鹽度垂直分布上,75m層以上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表層至10m層鹽度迅速增大,鹽度梯度約為0.10/m,10m層至75m層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強度約為0.01/m。75m以下鹽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強度約為0.01/m。</p><p><b>  4.

79、3.1 綜述</b></p><p>  根據(jù)大西洋測得的溫度和鹽度隨深度變化的曲線圖,參考水溫和鹽度的數(shù)據(jù),得出遠洋漁業(yè)作業(yè)時應該注意結合各魚種生存條件選擇不同的海區(qū)進行作業(yè),供今后的實際生產(chǎn)、資源評估、環(huán)境保護作參考,提高目標魚種的漁獲率,減少兼捕漁獲物,提高資源評估的精度。</p><p><b>  [參 考 文 獻]</b></p>

80、<p>  [1] 侍茂崇,高郭平,鮑獻文.海洋調(diào)查方法.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255-261.</p><p>  [2] 陳新軍.漁業(yè)資源與漁場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16-126.</p><p>  [3] 王琦,徐式蘊,等.MATLAB基礎與應用事例集粹.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p><p>  [4] 曾志雄,陳

81、慧嫻.如何使surfer8.0畫等值線圖.廣東氣象,2006,3:68-69.</p><p>  [5] 李慶紅,張永剛,趙宏杰,等.海洋島附近海域春季海洋水文測量結果分析.海洋測繪,2007,27(3).</p><p>  [6] 曹偉國,梁廣建,李占橋.使用MATLAB繪制常用海洋要素圖件.海洋測繪,2005,2(2).</p><p>  [7] 宋利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