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jié)決定品質(zhì)國家大劇院建筑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細節(jié)決定品質(zhì):國家大劇院建筑設計[錄入者:編輯04|時間:20080720|來源:本站|瀏覽:[次]引言歷時八年的國家大劇院已亮相于公眾面前,它是國家最高等級的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的建筑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功能與藝術完美結合這一主導思想的。它鮮明的個性來源于簡潔、和諧、多樣性和整體性,從細部到整體一氣呵成。國家大劇院作為一件藝術品,在公眾感觀品評的同時,作為建筑專業(yè)設計人,更想去了解這個國家級、規(guī)模巨大、功能復雜的項目的設計是如何將合理的藝術創(chuàng)

2、意和創(chuàng)造性的構思應用到建筑實踐中去的。這里包括藝術形式與先進的科學技術,功能與藝術,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完美結合,這一切最終依托于完美的細節(jié)設計。國外建筑師專業(yè)細化程度更高,專業(yè)細節(jié)設計、材料設計、色彩設計等等,使得國家大劇院更為精美。我們作為參與者,在這里主要從建筑師的視角,對大劇院作一些介紹。建設歷程國家大劇院的建成,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I劃建設國家大劇院的歷史可追溯到49年前。早在1958年,毛主席、黨中央就決定為迎接建國十周年大慶在

3、首都北京建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即建國的十大建筑,國家大劇院當時也在其中并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抓。其方案為總建筑面積40000m2,其中設有3000座的歌劇院和960座的音樂廳。但當時由于資金等種種的限制,因此在十大建筑籌建過程中大劇院工程被迫緩建。后來,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原因,使國家大劇院工程一直遲遲未能上馬。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擴大,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文藝界倡議建設國家大劇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1990年文化部組建國家大劇院籌備處進行前

4、期工作。1993年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三種建設方案的論證第一種方案總建筑面積120000m2,三個大劇院一個小劇場,第二種方案總建筑面積97000m2,兩個大劇院一個小劇場,第三種方案總建筑面積105000m2,三個大劇院。最終建議方案總建筑面積100000m2,三個大劇院一個小劇場。1996年在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有計劃地建設國家大劇院,到1997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建設國家大劇院。1997年12月由國內(nèi)5家設計單位提出

5、了7個設計方案。1998年4月,國務院批準國家大劇院工程立項建設,同時開始了國家大劇院建筑設計方案的國際競賽。邀請17家、自報名19家設計單位,共提出44個方案。第一輪評選結果5個入圍,第二輪(1998年11月)評選結果5個入圍,三個中外聯(lián)合體進行方案修改,同時同地調(diào)整方案。最終交中央審定三個方案。經(jīng)過專家們的反復篩選,論證,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后,最終決定采用由法國巴黎機場公司設計的方案,清華大學配合修改。在調(diào)整方案中,考慮到國家大劇院

6、與天安門及人民大會堂的關系,連續(xù)兩次將用地范圍擴展,一直擴到人民大會堂南側(cè)路。這樣大劇院比第一次方案南移70m,對改善周圍環(huán)境起到了關鍵作用。最終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配合法國巴黎機場公司(首席建筑師保羅安德魯)做初步設計調(diào)整、施工圖設計及施工現(xiàn)場設計服務。概況1總體概況國家大劇院項目位于北京最重要的交通動脈長安街上位于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西側(cè)。用地南北長約450m,東西寬約220m(北端)、250m(南端),總占地118900m2,

7、總建筑面積約219400m2。建筑由殼體和內(nèi)部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多功能廳(小劇場)及相應的配套附屬用房組成。國家大劇院于2001年底開工,2007年9月底開始調(diào)試并試營業(yè),預計2007年底完工正式投入使用。國家大劇院的總體規(guī)劃融合了水、綠色空間和人性化建筑的三大主要元素,這些元素共同形成了一個精美和諧的整體。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是一幢由曲線構成的巨大超橢球殼體。高46.68m,東西長軸212m,南北短軸144m,殼體四周為35500

8、m2的景觀水池。水池周圍是39600m2的綠化種植了各種樹木、灌木,一年四季都會看到不同風景,綠地中穿插的小徑,供人們休閑散步綠化周圍設置了休息座椅……在喧鬧的城市中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然、清新的環(huán)境,改善天安門周圍環(huán)境是大劇院總體規(guī)劃所追求的目標。國家大劇院觀眾主入口位于其北側(cè)長安街上觀眾次八口及演員人口位于其南側(cè)人大南側(cè)路。大劇院在地下與地鐵天安門西站連通,人們可乘坐地鐵經(jīng)由地下通道直接進入大劇院。觀眾車輛由基地東北、西北側(cè)進入地

9、下車庫,基地東南、西南為貴賓、貨運及消防車輛入口。為圍,三個中外聯(lián)合體進行方案修改,同時同地調(diào)整方案。最終交中央審定三個方案。經(jīng)過專家們的反復篩選,論證,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后,最終決定采用由法國巴黎機場公司設計的方案,清華大學配合修改。在調(diào)整方案中,考慮到國家大劇院與天安門及人民大會堂的關系,連續(xù)兩次將用地范圍擴展,一直擴到人民大會堂南側(cè)路。這樣大劇院比第一次方案南移70m,對改善周圍環(huán)境起到了關鍵作用。最終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配合法

