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章化工防火防爆技術化工防火防爆技術1.燃燒燃燒:是可燃物質與助燃物質(氧或其他助燃物質)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氧化反應.燃燒發(fā)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2.閃燃閃燃:當火源接近易燃或可燃液體時,液面上的蒸氣與空氣混合物發(fā)生瞬間火苗或閃光的現(xiàn)象。閃點閃點:引起閃燃的最低溫度。閃點是液體可以引起火災危險的最低溫度。液體的閃點越低,它的火災危險性越大。3.自燃自燃:可燃物質在沒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在空氣中自行升溫
2、而引起的燃燒現(xiàn)象。自燃點自燃點:自燃的最低溫度4.著火著火:足夠的可燃物質在有足夠的助燃物質存在下,遇明火而引起持續(xù)燃燒的現(xiàn)象使可燃物發(fā)生持續(xù)燃燒5s以上的最低溫度,稱為著火點或燃點。5.爆炸:爆炸:物質發(fā)生急劇的物理、化學變化,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伴有巨大聲響的過程。特征特征:爆炸過程進行得很快;爆炸點附近壓力急劇升高,產(chǎn)生沖擊波;發(fā)出或大或小的響聲;使周圍建筑物或者裝置發(fā)生震動或遭受破壞。6.爆炸分類:爆炸分類:(1)物理爆炸指
3、物質的物理狀態(tài)發(fā)生急劇變化而引起的爆炸(物質的化學成分和化學性質在物理爆炸后均不發(fā)生變化)(2)化學爆炸指物質發(fā)生急劇化學反應,產(chǎn)生高溫、高壓而引起的爆炸。(物質的化學成分和化學性質在化學爆炸后均發(fā)生了質的變化)(3)核爆炸核武器或核裝置在幾微秒的瞬間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7.爆炸極限爆炸極限: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蒸氣或可燃粉塵、纖維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會發(fā)生爆炸的極限濃度。爆炸下限爆炸下限:在空氣中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濃度爆炸上限爆炸
4、上限:在空氣中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濃度注意注意:混合物中可燃物濃度低于爆炸下限時,因含有過量的空氣,空氣的冷卻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混合物中可燃物濃度高于上限時由于空氣量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所以,濃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時都不會發(fā)生爆炸。但濃度高于爆炸極限的混合物還不能認為是安全的,因為一旦補充空氣就具有危險了8.爆炸極限的影響因素爆炸極限的影響因素:①初始溫度:混合系初始溫度越高,爆炸極限范圍增大。②初始壓力:系統(tǒng)初始壓力增高,爆炸極限范
5、圍也擴大。③惰性氣體含量:爆炸性混合物中惰性氣體含量增加其爆炸極限范圍縮小以至不爆炸④容器:容器的材質和尺寸對物質爆炸極限均有影響。容器或管道直徑越小,爆炸極限范圍越小。若容器材質的傳熱性能好,則由于器壁的熱損失大,混合氣體的熱量難于積累,而導致爆炸范圍變小。⑤能源:火花能量、熱表面的面積、火源與混合物的接觸時間等,對爆炸極限均有影響9.爆炸條件爆炸條件:具有可燃的易爆物質;可燃易爆氣體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范圍;有發(fā)火源10.化
6、工裝置的火災和爆炸事故主要原因化工裝置的火災和爆炸事故主要原因:裝置有隱患;操作失誤;裝置故障;不停產(chǎn)檢修設備;異常化學反應11.防火防爆技術措施防火防爆技術措施:點火源的安全控制化工工藝參數(shù)的控制技術火災爆炸危險物質的控制12水的滅火原理水的滅火原理:.隔絕的空氣最主要的一點還是降低溫度,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不能用水滅火的物質:與水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氫氣和放出大量熱的金屬(如鉀、鈉);輕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體如汽油、煤油;高壓
