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攝影知識與技巧》,公共選修課,盧 小 平 測繪學院 遙感科學與技術系,2,2.各類攝影機介紹,3.膠片和攝影處理,4.攝影用光和攝影構圖,1. 照相機簡介,課程內容,3,學習本課程的目的,1.了解照相機的構成、種類和用途; 2.了解鏡頭的光學特性; 3.掌握選購照相機的方法; 4.了解感光材料的攝影處理方法; 5.理解數碼照相CCD的成像原理,并了解像素和芯片尺寸的內涵; 6.了解攝影的用光和構圖的技
2、巧。,4,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5,1. 照相機概述2 . 鏡頭3. 快門4. 取景器,本講主要內容,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6,1.1.1 照相機的構成1.1.2 照相機的分類1.1.3 攝影術的發(fā)展歷程,1. 1 照相機概述,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7,1.1.1 照相機的基本構成,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 鏡頭 2.光圈 3.快門 4.暗箱 5. 承影面,8,攝影的原理:小
3、孔成像。 照相機的分類:光學類;數碼類(1) 光學照相機:使用感光材料記錄影像。 框幅式(中心投影);縫隙式;全景式( 2) 數碼照相機:使用光電元件記錄影像。 CCD線陣列 ; CCD面陣列;CMOS面陣列,1.1.1 照相機的基本構成,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9,1.1.2 照相機分類,框幅式 照相機 縫隙式 照相機 全 景 照相機 掃描類
4、 照相機 多光譜 照相機 高 速 照相機,光 學 照相機 數 碼 照相機,普 通 照相機 專 用 照相機 量測用 照相機,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0,,俄制35mm掃描式全景相機,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1,,高速照相機,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2,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雙鏡頭照相機,13,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多鏡頭照相機,14,P31 攝影地面經
5、緯儀,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5,RC30 框幅式航攝儀,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6,ADS40 數字航空照相機,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7,,全景相片,拍攝數據:f=8、1/60,Kodak Gold100。,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18,19,如果脫離攝影術而言,照相機的發(fā)展歷史更大大的長于感光材料。在17、18世紀的歐洲,許多畫家用暗箱柜來幫助他們繪制風光、建筑甚至肖像。一個典型的暗箱就像現代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光線由
6、鏡頭進入,在箱內經鏡子的反射,在磨砂玻璃上呈現左右顛倒的實像。畫家就是把一張很薄的紙鋪在磨砂屏上,描下圖形,以求達到最真實的透視效果。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fā)明銀版攝影法—銀鹽感光材料的發(fā)明,同時,出現了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照相機。這是一臺裝有新月型透鏡的伸縮木箱照像機。 1840年,美國光學設計師亞力山大·沃柯特制造了一臺使用凹面鏡成像的照相機Wolcott。曝光時間為90秒,而同時代相機通常要曝光20分鐘
7、。 1841年,維了納大學教學教授匹茲伐設計出了著名的匹茲伐鏡頭。同年,儀器制造商彼得·沃可倫德制出了這只鏡頭,并生產世界上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相機。,1.1.3 照相機和攝影術的發(fā)展史,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20,1.1.3 照相機和攝影術的發(fā)展史,1844年,馬坦斯在巴黎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轉機。這臺相機依靠鏡頭的轉動,可以拍攝150 視角的全景照片。這個原理到今天還被運用。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的喬治.
