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談數(shù)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的應用</p><p> 摘 要: CAXA制造工程師是一款集三維設計,虛擬仿真,自動生成G代碼為一體的多功能設計制造軟件。在中職學校數(shù)控專業(yè)實訓教學中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在數(shù)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應用CAXA制造工程師軟,完成零件從造型設計、軌跡仿真、生成G代碼到數(shù)控銑削加工的全部過程。 </p><p&g
2、t; 關鍵詞: CAXA制造工程師; 特征生成; 軌跡仿真; G代碼; 數(shù)控加工 </p><p> 中圖分類號: G71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11-12)-0073-01 </p><p> CAXA制造工程師是一款集三維設計,虛擬仿真、自動生成G代碼為一體的多功能設計制造軟件,是由我國自主知識產權設計研發(fā)的,具有很好工藝性,且高效易
3、學的數(shù)控加工編程軟件。被廣泛應用于中等職業(yè)學校數(shù)控專業(yè)的教學中。 </p><p> 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闡述怎樣在數(shù)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應用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完成零件從造型設計、軌跡仿真、生成G代碼到數(shù)控銑削加工的全部過程。我將按以下順序進行說明。 </p><p> 一、零件的實體造型 </p><p> 應用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對加工的
4、零件做實體造型,是數(shù)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主要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p><p> 1.確定零件的造型思路 </p><p> 好的造型思路,是保證造型過程順利進行的基礎。根據(jù)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的造型特點,我建議選擇造型過程中產生特征樹長度最短的方案。因為對于同一個零件的多個造型方案來說,如果產生的特征樹過于龐大,會導致后續(xù)編輯、驅動等常規(guī)操作都
5、受到影響,嚴重的會導致后續(xù)造型無法進行。所以我認為造型思路是決定造型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p><p> 2.對加工零件做圖紙分析 </p><p> 在確定好零件造型方案,開始造型前,對零件圖紙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對圖紙的各項要求都分析透徹了,造型才能更容易進行。反之,如果我們在沒有分析好圖紙要求的情況下就急于造型,很可能給后續(xù)的工作帶來麻煩。因此,為了更好的理解圖紙內
6、容,還應對零件的功能、用途進行相關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造型方案的正確性,從而達到最佳的造型效果。 </p><p> 二、零件的軌跡仿真 </p><p> 零件造型結束后,我們就可以開始仿真了。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在對零件實體造型的基礎上,提供了強大的仿真功能。零件在開始加工前都應進行軌跡仿真,通過仿真加工我們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零件加工的整個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但
7、要注意設定合理的仿真參數(shù),這樣才能保證仿真過程的順利實施。多數(shù)零件的仿真過程都是按照生成粗、精加工刀路軌跡的形式進行的。具體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p><p> 1.生成粗加工刀路軌跡 </p><p> 我建議根據(jù)加工零件的整體結構特點,選擇最為合適的粗加工刀路軌跡進行仿真。仿真加工參數(shù)設置可根據(jù)零件實際尺寸自定,具體過程就是按照狀態(tài)欄提示的信息,配合填寫粗加工參數(shù)對話框即可。待粗
8、加工軌跡生成后,將生成的軌跡作“隱藏”操作,以免與后續(xù)生成的精加工軌跡混淆。 </p><p> 2.生成精加工刀路軌跡 </p><p> 我建議還是根據(jù)加工零件的整體結構特點,選擇最為合適的精加工刀路軌跡進行仿真。仿真加工參數(shù)設置可根據(jù)零件實際尺寸自定。具體過程也是按照狀態(tài)欄提示的信息,配合填寫等高精加工參數(shù)對話框即可。 </p><p> 當加工零件的粗
