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第三章 歸結(jié)原理(第二部分) (Chapter 3 Resolution Reasoning)(Part B),徐從富浙江大學(xué)人工智能研究所2002年第一稿2004年9月修改,2,本章的主要參考文獻:[1] 石純一 等. 《人工智能原理》. 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1993. pp11-81. (【注意】:本課件以該書中的這部分內(nèi)容為主而制作,若想更加全面地了解歸結(jié)原理及其應(yīng)用,請參見如下文獻[2]和[3])[2]
2、陸汝鈐. 《人工智能》(下冊). 科學(xué)出版社, 2000. pp681-728. [3] 王永慶. 《人工智能原理與方法》. 西安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 1998. pp111-155. 【注】:若對定理的機械化證明的更多內(nèi)容感興趣者,可參考陸汝鈐. 《人工智能》(下冊). 科學(xué)出版社, 2000. pp729-788. 其最新進展可參考我國數(shù)學(xué)家吳文俊院士的相關(guān)論文,不過,他的研究工作對數(shù)學(xué)要求很高!,3,前言命題邏輯的歸結(jié)法子句
3、型Herbrand定理歸結(jié)原理,4,歸結(jié)(resolution)(也稱消解)推理方法:,這是一種機械化的可在計算機上加以實現(xiàn)的推理方法。AI程序設(shè)計語言Prolog就是基于歸結(jié)原理的一種邏輯程序設(shè)計語言。,,5,歸結(jié)法(也稱消解法)的本質(zhì)是一種反 證法。 為了證明一個命題A恒真,要證明其反命題~A恒假。所謂恒假就是不存在模型,即在所有的可能解釋中,~A均取假值。但一命題的解釋通常
4、有無窮多種,不可能一一測試。為此,Herbrand建議使用一種方法:從眾多的解釋中,選擇一種代表性的解釋,并嚴(yán)格證明:任何命題,一旦證明為在這種解釋中取假值,即在所有的解釋中取假值,這就是Herbrand解釋。,6,3.4 命題邏輯的歸結(jié)法,要證明: A1∧A2∧A3?B 是定理(重言式) ? A1∧A2∧A3 ∧ ~B 是矛盾(永假)式歸結(jié)推理方法就是從A1∧A2∧A3 ∧ ~B 出發(fā),使用歸結(jié)推理規(guī)則來尋
5、找矛盾,最后證明定理成立。歸結(jié)法(消解法)的本質(zhì)是數(shù)學(xué)中的反證法,稱為“反演推理方法”。,等價于,,7,3.4.1 建立子句集,首先,把A1∧A2∧A3 ∧ ~B化成一種稱作子句形的標(biāo)準(zhǔn)形式。如: P∧(Q∨R)∧(~P∨~Q)∧(P∨~Q∨R)然后將合取范式寫成集合的表示形式,得 S = {P, Q∨R, ~P∨~Q, P∨~Q∨R}, 以“,”代 替“∧”。,,,子
6、句集,,,一個子句,8,3.4.2 歸結(jié)式,設(shè)C1=P∨C1′ C2=~P∨C2′ 消去互補對,新子句 R(C1,C2) = C1′∨ C2′沒有互補對的兩子句沒有歸結(jié)式,歸結(jié)推理即對兩子句做歸結(jié)證明 C1∧C2?R(C1,C2)任一使C1,C2為真的解釋I下必有R(C1,C2)也是真??兆泳洹醍?dāng)C1=P C2=~P兩個子句的歸結(jié)式為空,記作□,稱為空子句,體現(xiàn)
7、了矛盾。,,為兩個子句,,,子句C1、C2的歸結(jié)式,9,3.4.3歸結(jié)推理過程,子句集S,歸結(jié)推理規(guī)則,S′=空子句□,S′=所得歸結(jié)式,說明S是不可滿足的,與S對應(yīng)的定理成立,推理結(jié)束,,,,,,,,,,是,否,10,例:證明(P?Q)∧~Q?~P,先將(P?Q)∧~Q∧~(~P)化成合取范式,得 (~P∨Q)∧~Q∧P建立子句集 S={~P∨Q, ~Q, P)對S作歸結(jié)~P
