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筏形基礎鋼筋技術管理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9卷第卷第3期工程技術通訊2009年6月EngineeringTechnologyCommunication1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9:06:08平板式筏形基礎鋼筋技術管理關鍵詞:鋼筋工程;計算機技術;基坑;板帶;放樣;箍筋;鋼筋代換1前言,建筑面積282345㎡,為大型工建。本工程基礎底板結構形式屬較少采用的平板式筏形基礎,且底板變截面多、下柱墩多、基坑多,數個不同大小的基坑彼此相交情況多。底板施工階段大量的設計變更涉及到已加工

2、、已綁扎區(qū)域鋼筋變化。這些給鋼筋技術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如何加快鋼筋放樣速度以滿足工程進度要求,如何化解圖紙變更帶來的經濟、工期方面的損失是技術工作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本文簡單介紹一下本工程的一些有益做法。2計算機技術在鋼筋放樣中的應用實例鋼筋工程量計算工作主要應用專業(yè)鋼筋算量軟件,但一般無法反映接頭位置及其他一些特殊技術要求,無法處理復雜的基坑等特殊情況,暫時無法滿足現場施工要求;鋼筋施工放樣大多由放樣員手工放樣,速度慢,易出錯,放

3、樣后統(tǒng)計工作量大。本工程基礎底板最復雜處多達13個基坑相連,若單純采用手工放樣,耗時費力。應用計算機輔助進行放樣工作,既具有手工放樣的靈活性,又兼具軟件放樣的快速、準確性,很適于施工現場放樣采用。一般采用CAD測量尺寸、標注鋼筋序號,采用EXCEL表格進行鋼筋的放樣、計算、統(tǒng)計工作。2.1相連基坑下鐵鋼筋圖1是一個典型的三坑相連情況,從挖槽圖上可以清楚看到各個基坑相交的位置關系,也能夠清楚看出不同部位鋼筋的形狀和錨固情況。根據圖上的標注

4、尺寸可以較快放出鋼筋大樣。圖12.1.1基坑底部鋼筋計算以1#筋為例:可從圖上量出基坑底長扣減兩端保護層即為鋼筋平直段長;斜段長度為圖示基坑側壁投影尺寸乘以1.414,再加錨固長度,同時要判斷錨固長度與底板厚的關系,若板厚無法滿足錨固長度要求,則需將鋼筋端部彎鉤。2.1.2基坑側壁鋼筋計算位于基坑側壁上的鋼筋,自基坑下口至上口,鋼筋平直段逐根增長,彎折段逐根縮短,要注意減(增)尺的計算。如3#筋間距200mm,相鄰鋼筋平直段增尺計算如下

5、:在基坑側壁上間距200mm,反映在水平投影上,沿兩個側壁相交的45斜線上間距200mm,垂直距離為200mmsin45,而非200mm,鋼第9卷第卷第3期工程技術通訊2009年6月EngineeringTechnologyCommunication3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9:06:082.3.4求豎向局部箍筋沿水平向內皮尺寸Qb(B2bhcdz)Pbdz按上述思路利用EXCEL公式即可快速計算局部箍筋內皮或外皮尺寸,進而計算下料長

6、度。在CAD上繪制復雜部位的鋼筋簡圖及與放樣單相對應的鋼筋序號,直觀明了,為放樣審核及現場施工均提供了方便。應用EXCEL軟件,通過函數設置,對于一些簡單的形狀規(guī)則的構件如板、梁、柱等完全可以根據輸入的圖紙相關數值實現鋼筋大樣各平直段、彎折段的長度自動計算,然后應用數據統(tǒng)計功能,自動生成不同型號鋼筋工程量,減少了放樣計算時間及統(tǒng)計時間,增加了準確性。3鋼筋代換的應用實例本工程變更洽商繁多,變更內容經常涉及到現場已綁扎和已加工鋼筋的變化。

7、為充分利用已綁扎和已加工鋼筋,減少浪費、節(jié)約工期,本工程大量采用鋼筋代換。3.1代換計算配筋截面面積相等,則單位長度內配筋重量相等。按配筋等截面代換原則進行鋼筋代換計算,可以轉換為計算單位長度內鋼筋等重量,符合鋼筋計算的習慣,并且可以直觀看出代換前后配筋重量的變化,方便考慮因代換造成的成本增減。每米鋼筋重量=0.00617d2(單位為㎏m),其中d為鋼筋直徑,單位mm。3.1.1鋼筋直徑不變,間距變更原設計Φ28@200變更為Φ28@1

8、50,代換方案為Φ28@200采取隔二布一方式附加1根Φ22鋼筋。用于已綁扎區(qū)域附加鋼筋。計算過程如表1。表1鋼筋等截面代換計算表項目原設計變更設計直徑d㎜2828間距㎜200150布筋范圍㎜30003000布筋根數1621單位長度配筋重量(㎏m)77.39648101.5829單位長度配筋重量差(㎏m)24.1864附加筋根數8附加筋直徑㎜22.13594362取22代換后單位長度配筋重量(㎏m)101.28672表1在EXCEL電子

9、表格中通過公式計算。其中“布筋范圍”可選一適當數值,以減少計算誤差;“布筋根數”可取布筋范圍與間距的比值再加1,也可用繪圖軟件畫出;“單位長度配筋重量”為此范圍內每米長度配筋總重;“單位長度配筋重量差”為變更前后配筋重量變化,即為附加筋重量?!案郊咏罡鶖怠笨膳c原設計配筋隔二布一或隔三布一插空布置,算出在布筋范圍內可附加的鋼筋根數;“附加筋直徑”根據附加筋重量及根數反算出,并按鋼筋實際規(guī)格調整。“代換后單位長度配筋重量”可與“單位長度配筋

10、重量”相比較,直觀反映鋼筋重量變化值。3.1.2鋼筋直徑變更,間距不變原設計Φ22@150變更為Φ25@150,代換方案為Φ22@150采取隔二布一方式附加1根Φ18鋼筋。計算方法同上所述。3.2施工方法3.2.1已綁扎區(qū)域的變更對于底板上鐵附加筋(“附加筋”均指進行等截面代換用附加筋),若附加筋布置方向與原底板上層上鐵布置方向同,則附加筋與上層上鐵布在同一平面,插空布置。附加筋連接采用滾軋直螺紋連接;若附加筋布置方向與原底板上層下鐵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