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歌詞的敘事感發(fā)與超常傳播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電視劇歌詞的敘事感發(fā)與超常傳播</p><p>  在這個歌者如云、歌遍全民的時代,一些電視劇歌曲往往能于眾聲喧嘩之中超常傳播,歷久不衰。這除了電視文化所具有的一些客觀原因之外,還因為這些歌曲在創(chuàng)作與傳播過程中都有著戲劇性敘事的強烈感發(fā)作用。在這種感發(fā)之下,詞作者們進行富于激情、充滿靈性,又不乏獨立思想的文學創(chuàng)作,再加上優(yōu)質譜曲、精工制作、反復播出、劇情牽帶等作用,才使其成為歌山曲海之中特別

2、優(yōu)異的部分。闡釋這一點,對于認識目前的電視劇文化與全民歌唱的文化形態(tài)都有一定的意義。 </p><p>  一、敘事感發(fā)與電視劇歌曲的審美本質 </p><p>  考察部分優(yōu)秀的電視劇歌曲,不能不認為:電視劇歌曲的審美本質,其實是在電視劇特殊的戲劇性敘事的感發(fā)之下進行創(chuàng)作,并隨同著播出內容的敘事感發(fā),形成特別的傳播效應。 </p><p>  當今的電視劇大多數都

3、是幾十集的連續(xù)劇,而在故事的編撰上,大多又都遵循著傳統(tǒng)戲劇的戲劇性創(chuàng)作原則,以人與人之間在特別環(huán)境中的性格碰撞或命運沖突為核心,敘述一系列牽動人心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出入于古今中外的歷史或傳說,或來源于劇作者的想象與虛構,但都有著戲劇性的悲歡離合的感發(fā)力量。優(yōu)秀的電視劇歌詞往往是作者真正受到這種感發(fā)之后,才創(chuàng)作而成的。如由老舍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改編的電視劇《四世同堂》片頭曲的歌詞:“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

4、。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正因為有了故事敘述中那些悲歡離合的人物命運,有了凄愴悲涼的歷史境況,詞作者才能于悲憤感發(fā)中,寫下這撼動人心的八句歌詞。再加上著名京韻大鼓藝術家駱玉笙用激昂而蒼涼的特殊聲音演唱,便感動了無數的觀眾,也使此歌至今盛傳不衰。 </p><p>  又如由古典小說改編的《三國演義》連續(xù)劇,前后所配的歌曲達 15首之多,而流傳最廣的片頭曲,采用《三國演義》原作中

5、楊慎所作之《臨江仙》詞為歌詞,因系古人所作,故而不論。而王健所作片尾曲《歷史的天空》曰:“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一夜風云散啊,變幻了時空。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后評?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這是因《三國演義》宏大而悲壯的歷

6、史敘事感發(fā)而形成的由衷感嘆。 </p><p>  1990年,電視劇《渴望》播出時,故事中人物的性格與命運,及其背后所潛藏的時代遺憾感動了觀眾。同時,那首由易茗所作的《好人一生平安》的主題歌,之所以同樣得到人們的喜愛,作者從敘事中所受到的感發(fā),以及觀眾因為劇情和歌曲所受到的感發(fā),則是最本質的原因。 </p><p>  由此說明,電視劇歌詞的創(chuàng)作,雖然不同于個人抒情式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為提點

7、或裝飾電視劇本身而存在的,但是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也必然是作者受到有內涵、有力量的戲劇性敘事的感發(fā)之后才得以形成,并且在觀眾中引發(fā)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與審美體驗的。這應該是電視劇歌曲的審美本質,也是其它獨立創(chuàng)作歌曲的審美本質。優(yōu)秀的電視劇作品不因為優(yōu)秀歌曲的提點裝飾而存在;但優(yōu)秀的歌曲則可以使優(yōu)秀的電視劇作品煥發(fā)出更大的傳播能量。 </p><p>  二、敘事感發(fā)與歌詞的抒情升華 </p><p&

8、gt;  當然,僅僅以敘事感發(fā)為根基進行電視劇歌曲歌詞的創(chuàng)作,也不一定能夠成為傳之廣遠的著名歌曲,這其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在敘事感發(fā)基礎上歌詞創(chuàng)作的抒情升華。 </p><p>  所謂抒情升華,即是說作者在受到電視劇敘事中戲劇性的悲歡離合的感發(fā)之后,還必須在個人的體驗中,取精用宏,煉意凝思,尋找到富于靈性的焦點,提煉出不乏思想深度的感悟,并在電視劇藝術規(guī)律的制約下,用詩的思維與表現方法,形成一種既不脫離

9、本體、又有著獨立特征的表達。具體情形有如下幾種: </p><p>  其一,為他人之事抒情的自我化這是一個將身外之事轉化為自我之感的變化過程。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張藜為號稱“農村三部曲”的《籬笆 ?女人和狗》《轆轤 ?女人和井》《古船 ?女人和網》所作的歌詞。其間的《籬笆墻的影子》《命運不是轆轤》《苦籬笆》《不能 </p><p>  這樣活》等歌詞,引起過觀眾的特別興趣,即使現在看來,

