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塊二 地基與基礎處理,,學習重點、難點: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混凝土灌注樁施工及質量檢驗標準,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過程及方法。,學習要求:,了解樁基礎組成及分類; 掌握預制樁施工順序、注意事項、質量事故產(chǎn)生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了解靜力壓樁特點和施工方法; 了解泥漿護壁成孔施工過程及工藝原理; 掌握沉管灌注樁、大直徑人工挖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常見質量事故的預防和處理,安全施工措施
2、; 了解預制樁、灌注樁質量檢驗標準。,第一節(jié) 地基處理,一、地基的局部處理 二、換土法 三、擠密樁復合地基 四、其它地基處理方法,一、地基的局部處理,根據(jù)勘察報告,局部存在異常的地基或經(jīng)基槽檢驗查明的局部異常地基,均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工程要求和施工條件,妥善進行局部處理。處理方法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均應遵循減小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則,使建筑物各部位的沉降盡量趨于一致,1.局部松土坑(填土、墓穴、淤泥等)處理,當松土坑的范圍較
3、?。ㄔ诨鄯秶鷥龋r,可將坑中松軟土挖除,使坑底及坑壁均見天然土為止,然后采用與天然土壓縮性相近的材料回填。例如:當天然土為砂土時,用砂或級配砂石分層夯實回填;當天然土為較密實的黏性土時,用3:7灰土分層夯實回填;如為中密可塑的黏性土或新近沉積黏性土時,可用1:9或2:8灰土分層夯實回填。每層回填厚度不大于200mm。,,當松土坑的范圍較大(超過基槽邊沿)或因各種條件限制,槽壁挖不到天然土層時,則應將該范圍內的基槽適當加寬,采用與天然土
4、壓縮性相近的材料回填。如用砂土或砂石回填時,基槽每邊均應按1:1坡度放寬;如用1:9或2:8灰土回填時,基槽每邊均應按0.5:1坡度放寬;用3:7灰土回填時,如坑的長度不大于2m,基槽可不放寬,但灰土與槽松土坑在基槽內所占的長度超過5m時,將坑內軟弱土挖去,如坑底土質與一般槽底土質相同,也可將此部分基礎落深,做1:2踏步與兩端相接(見下圖),每步高不大于O.5m,長度不小于1.0m。如深度較大時,用灰土分層回填至基槽底標高。,,局部基礎
5、落深示意圖,,對于較深的松土坑(如深度大于槽寬或大于1.5m時),槽底處理后,還應適當考慮加強上部結構的強度和剛度,以抵抗由于可能發(fā)生的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應力。常用的加強方法是:在灰土基礎上l~2皮磚處(或混凝土基礎內)、防潮層下l~2皮磚處及首層頂板處各配置3~4根,直徑為8~12mm的鋼筋,跨過該松土坑兩端各1m。 松土坑埋藏深度很大時,也可部分挖除松土(一般深度不小于槽寬的2倍),
6、分層夯實回填,并加強上部結構的強度和剛度;或改變基礎形式,如采用梁板式跨越松土坑、樁基礎穿透松土坑等方法。 當?shù)叵滤惠^高時,可將坑中軟弱的松土挖去后,用砂土、碎石或混凝土分層回填。,2.磚井或土井的處理,當井內有水并且在基礎附近時,可將水位降低到可能程度,用中、粗砂及塊石、卵石等夯填至地下水位以上500mm。如有磚砌井圈時,應將磚井圈拆除至坑(槽)底以下1m或更多些,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
7、層夯實回填至基底(或地坪底)。 當枯井在室外,距基礎邊沿5m以內時,先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至室外地坪下1.5m處,將井壁四周磚圈拆除或松軟部分挖去,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夯實回填。 當枯井在基礎下(條形基礎3倍寬度或柱基2倍寬度范圍內),先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至基礎底面下2m處,將井壁四周松軟部分挖去,有磚井圈時,將磚井圈拆除至槽底以下1~1.