7、電氣裝置火災三酸(硫酸、硝酸、鹽酸)不能用強大水流撲救第2章電氣、靜電及雷電安全防護電氣、靜電及雷電安全防護1.觸電防護技術措施:觸電防護技術措施:認真做好絕緣;采用安全電壓;嚴格屏護(屏護就是使用屏障、遮欄、護罩、箱盒等將帶電體與外界隔離。);保護安全間距(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備之間,帶電體之間,1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蝕與毒害等危險特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能引起燃燒、爆炸、灼傷、中毒等人身傷亡或財產(chǎn)
8、損失的化學品2.2.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危險化學品的分類:爆炸品;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易于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放射性物質;腐蝕性物質;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3.三定三定:定人、定車、定點三落實三落實:發(fā)貨、裝貨、提貨4.4.裝卸和運輸:裝卸和運輸:①裝運危險化學品應遵守危險貨物配裝規(guī)定,性質相抵觸的物品不能一同混裝。②裝卸危險化學品,必須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摩擦和傾斜,不得損
9、壞包裝容器,包裝外的標志要保持完好。③裝運危險化學品的車輛,應按指定的專人開車送,指定的運輸路線,指定的行駛速度運送貨物。④裝運危險化學品的車船,不宜經(jīng)過繁華市區(qū)道路上行駛和停車,不能在行駛途中隨意裝上其他貨物或卸下危險品。停運時應保持裝運危險物品的車船與其他車船、明火場所、高壓電線、倉庫和居民密集的區(qū)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嚴禁滑車和強行超車。5.5.人員培訓和安全要求:人員培訓和安全要求:①危險化學品的裝卸和運輸工作,應選派責任心強,
10、經(jīng)過安全防護技能培訓的人員承擔。②裝運危險化學品的車船上,應有裝運危險物的警示標志。③裝卸危險化學品的人員,應按規(guī)定穿戴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④運送爆炸、劇毒和放射性物品時,應按照公安部門規(guī)定,指派押運人員。第5章勞動保護技術常識勞動保護技術常識1、灼傷及其分類灼傷及其分類1化學灼傷化學灼傷由于化學物質直接接觸皮膚所造成的損傷,稱為化學灼傷。2熱力灼傷熱力灼傷由于接觸熾熱物體、火焰、高溫表面、過熱蒸氣等造成的損傷稱為熱力灼傷。3復合性灼傷
11、復合性灼傷由化學灼傷和熱力灼傷同時造成的傷害,或化學灼傷兼有中毒反應等都屬于復合性灼傷。A.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1.采取有效的防腐蝕措施2.改革工藝和設備結構3.加強安全性預測檢查4.加強安全防護措施5.加強個人防護B.灼傷后急救處理方法灼傷后急救處理方法1.堿類堿類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碳酸鉀、氧化鈣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也可以用2%的硼酸水濕敷。氧化鈣灼傷時,可以用植物油洗滌2.酸
12、類酸類硫酸、鹽酸、高氯酸、磷酸、蟻酸、草酸、苦味酸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5%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洗滌中和,再用凈水沖洗3.堿金屬、氰化物、氫氰酸堿金屬、氰化物、氫氰酸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再用5%硫化銨溶液沖洗,最后用凈水沖洗4.溴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10%硫代硫酸鈉溶液沖洗,然后涂5%碳酸氫鈉(小蘇打)糊劑或用1體積碳酸氫鈉(25%)1體積松節(jié)油10體積酒精(95%)的混和液處理5.鉻酸鉻酸立
13、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5%硫代硫酸鈉溶液或1%硫酸鈉溶液沖洗沒有條件時,也可先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肥皂水徹底清洗6.氫氟酸氫氟酸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直至傷處表面發(fā)紅,再用5%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洗滌,然后涂上甘油與氧化鎂(2:1)懸浮劑,或調上黃金散,再用消毒紗布包扎好也可以用大量清水沖洗后,將灼傷部位浸泡于冰冷的酒精(70%)中1~4h或在兩層紗布中夾冰冷敷,然后用氧化甘油鎂軟膏或維生素A和D混合軟膏涂敷7.黃磷黃磷如有磷顆粒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