10、國巴黎機場公司(首席建筑師保羅安德魯)做初步設計調(diào)整、施工圖設計及施工現(xiàn)場設計服務。概況1總體概況國家大劇院項目位于北京最重要的交通動脈長安街上位于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西側(cè)。用地南北長約450m,東西寬約220m(北端)、250m(南端),總占地118900m2,總建筑面積約219400m2。建筑由殼體和內(nèi)部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多功能廳(小劇場)及相應的配套附屬用房組成。國家大劇院于2001年底開工,2007年9月底開始調(diào)試并試營

11、業(yè),預計2007年底完工正式投入使用。國家大劇院的總體規(guī)劃融合了水、綠色空間和人性化建筑的三大主要元素,這些元素共同形成了一個精美和諧的整體。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是一幢由曲線構成的巨大超橢球殼體。高46.68m,東西長軸212m,南北短軸144m,殼體四周為35500m2的景觀水池。水池周圍是39600m2的綠化種植了各種樹木、灌木,一年四季都會看到不同風景,綠地中穿插的小徑,供人們休閑散步綠化周圍設置了休息座椅……在喧鬧的城市中心,為人

12、們提供了一個自然、清新的環(huán)境,改善天安門周圍環(huán)境是大劇院總體規(guī)劃所追求的目標。國家大劇院觀眾主入口位于其北側(cè)長安街上觀眾次八口及演員人口位于其南側(cè)人大南側(cè)路。大劇院在地下與地鐵天安門西站連通,人們可乘坐地鐵經(jīng)由地下通道直接進入大劇院。觀眾車輛由基地東北、西北側(cè)進入地下車庫,基地東南、西南為貴賓、貨運及消防車輛入口。為了給大劇院周圍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貨運卡車、后勤服務車輛及布景道具運輸車等出入口均設置在隱蔽處?;乇眰?cè)的地下設有近1000輛

13、小汽車及約1400輛自行車的地下停車庫及附屬用房?;刂胁繗んw除三個劇場外,地下設有貴賓休息室、演員附屬用房、錄音及演播室、舞臺設備機房、機電設備用房等。其中包括五個排練廳(一個大排練廳約600m2,兩個中排練廳各約300m2,兩個小排練廳各約200m2)、80個化妝間(主要演員和普通演員化妝間)、32間琴房及錄音演播室等設施。藝術家們可在大劇院享受一流的服務設施?;氐哪蟼?cè)地下設有小劇場、餐廳及附屬用房。在公共區(qū)域及三個劇場的外廊中設

14、置了展廳、新聞發(fā)布廳、圖書資料室、休息廳、咖啡廳商店等公共設施這些設施可根據(jù)使用要求,既可獨立使用,又可結合在一起。這樣靈活的設計除滿足演出功能外,還可滿足各種各樣的日常活動要求。2三個劇場國家大劇院巨大的殼體內(nèi)共有三個劇場——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場,各劇場間既相對獨立又可通過空中天橋相互連通。每個劇場均有專業(yè)定位,又整體構成綜合性現(xiàn)代演藝中心,符合目前世界劇場的發(fā)展趨勢。各劇場的使用功能與國際接軌,舞臺音響、燈光、機械技術均達到了世界

15、先進水平,可與任何世界知名劇院相媲美。(1)歌劇院以金黃、橘黃色為主,雍容華貴、典雅莊重的歌劇院主要為大型歌劇、舞劇,芭蕾舞劇、音樂舞蹈史詩類演出的活動場所有觀眾席2094席,共分池座前區(qū)、池座后區(qū)、=層樓座、三層樓座。觀眾廳的聲學設計以滿足自然聲演出為標準,設計混響時間為1.5秒。歌劇院舞臺采用國際上典型的“品”字形舞臺結構形式,包括主舞臺、左右側(cè)舞臺和后舞臺,舞臺配置有先進的現(xiàn)代化大型舞臺機械設備,具備推、拉、升、降、轉(zhuǎn)等功能,并可

16、儲藏三個整場布景便于演出中迅速地切換布景。其中,主舞臺由6塊雙層升降臺、2塊輔助升降臺組成,并且具有傾斜功能,既可整體升降又可分別單獨升降,左右側(cè)臺各有6塊車臺,車臺下設有補償臺,具有互換功能,后舞臺配置車載轉(zhuǎn)臺,有兩個轉(zhuǎn)臺可同向旋轉(zhuǎn),也可逆向旋轉(zhuǎn),后舞臺下,設有可傾斜的芭蕾舞臺板,升降樂池可以容納三管樂隊使用,同時也可作為活動座椅區(qū)。舞臺上方有61道布景吊桿、13道軌道式單點吊機(共78臺)和24道自由單點吊機,數(shù)量之多居于全國首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