8、5m,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夯實回填至基底。當井內有水時按上述方法處理。,,當井在基礎轉角處,若基礎壓在井上部分不多時,除用以上方法回填處理外,還應對基礎加強處理,如在上部設鋼筋混凝土板跨越或采用從基礎中挑梁的辦法解決;若基礎壓在井上部分較多時,用挑梁的辦法較困難或不經(jīng)濟時,可將基礎沿墻長方向向外延長出去,使延長部分落在天然土上,并使落在天然土上的基礎總面積不小于井圈范圍內原有基礎的面積,同時在墻內適當配筋或用鋼筋混凝土梁加強。
9、60; 當井已淤填,但不密實時,可用大塊石將下面軟土擠密,再用上述方法回填處理。若井內不能夯填密實時,可在井內設灰土擠密樁或在磚井圈上加鋼筋混凝土蓋封口,上部再回填處理。,3.局部軟硬土的處理,當基礎下局部遇基巖、舊墻基、老灰土、大塊石、大樹根或構筑物等,均應盡可能挖除,采用與其他部分壓縮性相近的材料分層夯實回填,以防建筑物由于局部落于較硬物上造成不均勻沉降而使建筑物開裂;或將堅硬物鑿去300~500m
10、m深,再回填土砂混合物夯實。 當基礎一部分落于基巖或硬土層上,一部分落于軟弱土層上時,應將基礎以下基巖或硬土層挖去300~500mm深,填以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做墊層,使之能調整巖土交界處地基的相對變形,避免應力集中出現(xiàn)裂縫;或采取加強基礎和上部結構的剛度來克服地基的不均勻變形。,4.其他情況的處理,(1)橡皮土 當黏性土含水量很大趨于飽
11、和時,碾壓(夯拍)后會使地基土變成踩上去有一種顫動感覺的“橡皮土”。所以,當發(fā)現(xiàn)地基土(黏土、亞黏土等)含水量趨于飽和時,要避免直接碾壓(夯拍),可采用晾槽或摻石灰粉的辦法降低土的含水量,有地表水時應排水,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將地下水降低至基底0.5m以下,然后再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施工方法。如果地基土已出現(xiàn)橡皮土,則應全部挖除,填以3:7灰土、砂土或級配砂石,或插片石夯實;也可將橡皮土翻松、晾曬、風干至最優(yōu)含水量范圍再夯實。,,(2)管道
12、 當管道位于基底以下時,最好拆遷或將基礎局部落低,并采取防護措施,避免管道被基礎壓壞。當管道穿過基礎墻,而基礎又不允許切斷時,必須在基礎墻上管道周圍,特別是上部留出足夠尺寸的空隙(大于房屋預估的沉降量),使建筑物產(chǎn)生沉降后不致引起管道的變形或損壞,如下圖所示。 另外,管道應該采取防漏的措施,以免漏水浸濕地基
13、造成不均勻沉降。特別當?shù)鼗鶠樘钔?、濕陷性黃土或膨脹土時,尤其應引起重視。,,,二、換土法,1.換土法的適用范圍 當建筑物的地基土為軟弱土、不均勻土、濕陷性土、膨脹土、凍脹土等,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地基強度和變形的要求,而軟弱土層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時,常采用換土法(也稱為換土墊層法)處理。即將基礎下一定范圍內的土層挖去,然后換填密度大、強度高的砂、碎石、灰土、素土,以及粉煤灰、礦渣等性能穩(wěn)定、無侵蝕性的材料,并分層夯(振、壓)實至設
14、計要求的密實度。換土法的處理深度通??刂圃?m以內時較為經(jīng)濟合理。,,換填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土、膨脹土、凍脹土、素填土、雜填土以及暗溝、暗塘、古井、古墓或拆除舊基礎后的坑穴等淺層地基處理。對于承受振動荷載的地基,不應選擇換填墊層法進行處理。 根據(jù)換填材料的不同,可將換土分為砂石(砂礫、碎卵石)墊層、土墊層(素土、灰土)、粉煤灰墊層、礦渣墊層等,其適用范圍見表2-1。,表2-1 換土的適用范
15、圍,2.灰土換土的施工,(1)施工準備 1)作業(yè)條件 基坑(槽)要事先進行釬探,當墊層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舊基礎、暗塘等軟硬不均的部位時,應根據(jù)建筑對不均勻沉降的要求予以處理,經(jīng)檢驗合格并及時辦好隱蔽驗槽手續(xù)后,方可鋪填墊層。 基坑(槽)要事先進測量放線,保證基坑(槽)尺寸、位置準確。要制定灰土工程施工工藝,并做好水平標高量度點?;娱_挖時應
16、避免坑底土層受擾動,可保留約200mm厚的土層暫不挖去,待鋪填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 鋪填換土施工前應注意基坑(槽)排水,不得在浸水條件下施工,當?shù)叵滤桓哂诨樱ú郏r,應先行降水至施工面下500mm。,,2)材料要求 灰土墊層的灰料宜用新鮮的消石灰,用前充分熟化,不得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也不得含有過量的水?;伊蠎^篩,粒徑不得大于5mm。
17、160; 灰土墊層的土料宜優(yōu)先利用基槽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應盡可能使用不含松軟雜質的粉質黏土,黏粒含量越高其灰土強度也越高。不宜使用塊狀黏土、砂質粉土、淤泥、耕土、凍土、膨脹土及有機質含量超過5%的土。土料應過篩,粒徑不得大于15mm。,(2)施工要點,1)灰土體積配合比宜按2:8或3:7配置,必須用斗量并拌合均勻后在當日鋪填壓實。含水量宜控制在最優(yōu)含水量±2%的范圍內,最優(yōu)含水量可通過擊實試驗確定,也可
18、按當?shù)亟?jīng)驗取用。如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濕潤,一般可按經(jīng)驗在現(xiàn)場直接判斷,判斷方法為:手握成團,落地開花。 2)灰土墊層施工應選用平碾、振動碾或羊足碾,也可采用輕型夯實機或壓路機等。墊層的施工方法、分層鋪填厚度、每層壓實遍數(shù)等宜按所使用的夯實機具及設計的壓實系數(shù)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當無實測資料時,除接觸下臥軟土層的墊層底部應根據(jù)施工機械設備及下臥層土質條件確定厚度外,一般情況下,墊層的分層鋪填