8、∨Q~QP~P 1), 2) 歸結(jié)□ 3), 4) 歸結(jié) 證畢注:一階謂詞邏輯的歸結(jié)方法比命題邏輯的歸結(jié)法要復(fù)雜得多,原因是要對量詞和變量做專門的處理。,11,3.5 子句形,設(shè)有由一階謂詞邏輯描述的公式A1,A2,A3和B,證明在A1∧A2∧A3成立的條件下有B成立。仍然
9、采用反演法來證明。 A1∧A2∧A3∧~B (3.2.1) 是不可滿足的。與命題邏輯不同,首先遇到了量詞問題,為此要將(3.2.1)式化成SKOLEM標(biāo)準(zhǔn)形。,,12,3.5.1 SKOLEM標(biāo)準(zhǔn)形(即與或句),對給定的一階謂詞邏輯公式G=A1∧A2∧A3∧~B第一步,化成與其等值的前束范式 [方法:參見2.3節(jié)“與或句演繹系統(tǒng)”]第二步,化成合取范式第三步
10、,將所有存在量詞( ? )消去,13,3.5.2子句與子句集,概念原子公式:不含有任何聯(lián)結(jié)詞的謂詞公式文字:原子或原子的否定子句:一些文字的析取如,P(x) ∨~Q(x,y), ~P(x,c) ∨R(x,y,f(x))都是子句由于G的SKOLEM標(biāo)準(zhǔn)形的母式已為合取范式,從而母式的每一個合取項都是一個子句,可以說,母式是由一些子句的合取組成的。子句集S:將G的已消去存在量詞的SKOLEM標(biāo)準(zhǔn)形,再略去全稱量詞,最后以
11、“,”代替合取符號“∧”,便得子句集S。,14,例:,解:①將G化成SKOLEM標(biāo)準(zhǔn)形G的子句集子句集S中的變量,都認為是由全稱量詞約束著,子句間是合取關(guān)系。,15,第一類:代數(shù)、幾何證明(定理證明)例1.證明梯形的對角線與上下底構(gòu)成的內(nèi)錯角相等,3.5.3 建立子句集舉例,16,證明:①設(shè)梯形的頂點依次為a,b,c,d.引入謂詞:T(x,y,u,v)表示以xy為上底,uv為下底的梯形P(x,y,u,v)表示xy//u
12、vE(x,y,z,u,v,w)表示∠xyz = ∠uvw②問題的邏輯描述和相應(yīng)的子句集為梯形上下底平行:平形內(nèi)錯角相等已知條件要證明的結(jié)論:B: E(a,b,d,c,d,b) 結(jié)論的“非”:S~B:~E(a,b,d,c,d,b)}從而 S = {SA1, SA2, SA3, S~B },17,第二類 機器人動作問題,例2.猴子香蕉問題已知一串香蕉掛在天花板上,猴子直接去拿是夠不到
13、的,但猴子可以走動,也可以爬上梯子來達到吃香蕉的目的。,分析:問題描述,不能忽視動作的先后次序,體現(xiàn)時間概念。常用方法是引入狀態(tài)S來區(qū)分動作的先后,以不同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不同的時間,而狀態(tài)間的轉(zhuǎn)換由一些算子(函數(shù))來實現(xiàn)。,初始狀態(tài)S0,18,解:引入謂詞P(x,y,z,s): 表示猴子位于x處,香蕉位于y處,梯子位于z處,狀態(tài)為sR(s): 表示s狀態(tài)下猴子吃到香蕉ANS(s): 表示形式謂詞,只是為求得回答的動作序列而虛設(shè)的。引
14、入狀態(tài)轉(zhuǎn)移函數(shù)Walk(y, z, s): 表示原狀態(tài)s下,在walk作用下,猴子從y走到z處所建立的新狀態(tài)。Carry(y,z,s): 表示原狀態(tài)s下,在Carry作用下,猴子從y搬梯子到z處所建立的新狀態(tài)。Climb(s): 表示原狀態(tài)s下,在Climb作用下,猴子爬上梯子所建立的新狀態(tài)。,19,初始狀態(tài)為S0,猴子位于a,香蕉位于b,梯子位于c,問題描述如下:猴子走到梯子處(從x ? z)猴子搬著梯子到y(tǒng)處