10、詞作者對當年社會變化中農村敘事的理解,仍然有著濃郁的 </p><p>  自我化色彩。如《籬笆墻的影子》:“星星還是那顆星星喲,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山也還是那座山喲,梁也還是那道梁,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喲,爹是爹來娘是娘,麻油燈呵還吱吱響,點的還是那么丁點亮。哦,只有那籬笆墻影子咋那么長,還有那看家的狗,叫的咋就這么狂。星星咋不像那顆星星喲,月亮也不像那個月亮,河也不是那條河喲,房也不是那座房。騾子下了個小馬駒喲,

11、烏雞變成了彩鳳凰,麻油燈呵斷了油,山村的夜色咋就這么亮。哦,只有那籬笆墻影子還那么長,在那墻上邊爬滿了爬滿了豆角秧。 ”這兩段歌詞,前段在敘說農村古舊狀態(tài)的延續(xù),后段敘說延續(xù)著的農村狀態(tài)的新變化。既是山河依舊,又是山河改換;既是物仍其舊,又是物是人非。由于作者用了一連串的農村生活意象來表達,且又敘說得比較含蓄,所以理解起來不很直接,其抒情和表達都有著作者在敘事感發(fā)之后的自我化特征。 </p><p>  再如,李

12、文岐為電視劇《雪城》所作的插曲歌詞《心中的太陽》:“天上有個太陽,水中有個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個更圓,哪個更亮,哎嗨哎嗨呀。啊太陽,我心中的太陽。 ”《雪城》播出的時間比較早,很多人已經遺忘,但是這首主題歌卻一直流傳著。我們很難理解這些歌詞的清楚含義,原因就在于作者對于雪城北大荒當年的知青生活有著刻骨銘心的體驗,又把這種獨特的體驗以自我化的方式表達出來,雖然觀眾不一定能清楚理解,卻完全能在恍惚與悲傷的詞意之中體驗到那些

13、悲歡離合的人生感受。 </p><p>  還有的時候,詞作者的自我化抒情,觀眾不一定接受,但是它同樣為電視劇的觀賞、解讀與廣泛流傳起著特別的作用。如樊孝斌為《康熙王朝》所作的主題曲歌詞《向天再借五百年》:“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面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復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磋F蹄

14、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愿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這歌詞寫得大氣磅礴,不論觀眾是否認可其對康熙王朝的歌頌,對康熙其人的贊揚,都是作者一種自我化的抒情。   其二,漫長敘事感發(fā)中抒情的焦點凝聚 </p><p>  動輒幾十集、乃至上百集的電視劇,是一種漫長也不乏冗長的影像化敘事,而比較優(yōu)秀者,故事中的人物往往都含有復雜的性格,故事變化中也必然有諸多的矛盾沖突,

15、并且以此緊緊地吸引著觀眾的注意。那么,為之所創(chuàng)作、配飾的歌曲,特別是主題曲,其歌詞的抒情不僅應該是自我化的,而且理應有自己的焦點凝聚。這是因為短短一首歌,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涵蓋太多的意義,但只要凝聚于內容的某個焦點進行抒情,都可能起到非常好的提點作用。 </p><p>  如2009年熱播的電視劇《蝸居》,涉及目前社會生活中最讓人糾結的住房問題。其主題歌《我想大聲告訴你》卻只將抒情的焦點凝聚于因為房子而離散的戀

16、人、夫妻間的感情。其詞曰:“夜深了,我還為你不能睡。黎明前的心情,最深的灰。左右為難的你,不知怎樣去面對,我能做的,只剩沉默、體會。 ”恰恰因為這樣的焦點凝聚,觀眾不僅更能體會劇中人物因為“蝸居”而遭遇的辛酸,也能觸物起情,引發(fā)對自我人生中其它窘迫情形的思考。 </p><p>  同樣,易茗作詞的《大宅門》主題歌,聚焦于 “男兒自橫行,站住了是個人 ”的關鍵點;為《過把癮》所作的主題曲《過把癮》,以“愛就愛他個

17、轟轟烈烈,愛就愛他個迷迷糊糊”為抒情焦點,都對電視劇本身起到很好的裝飾與提點作用,對觀眾形成了巨大的感染力量。 </p><p>  可以說,這樣的焦點凝聚也是選擇與提煉,是作者在強烈的自我感受中尋找電視劇敘事的最佳感發(fā)點。 </p><p>  其三,敘事感發(fā)中抒情哲理化的兩種傾向 </p><p>  抒情的哲理化也是電視劇歌詞,乃至于其他類型歌詞的一個共同傾向