19、厚度可取200~300mm(可參考表2-2)。,表2-2 灰土最大虛鋪厚度,,3)換土墊層底面宜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時,基坑底土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墊層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墊層分段施工時,不得在墻角、柱基及承重窗間墻下接縫。上下兩層的接縫距離不得小于500mm,接縫處應夯壓密實。 4)雨期施工應連續(xù)進行,并應盡快完成,防止受水浸泡和邊坡塌方,
20、通常要求灰土夯壓密實后3d內不得受水浸泡。已遭雨淋浸泡灰土要挖去補填夯實或晾干后再夯打密實。 5)冬期施工不準有凍塊,做到隨篩、隨拌、隨打、隨蓋。對松散土允許灑鹽水防凍,已凍灰土要清除重打。氣溫在-10℃以下不宜施工。,,6)質量檢驗 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當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時)等材料及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灰土應攪拌均勻。施工過程中應檢查分層鋪設的厚度、分
21、段施工時上下兩層的搭接長度、夯實時加水量、夯壓遍數(shù)、壓實系數(shù)。 換土墊層的施工質量檢驗必須分層進行,應在每層的壓實系數(shù)(通??扇簩嵪禂?shù)為0.95)符合設計要求后鋪填上層土。墊層的施工質量檢驗可采用環(huán)刀法、貫入儀、靜力觸探、輕型動力觸探或標準貫入試驗檢驗。并均應通過現(xiàn)場試驗以設計壓實系數(shù)所對應的貫入度為標準檢驗墊層的施工質量。壓實系數(shù)也可采用環(huán)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檢驗。,,當采用環(huán)刀法檢驗
22、墊層的施工質量時,取樣點應位于每層厚度的2/3深度處。檢驗點數(shù)量:對大基坑每50~100m2不應少于1個點;對基槽每10~20m不應少于1個點;每個獨立柱基不應少于1個點。采用貫入儀或動力觸探檢驗墊層的施工質量時,每分層檢驗點的間距應小于4m。 換土墊層施工完成后,還應對地基強度或承載力進行檢驗。檢驗方法和標準按設計要求。檢驗數(shù)量:每單位工程不應少于3點;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應有1點;3000m2以上工
23、程,每300m2至少應有1點;每一獨立基礎下至少應有1點;基槽每20延米應有1點。 竣工驗收采用載荷試驗檢驗墊層承載力時,每個單體工程不宜少于3點,對于大型工程則應按單體工程的數(shù)量或工程的面積確定檢驗點數(shù)。,3.砂和砂石換土的施工,(1)材料要求 砂石換土宜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的石屑、中砂、粗砂、礫砂、圓礫、角礫、卵石、碎石等材料,不含植物殘體、垃圾等雜質,且
24、含泥量不應超過5%(若用作排水固結的墊層,其含泥量不應超過3%)。 若用粉細砂或石粉作為換填材料時,不容易壓實,而且強度也不高,使用時宜摻入一定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若設計無要求時,通常可摻人不少于總重30%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徑不超過50mm或墊層厚度的2/3,并拌合均勻,使其顆粒的不均勻系數(shù)d60/d10≥5。 石屑的性質接近于砂,作換填材料
25、時應控制含泥量及含粉量,才能保證墊層質量。,(2)施工要點,級配砂石原材料應現(xiàn)場取樣,進行技術鑒定,符合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并進行室內擊實試驗確定最大干密度和最優(yōu)含水量,然后再根據(jù)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shù)確定設計要求的干密度,以此作為檢驗砂石墊層質量控制的技術指標。無擊實試驗數(shù)據(jù)時,砂石墊層的中密狀態(tài)可作為設計要求的干密度:中砂1.6t/m3,粗砂1.7t/m3,碎石或卵石2.0~2.2t/m3。砂和砂石墊層采用的施工機具和方法對墊層的施工質量至
26、關重要。下臥層是高靈敏度的軟土時,在鋪設第一層時要注意不能采用振動能量大的機具擾動下臥層,除此之外,一般情況下砂和砂石墊層首選振動法,因為振動法能更有效地使砂和砂石密實。常用的方法有:振動壓實法、夯實法、碾壓法、水撼法等。常用的機具有:振搗器、振動壓實機、平板式振動器、蛙式打夯機、壓路機等。,,砂和砂石墊層的壓實效果、分層鋪填厚度、最優(yōu)含水量等應根據(jù)施工方法及施工機械現(xiàn)場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參考表2-3。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施工時
27、,下層的密實度應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施工。,表2-3 砂和砂石墊層每層鋪筑厚度及最優(yōu)含水量,,砂和砂石墊層鋪筑前,應先驗槽,清除浮土,且邊坡須穩(wěn)定,防止塌方。開挖基坑鋪設墊層時,必須避免擾動下臥的軟弱土層,防止被踐踏、浸泡或暴曬過久。在卵石或碎石墊層底部應鋪設150~300mm厚的砂層,并用木夯夯實(不得使用振搗器)或鋪一層土工織物,以防止下臥的淤泥土層表面的局部破壞。如下臥的軟弱土層不厚,在碾壓荷載下拋石能
28、擠入該土層底部時,可堆填塊石、片石等,將其壓入以置換或擠出軟土。 砂和砂石墊層應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時,應挖成階梯形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分段施工時接槎作成斜坡,每層錯開O.5~1.Om,并應充分搗實。 振(碾)前應根據(jù)干濕程度、氣候條件適當灑水,以保持砂石最佳含水量。,,碾壓遍數(shù)由現(xiàn)場試驗確定。通常用機夯或平板振搗器時不少于三遍,一夯壓半