15、猴子爬上梯子吃到香蕉初始條件結(jié)論,walk,20,第三類 程序設(shè)計自動化問題,例3:簡單的程序集合問題若一臺計算機有寄存器a,b,c和累加器A,要求自動設(shè)計實現(xiàn)+ (b) ? c的程序。,21,解:先引入謂詞P(u,x,y,z,s):表示累加器A,寄存器a,b,c分別放入u,x,y,z時的狀態(tài)為sLoad(x,s):表示狀態(tài)s下,對任一寄存器x來說,實現(xiàn)(x)?A后的新狀態(tài)Add(x,s):表示狀態(tài)s下,
16、對任一寄存器x來說,實現(xiàn)(x)+(A)?A后的新狀態(tài)Store(x,s):表示狀態(tài)s下,對任一寄存器x來說,實現(xiàn) (A)?x后的新狀態(tài)問題描述((a)?A):寄存器a中的值放入寄存器A中((b)+(A)?A),22,((A)?C)初始狀態(tài)D下,累加器A與寄存器a,b,c中的數(shù)值結(jié)論子句集 S={SA1,SA2,SA3,SA4,S~B},?,23,3.6 Herbrand定理,雖然公式G與其子句集S并
17、不等值,但它們在不可滿足的意義下又是一致的。亦即,G是不可滿足的當(dāng)且僅當(dāng)S是不可滿足的。(證明從略,石純一《AI原理》P17~20). 由于個體變量論域D的任意性,以及解釋的個數(shù)的無限性,對一個謂詞公式來說,不可滿足性的證明是困難的。 如果對一個具體的謂詞公式能找到一個較簡單的特殊的論域,使得只要在該論域上該公式是不可滿足的,便能保證在任何論域上也是不可滿足的,Herbrand域(簡稱H域)具
18、有這樣的性質(zhì)。,,24,3.6.1 H域,設(shè)G是已給的公式,定義在論域D上,令H0是G中所出現(xiàn)的常量的集合,若G中沒有常量出現(xiàn),就任取常量a?D,而規(guī)定H0={a}即 H0= 若G中有常量,為G中常量的集合 若無常量,則為{a}Hi = Hi-1 U {所有形如f(t1,…,tn)的元素}其中, f(t1,…,tn)是出現(xiàn)于G中的任一函數(shù)符號,而t1, t2, …,tn是Hi-1的元素,I
19、=1,2,…H∞為G的H域。(或說是相應(yīng)子句集S的H域) “可數(shù)集合”H∞是直接依賴于G的最多共有可數(shù)個元素的集合,,,25,例1. S={P(a),~P(x) ∨P(f(x))},26,例2. S={P(x), Q(f(x,a)) ∨R(b)}
20、【注】:在S中出現(xiàn)函數(shù)f(x,a),仍視為f(x1,x2)的形式,27,概念基原子 原子基文字 文字基子句 子句基子句集 子句集基例:
21、對: ① 基子句: ② 基例:,,,,:沒有變量出現(xiàn)的,,28,3.6.2 H解釋,思想:由子句集S建立H域、原子集A,使任一論域D上S為真的問題,化成了僅有可數(shù)個元素的H域上S為真的問題。子句集S在D上不滿足問題成了H上不滿足問題,這是很有意義的結(jié)果。,29,定理3.3.2(1)設(shè)I是S的論域D上的解釋,存在對應(yīng)于I的H解釋I*,使得S|I=T,必有S|I*=T。定理3.3.2(2)子句集S是不可滿足的,當(dāng)且
22、僅當(dāng)在所有的S的H解釋下為假。(注:該定理將S在一般論域上的不可滿足問題化成了可數(shù)集上H上的不可滿足問題,以上只需討論在S的H∞上即可。)定理3.3.2(3)子句集S是不可滿足的當(dāng)且僅當(dāng)對每個解釋I下,至少有S的某個子句的某個基例為假。,30,例1:設(shè)子句集S的原子集A={P,Q,R},圖 語義樹(二叉樹),3.6.3 語義樹,I(N)表示:從根結(jié)點到結(jié)點N分枝上所標(biāo)記的所有文字的并集。I(N34)={P,~Q,~R}
23、,31,例2:解:H={a,f(a),f(f(a)),…} A={P(a),Q(a),P(f(a)),Q(f(a)),…},N38,32,完全語義樹:對所有結(jié)點N,( ),I(N)包含了A={A1,A2,…}中的 或~Ai,i=1,2,…,n。失敗結(jié)點:如果結(jié)點N的I(N)使S的某一子句有某一基例為假,而N的父輩結(jié)點不能判斷這個事實,就說N是失敗結(jié)點。封閉樹:如果S的完全語義樹的每個分枝上