8、伊斯曼發(fā)明了新型感光材料-膠卷。同年,柯達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膠卷的照相機-柯達1號。 1913年,德國菜茲公司的巴納克試制了一臺小型相機-菜卡U型。這是世界上第一臺使用35毫米膠片的相機,為攝影史拉開了新的一頁。 1925年,菜卡I型正式上市,采用鋁合金機身,五片Elmar 50mm F 1:3.5鏡頭,旁軸取景器,焦平面快門,上弦卷片聯動。這是攝影史上重要的一步。 1929年,德國羅菜公司生產了ROLLEIFL
9、EX 120型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受到廣大攝影者的歡迎,并在一段時期內獨領風騷。,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21,1.1.3 照相機和攝影術的發(fā)展史,1969年,美國貝爾研究所的鮑爾和史密斯宣布發(fā)明“CCD”(電荷耦合元件),開創(chuàng)了數碼攝影的新紀元。這種感光元件在經過進一步完善之后,終于在今天得到了廣泛應用。 1973年,索尼公司開始了CCD的研究工作,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臺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相機—靜態(tài)視頻“馬維卡(MABIK
10、A)”。該相機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僅為570× 490(27.9萬)像素,首次將光信號改為電子信號輸。 1986年,索尼發(fā)布了MYC-A7AF,第一次讓數碼相機具備了純物理操作卡西歐VS-101——首臺CMOS感光器件電子相機 。1987年,卡西歐首先在市場上發(fā)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電子相機。 1990年,柯達推出了DCS100電子相機,首次在世界上確立了數碼相
11、機的一般模式,此后這一模式成為了業(yè)內標準。,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22,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 鏡頭(攝影 物鏡),23,1.2.1 對鏡頭的質量要求(1)會聚能力——較高的透光率;(2)沒有畸變——像差消除的比較好。 1.2.2 鏡頭的像差 1. 球面像差 成因:邊緣折射強,中間折射弱?,F象:離光軸遠的光線離透鏡近,近軸離透鏡遠。 校正:1)后面安裝一個透鏡組;
12、 2)縮小光圈; 3)非球面鏡頭。,第 1 講 照相機簡介,24,2.慧形像差成因:被射物的光線與光軸不平衡?,F象:成的像形如彗星。校正:縮小光圈。 3.像散差現象:不能呈現橫豎清晰的影像。校正:縮小光圈。,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2 鏡頭的像差,25,4.像場彎曲成因:被射物體到球面距離不一樣;校正:縮小光圈。 5.色差分為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成因:折射率不同校正:選不同種類的玻璃
13、做正透鏡、副透鏡。,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2 鏡頭的像差,26,1.鏡頭的光學成像公式,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3 鏡頭的光學特性,27,,第1講 照相機簡介,1.鏡頭的光學成像公式,H、H’——前、后主平面; S、S ’——前、后主點;F、F’——前、后焦點; f、f’—— 前、后焦距。f=FS,f’=F’S’;K、K’:一 對共軛點(節(jié)點)。,28,,第1講 照相機簡介,2. 焦距與放大率的關系,K — 影像
14、放大率; D — 物距; f — 焦距。當D 一定時, k 與 f 成正比; (1)k與D(物距)的關系:k一定時,f 越大,D 越大;f 一定時,k 越大,D 越小。 (2)f與拍攝面積的關系: D 一定時,f 越大,拍攝面積越小,f 越小拍攝面積越大。 (3)焦距與透視的關系: k 一定時,f 越大,D 越??; f 和 D 小時,容易產生透視(畸變)即近大遠小現象。,29,1.光 圈 定義:是設置在透鏡組
15、之間的金屬孔徑,可形成近似圈形、不同大小的孔徑。 作用:(1)限制鏡頭邊緣光線進入; (2)可調節(jié)物鏡使用面積、入射光通量; (3)可調節(jié)景深。 2.相對孔徑 定義:進入照相機鏡頭的光束直徑與照相機鏡頭的焦距比。 即 相對孔徑 = d / f,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4 光 圈,30,,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4 光 圈,31,3.光圈系數(光圈數、