29、夯全面夯實;用壓路機往復碾壓不少于四遍,輪跡搭接不小于500mm;邊緣和轉角處用人工補夯密實。 水撼法施工時,應在基槽兩側設置樣樁控制鋪砂厚度,每層250mm。鋪砂后灌水與砂面齊平,然后用鋼叉插入砂中搖撼十幾次。如砂已沉實,將鋼叉拔出,在相距l(xiāng)O0mm處重新插入搖撼,直到這一層全部結束,經(jīng)檢驗合格后再鋪設第二層。,三、擠密樁復合地基,土擠密樁和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是利用沉管、沖擊或爆擴等方法成孔時的側
30、向擠土作用,使樁間一定范圍內的土得以擠密、擾動和重塑,然后將樁孔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夯填密實。前者稱為土擠密樁,后者稱為灰土擠密樁,屬于深層擠密加固地基處理的一種方法,是一種人工復合地基。 土擠密樁法和灰土擠密樁法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可處理的深度為5~15m(應根據(jù)建筑場地的土質情況、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實設備等綜合因素確定)。當以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為主要目的時,宜選用土擠密
31、樁法;當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為主要目的時,宜選用灰土擠密樁法;當?shù)鼗恋暮看笥?4%、飽和度大于65%時,不宜選用土擠密樁法和灰土擠密樁法。,,土擠密樁和灰土擠密樁處理地基的面積,一般應大于基礎或建筑物底層平面的面積。當采用局部處理時,超出基礎底面的寬度:對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每邊不應小于基底寬度的O.25倍,并不應小于0.5m;對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每邊不應小于基底寬度的O.75倍,并不應小于1.Om當采用整片
32、處理時,超出建筑物外墻基礎底面外緣的寬度,每邊不宜小于處理土層厚度的1/2,并不應小于2.Om。 樁孔直徑宜為300~450mm,并可根據(jù)所選用的成孔設備或成孔方法確定。樁孔宜按等邊三角形布置,樁孔之間的中心距離可為樁孔直徑的2~2.5倍,,(1)施工準備 1)作業(yè)條件 要切實了解建筑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和環(huán)境情況,需要收集的
33、資料有:建筑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施工鉆探資料,地基土和樁孔填料的擊實試驗資料;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圖,基礎和樁施工布孔圖;建筑場地內外、地面上下有無影響施工的障礙物;主要施工機械及配套設備的技術性能情況和目前的狀態(tài);工程的施工技術要求等。避免盲目進場后無法施工或施工難度大。 編制施工技術方案及相應的技術措施;做好場地平整工作;復測基線、水準點和基礎軸線,定出控制樁和各基樁的中心點。,,進行成孔試驗(
34、一般不宜少于兩組),當普遍出現(xiàn)縮孔、回淤或沉管貫入反常等情況,應及時會同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解決(提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措施或擬定補救措施,甚至重新考慮地基處理方案)。 2)材料要求 土料應采用一般黏性土或粉土,使用前要過篩,土粒粒徑不得大于15mm,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嚴禁使用耕土、雜填土、淤泥質土等,不得夾有磚塊、瓦礫、生活垃圾、雜土、凍土和膨脹土。當含有碎
35、石時,其粒徑不得大于50mm。含水量應接近最優(yōu)含水量,一般可控制在±3%之內。,,石灰宜用新鮮的消石灰,一般是生石灰消解(悶透)3~4d后過篩的熟石灰粉,其粒徑不得大于5mm。石灰儲存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石灰質量應符合三級標準,活性氧化物含量越高,灰土的強度越大。 灰土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常用體積配合比為2:8或3:7),在接近最優(yōu)含水量(一般為14%~18%)的情況下拌和
36、而成。在配制灰土過程中,一般需均勻加水浸濕、攪拌均勻、顏色一致,并應隨拌隨填孔,不得隔日使用。,,3)施工要點 土擠密樁和灰土擠密樁的施工工藝包括成孔和孔內回填夯實兩部分。常用的成孔方法有錘擊沉管成孔、振動沉管成孔、沖擊成孔、爆擴成孔及人工挖孔等方法,通常應按設計要求、成孔設備、現(xiàn)場土質和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確定。夯實機械種類較多,按提錘方法有偏心輪夾桿式和卷揚機提升式兩種。
37、60; 成孔和孔內回填夯實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成孔和孔內回填夯實的施工順序,當整片處理時,宜從里(或中間)向外間隔l~2孔進行;對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當局部處理時,宜從外向里間隔1~2孔進行;②向孔內填料前,孔底應夯實,并應抽樣檢查樁孔的直徑、深度和垂直度;,,③樁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④樁孔中心點的偏差不宜超過樁距設計值的5%;⑤經(jīng)檢驗合格后,按設計要求向孔內分層填入篩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應分層夯實至
38、設計標高。 樁頂標高以上應設置300~500mm厚的2:8灰土墊層,其壓實系數(shù)不應小于0.95。由于在成孔和拔管的過程中,對樁孔上部土層有一定的松動作用,因此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應預留覆蓋層,當沉管(錘擊、振動)成孔時,宜為0.5~0.7m;當沖擊成孔時,宜為1.2~1.5m。,四、 其它地基處理方法,1.重錘夯實法 重錘夯實法是利用起重設備將夯錘提升到一定高度,