24、都有一個失敗結(jié)點,即為封閉樹。,33,例2中的完全語義樹即為封閉樹。,圖 封閉語義樹,N0,,,,,,,,,,,,,,,,,,,,,,,,,,,,,,N11,N12,N21,N22,N24,N31,N32,N4,13,N4,14,N36,P(a),~P(a),Q(a),~Q(a),P(f(a)),如,I(N2,2)={P(a),~Q(a)},使得S中,~P(a) ∨Q(a)為假。 I(N3,6)={~P(a), Q(a)
25、 ,~P(f(a))},使得S中的P(f(a))為假。 …… I(N4,1)={P(a),~Q(a)},使得~Q(f(y))為假。,,,,,N38,,,N41,N42,N49,,,N4,10,34,3.6.4 Herbrand定理,一階謂詞描述A1∧A2 ∧A3→B化成不滿足問題G= A1∧A2 ∧A3 ∧ ~BG化成SKOLEM形S={ , , ,……}一般論域D簡化成H∞域上的討論引入語
26、義樹,35,★Herbrand給出的兩個定理,定理3.3.4(1)子句集S是不可滿足的,當(dāng)且僅當(dāng)對應(yīng)于S的完全語義樹都是一棵有限的封閉語義樹。(注:證明從略)定理3.3.4(2)S是不可滿足的,當(dāng)且僅當(dāng)存在不可滿足的S的有限基例集。(注:證明從略),36,▲應(yīng)當(dāng)指出:,Herbrand定理給出了一階邏輯的半可判定算法,即僅當(dāng)被證定理是成立的,使用該算法可得證,否則,得不出任何結(jié)果。Herbrand定理已將證明問題化成了命題
27、邏輯問題,所以只需在命題邏輯范圍內(nèi)簡化。,37,補充:石純一編著:《人工智能原理》P39~40重言式子句可刪除規(guī)則 S={P∨~P,C1,C2}?S={C1,C2}.單文字刪除規(guī)則 S={L,L∨C1,~L ∨C2,C3,C4}?S′={~L ∨C2,C3,C4},刪除含L的子句 ?
28、 S ={C2,C3,C4},刪除文字~L純文字刪除規(guī)則 當(dāng)文字L出現(xiàn)于S中,而~L不出現(xiàn)于S中,便說L為S的純文字。 S中刪除L?S′=Ø,S可滿足 S中刪除L?S′≠Ø,S′,S同時不可滿足分離規(guī)則S={L∨A1)∧… ∧(L∨Am)∧(~L∨B1)∧ …∧(~L∨Bn)∧R(不含L和~L的子句等) S′={A1,…,Am,R} S′={B1,…,Bn,R}
29、 S不可滿足? S′、 S′同時不可滿足,′,′,,,′,′,38,3.7 歸結(jié)原理,雖然Herbrandp定理給出了推理算法,但需逐次生成基例集 ,再檢驗 的不可滿足性,常常難以實現(xiàn)。 1965年,Robinson提出了歸結(jié)原理,是對自動推理的重大突破。,,39,3.7.1 置換與合一,置換:是形為{t1/v1,…,tn/vn}的一個有限集。
30、其中,vi是變量,而ti是不同于vi的項(常量、變量、函數(shù))且vi≠vj,(i≠j),i,j=1,2,…,n例如,{a/x,b/y,f(x)/z},{f(z)/x,y/z}都是置換??罩脫Q?:不含任何元素的置換。令置換?={t1/v1,t2/v2,…,tn/vn} E是一階謂詞① ?作用于E,就是將E中出現(xiàn)的變量vi均以ti代入(i=1,2,…,n),以E?表示結(jié)果,并稱為E的一個例。② ?作用于項t,是將t中出現(xiàn)的變
31、量vi以ti代入(i=1,…,n),結(jié)果以t·?表示。,40,例:?={a/x, f(b)/y, u/z} E=P(x, y, z) t = g(x, y)那么 E? = P(a, f(b), u) t?=g(a, f(b)),41,常使用的置換的運算是置換乘法(合成)若 ?={t1/x1,…,tn/xn} ?={u1/y1,…,um/ym}置換乘積?