9、、精加工刀路軌跡全部生成后,就可以進行軌跡仿真了,既單擊“可見”命令,將先前隱藏的加工軌跡顯示出來,待顯示完畢后,將粗、精加工刀路軌跡全部選中,單擊鼠標右鍵,選取“軌跡仿真”命令進行仿真加工。初次嘗試仿真的同學,建議在立即菜單中選取“自動生成毛坯”方式,其它項不做修改。仿真過程中,命令狀態(tài)欄會提示走刀方式以供參考,來判定仿真軌跡的正確性。 </p><p><b> 三、生成G代碼 </b>
10、;</p><p> 仿真軌跡經觀察確認無誤后,立即把零件粗、精加工刀路軌跡全部轉化為G代碼的形式,即CNC數(shù)控程序,已備后續(xù)加工時調用。具體過程就是通過鼠標單擊“加工”→“后置處理”→“生成G代碼”命令來啟動此項功能。 </p><p> 四、生成加工工藝單 </p><p> 數(shù)控程序生成保存后,單擊“應用”→“后置處理”→“生成加工工藝清單”命令,在彈出
11、的“工藝清單”對話框中單擊“拾取軌跡按鈕”,按提示分別拾取零件的粗、精加工刀路軌跡,生成加工工藝清單。 </p><p> 五、零件的銑削加工 </p><p> 工藝清單生成后,就可以對零件做銑削加工了。在這里我僅以廣州數(shù)控GSK21MA銑床為例,將銑削加工過程分成四個階段進行說明。 </p><p> 1.加工準備階段:包括對機床型號、材料、工具、刀具、量
12、具等內容的準備。 </p><p> 2.加工進行階段:包括機床對刀操作,設置調整各項參數(shù)的準備。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p><p> 1)在U盤中新建文件夾,必須命名為NC_PGM,將生成的粗、精加工程序傳到該文件夾中(文件名必須為英文,并且不能超過八位數(shù),擴展名為NC)。 </p><p> 2)將U盤插入機床USB插口,打開機床(注意一定要先插入U盤,
13、后打開機床)。 </p><p> 3)在機床端的操作:編輯→外部路徑→選中需要傳輸?shù)某绦颉J路徑→確定完成。 </p><p><b> 4)安裝工件 </b></p><p><b> 5)對刀操作 </b></p><p> ?、傧葘方向,手輪方式下,將刀具接觸到工件的左側,在相對坐
14、標下按X鍵,確定,此時X坐標為0,再將刀具接觸到工件的右側,分中,然后手搖至0即可。 </p><p> ?、赮方向與X方向對刀原理基本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p><p> ?、蹖⒌毒呓佑|工件上表面,將Z向對坐標調零(注意使用TAB鍵可以切換坐標)。 </p><p> ?、茉谧鴺嗽O置中將光標移至G54中(注意此處選擇的機床坐標須與生成程序一致),一次點自動輸入
15、,存盤返回,對刀即可完成。 </p><p> 3.加工檢驗階段:使用游標卡尺及千分尺對已加工好的工件進行測量。 </p><p> 4.清理機床階段:整理工、夾、量具,斷電,打掃。 </p><p> 以上是我結合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的有關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在數(shù)控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因教學經驗有限,闡述的內容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相信在我們的共同
16、努力下,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在未來的實訓教學中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發(fā)揮其更大的優(yōu)勢。 </p><p><b> 參考文獻: </b></p><p> [1] 張麗華.數(shù)控銑削自動編程(CAXA版)[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p><p> [2] 孫萬龍,董光宗.CAXA項目教程――制造工程師[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axa軟件在數(shù)控教學和實訓中的應用
- caxa制造工程師數(shù)控加工編程與仿真
- caxa制造工程師加工命令命令匯總
- caxa制造工程師cam技術
- 淺談數(shù)控加工中心實訓
- 數(shù)控銑床加工 實訓任務書
- caxa制造工程師練習題
- 宏程序在數(shù)控銑削加工編程中的應用
- 螺紋的數(shù)控銑削加工
- caxa數(shù)控車軟件在實際加工中的應用分析
- 零件的數(shù)控銑削加工教學方案
- 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數(shù)控實訓教學中應用的教學設計
- 95179.培養(yǎng)軟件工程師的實訓教育平臺開發(fā)
- 數(shù)控銑床操作實訓總結
- 數(shù)控銑削加工工藝基礎
- caxa制造工程師xp快速入門教程
- 數(shù)控銑操作實訓報告
- 淺談機加工項目實訓教學
- mba論文培養(yǎng)軟件工程師的實訓教育平臺開發(fā)pdf
- 淺談vr在商科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