39、然后自由落錘,利用夯錘自由下落時的沖擊能來夯實土層表面,重復夯打使淺層地基土或分層填土夯實,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殼層,從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重錘夯實法一般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稍濕的黏性土、砂土、雜填土和分層填土,以提高其強度,減少其壓縮性和不均勻性;也可用于消除濕陷性黃土的表層濕陷性。但當夯擊振動對鄰近建筑物或設備產(chǎn)生不利影響時,或當?shù)叵滤桓哂谟行Ш粚嵣疃?,以及當有效夯實深度內存在軟弱土時,不得
40、采用重錘夯實法。,,1)機具設備 起吊設備可采用帶有摩擦式卷揚機的履帶式起重機、龍門式起重機或懸臂式桅桿起重機等。其起重能力:如直接用鋼絲繩懸吊夯錘時,應大于夯錘重量的3倍;如采用自動脫鉤時,應大于夯錘重量的1.5倍。落距一般控制在2.5~4.5m之間。 夯錘的形狀宜采用圓臺形,如下圖所示??捎肅20以上的鋼筋混凝土制作,其底部可填充廢鐵并設置鋼底板使重心降低。
41、錘重宜為15~30kN,底面直徑宜為1.O~1.5m,錘底面靜壓力宜為15~20kPa。,,重錘示意圖,,(2)施工要點 1)施工前應在現(xiàn)場進行試夯,試夯面積不應小于10m×10m,試夯層數(shù)不少于兩層,以確定符合設計密實度要求的有關夯擊參數(shù),如夯錘重量、錘底直徑、落距、每層的虛鋪厚度、有效夯擊深度、夯擊次數(shù)、最后下沉量、總下沉量等。最后下沉量是指最后兩擊的平均下沉量,對黏性土和
42、濕陷性黃土取10~20mm;對砂土取5~10mm,以此作為控制停夯的標準。 2)基坑(槽)的夯擊范圍應大于基礎底面,每邊應超出基礎邊緣0.5m,以便于底面邊角夯打密實。夯實前基坑(槽)底面應高出設計標高,預留土層的厚度。為試夯時一般為總下沉量加50~100mm。 3)夯實時地基土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yōu)含水量范圍以內。如需灑水,應待水全部滲入土中一晝夜后
43、方可夯擊;,,若土的表面含水量過大,可采取鋪撒吸水材料(如干土、碎磚、生石灰等)、換土或其他有效措施。 4)在基坑(槽)的周邊應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向基坑(槽)內灌水。有地下水時應采取降水措施。 5)在條形基槽或大面積基坑內夯擊時,第一循環(huán)應按一夯挨一夯順序進行,第二循環(huán)宜在前一循環(huán)的空隙點夯擊,如此反復進行,最后兩遍應一夯搭接半夯進行;在獨立柱基基坑內夯擊時,應
44、采取先兩邊后中問或先外后里的順序夯擊;基坑(槽)底面標高不同時,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逐層夯擊。 6)應注意基坑(槽)邊坡穩(wěn)定性和夯擊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必要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冬期施工應采取防凍措施。,,(3)質量檢驗 重錘夯實后應檢查施工記錄,除應符合試夯最后下沉量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基坑(槽)表面的總下沉量不小于試夯總下沉量的90%。也可在地基上選點夯擊,檢查最后
45、下沉量,檢查點數(shù):獨立基礎每個不少于l處;基槽每20m不少于1處;整片地基每50m2不少于1處。如質量不合格,應進行補夯,直至合格為止。,,2.強夯法 強夯法是利用起重設備將重錘(一般為8~40t)提升到較大高度(一般為10~40m)后,自由落下,將產(chǎn)生的巨大沖擊能量和振動能量作用于地基,從而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地基的強度,降低壓縮性,是改善地基抵抗振動液化的能力、消除濕陷性黃土的濕陷性的一種有效的地基
46、加固方法。 強夯法適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黏性土、雜填土、素填土、濕陷性黃土等各類地基的處理。對淤泥和淤泥質土地基,強夯處理效果不佳,應慎重。另外,強夯法施工時振動大、噪聲大,對鄰近建筑物的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一定影響,所以在城市市區(qū)或居民密集的地段不宜采用。,,(1)機具設備 強夯施工的機具設備主要有起重設備、夯錘、脫鉤裝置等。起重設備多采用自行式、全回轉履
47、帶式起重機,起重能力多為10~40t,由于起重能力較小,一般采用滑輪組和脫鉤裝置來起落夯錘。近年來普遍采用在起重機臂桿端部設置輔助門架的措施,這樣既可以防止落錘時機架傾斜,又能提高起重能力。 夯錘的質量應根據(jù)加固土層的厚度、土質條件及落距等因素確定。夯錘的材料可用鑄鋼(鐵)或在鋼板殼內填筑混凝土。夯錘形狀有圓形(錐底圓柱形、平底圓柱形、球底圓臺形等)和方形(平底方形),方錘落地時,,,方位改變與夯坑
48、形狀不一致有關,將會影響夯擊效果;圓形不易旋轉,定位方便,穩(wěn)定性和重合性較好,應用廣泛。錘形選擇一般根據(jù)夯實要求,如加固深層土體可選用錐底或球底錘;加固淺層或表層土體時,多選用平底錘。錘底面積一般根據(jù)錘重、土質和加固深度來確定,錘底靜接地壓力可取25~40kPa,對于細顆粒土,錘底靜接地壓力宜取較小值。夯錘中應設置若干個對稱均勻布置的排氣孔,避免吸著作用使起錘困難,排氣孔直徑為250~300mm,太小易堵孔不起作用。
49、60; 脫鉤裝置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并且施工方便。目前多采用自動脫鉤裝置,這樣既保證了每次夯擊的落距相同,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施工人員不必進入夯擊區(qū)操作,保證了人身安全。,,(2)施工要點 1)正式施工前應做強夯試驗(試夯)。根據(jù)勘察資料、建筑場地的復雜程度、建筑規(guī)模和建筑類型,在擬建場地選取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區(qū)段作為試夯區(qū)。試夯結束待孔隙水壓力消散后進行測試,對比分析夯前、夯后試驗結果,確定強夯施工
