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華盛頓郵報:中國寄望馬鈴薯確保糧食安全華盛頓郵報:中國寄望馬鈴薯確保糧食安全..............................1確立馬鈴薯主糧地位促進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209年馬鈴薯大會榆林開幕暢談產業(yè)與糧食安全..........................4聯合國:中國發(fā)展馬鈴薯產業(yè)利于保障糧食安全..........................5馬鈴薯産業(yè)可有
2、效增強糧食安全保障....................................6小土豆大產業(yè)優(yōu)質馬鈴薯保障糧食安全.................................9華盛頓郵報:中國寄望馬鈴薯確保糧食安全華盛頓郵報:中國寄望馬鈴薯確保糧食安全2010年05月31日14:32環(huán)球時報我要評論(4)字號:T|T美國美國《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5》5月3131日文章,原題:中國寄希望于平凡的馬鈴薯確保糧食安全日文章
3、,原題:中國寄希望于平凡的馬鈴薯確保糧食安全在稻米之鄉(xiāng)的中國,他們正在借一種看似不太可能的工具來維持增長和社會和諧:馬鈴薯。中國政府已開始加大對有關馬鈴薯的研究、生產和知識培訓,并高度期望它可以幫助緩解貧困問題,并作為抵擋饑荒的堡壘。中國要使用有限的土地養(yǎng)育不斷增長的人口,并且還要面對嚴重的水源短缺問題,這種挑戰(zhàn)已經成為這個國家一個很受關注的問題。中國必須靠15的適于耕種的土地養(yǎng)育世界上110的人口,并且中國不斷擴大的城市正在快速消耗很
4、多農田。中國預計到2030年當人口開始保持在大約15億規(guī)模的時候,它每年需要多生產1億噸糧食。這種現實可能會改變這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馬鈴薯生長所需的水要比水稻或小麥都少,并且能產生更多的熱量。在中國南部耕種水稻的地區(qū),農民就可以在種植季節(jié)間隙,在他們本來種水稻的土地上種上一輪快速生長的馬鈴薯。中國這方面的一位專家表示,“馬鈴薯的潛力太多了。水稻、小麥和玉米的開發(fā)能力我們都已經盡力了,但是馬鈴薯還沒有開發(fā)完全”??偸悄茏プC遇的中國企業(yè)家
5、們也在嘗試把馬鈴薯轉化為大家餐桌上比較常見的食品:小面包、粉條和蛋糕等。他們也在嘗試開發(fā)出具有異國風味的食品類型,并還將種子送到外太空的軌道上,希望讓種子們更加富有營養(yǎng)。即使以后有可能,短期內馬鈴薯還是不會替代水稻或小麥成為中國的主食,它們現在都是作為副食來吃的,但是人們已經越來越被意識到馬鈴薯尚有很多潛在利用價值。一、馬鈴薯就是主糧一、馬鈴薯就是主糧2009年末,國家發(fā)改委公布《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guī)劃(2009-2020
6、年)》,提出到2020年糧食產能比現在要增加1000億斤的目標。但在這一規(guī)劃中的“糧食”只提到了玉米、小麥和水稻,而忽略了增產潛力比它們更大的馬鈴薯,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馬鈴薯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被譽為人類的“第二面包”。聯合國早已把馬鈴薯做為繼玉米、小麥、水稻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并將2008年列為“國際馬鈴薯年”,甚至提出“在未來世界出現糧食危機時,只有馬鈴薯可以拯救人類”。馬鈴薯的種植條件非常適
7、合那些土地有限而勞動力充裕的地方,而這種條件是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的特點。與其他主要作物相比,馬鈴薯可以在土地更少、氣候更惡劣、更干旱的條件下生產出更多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這種植物的人類可食用部分高達85%,相比之下谷類作物僅為大約50%。我國有種植馬鈴薯的傳統。過去傳統農業(yè)中,西北西南地區(qū)特別是貧困山區(qū),馬鈴薯被當為主糧,農民常說“土豆豐收半年糧、土豆欠收心發(fā)慌”;在中原地區(qū),馬鈴薯是兼作套種、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農作物;在南方地區(qū),馬鈴薯
8、是水稻冬閑田增加農民收益的主要農作物。相對于小麥、水稻、玉米等傳統作物、馬鈴薯的增收潛力要大得多;馬鈴薯比小麥、玉米、水稻更耐貯存,馬鈴薯全粉可以貯存15至20年不變質;馬鈴薯全粉,是營養(yǎng)豐富的糧食,通過加工轉換成多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馬鈴薯產業(yè)鏈很長,變性淀粉更是廣泛應用于食品、石油、化工、醫(yī)療、鋼鐵制造、污水處理等幾乎所有行業(yè),世界上目前有馬鈴薯變性淀粉2000多種。但從全國范圍來看,馬鈴薯主要被作為蔬菜,還未被列為主糧,產量和品質都
9、不高,用于生產薯條、薯片、薯泥等高檔食品的馬鈴薯大都依賴進口。綜上所述,強烈呼吁國家盡快將馬鈴薯列入主糧,享受和小麥、玉米、水稻同樣的扶持政策。二,增產關鍵是脫毒種薯二,增產關鍵是脫毒種薯中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第一大生產國,種植面積達8000萬畝,但我國馬鈴薯單產僅960公斤,列世界第93位,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馬鈴薯單產和質量的提高,最關鍵的因素是種薯。傳統馬鈴薯生產用自留薯種的方式,因病毒導致種薯退化,產量和品質難以提高。荷蘭、美國、加
10、拿大等國家早在60年前就用脫毒技術生產馬鈴薯,脫毒種薯可大幅提高產量和品質。而我國目前脫毒馬鈴薯種薯的推廣利用率不足10%。也就是說,我國8000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有7000多萬畝長期處于低產狀態(tài),產能被嚴重浪費,品質也呈退化趨勢。目前在我國種植的較好的品種,大都是美國、加拿大、荷蘭的洋品種。2010年元月份,中央下發(fā)1號文件,重點提到了對馬鈴薯實施良種補貼,國家領導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針對馬鈴薯種植曾做出重要批示:“我們完全應該并且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