32、3;?是新的置換,作用于E相當(dāng)于先?后?對E的作用。定義如下:先作置換:{t1 ·? /x1 ,…, tn ·? /xn , u1 /y1,…,um/ym }若yi?{x1,…, xn}時,先從中刪除ui/yi;ti·? = xi時,再從中刪除ti ·?/ xi;所設(shè)的置換稱作?與?的乘積,記作?·?,42,例: ?={f(y)/x, z/y} ?={a/x
33、, b/y, y/z} 求?·?解:先做置換 {f(y)·?/x, z·?/y, a/x, b/y, y/z} 即 {f(b)/x, y/y, a/x, b/y, y/z} 先刪除a/x,b/y,再刪y/y,得 ?·? = {f(b)/x,y/z} 當(dāng) E = P(x,y,z)時, E? = P(f(y), z, z), (
34、E?)? = P(f(b), y, y) E(?·?) = P(f(b), y, y),,(E?)? = E(?·?),43,概念:合一,設(shè)有公式集{E1,…,Ek}和置換?,使E1 ? = E2 ?=…Ek ?稱E1,…,Ek是可合一的,且?稱為合一置換(union replacement)。若E1,…,Ek有合一置換?,且對E1,…,Ek的任一合一置換?都有置換?存在,使得?= ?·
35、;?便說?是E1,…,Ek的最一般置換,記作mgu(most general replacement),44,例1 E1=P(a,y),E2=P(x,f(b)),E1,E2可合一, ?={a/x, f(b)/y},且?是E1,E2的mgu.例2 E1=P(x), E2=P(f(y))置換?={f(a)/x, a/y}并不是E1、 E2的mgu,而?= {f(y)/x}才是E1、 E2的mgu,也可以說,是E1、 E2的最簡單合
36、一置換。,45,例3 E1=P(x), E2=P(y)。顯然{y/x}和{x/y}都是E1 、E2的mgu,說明mgu不唯一。,46,求mgu的算法(最一般合一置換mgu),令w={E1,E2}。令k=0,w0=w,?0=?(空置換)。如果wk已合一,停止,?k=mgu。否則找不一致集。若Dk中存在元素vk,tk,其中vk不出現(xiàn)于tk中做 5 ,否則不可合一。令?k+1= ?k·{tk/vk}wk+1=wk{tk/
37、vk} = w?k+1。k+1?k 轉(zhuǎn) 3。,47,例 w={P(a,x,f(g(y))),P(z,f(a),f(u))}其中,E1=P(a,x,f(g(y))),E2=P(z,f(a),f(u))求 E1,E2的mug解:(1) w={P(a,x,f(g(y))),P(z,f(a),f(u))}. (2) ?0=?,w0=w. (3) w0未合一,自左至右找不一致集,有D0={a,z}.
38、 (4)取v0=z,t0=a. (5)令?1= ?0,{t0/v0}= ?· {a/z} = {a/z}. w1=w0?1={P(a,x,f(g(y))),P(a,f(a),f(u))}. (3) ′w1未合一,不一致集D1={x,f(a)}. (4) ′取v1=x,t1=f(a). (5) ′令?2= ?1·{f(a)
39、/x}={a·?/z,f(a)/x}={a.z,f(a)/x} w2=w1?2={P(a),f(a),f(g(y)),p(a,f(a),f(u))}.,48,(3) ′w2未合一,不一致集D2 = {g(y),u}.(4) ′取v2 = u,t2=g(y).(5) ′令?3= ?2·{g(y)/u} = {a/z,f(a)/x}·{g(y)/u}
40、 = { a/z,f(a)/x,g(y)/u} . w3 = w2?3={P(a),f(a),f(g(y)),P(a),f(a),f(g(y)))}(3) ′w3已合一,這時?3={a/z,f(a)/x,g(y)/u} ,即為E1,E2的mgu.注:不可合一的情況 ①不存在vk變量,如w={P(a,b,c),P(d,b,c)} ②不存在tk變
41、量,如w={P(a,b),P(x,y,z)}③出現(xiàn)不一致集為{x,f(x)}形,′,′,′,′,′,49,3.7.2 歸結(jié)式,在謂詞邏輯下求兩個子句的歸結(jié)式,和命題邏輯一樣是消去互補對,但需考慮變量的合一和置換。二元歸結(jié)式:設(shè)C1, C2是兩個無公共 變量的子句, L1, L2分別是C1, C2的文字,若L1與~ L2有mgu ?,則(C1 ? - {L1 ?}) ? (C2 ? - {L2 ?})稱作子句C1, C2的一