50、參數(shù),并以此指導施工。 2)強夯前應平整場地,標出夯點布置并測量場地高程。當?shù)叵滤惠^高時,宜采取人工降水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或在地表鋪一定厚度的砂礫石、碎石、礦渣等粗顆粒墊層,其目的是在地表形成硬層,支承起重設備,確保機械設備通行和施工,同時還可加大地下水和地表面的距離,防止夯擊時夯坑積水。,,3)強夯前應查明場地范圍內的地下構筑物和各種地下管線的位置及標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1、,以免因強夯施工而造成破壞。當強夯產(chǎn)生的振動對鄰近建筑物或設備有影響時,應設置監(jiān)測點,并應采取挖隔振溝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4)強夯施工應按設計和試夯的夯擊次數(shù)及控制標準進行。落錘應保持平穩(wěn),夯位準確,若發(fā)現(xiàn)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 5)每夯擊一遍后,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平均下沉量,停歇規(guī)定的間歇時間,待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
52、消散后,進行下一遍夯擊。完成全部夯擊遍數(shù)后,再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實后場地高程。場地平均下沉量必須符合要求。,,6)強夯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監(jiān)測工作,并做好詳細現(xiàn)場記錄,如夯擊次數(shù)、每擊夯沉量、夯坑深度、開口大小、填料量、地面隆起與下沉、孔隙水壓力增長與消散、附近建筑物的變形等,并注意吊車、夯錘附近人員的安全.,第二節(jié) 混凝土、砂石和灰土墊層施工,在基槽開挖后,經(jīng)驗槽與釬探,當?shù)鼗系鼗休d力后,在所開挖的基槽
53、內可以進行墊層施工。從墊層采用的材料的不同,墊層類型包括混凝土墊層、砂石墊層、灰土墊層和“三合土”墊層等,下面著重介紹前面三種墊層的施工方法。,一、混凝土墊層施工,1)施工準備 ①材料及主要機具 A.水泥:宜用325號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 B.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C.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為5~40mm,含泥量不
54、大于2%。 D. 混凝土攪拌機、磅秤、手推車或翻斗車、尖鐵鍬、平鐵鍬、平板振搗器、串桶或溜管、刮杠、木抹子、膠皮水管、鐵鏨子、鋼絲刷。 ②作業(yè)條件 A.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已辦完驗收手續(xù),門框安裝完,墻四周已彈好+50cm水平標高線。 B.穿過樓板的暖、衛(wèi)管線已安裝完,管洞已澆筑細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實。,,C.鋪設在墊層中的水平電管已做完,并辦完隱檢手續(xù)。 D.在首層
55、地面澆筑混凝土墊層前,穿過室內的暖氣溝及溝內暖氣管已做完,排水管道作完并辦完驗收手續(xù),室內回填土已進行分項質量檢驗評定。 2)操作工藝 ①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 → 找標高、彈水平控制線 → 混凝土攪拌 → 鋪設混凝土 → 振搗 → 找平 → 養(yǎng)護 。 A.基層處理:把粘結在混凝土基層上的浮漿、松動混凝土、砂漿等用鏨子剔掉,用鋼絲刷刷掉水泥漿皮,然后用掃帚掃凈。 B.找標高彈水平
56、控制線:根據(jù)墻上的+50cm水平標高線,往下量測出墊層標高,有條件時可彈在四周墻上。,,C.混凝土攪拌 a.根據(jù)配合比(其強度等級不直低于C10),核對后臺原材料,檢查磅秤的精確性,作好攪拌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后臺操作人員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水。應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要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90s。 b.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制作試塊。試塊組數(shù),按每一樓層建筑地
57、面工程不應少于一組。當每層建筑地面工程面積超過1000m2時,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組試塊,不足1000m2按1000m2計算。,,D.鋪設混凝土:混凝土墊層厚度不應小于60mm。為了控制墊層的平整度,首層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樁(30mm ×30mm×200mm),拉水平標高線在木樁上做墊層上平的標記(間距2m左右)。在樓層混凝土基層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細石混凝土),墩上平為墊層的
58、上標高。 大面積地面墊層應分區(qū)段進行澆筑。分區(qū)段應結合變形縫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層的連接處和設備基礎位置等進行劃分。 鋪設混凝土前先在基層上灑水濕潤,刷一層素水泥漿(水次比為0.4~0.5),然后從一端開始鋪設,由室內向外退著操作。,,E.振搗:用鐵鍬鋪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隨即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厚度超過20cm時,應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其移動距離不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做到不漏振,確?;炷撩軐崱?