16、光圈)定義:相對孔徑的倒數,稱為光圈數,即 k = f / d,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4 光 圈,32,4.光圈與進入鏡頭的光通量的關系,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4 光 圈,結論:(1)k 越大,孔徑越小,光通量就小。 (2)k 每改變根號2倍,H 就相應改變一倍。光圈k是以 根號2倍為公比排列的。照相機常用的光圈數如下: 0.8 1.1 1.4 2 2.8 4 5.6 8 11
17、 16 22 32e.g. 當 k = 5.6, t = 1/100 曝光正確, 則 k = 8時, t = 1/50 效果相同。 1:0.8 稱為最大相對孔徑。 最大相對孔徑是衡量鏡頭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33,定義:表達鏡頭產生光學影像的能力,依最大相對孔徑的大小,分為四類: 超 光 強 強度鏡頭 1:2.8 以上 強 光 強 強度鏡頭
18、 1:3.5 - 1:5.8 普通光強 強度鏡頭 1:6.3- 1:9 弱 光 強 強度鏡頭 1:9 以下,1.2.5 鏡頭的光強度,第1講 照相機簡介,34,1.光通過鏡頭時的損失 (1)鏡頭的吸收:1%/cm 厚; 光學玻璃對于350-360nm 的紫外光全部吸收,如需要紫外光,要用能透射的石英玻璃制作鏡頭。 (2)鏡頭的反射:表面反射約4%-5%;
19、 2.鏡頭的鍍膜工藝(看起來發(fā)紫藍色,氧化鎂、鈦)化學鍍膜方法:牢固,透光能力減弱,技術復雜、成本高。物理鍍膜方法:牢固性差,透光能力強,技術易控制,成本低。,1.2.6 光通過鏡頭的損失及鏡頭的鍍膜,第1講 照相機簡介,35,2.3.6 景深和超焦距,1.景深:被拍攝物體的前后,能清晰呈像的距離范圍。,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7 景深和超焦距,36,定義:在拍攝某一有限物距為D的物體時,遠景D2、近景D1之間所有物體構
20、像的模糊圈直徑小于限差ε ,則遠景與近景的縱深距離稱為景深,Depth of Field 結論: (1)景深與D、ε、k 成正比; (2)景深與 f 成反比。,1.2.7 景深和超焦距,第1講 照相機簡介,37,2.超焦距 H 當照相機在調距無限遠處時,照相機最近的清晰的點(即前景深的點)到鏡頭的距離叫超焦距。 (注:一般攝影時,20m以上即為無限遠處)對于景深公式,即 D2→∞,H=D。,ε—模糊
21、園直徑,k—光圈;f—焦距,H—超焦距。,1.2.7 景深和超焦距,第1講 照相機簡介,38,1.2.8 視場角與像場角(2α,2β),第1講 照相機簡介,39,視場:焦面上看到一個照度不均勻的明亮圓,這樣一個直徑為ab的明亮圓的范圍。 視場角:其與后節(jié)點所形成的張角2α稱為。特點:明亮圓照度由中央向四周以4次方遞減。 2. 像場與像場角 像場:在視場范圍內能夠獲得清晰構像的區(qū)域。 像場角2β:像場與后節(jié)點所形成的張角。
22、 像幅(L):一般取像場的內接或外切四邊形(正方形或矩形)作為最大成像范圍,邊長稱為像幅。,1. 視場與視場角,第1講 照相機簡介,40,當底片尺寸一定時即像幅固定時(對于數碼相機而言,CCD芯片大小固定時),像場角2β與f 成反比;即焦距越長,視場角則越小。 像場角越大,拍攝的畫面空間越大,像場角與畫面空間成正比。 注:攝影叢書將視角作為像場角。,第1講 照相機簡介,3.像場角與焦距、畫面的關系,1.2.9 鏡頭
23、的種類和特點,1. 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實際上是一種超廣角鏡頭,其視域光闊,猶如魚的視域那樣。,41,短焦距鏡頭因焦距比所攝底片的對角線要小,視角較大,所以又稱廣角鏡頭。 一般視角≥900,超廣角鏡頭; 視角在600 -900之間,普通廣角鏡頭。 3.標準鏡頭 以像幅對角線長度作為焦距,此鏡頭稱為~。 4.長焦距鏡頭 大于所攝底片畫面的對角線長度,視角較
24、小,拍攝遠距離景物的影像比例尺較大,所以又稱攝遠鏡頭。,2.短焦距鏡頭,第1講 照相機簡介,42,5.變焦距鏡頭 這是一種焦距值可以在預定范圍內靈活改變的攝影鏡頭 ,如下圖。,第1講 照相機簡介,1.2.9 鏡頭的種類和特點,尼康 變焦鏡頭,43,1.分解力: 對被攝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表達能力,又稱分辨率、解像力。分解力是鏡頭的重要光學特征之一,又是衡量鏡頭質量最重要的指標。 單位:在焦平面上1mm寬度
25、內,能分辨的相互平行的、黑白相間的最大數目的線條對數表示,即lp/mm(線對數/mm)。 e.g 100lp/mm,相當于0.005 mm; 200lp/mm,相當于0.0025 mm。,1.2.10 鏡頭的分解力 (率),第1講 照相機簡介,測定分解力的標準光版,44,2.理想鏡頭的分解力: 理想鏡頭:即完全消除像差的鏡頭,其分解力可由衍射理論公式計算: 極限距離:r = 1.2197λk (k為光圈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