42、個二元歸結(jié)式,而L1, L2為被歸結(jié)的文字?!咀⒁狻浚和}邏輯下的歸結(jié)式不同的是,先需對C1, C2有關(guān)變量作mgu,再消去互補對。同樣有: C1 ? C2 ? R(C1, C2),50,例1 C1 = ~A(x) ? B(x) C2 = A(g(x))【解】:先將C1的變量x改寫為y,可得mgu = {g(x)/y},作歸結(jié)得R(C1, C2) = B(g(x))。例2 C1 = P(x)
43、 ? Q(x) C2 = ~P(g(y)) ? ~Q(b) ? R(x)【解】:可知有兩個合一置換,故有兩個二元歸結(jié)式。(1)當(dāng)取 ? = {g(y)/x}時,得R(C1, C2) = Q(g(y)) ? ~Q(b) ? R(x)(2)當(dāng)取 ? = {b/x}時,得R(C1, C2) = P(b) ? ~P(g(y)) ? R(x),51,例3 C1 = P(x) ? ~Q(b)
44、C2 = ~P(a) ? Q(y) ? R(z)【解】:這時要注意,求歸結(jié)式不能同時消去兩個互補對。如在 ? = {a/x, b/y}下,得R(z)。這不是C1, C2的二元歸結(jié)式。最簡單的例子是:C1 = P ? Q, C2 = ~P ? ~Q若消去上述兩個互補對便得空子句。但是C1, C2并無矛盾。這說明消去兩個互補對的結(jié)果并不是C1, C2的邏輯推論了。因此,消去兩個互補對結(jié)果不是二元歸結(jié)式。,
45、52,在對子句作歸結(jié)前,可先考慮子句內(nèi)部的化簡,這便提出了子句因子的概念。設(shè) C = P(x) ? P(f(y)) ? ~Q(x)令 ? = {f(y)/x},將置換?使用于C,可使P(x), P(f(y))合一。顯然C?比C簡單得多。子句因子:若一個子句C的幾個文字有mgu ?,那么C的C?稱作子句C的因子。定義:若C1, C2是無公共變量的子句,作(1) C1, C2的二元歸結(jié)式(2) C1的因子和C2的二元
46、歸結(jié)式(3) C1,和C2的因子的二元歸結(jié)式(4) C1的因子和C2的因子的二元歸結(jié)式這四種二元歸結(jié)式都叫子句C1, C2的歸結(jié)式,記作R(C1, C2),53,例4 C1 = P(x) ? P(f(y)) ? Q(g(y)) C2 = ~P(f(g(a))) ? Q(b)【解】:先作C1的因子,取 ? = {f(y)/x},得C1的因子C1? = P(f(y)) ? Q(g(y)) 于是C1,
47、C2歸結(jié)式為R(C1, C2) = Q(g(g(a))) ? Q(b)【說明】:上述推理過程的正確性能得到保證。,54,3.7.3 歸結(jié)推理過程,為證明A?B成立,其中A, B是謂詞公式,使用反演過程,先建立G = A ? ~B 進而做出相應(yīng)的子句集S,只需證明S是不可滿足的。 歸結(jié)法是僅有一條推理規(guī)則的推理方法。對S中的可歸結(jié)的子句作歸結(jié),求得歸結(jié)式,并將這歸結(jié)式(新子句)仍放入S中,反復(fù)進行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四章計算機文化概念
- 計算機第四章復(fù)習(xí)題
- 計算機數(shù)學(xué)課件第四章
- [教育]浙江大學(xué)-概率與統(tǒng)計第四章
- 《計算機圖形學(xué)》答案,第四章
- 第四章計算機網(wǎng)絡(luò)與因特網(wǎng)
- 第四章繼承和多態(tài)-計算機系主頁
- 孟慶偉主編第四章 計算機的組裝
- 第四章 圖形推理b
- 計算機組成原理 課堂練習(xí)-第四章
- 計算機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第四章復(fù)習(xí)
- 第四章推理——歸納與類比推理
- 2019年計算機應(yīng)用基礎(chǔ)第四章測試答案
- 計算機網(wǎng)絡(luò)課后習(xí)題答案第四章2
-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后答案第四章-龐海波
-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堂練習(xí)-第四章cache
- 計算機網(wǎng)絡(luò)課后習(xí)題-答案~(第四章2~)
- 專升本(計算機專業(yè)課件)計算機網(wǎng)絡(luò)課件計網(wǎng)第四章
- 計算機網(wǎng)絡(luò)課后習(xí)題參考答案第四章
- 第四章典型例題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