59、 F.找平:混凝土振搗密實后,以墻上水平標高線及找平堆為準檢查平整度,高的鏟掉,凹處補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應按設計要求的坡度做。,,G. 養(yǎng)護:已澆筑完的混土墊層,應在12h左右覆蓋和澆水,一般養(yǎng)護不得少于7d。 冬期施工操作時,環(huán)境溫度不得低于+5℃。如在負溫下施工時,所摻防凍劑必須經(jīng)試驗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小于、等于C10的混凝土,在受凍
60、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5.0N/mm2。 3)質量標準 ①保證項目 A.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和有關的規(guī)定。 B.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yǎng)護和施工縫處理等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C.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7)的規(guī)定取樣、制作、養(yǎng)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61、60;②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2-4。,表2-4 地面墊層混凝土允許偏差,,4)成品保護 ①在已澆筑的墊層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才可允許人員在其上走動和進行其它工序。 ②在施工操作過程中,注意運混凝土小車不要碰動門框(應預先有保護措施),并在鋪設混凝土時要保護好電氣等設備暗管。 ③混凝土墊層澆筑完滿足養(yǎng)護時間后,可繼續(xù)進行面層施工,如繼續(xù)施工時,應對墊層加以覆蓋保護,并避免在墊層上攪拌
62、砂漿。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墊層,影響面層與墊層的粘結力,而造成面層空鼓。,,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①混凝土不密實: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搗不密實,或配合比不準及操作不當而造成?;啄⑺稍锖蛪|層過薄,也會造成不密實。 ②表面不平、標高不準:操作時未認真找平。鋪混凝土時必須根據(jù)所拉水平線掌握混凝土的鋪設厚度,振搗后再次拉水平線檢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樁)為標準進行刮平。
63、③不規(guī)則裂縫:墊層面積過大、未分段分倉進行澆筑、首層暖溝蓋板上未澆混凝土、首層地面回填土不均勻下沉或管線太多墊層厚度不足60mm等因素,都能導致裂縫產(chǎn)生 6)質量記錄 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①水泥出廠合格證。 ②混凝土試塊強度試驗記錄及混凝土質量評定表。 ③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材料出廠合格證及試驗記錄、隱檢記錄。 ④墊層混凝土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二 沙石
64、墊層施工,淺層軟弱土的處理,常采用換土墊層法,即將基礎底面下處理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分層換填強度較大的砂、碎石、灰土、二灰(石灰、粉煤灰)、煤渣、礦渣以及其他性能穩(wěn)定、無侵蝕性等的材料,并夯(壓、振)實至要求的密實度為止,以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 砂和砂石墊層具有應用范圍廣泛,不用水泥;由于砂石顆粒大,可防止地下水因毛細作用上升,地基不受凍結的影響;能在施工期間完成沉陷;用機械
65、或人工都可使墊層密實,施工工藝簡單,可縮短工期,降低造價等特點。適于處理3.Om以內的軟弱、透水性強的粘性土地基;不宜用于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及滲透性系數(shù)小的粘性土地基。,,1.材料及施工方法、機具選擇 (1)對材料的要求 砂石墊層的材料,宜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的材料,其顆粒的不均勻系數(shù)最好不小于10,以中粗砂為好。當采用細砂、粉砂時,應摻加粒徑20~50mm的卵
66、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勻。砂墊層含泥量不宜超過5%,也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機質雜物。作排水墊層時,含泥量不宜超過3%,并且不應有過大的石塊和碎石,因為碎石過大會導致墊層本身的不均勻壓縮,一般要求碎(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對于濕陷性黃土地基不應選用透水性的砂石墊層。,,(2)施工方法和機具的選擇 砂和砂石墊層采用什么方法和機具對于墊層的質量至關重要,除下臥層是高靈敏度的軟土在鋪設第一層時