18、,前人已有不少論述,甚至還有人將其視為歌詞的創(chuàng)作之法。我則認為,當今電視劇歌詞的哲理化有兩種傾向:一是過分的政治說教化、道德說教化,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勢必影響敘事的真正效果。即使是敘事內容本身具有很強的政治化、道德化色彩,這樣都不是最佳選擇;二是在敘事感發(fā)之中,從人的角度,包括人的生存感受,人的生命覺悟,人的心境理解等等進行真切的哲理概括,這樣則為歌詞內容增加了高度和深度,也為電視劇的傳播增加了色彩與力量。 </p>

19、<p>  張黎所作的許多歌詞都非常精彩,但他為《半邊樓》所作的主題曲歌詞寫道:“拆了一半的半邊樓,還有一半沒拆到頭。拆掉的是腐朽,留下的是陳舊。涌動的是翹望,燃燒的是祈求拆了一半的半邊樓,還有一半就拆到頭。起身的是大廈,奠基的是石頭。沖天的是志向,向上的最風流 ”就在概念的重疊之中,流露出說教傾向。 </p><p>  而電視劇《聊齋》將古代小說《聊齋志異》中的若干短篇以影像敘事的方式呈現出來,因為

20、原作形式所限,不可能拍成一種 “人的成長史”或人的悲歡離合史的片子,但其主題曲《說聊齋》,卻以獨特的哲理化表達,將所有各自獨立的篇章牽聯到了一起。其中一句: “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更是非常精彩的哲理概括。 </p><p>  作為抒情升華的一種方式,這兩種傾向何者可???何者可舍?由此可以得到明確的解答。 </p><p>  三、敘事感發(fā)與電視劇歌曲的傳播及其普遍意義 &

21、lt;/p><p>  敘事感發(fā)以及在此基礎上恰切的抒情升華,決定了電視劇歌曲的文學性,也決定了其內涵價值的可能性。再加上優(yōu)質的譜曲,為其賦予音樂性的審美之翼,電視劇歌曲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并在直覺共鳴與理性鑒賞的同時,使其廣泛傳播。 </p><p>  觀眾的認可是一種“選擇性記憶 ”,又由于這樣的選擇,使得一部分優(yōu)秀電視劇歌曲從依事而成走向獨立而行。也就是說,憑借著電視劇的敘事內容感發(fā)而

22、成,形成之后,卻又能脫離電視劇母體,不脛而走,成為獨立的流行歌曲。閻偉所著的《電視劇歌詞藝術論》一書,在附錄中收錄 1980―2010年30年間主要電視劇歌詞作品就有 1100余首。其中相當一部分便成為這樣的獨立流行歌曲 [1]。 </p><p>  進一步探討其中優(yōu)秀者得以獨立流行的原因,一般又必然得之于電視劇敘事本身的優(yōu)秀和歌詞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兩者缺一不可,還未發(fā)現可以為劣質電視劇寫出優(yōu)秀歌詞的例子。 <

23、/p><p>  1987年,電視劇《便衣警察》播出,此劇雖然也有非常強烈的、特殊的時代氣息,但由導演林汝為作詞、雷蕾作曲的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還是得到觀眾的喜愛,成為一直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歌曲。 </p><p>  還有一個很有意味的現象,近三十年來,相當一部分優(yōu)秀電視劇的劇本并不來自于劇作者的原創(chuàng),而是來自于古今小說的改編。優(yōu)秀的古今小說,在純粹的語言敘述的情形下,完成了最為精彩的故事敘

24、述,在這樣的敘事感發(fā)之下,歌詞作者又有了精彩的創(chuàng)作。于是,電視劇借小說的語言敘事,在影像敘事中開拓新的審美空間,形成新的傳播沖擊,而借這樣的雙重敘事感發(fā)而生的歌曲歌詞也形成了獨立的歌中經典,這也給我們以特別的啟發(fā)。 </p><p>  由此再看目前的整個歌壇,我們固然可以包容所有歌者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水平進行自我歌唱,因為這是一種我們不得不接受的大眾文化形態(tài)。但是,我們又必須看到,我們的共同社會需要優(yōu)秀的歌曲

25、,作為我們的共同語言,作為我們的共同心聲,在人群之中持久傳唱,在時間的汰選中持久傳唱。在時間的汰選之中留存下來的,多是以特別敘事感發(fā)作為基礎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而絕大多數被淘汰、被遺忘的歌曲,則往往因為歌詞抒情過于蒼白,很難為歌者之外的他人所接受。 </p><p>  很多人喜歡的那首《窗外》,以敘事的方式表達一個即將離開家鄉(xiāng)去遠方闖蕩的青年人對愛人的告別和期許。特殊人生經歷的敘事感發(fā)產生了這樣動人的歌詞與音樂。其他歌

26、詞,應同一理。 </p><p>  再者,由于社會娛樂文化的影響,由于電視劇創(chuàng)作方式的變化,我國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雖然不乏佳作,但很多在思想表達上、故事編撰上都存在問題。由此伴生的電視劇歌曲、歌詞當然不免平庸,這也是電視劇歌詞及其它形式的歌詞創(chuàng)作應該思考的問題。 </p><p><b>  注釋: </b></p><p>  [1] 閻偉.電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