67、要注意不能采用振動能量大的機具擾動下臥層外,在一般情況下,砂和砂石墊層首選振動法,因為振動比碾壓更能使砂和砂石密實。我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振動法(包括平振、插振),夯實法、水撼法、碾壓法等,如表2-5所示,常采用的機具有:振搗器、振動壓實機、平板振動器、蛙式打夯機等。,表2-5 砂和砂石墊層每層鋪筑厚度及最優(yōu)含水量,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墊層其最下層的鋪筑厚度可比上表增加50mm。,,2.施工要點 (1)鋪設前應先
68、驗槽,將基底表面浮土、淤泥、雜物清除干凈,兩側應設一定坡度,防止振搗時塌方?;樱ú郏﹥蓚雀浇缬械陀诘鼗目锥?、溝、井和墓穴等,應在未做墊層前加以填實。 (2)墊層底面宜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時,土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分層鋪設時,接頭應作成斜坡或階梯形搭接,每層錯開0.5~1.Om,并注意充分搗實。 (3)人工級配的砂石墊層,應將砂
69、石攪拌均勻后,再鋪設搗實。,,(4)開挖基坑鋪設墊層時,嚴禁擾動墊層下臥層及側壁的軟弱土層,防止被踐踏、受凍或受浸泡,否則土的結構在施工時遭到破壞,其強度就會顯著降低。因此,基坑開挖后應及時回填,不應暴露過久。如墊層下有厚度較小的淤泥或淤泥質土層,在碾壓荷載下拋石能擠入該層底面時,可采取擠淤處理,先在軟弱土面上堆填塊石、片石等,然后將其壓入以置換和擠出軟弱土,再作墊層。 (5)墊層應分層鋪設,分層夯實或壓實,基
70、坑預先安好5m×5m網(wǎng)格標注,控制每層的鋪設厚度。分層厚度視振動力的大小而定,一般為15~20cm,每層鋪設厚度不宜超過表4.2中的數(shù)值。振夯壓要作到交叉重疊1/3,防止漏振、漏壓。夯實、碾壓遍數(shù)、振實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 (6)采用細砂作墊層材料時,不宜使用平振法、插振法和水撼法,以免產(chǎn)生液化現(xiàn)象。,(7)當?shù)叵滤惠^高或在飽和的軟弱土地基上鋪設墊層時,應加強基坑內及外側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砂墊層泡水引起砂的流失
71、,保持基坑邊坡穩(wěn)定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500mm以下。 (8)當采用水撼法或插振法施工時,以振搗棒振幅半徑的1.75倍為間距(一般為400~500mm)插入振搗,依次振實,以不再冒氣泡為準,直至完成;同時應采取措施作到有控制地注水和排水。墊層接頭應重復振搗,插入式振動棒振完所留孔洞應用砂填實;在振動底層墊層時,不得將振動棒插入原土層或基槽邊部,以避免使軟土混入砂墊層而降低砂墊層強度。
72、 (9)墊層鋪設完畢,應即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嚴禁小車及人在砂層上面行走,必要時,在墊層上鋪板行走。,三、灰土墊層施工,灰土墊層是將基礎底面下要求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石灰與土,在最優(yōu)含水量情況下,充分拌合,分層回填夯實或壓實而成。一般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軟弱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等,還可用作結構的輔助防滲層。 1.灰土墊層布置范圍
73、160; 灰土墊層布置范圍可分為兩種,即在建筑物基礎(單獨基礎和條形基礎)底面下的灰土墊層和建筑物范圍內的整片墊層。設計時采用整片灰土墊層的目的是使整片墊層起隔水作用,預防水從室內、外滲入地基,保護整個建筑物范圍內下部未經(jīng)處理的濕陷性黃土層不致受水浸濕。所以整片灰土墊層超出外墻基礎外緣的寬度不宜小于其厚度,并不得小于1.5m。,,2.灰土墊層施工要點 (1)對基槽(坑)應先驗槽,消除松土,并打兩遍底夯
74、,要求平整干凈,如有積水、淤泥應晾干;局部有軟弱土層或孔洞,應及時挖除后用灰土分層回填夯實。 (2)灰土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一般用3:7或2:8(石灰:土,體積比)。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三遍,使達到均勻,顏色一致,并適當控制含水量,現(xiàn)場以手搓成團,兩指輕捏即散為宜,一般最優(yōu)含水量為14%~18%(質量比)。如含水分過多或過少時,應稍晾干或灑水濕潤,如有球團應打碎,要求隨拌隨用。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畢業(yè)論文--住宅樓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
- 基礎選擇與地基處理方法概述
- 地基處理和基礎設計
- 地基基礎缺陷處理及地基加固措施
- 水利工程的地基處理與基礎施工
- 淺談地基基礎缺陷處理及地基加固
- 談巖土地區(qū)的地基與基礎處理
- 巖溶發(fā)育地區(qū)的地基處理與基礎選型
- 塔吊基礎地基注漿處理施工
- 變電站巖溶地基的勘察設計與地基基礎處理
- 地基基礎缺陷處理及地基加固法總結
- 地基基礎缺陷處理及地基加固措施分析
- 淺析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與地基處理技術
- 建筑地基基礎處理方法淺談
- 淺談建筑地基基礎缺陷處理
- 塔吊基礎修改及地基處理方案
- 地基處理技術和樁基礎的現(xiàn)狀與前景
- 地基處理技術和樁基礎的現(xiàn)狀與前景
- 地基處理和基礎設計理論
- 淺談建筑地基基礎缺陷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